自从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运用新的方法研究《营造法式》以来,《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关系备受人们关注。在之后的近80年里,中外学者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营造法式》的内容和意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解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人们往往把《营造法式》仅仅看作是一部在总结中原地区官式建筑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建筑专书,对中原以外地区建筑尤其是江南地区建筑与《营造法式》的关系缺少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第一节 唐宋时期建筑成就与江南建筑的发展
隋、唐的又一次大统一,将南北建筑制度再加整合,把对周制的考释与汉魏以来的建筑遗产融合在一起,在城市、宫殿、坛庙、陵寝、寺观、园林、民居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唐代开放的胸怀,比之汉代还要博大,唐代建筑的雄浑气势,与当时的诗歌、书法、绘画等文艺作品在风骨上完全同构。宫城-皇城-都城制度的建立,里坊、三朝、坛庙、宫苑、衙署、佛教寺院等营建制度与建筑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演变的新高点。宋代商业和对外贸易活动异常活跃,文化、教育发达,科技发明和科技着作纷纷涌现,建筑从唐代的雄壮豪放转向细腻、纤巧,一部《营造法式》展现了娴熟的建筑技艺,同时第一次对古代建筑体系作了比较全面的技术性总结。辽承唐风,金随宋制,西夏别具一格,多民族、多风格的建筑共存,从另一方面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特点。无论从建筑技术还是从建筑艺术方面看,隋代至宋代的700年间,无疑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江南地区建筑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建筑技术、建筑艺术方面开始超越中原及北方地区。
一、唐宋时期建筑成就
隋代历时仅37年,却进行了大量的建设。隋文帝在汉长安东南营建新都,定名大兴。
大兴城总面积达84.1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又在汉魏洛阳城西营建东京。东京城面积45.3平方公里,也是规模庞大的古代城市之一。公元618年,唐立国后,改大兴为长安,改东京为洛阳(又称东都)。
长安城平面呈横长矩形,东西长约9721米,南北宽约8652米。城内北部正中建内城,东西长约2820米,南北深约3336米,面积9.4平方公里。由城垣分内城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深约1844米为皇城,城内集中建中央官署;北部深约1492米为宫城,内为皇宫、太子东宫和相应的附属建筑。宫城北倚外郭北墙,墙外为内苑和禁苑。城内由9条南北向街和12条东西向街纵横交叉构成了棋盘状的街道网,并把外城区分为110个规整的里坊。主要城门都设三个门洞,中间为皇帝专用,左右供臣民出入。干道也是中间为御路,两侧是臣民用的上下行道路。路侧植槐为行道树,最外侧为排水明沟。城内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上,每面开两门,道路网呈井字形,内开横巷,安排店铺。长安还建有大量寺观,8世纪初有佛寺90余座,道观16座。长安城有大量西域、中亚商人,因此还建有波斯寺、祆祠和景教寺院。
洛阳城平面近于方形,南北最长处7312米,东西最宽处7290米,面积约45.3平方公里。洛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分全城为洛北、洛南两部分。洛北区西宽东窄,故只能把占地大的皇城、宫城建在西端,把坊市建在洛南区和洛北区的东部,形成宫城位于都城西北角、东北角,坊市集中在都城的南半部的布局。全城共有103个坊、3个市,南、北两区街道虽不全对位,但都是规整的方格网,里坊大小基本相同,街道网也比长安城匀整。
傅熹年在对隋、唐长安、洛阳遗址实测图进行研究后发现,两个都城都采用了以宫城之长、宽为模数的规划手法。这两座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都市,从规划到建成都不超过两年,在规划中运用模数控制,当是能快速完成规划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代分别在大兴和东京建有大兴宫和紫微宫。唐代沿用隋代都城、宫殿,改称大兴宫为太极宫,改紫微宫为洛阳宫(太初宫)。之后,唐高宗在长安城东北角外附郭建新宫,称大明宫;唐玄宗又在长安原兴庆坊建新宫,称兴庆宫。
太极宫(隋为大兴宫),在长安城中轴线北端。经过考古勘探,探知其东西长2820米,南北深1492米,分为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皇宫,即大内,东西宽1285米,面积1.92平方公里。大内自南而北分朝区、寝区和苑囿三大部分。东部为太子东宫,宽833米;西部为附属机构及作坊,宽703米。洛阳宫(隋为紫微宫),在东都洛阳城西北角。宫城东西长2080米,南北深1052米,同样可分为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大内,前为朝区,后为寝区,宽1030米,面积为1.08平方公里。东部为东宫,西部为西隔城,均宽340米。它们之外侧各有夹城,分别宽190米和180米。太极宫(大兴宫)、洛阳宫(紫微宫)的布局,与南北朝时期的宫殿布局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宫墙由原先的内外三环改为前后数重,自南而北分宫城为朝、寝、后苑三大部分;朝区主殿只设一殿,取消了东堂和西堂;宫中象征三朝的建筑,也已由原先的东西三殿并列,改为一门二殿前后相重。这表明,中国宫殿布局在隋、唐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明宫在长安外郭东北角墙外,自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过多次勘探和局部发掘。其平面南宽北窄,近于梯形,南面宽1370米,北面宽1135米,西墙长2256米,东墙不甚规则,面积为3.11平方公里。宫内建有多组建筑群,其中含元殿、麟德殿等遗址已发掘并进行过复原研究,可以大体上知道它的面貌。
含元殿建在高出南面地面约10米以上的高冈上,用砖砌成高大的墩台,前设三条平、坡相间的通道,称龙尾道。台顶建两层殿基,下称“陛”,上为“阶”。墩台、龙尾道、陛、阶四周都有雕刻精致的石栏杆环绕。含元殿即建在最上层台基上,为重檐四阿顶建筑。殿身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四周加一圈深一间的廊,形成面阔十三间、深六间体量巨大的重檐建筑。含元殿东西侧各有廊十一间,至角矩折向南通向翔鸾、栖凤两阁。两阁作三重子母阙的形式,下有高大的砖砌墩台。两阙左右外侧有各长十五间的东朝堂和西朝堂。含元殿居高临下,两翼开张,包括两阁在内,建筑群总宽约200米,气势弘大,是最能反映唐代气魄的宫殿建筑。麟德殿在太液池西侧高地上,下有两层台基,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俗称“三殿”。
三殿均面阔九间,前殿进深四间,中、后殿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两层的楼阁外,前后殿均为单层建筑,总面阔582米,总进深86米。在中殿左右有两方亭,后殿左右有两楼,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砖台上。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两亭,自两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麟德殿是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型建筑群。
据唐大明宫遗址发掘所见,各殿柱距相等,说明建筑已采用统一的模数。唐代着名建筑之一的洛阳明堂,高约86米,分三层,下层平面呈方形,中层为12边形,上层为24边形。上层圆顶上立铁凤,高2.94米。近年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夯土殿基,在殿基正中有由四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础。柱础外圈直径达4.17米,内圈直径3.87米。据记载这一壮丽而复杂的工程仅用10个月即竣工,这或许与采用统一的模数有关。不过从各殿大多有厚实的夯土墙来看,这一时期的建筑还保留着前期土木混合结构的残迹。
唐代佛教大盛,众多佛寺融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于一堂,其盛况可从9世纪段成式的《寺塔记》中略见一斑。但大多佛寺建筑已不存,保存至今的只有极少数木构佛殿和若干砖石塔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是难得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的遗构。
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是座面阔、进深都是三间的小殿,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平面近方形,宽11.75米,深10米,单檐九脊殿。大殿用檐柱12根,其中3根抹棱方柱当是始建时遗物,殿内无柱,用通长四椽栿两道,露明造。建筑结构简练,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造型雄浑古朴,比例优美匀称,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殿内有泥塑佛像17尊,安置在凹形的砖砌佛坛上,佛坛正中为释迦牟尼塑像,结跏趺坐于束腰的须弥座上,庄严肃穆,总高近4米。塑像依然保存了原有风貌,是现存唐代塑像的杰出作品。
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大殿坐东面西,背负山腰。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高13米余基座,其上再筑90厘米高的台基。殿身面阔七间,约34.08米;进深四间八架椽,约18.12米;单檐四阿顶。前檐中部5间辟板门,两尽间和两山后间设直棂窗,余皆墙壁。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构成,似宋《营造法式》中的“金箱斗底槽”。檐柱微向内倾,角柱增高,侧脚、生起显着。檐柱柱头用阑额联系,阑额不出头,亦无普柏枋。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肥硕雄健;补间铺作各间只施一朵。斗栱总高约为柱高的二分之一,承托深远翼出的屋檐。内柱柱头上亦设斗栱数层,用以承托和传递梁枋上的荷载。殿内上部设平暗,将梁架分为上下两段,下为明栿,制作精细;上为草栿,加工略粗。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加前后乳栿,用四柱;平暗以上又施四椽草栿,上设驼墩﹑瓜柱﹑平梁﹑叉手承脊槫;两山置丁栿和顺爬梁。殿顶举折平缓,总举高为前后橑檐槫之间距离的1/4.77。梁架榫卯严实,构造稳固。造型舒缓大度,格调雄壮。殿内35身彩塑,分列于高74厘米、宽达五间的佛坛上,主像为释迦﹑弥勒、阿弥陀佛,其旁为观音﹑普贤菩萨及胁侍、供养菩萨等。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保存有60余平方米壁画,皆属唐代原物。彩塑、壁画造型优美,线条清晰,色泽如新,至为可贵。
隋唐时期木塔仍在盛行,但此时的木塔现都已不存。隋、唐砖塔保存尚多。单层者有方、圆、八角等形式,大多用于墓塔。多层的有楼阁型与密檐型两种。楼阁型塔在唐代多方形,高三、五、七层不等,典型例子有669年所建的陕西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和8世纪初所建西安慈恩寺塔等。建于707年的西安荐福寺小雁塔是唐代密檐塔的代表。五代时,出现八角形平面的多层楼阁型塔,如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建于公元961年)等。而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建于公元937-975年),创造了中国密檐式塔的一种新形式。
唐代因山为陵的十四陵中,以高宗乾陵保存较完整。乾陵在今陕西乾县之北,修建在海拔1047米的梁山主峰之中。整个陵园仿长安城格局营造,规模宏大,原有城垣两重。内重陵垣围在主峰的四面,东西长1450米,南北宽1538米。外城遗址走向大体与内城平行,两者间距220米左右,东西长约1750米,南北宽约1980米,墙体主要为夯土结构,现今地面尚可见高3至4米的夯土残存。内城陵垣四面开门,门外各有双阙和一对石狮,陵垣四角建有曲尺形角阙。南面朱雀门内的献殿基址尚存。朱雀门外有一从主峰南延的小山岭,神道就辟在岭脊上,相对设石柱、飞马、朱雀、马、人、碑等。岭之南端有小山丘分列东、西,丘顶上各建一阙。双阙前耸,神道步步高升,直指主峰,左右翠柏环拥,很好地衬托出陵墓的气势。可以说,乾陵是中国古代陵墓中选址和规划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辽代建筑秉承唐代中原及北方地区建筑之余波,其建筑形式、结构与唐代建筑差别不大。着名的建筑遗存有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等。独乐寺的主体建筑由山门和观音阁构成,两者均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阿顶。斗栱硕大,其高相当于立柱的二分之一;屋顶平缓,出檐舒展。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通高23米。
外观两层,上下层之间还夹着一暗层,实为三层。斗栱变化多样,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24种不同形式的斗栱。阁内有贯通上下三层的观音塑像,高达16.27米,为辽代泥塑珍品。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木塔建造在4米高的台基上,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塔总高67米余,底层直径约30米。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全塔共用斗栱54种。柱头间有阑额和普柏枋,内外槽柱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加强了木塔结构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