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7737800000056

第56章 宁波保国寺大殿的构造与特色分析(1)

自从1955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并经专家确认其为宋代遗构以来,宁波保国寺大殿受到文物界和建筑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除了1957年中国建筑研究室(窦学智执笔)的《余姚保国寺大雄宝殿》调查报告涉及宁波保国寺大殿结构特点和时代特点外,之后系统研究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成果,尤其是有关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尽管现存的宁波保国寺大殿体量不算太大,但其结构和形制颇为独特,它是国内尤其是江南地区罕见的木结构建筑。宁波保国寺大殿的材栔、柱梁、阑额、铺作、举折、檐出等许多做法不仅可与宋代《营造法式》的规定相印证,并且能为进一步说明《营造法式》中的某些制度源自南方建筑提供难得的佐证。同时,宁波保国寺大殿所呈现出的进深大于面阔的平面布局、前三椽栿后乳栿用四柱的构架方式、独具匠心的瓜棱柱拼合手法等,富有特点,不少做法留存并影响到元代建筑,成为江浙地区元代木结构建筑的惯用手法。因此,宁波保国寺大殿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第一节 宁波保国寺概况

中国诸多佛教寺院的始建年代往往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有的甚至更早,但能够完整地留下早期建筑的寺院则寥寥无几,在温暖潮湿的江南更是罕见。

宁波保国寺位于浙江宁波市郊的灵山南麓,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院。虽然现寺内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以后重建或增建,但其主殿(即大殿)仍完整地保留了宋代建筑结构与风貌。宁波保国寺大殿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且以其完整性和独特性而名扬海内外,甚至在建筑史学界形成了“北有佛光寺,南看保国寺”之说。

一、历史沿革

作为佛教寺院的宁波保国寺,其创建的历史颇为久远。民国11年(1922)所修的《保国寺志》作了如下记述:“回溯东汉之世,古灵山中有张侯父子隐居乐善,以后舍宅基为寺基,名灵山寺,此为最始之建置。至唐武宗会昌五年,诏毁天下佛寺,而寺废焉。至僖宗广明元年,有可恭、宝定二尊者住持其间,由刺史奏请建复,赐额保国寺,此为第二次建置。逮宋真宗祥符年间,复有德贤、德诚两大师中兴保国,此为第三次建置。元、明两代五百年间,历经兴葺,而其人不详。清嘉庆元年主持僧敏庵扩新,一切百废俱举,此为第四次之建置。迄今民国九年,一斋监院开辟后山基地数十丈,拟重修大殿,改造观音殿,建造方丈殿,工程浩大,此为第五次之建置矣。”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大致了解到,保国寺的创建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之后几经兴衰,到民国9年(1920),至少经历了五次较大规模的修缮、重建和扩建过程。

1.“最始之建置”——灵山寺的传说

民国《保国寺志》说保国寺的“最始之建置”为东汉时期的灵山寺,恐怕带有传说的成分。

据清代嘉庆十年(1805)所修的《保国寺志》记载:“城东二十里有山,名灵山,山上有寺,名保国寺,我邑之名胜也。相传是山又名骠骑山,东汉世祖时,张侯名意者,为骠骑将军,其子中书郎,名齐芳,隐于此山,今之寺基即其宅基。”

这段文字与上述民国时所修《保国寺志》中的记载基本相同,推测民国《保国寺志》的记述应源于嘉庆《保国寺志》,但嘉庆《保国寺志》有关东汉建寺说的记述显然要含糊得多,不如民国《保国寺志》说得那样肯定。张意确有其人,曾拜骠骑将军,但生平事迹不详。从早期盛行的“舍宅为寺”方式来看,保国寺的前身是东汉中书郎、张意之子张齐芳的宅舍也许是可能的,但这毕竟是“相传”而已。所以嘉庆《保国寺志》又说:“寺创建于唐,名灵山寺。广明元年始赐今额,而灵山寺从此遂为保国寺矣。”

2.“第二次建置”——保国寺的创立

嘉庆《保国寺志》说“寺创建于唐”,雍正《宁波府志》、光绪《浙江通志》等文献也记载保国寺创建于唐代,名灵山寺。因此,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唐代的“第二次建置”时期,应是保国寺的真正创建时期。但由于文献记载简略,加之无实物可考,故唐代灵山寺的规模、布局已无从知晓。唐武宗会昌灭佛时,灵山寺也未幸免。30余年后,寺院在广明年间(880-881)得以重建,并赐额“保国寺”,保国寺之名由此始。与灵山寺一样,唐代保国寺建筑也末留下任何遗迹,文献记载亦不详,其寺院规模、布局也不可考,但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想必其规模不会太大。

3.“第三次建置”——保国寺第一次中兴

入宋以后,江南佛教颇为兴盛,保国寺迎来了第一次中兴。据寺志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名僧德贤、德诚主持保国寺,修建了山门和大殿。其中大殿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建成,并留存至今。之后,保国寺时有扩建和修缮。天禧四年(1020)建方丈殿,明道元年(1032)建朝元阁,庆历年间(1041-1048)建祖堂,保国寺由此渐成规模。治平元年(1064),曾赐额“精进院”。“精进”是佛教衡量修行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得到精进院的赐额,说明作为天台宗寺院的保国寺在当时佛教丛林中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元丰年间(1078-1085)保国寺可能又经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因为在现存大殿的一根下昂的昂尾尚留有“甲子元丰七年”的墨书题记。南宋时期,保国寺又有扩建。绍兴年间(1131-1162)开凿了净土池,并增建了法堂、十六观堂等建筑。

宋代的保国寺建筑现大多不存,但大中祥符年间所建的大殿和南宋绍兴年间开凿的净土池有幸留存至今。因此,结合文献的记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宋时保国寺的建筑规模,同时有可能推测保国寺的寺院建筑格局。当时保国寺大致有山门、大殿、法堂、方丈殿、祖堂、朝元阁、十六观堂等构成,其中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大殿、法堂;山门西南有祖堂,大殿之西有朝元阁,法堂之西有十六观堂;大殿之前还开凿有净土池;此外还建有方丈殿。由此可知,作为天台宗的寺院,保国寺与以“五山十刹”为代表的宋代禅宗寺院所常用的“山门朝佛殿,库院对僧堂”的布局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十六观堂的兴建和净土池的开凿,则说明南宋时期的保国寺成了兼修净土宗的寺院。

4.“第四次建置”——保国寺又一次中兴

民国《保国寺志》说“元、明两代五百年间,历经兴葺,而其人不详”,其实,从现有的资料的看,元代不仅主持保国寺修缮的“其人不详”,而且是否有过较大的修缮或增建活动也已无从考知。但从元代《延佑四明志》卷十八所记载的“精进院在县南(注:应为县东)三十里,唐广明初赐额保国,宋治平初改今额”来看,说明当时的保国寺香火依然。

明代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兴葺”活动。主要有:弘治年间(1488-1505)重建祖堂,并兴建清隐堂;嘉靖年间(1522-1566)重修大殿;崇祯年间(1628-1644)修建玄览斋,旁设两庑、前架照厅。随着祖堂、清隐堂、玄览斋等建筑的重修与新建,加之大殿的又一次修缮,保国寺在寺院布局和建筑面貌方面都有所变化。但就总体而言,明代的几次建筑活动并非是脱胎换骨式的重修和改建,因而保国寺仍基本保留、延续了自宋以来的寺院格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尚不知保国寺的天王殿始建于何时,如果为明代始建,那么,这应是明代对保国寺的寺院建置影响最大的一项建筑活动。

被民国《保国寺志》称之为“第四次建置”时期的清代,是保国寺又一次中兴时期。文献记载的修缮、重修之类的建筑活动颇多,时间从清代初期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其中尤以清代前期的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几朝最为频繁。如:顺治十五年(1658)法堂的重修;康熙九年(1670)重修寺院;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修大殿、法堂、天王殿;康熙五十四年(1715)整修寺院;乾隆初年修建二帝殿、文武殿、法堂东西楼,并整修寺院;乾隆十年(1745)对大殿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并重修天王殿;乾隆十九年(1754)新建钟楼及斋楼等;乾隆三十年至三十四年间(1765-1769)重修大殿、天王殿的殿基,改建及新建了碓磨坊、过街楼、柴房等;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间(1780-1782)重修二帝殿、文武殿,修缮了大殿,利用玄览斋旧址新建了南房等;乾隆五十年(1785)与五十二年(1787)重建了法堂东西楼和法堂建筑;乾隆五十八年(1793)新建祖堂;乾隆六十年(1795)重建天王殿,新装天王像;嘉庆元年至六年(1796-1801)重修殿宇,改装罗汉、天王像;嘉庆十三年(1808)重建钟楼,并将其位置由文武殿东移至大殿东,同时改建了斋楼;嘉庆十五年(1810)新建和重修了禅堂、鼓楼、天王殿等。

清代频繁的修缮、重修活动中,以康熙二十三年重修工程对宋构大殿原建筑面貌影响最大。此次重修大殿可以说是一次利弊参半的修缮工程。经过修缮,大殿由原先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单檐九脊殿,变成了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其外观一改宋式建筑的模样,而成为江南常见的清代佛殿的形象。好在此次修缮对宋代木构架部分未作较大的变动,且四周所加各一间对被包裹的宋代木构部分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清代前期大小数十次的修缮、重建活动,使保国寺的总体布局产生了较大改变,逐步向今天所存的寺院建筑格局接近。由于此时尚无鼓楼,因而保国寺的布局仍然保留些许唐宋时期佛教寺院形制中有钟楼而无鼓楼早期布局痕迹。嘉庆时期钟楼的移建和鼓楼增建,是一次改变原有建置,按照明清时期通行的寺院格局对保国寺进行改建的举措。可以说,保国寺的寺院建置和建筑布局最终脱宋入清,是在清代嘉庆时期最终完成的。

5.“第五次建置”——民国时期保国寺的修缮

清代嘉庆以后保国寺修缮活动不多,见于记载的只有咸丰四年(1854)重铸大钟;宣统二年(1910)天王殿毁于火,宣统三年(1911)僧一斋募建天王殿,民国3年(1914)竣工等。除了完成天王殿的重建外,民国时期有几次规模较大的修缮活动。按民国《保国寺志》的说法,“迄今民国九年,一斋监院开辟后山基地数十丈,拟重修大殿,改造观音殿,建造方丈殿,工程浩大,此为第五次之建置矣。”大殿似乎没有重修,观音殿在民国9年(1920)得到了翻造。此外,民国23年(1934)还增建了藏经楼等。不过“第五次建置”时期对保国寺整体格局影响不大。

二、建筑布局

保国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南北长124米,东西宽64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因环境条件的制约,用地较为局促,但为保证寺院有一定的规模,满足佛事活动的需要,保国寺在不大的空间内陆续兴建了不少建筑,并形成了主要建筑沿三条轴线分列的寺院建筑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大殿、观音殿和藏经楼。在大殿月台前的左右,分别有钟楼和鼓楼。轴线两侧建有配殿、僧房、客堂等附属建筑。

1.中轴线

中轴线为寺院的主轴线,沿中轴线布局的建筑主要有:

山门:原山门于1941年拆除,现存山门系1989年迁他处旧建筑重建。面阔三间,约6.25米;进深两间,约3米。尺度偏小,与寺院原有建筑不相匹配。

影墙:即照壁,位于天王殿前,现不存。

天王殿:其所在疑为宋代山门位置,始建年代不详,自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起历经修葺,宣统二年(1910)毁于火。现存建筑系宣统三年(1911)之后重建。

净土池:位于大殿之前,长13米,宽6米。始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系寺中现存的唯一南宋时期构筑物。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御使颜鲸题名“一碧涵空”,清代四周加以石栏。

大殿:又称大雄宝殿、佛殿和祥符殿,是寺院留存至今的最早建筑,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建。此后历代多次修葺,但位置未移,原制未改。

观音殿:原名法堂,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僧仲卿建。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李敬修葺。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为楼屋五间两弄,现存建筑为民国9年(1920)翻造而成,但基本保持了清代乾隆时期建筑的面貌。

藏经楼:建于民国23年(1934),为五开间楼房,其结构、装修已带有浓重的近代建筑特点。

2.东轴线

东轴线是寺院的辅助轴线,沿东轴线布局的建筑主要有:

第一幢: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坐东向西,一楼一底,硬山造。原为东客堂。

第二幢: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硬山造。原为念佛堂和僧房。

第三幢:钟楼,位于大殿东首。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原址在寺之东南青龙山嘴后,后迁至文武殿东,嘉庆十三年(1808)移建钟楼于现址。

第四幢:三开间两弄楼房,面阔15.50米,进深9.44米,硬山造。原为斋房、祖堂。

第五幢:原面阔五开间,现存三开间,楼房。原为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