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区护理实践形式
与医院护理相比,社区护理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①服务对象:为固定的社区内人群(健康人或慢性病患者);②服务场地:家庭、社区生活或工作场所等;③服务内容:除了门诊常见疾病治疗护理外,主要为健康人群服务和慢性病监控管理,并有大量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④服务方式:主动上门的方式,与被服务对象建立起朋友或家庭成员似的关系;⑤服务性质:社区卫生服务以公益性为主导。
为此,社区护理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门诊护理服务主要在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内给病人测血压、测体温及其他生命体征、输液、注射、吸氧、雾化吸入、导尿、灌肠等。
2.咨询服务责任护士公开电话咨询、热线咨询及中心网络咨询、义诊咨询、电话回访咨询等。
3.下社区服务事先告知,定时定点到社区开展义诊、咨询、健康调查、健康监测、健康教育等。
4.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慢性病上门访视、出诊服务、临终关怀、居家护理、高寿老人及孤寡老人和特困人群慰问帮助、上门健康调查与健康指导等。
社区责任护士的工作以责任医护团队的形式,并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有计划地为居民提供健康护理服务。
六、社区卫生服务责任医护团队
社区护理以社区卫生服务责任医护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
1.责任医护团队的组成每个责任医护团队由全科医师2~4名、全科护士2~4名、公卫医师1名、妇幼医师1名组成,实行团队长负责制。
2.责任医护团队的工作主要工作有:家庭出诊、慢性病访视、咨询服务、计划免疫、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生指导、产后访视、儿童管理等。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妇幼医师主要负责相应社区的计生指导、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卫生监督、传染病访视等。
3.中心支持小组中心成立支持小组,如出诊医疗小组、信息输入小组等,以支援各社区责任医护团队工作。
4.协调考核由医疗康复部主任或站长进行协调及落实考核。
5.社区网络社区主任、社区健康教育负责人、社区卫生负责人也是团队的网络成员之一,必要时协调开展社区健康工作。
七、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一)社区常用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质量管理
1.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社区常用护理操作有:口腔护理;T、P、R、BP测量与记录;皮肤护理;物理降温;鼻饲;个人卫生处置:床上擦浴、洗发、剪指(趾)甲、更换床单;更换卧位;冷、热湿敷;热水袋应用;肛管排气;雾化吸入;氧疗;吸痰;导尿管护理及膀胱冲洗;灌肠(简易);肌内、皮下、静脉注射及输液;血、尿、便采集;饮食指导;服药指导;家庭消毒、隔离技术等。
2.常用专科护理专科护理有:各系统疾病护理;传染性疾病护理;中毒护理;常见的外科疾病(伤口、瘘口、石膏固定、牵引、烧伤等)的病人家庭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常见的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见的儿科疾病(呼吸道疾病、营养不良、寄生虫病等)护理;常见急诊(出血、窒息等)紧急处理原则;长期卧床病人护理与功能锻炼;连续腹透病人家庭护理;居家临终关怀护理等。
3.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按浙江省护理中心制订的各科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记入护士档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健康教育质量管理
1.社区健康教育内容目前主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有:老年人保健(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防治;冠心病防治;肿瘤病人护理;慢性肺部疾病护理;妇女保健(孕期、围生期、更年期保健);婴幼儿保健;公共卫生预防(包括常见传染病预防)等。
2.健康教育形式要求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基本要求有:①自编自制健康教育手册,要求每半年1册(现已有8册);②健康教育处方隔月新增1种(目前已有40多种);③健康教育讲座每月一次,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具、讲普通话、40~60分钟内结束、备资料发放、有反馈交流;④宣传橱窗每两个月更换一次;⑤VCD健康教育,每日播放一小时以上;⑥咨询及就诊后需有针对性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3.健康教育质量管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求有规划、有组织、有记录,使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基本要求有:
(1)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达到85%以上。
(2)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8%以上。
(3)宣传橱窗要求科普易懂,图文并茂,字迹清楚。
(4)健康讲座结束后进行相关内容测试,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
(5)70%以上不良行为有改变。
(6)进行健康教育后资料规范存档。
(三)家庭访视质量管理
1.礼仪规范着装整洁统一、佩带胸牌、携带统一出诊箱(血压器、听诊器、体温计、血糖仪、注射器、输液器、抽血试管等诊疗、护理工具和常用药品),并自带鞋套。上门轻扣门,进门报身份,说明来意,礼仪称呼,了解相关健康信息时语言文明,注意倾听,礼貌待人,态度诚恳,周到、耐心、细致地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
2.家庭访视质量管理
(1)记录规范按家庭病床及访视要求(有评估、健康问题、计划、实施、效果评价)记录,有日期、签名等,字迹清楚,有质量评分,有被访者签名。
(2)家庭访视时间家庭访视时间每次大于30分种,有预约。
(3)告知规范递上名片,告之联系方式。
(4)家庭输液家庭输液对象主要是行动不便及临终关怀者,告知输液后的不可测危险因素,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抗生素及中药制剂等易引起输液反应的禁止在家注射。
(5)满意度进行满意度调查,可通过调查表直接调查或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
八、社区护理相关流程管理
为使社区护理工作规范地开展,根据浙江省护理中心的操作规程、医疗行政部门的各种规定,结合社区护理实际情况,制订各种工作流程,以便于管理工作。相关流程有:
(1)健康教育流程。
(2)健康管理流程。
(3)社区诊断流程。
(4)就诊服务流程。
(5)建立健康档案流程。
(6)家庭访视流程。
(7)流行病报告流程。
(8)上门输液流程。
(9)双向转诊流程。
(10)医护责任小组工作流程。
(11)预防接种流程。
(12)社区护士院前急救流程。
九、社区护理档案管理社区护理档案有行政档案、业务档案、培训与教育档案及科研档案等,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行政档案及管理要求
1.社区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要求装订成册。
2.社区护理内部管理有关规定。要求装订成册。
3.社区护理年计划、总结。要求有半年小结和年终总结。
4.社区护理组长(负责人)会议记录。要求每月一次。
(二)业务档案
1.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资料
(1)社区护理月质量登记资料。要求每季汇总,有质量分析报告、有整改措施。
(2)安全医疗护理月报表(护理缺陷、事故、纠纷及投诉等记录)、安全医疗护理隐患季度讨论资料、突发意外事件报告表、院内锐器伤报告表、输液反应报告表等。
(3)社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报告。
(4)社区满意度调查汇总表。要求每月问卷调查,每季汇总。
(5)家庭病床资料的质量检查资料。
(6)责任护士健康档案管理资料的检查资料。要求及时反馈并按序号放在责任医师处,信息输入电脑。
(7)咨询、护理出诊、居家护理、慢性病访视、上门服务、健康教育、义诊登记等社区护理工作量统计及反馈资料。要求每月统计。
2.业务学习资料
(1)业务学习资料。要求每月一次,并有记录。
(2)疾病案例分析讨论资料或家庭病床护理会诊资料。要求每季开展一次,并有记录。
3.考核资料
(1)全体社区护士行为业绩考核资料。每季一次。
(2)社区护士理论考核资料。每月一次。
(3)社区护士操作技能考核资料。每月一次。
(4)社区护士责任组团队考核资料。每季一次。
(5)对辖区概况熟悉情况考核。每季一次。
(6)慢性病管理考核资料。每月一次。
(三)社区护士培训与教育档案1.各级社区护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
2.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登记资料(结业和在读分别登记)。
3.社区护士岗前培训资料。
4.社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登记资料(学历、学分)。
5.社区护士进修登记资料。
6.见习、实习登记
7.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带教资料(带教老师及学员名单、各项带教制度及带教评价等)。
(四)社区护理科研
1.论文登记表(需有论文发表复印资料)。
2.课题立项及成果资料。
第三节社区儿童保健实践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根据卫生部“中国儿童发展规范纲要”提出的任务和目标,以及我区卫生局制订的考核指标,制订我中心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目标,由江干区妇幼保健院对我中心进行半年一次的考核。
一、社区儿童保健目标
1.有效降低辖区婴幼儿死亡率、营养不良儿童发生率。
2.儿童系统管理率>98%。
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随访率为100%)。
4.辖区儿童规范接种率达100%。
5.辖区婴儿科学喂养,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95%。
6.托幼机构儿童健康档案建档率>95%。
7.指导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符合率95%。深入托幼机构保健教育率100%。
二、社区儿童保健管理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儿童保健管理小组,有详细管理网络,配备专职儿保医师和护士。儿童保健室布局合理、设施规范。
2.建立各项制度及规范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和规范,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中心的儿童保健制度与规范有:儿保门诊工作制度、儿保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儿保医师学习培训制度、会议及宣教指导制度、儿保业务考核制度、儿保各项工作内容考核细则、儿保医师工作职责、婴幼儿系统管理规范、集居儿童管理制度、儿童健康体检规范、体弱儿管理规范、0~3岁儿童系统管理规范等。
三、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内容
1.体检建档在中心设立儿保检查室、教育室。定期开展儿童体检,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开展儿童健康教育,治疗常见病等。
2.幼托机构管理定期走访辖区育儿机构,检查、指导儿童营养,并建立档案。
3.资料统计汇总儿童健康信息,统计上报。
四、社区儿童保健资料管理目录
资料管理要求及时正确填写,定期汇总分析,记录完整,管理有序。儿童保健主要资料有:
1.儿童保健管理小组网络资料。
2.工作计划和总结。
3.儿童保健各项管理制度与职责。
4.儿童保健工作的各项考核标准。
5.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学习培训记录。
6.儿童保健工作会议及指导记录和指导效果评价记录。
7.儿童保健工作统计报表。
8.出生缺陷监测情况汇总表、残疾儿童登记表、0~3岁儿童系统统计管理表、0~4岁儿童死亡监测报表、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质量调查表。
9.新生儿疾病人数统计报表(营养不良、贫血、腹泻、肺炎、佝偻病、肥胖、先天性心脏病)。
五、社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开展
1.计划免疫程序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见本书“社区防疫”相关内容。除儿童基础免疫以外,甲型肝炎疫苗、风疹及腮腺炎疫苗列入省、市儿童计划免疫,流脑、乙脑为季节性应种疫苗。水痘、HIB、流感、肺炎疫苗根据“谁付费,谁受益”原则自愿接种。
2.建立各项计划免疫实施制度及职责计划免疫各项职责与制度有:医护人员职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制度、接种员守则、接种消毒制度、安全接种制度、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冷链管理制度、接种登记、统计报表制度等。
3.计划免疫资料管理防疫护士在规范做好免疫接种的同时,认真做好资料记录与统235计,具体有:
(1)工作计划及人员分工情况,年工作小结。
(2)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儿童人口变动情况汇总表及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调查表。
(3)预防接种任务的通知、常规疫苗接种情况月报表。
(4)预防接种反应登记及事故报告(月报及年报表)、接种质量情况。
(5)冰箱调试、测温、管理、领苗记录。冷链设备使用情况年报表。
(6)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统计表、儿童计划免疫(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年报表。
(7)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统计年报表。
(8)四苗六病发病、死亡与免疫接种统计表。
(9)计划免疫服务形式统计年报表、儿童常年接种记录表。
(10)疫苗损耗情况分析表。
(11)本街道新生儿、儿童登记名册,各种疫苗接种名册。
(12)强化疫苗相关资料等。
六、社区儿童保健实践
1.儿童疾病情况辖区内13个社区现有0~7岁儿童1952人,建立儿童档案率达100%。查出营养不良、贫血、腹泻、肺炎、佝偻病、肥胖、先心等。
第四节社区妇女保健实践
社区妇女保健是社区健康管理的内容之一,是计划生育和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工作。
根据枟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枠、国务院枟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枠及我区卫生局制订的考核指标,制订我中心妇女保健目标,致力于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素质,做好妇科疾病筛查。
一、社区妇女保健的目标
妇女保健的总体目标有:
1.孕妇建卡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
2.产前筛查率>90%。
3.孕产妇死亡率<13.1/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