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744100000066

第66章 糖尿病与护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2)

(一)评估

评估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需求,了解患者学习需要的内容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1.知识掌握程度 可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技能演示等方法进行。

2.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对教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的态度决定了教育的成败。

3.学习能力 包括文化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动手能力、体力及运动能力等。

4.环境因素 家庭支持情况、社区医疗环境等。

(二)确立教育诊断

通过评估,确定糖尿病患者现存的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确定优先干预问题。优先干预问题常为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话题以及普遍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胰岛素注射。

(三)确定目标

糖尿病教育目标可分为三类:①认知(知识),即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疾病的危害、胰岛素的作用等;②信念(态度),即健康相关态度的形成或改变,如糖尿病患者接受疾病的事实,对自我保健的责任;③行为(技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注射、血糖自我监测等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1.总目标 减少并发症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具体目标 教育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改变率、操作能力的达标率等。

(四)制订干预计划

确立了教育干预的目标,和糖尿病患者一起制订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安排。

二、计划的实施

糖尿病干预计划的实施需要有专门的教育团队,多学科合作有利于实现干预目标,鼓励家属参与糖尿病干预活动。

1.举办各种形式的糖尿病学习班、强化教育班、夏令营等。

2.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双向流通,多采用互动式的干预方法,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如建立糖尿病数据库、糖尿病健康档案等,及时了解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做到干预计划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可行性。

3.不断强化,加深记忆。可采用大众教学与重点解析的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强化,如大班化普及知识与小班式专题讲座、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等,目的是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

4.选择适宜的教学工具,如饮食教育时可使用食物模型等。

5.实施干预计划时,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质量控制体系。通过监测,评估实施计划的效果,发现和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人力、物力、财力,实时控制质量,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三、计划的评价

评价工作是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进行糖尿病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对计划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计划,确保计划实施的有效性,对制订的教育目标、预期行为的改变是否达标进行跟踪调查。可以通过对患者行为的改变,如健康饮食习惯、自我监测掌握的情况进行现场调查、行为观察、问卷、填写评价表等形式来进行评价。

四、2型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指南

建立2型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指南的目的是向社区健康人群或患者提供有关发病原因、发病过程、症状、并发症和疾病的治疗措施、饮食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足部护理及用药方法、疾病的家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指南内容如下:

1.疾病特点及主要症状

(1)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和主要临床症状为起病缓慢,病情轻,可以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

(3)该病是可以控制的,但需要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

2.发病因素

(1)遗传、肥胖。

(2)不良生活方式。

(3)感染、创伤等。

3.主要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及昏迷。

(2)肾衰竭、感染。

(3)视网膜病变,植物(自主)神经、周围神经病变。

(4)心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等。

(5)强调以糖尿病饮食疗法和使用降糖药物有效控制高血糖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4.诊断性检查及疾病治疗原则

(1)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糖和尿糖测定、尿酮、葡萄糖耐量试验(一般先做禁食8小时血糖值测定,若血糖值≥126mg/dl,再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不推荐做第三次葡萄糖耐量试验)。

(2)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3)主要治疗方法:如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治疗等。

(4)与家属共同讨论治疗方案的实施。

5.用药指导

(1)强调药物使用是建立在控制饮食和锻炼的基础上。

(2)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主要副作用,如达美康、优降糖、美迪康等。

(3)严格遵守医嘱,不随意增药量和减药量。

(4)胰岛素的管理与使用:如贮存、注射方法、与药物联合使用方法等。

6.足部及伤口护理

(1)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2)每日检查双足,定期进行常规检查、神经病变的检查、循环障碍检查,了解糖尿病足诊断依据。

(3)日常生活中选择合适的鞋、袜,禁止赤足行走。

(4)保持足部干净、干燥,每日用温水(39~40℃)泡脚20分钟,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特别是趾间,勿用力搓揉。

(5)足部保护方法,如温水浸泡、避免光脚走路、趾甲不要剪得过深、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棉织袜子等。

(6)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及化脓应及时就诊。

7.肾脏养护

(1)定期检查尿液和肾功能。

(2)血压的监测和药物治疗的意义。

(3)慢性疼痛时用药过量会引起肾脏损害。

8.营养及饮食卫生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清淡饮食为主,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过饥过饱。每餐按营养师及医生规定的数量进食,严格按医嘱配膳。

(2)保持饮食均衡,每天的食谱要尽量包括4类基本食物,即谷类、蔬菜、肉和奶,多选用粗纤维食品,如糙米、全麦面包、麦片、水果及豆类;如食用含淀粉高的根茎类(如土豆、芋头、莲藕等)作蔬菜,则应从全天主食中减去相应量的主食。忌甜食如糖果、雪糕、甜饼、市售饮料、中西式点心,可食代糖物如氨基酸糖、健益糖、阿斯巴糖等。少用煎炸烹调方式及减少吃动物脂肪,烹调时用植物油。

(3)总的热量摄入(即全天食物数量)按标准体重及活动强度计算。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全天可分为3餐正餐外加2~3餐小点,小点可选用馒头、咸饼干、淡奶、鸡蛋、花生或水果等。

(4)水果应根据病情食用,一般应在全天碳水化合物的总量范围内使用。如香蕉、西瓜、梨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不宜多食。

9.活动与锻炼

(1)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制订适合个性化的活动计划,如每周至少3次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有氧体操等。

(2)活动与锻炼宜在餐后1~2小时开始,避免发生低血糖,严禁在空腹时进行运动。

(3)糖尿病运动强度以“运动中的心率”来评定。运动中的目标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220-年龄)-安静心率]+安静心率*50%。简单的方法为:运动中的目标心率=170-年龄。

10.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整

(1)培养良好的糖尿病饮食和卫生习惯,坚持运动治疗。

(2)保持情绪稳定,正确面对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

(3)生活有规律,如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足部护理等。

(4)坚持降糖药治疗,严格遵守医嘱,严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5)积极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掌握必要的糖尿病防治知识。

(6)认识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常见原因、低血糖的不典型症状、低血糖的诊断、低血糖的预防及急救。

11.疾病家庭管理

(1)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如营养、运动、休息等。

(2)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不擅自调整剂量。

(3)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护理,妥善保管胰岛素及注射用品。

(4)坚持糖尿病科学膳食,合理制订饮食方案,充分体现个体化。

(5)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加强足部日常检查和护理。

(6)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个人资料卡和食物。

(7)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体重、血压等,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做好仪器的使用与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