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全史野史篇
7758400000047

第47章 将相野史

赵普以《论语》平治天下

北宋开国丞相赵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浪迹江湖的流浪汉,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当时任后周都指挥使的赵匡胤,两人一见如故。后来,赵普协助赵匡胤夺取政权,整刷内部,大胆改革,为北宋政权的长治久安竭尽心力,赵普也因此而成为北宋开国第一谋臣。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今河北保定一带)人,生于后梁龙德元年(921年),死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父亲赵回,系当地的一个族长,为避战乱,举族先迁于常山,后迁于洛阳。

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能在乱世中混口饭吃,在赵普十岁那一年,其父为他请了一私塾先生教他辞章、计数之学。可赵普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屡遭其父的呵斥,然而赵普道:“大丈夫处乱世要辞章何为?当辅明主以安天下耳。”其父大奇之,就请人教他先秦纵横之学,可赵普亦不感兴趣,认为纵横之学是天下处士蛊惑人主为取富贵的诡诈之术。他独对孔子的《论语》爱不释手,终日揣摩研思,稍长,精通星历象纬之学。所以,史称赵普以一部《论语》治天下。长大后,赵普沉默寡言,好深思远想,举动常出人意。镇阳豪族魏氏闻赵普之名,求见而大奇之:“此儿王佐之才也。”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赵普。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的时代。朝代的更替、政权的兴亡,像走马灯一样迅速。为了争地盘,各路军阀拼得你死我活,而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见世道混乱,赵普毅然起澄清天下之志,于是别妻离子,出去闯荡江湖,希望有朝一日能干出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可赵普一介文人,身处乱世,毫无用武之地。为蝴口,他给人家当过家庭教师,替有钱人家管过账,都时间不长。后经人推荐,他在一将军幕下当过一小办事员。赵普觉得这些人不是成事的,整日只知花天酒地,毫无作为。所以,他索性辞职不干,去浪迹江湖,这一浪就是十五年。

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954年),后周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认为赵普是个人才,就征他做了自己的从事,算幕僚人员。此时,赵普的生活才算暂时安定下来,就把妻小接来与自己团聚。

可这样的时光并不长,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刘词病死,赵普又失去了依靠。幸好刘词临死时给朝廷写了份推荐书,要求朝廷委用赵普。赵普就拿着这份推荐书去找正在滁州打仗的周世宗柴荣。此时周世宗正在滁州进行紧张、激烈的战争,哪儿顾得上一个节度使临死时写的推荐书?赵普的希望落空了。赵普虽然没有见到周世宗,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结识了都指挥使赵匡胤。两人一见如故。历史上把“二赵”的相见,比做刘备见到诸葛亮。赵普的命运从而改变。

相传有一次,赵普一人在滁州的一家客栈里喝酒。都指挥使赵匡胤在战斗之余,领着石守信等一班中下级军官也进来喝酒。赵普一见赵匡胤,心中惊奇不已:此人仪表堂堂,顾盼非常,非人臣也。于是,他想与赵匡胤搭讪。因人多客栈小,一帮人呼啦啦地坐满了,一个小军官没地方坐,就坐在赵匡胤坐的凳子上,两人坐在了一块儿。赵普一见,在旁喝道:“你也配坐在他的旁边?下去!”这一喝不打紧,大家都把目光转向赵普。赵匡胤见了赵普,觉得这个陌生人不俗,就拉他来一块儿喝。这时,石守信没地方坐,也想坐到赵匡胤的旁边,赵普道:“他最终可当到节度使,还可勉强坐在这里。”此时的赵匡胤已是高级军官,雄心勃勃,豪气干云,想于一番事业,正在物色自己事业的班底。今日赵普这个陌生人的言语,不是说明自己可以当皇帝吗?赵匡胤听了赵普的话后,心里很高兴,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就相约另找机会,两人单独交谈。

在交谈时,赵普为赵匡胤分析形势,指出天下分裂已久,百姓盼望统一。他要赵匡胤顺应历史潮流,做统一中国的历史人物。同时,他运用象纬星历之学,说赵匡胤有人君之象,气度不凡,要他好好把握,顺天应人。一席话,说得赵匡胤心花怒放,热血沸腾,就把赵普比做自己的诸葛亮,说:“当年刘备见到孔明之后,才成就大业,今天真是天赐先生于我。以先生之见,当如何干?”赵普道:“我观天象,世宗不久于人世,那时就是将军建图大业之秋。我游历江湖十五年,还未见有如将军之人者。”并要赵匡胤进一步取得周世宗的信任,把军权抓在手里。

此次谈话不久,赵匡胤接到家信,说父亲赵殷廷病重。赵匡胤忧心冲忡,但此时又不能离开军队,于是他找赵普商量。赵普沉吟半晌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将军应以事业为重。如蒙不弃,我代将军去服侍老太爷,如何?”赵匡胤一听,大喜:“先生代我去服侍老父,真是功德无量。”

到了赵家后,赵普见到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亦大奇之:龙骧虎步,真人君之象也。于是在赵家认真服侍赵殷廷,热情周到,态度谦谨,尽职尽责,不怕脏、不怕累。三个月下来,赵殷廷对赵普极有好感,并临终遗命赵匡胤,要认赵普为干儿子、本家。这样,赵普与赵匡胤之家又多了一层家族关系,也使赵匡胤对赵普更加信任。

淮南、滁州之战后,赵匡胤荐赵普为渭州军事判官,后又举为推官,继而迁为掌书记。以后赵家人包括杜太后在内,都称他为“赵书记”。从此,赵普就成了赵匡胤集团的重要成员。

一天,赵匡胤在与赵普议论平天下之事时,问赵普为何对孔子的《论语》感兴趣并钟爱不已。赵普道:“治国平天下就少不了它,释、道及其他学问都不行。”赵匡胤道:“那你在我这里,《论语》怎么用?”赵普道:“半部为将军打天下,半部为将军治天下。”赵匡胤大笑并赞赏不已。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赵普找到赵匡胤,说:“长星竞天,彗星扫豫,此乃除旧布新之象。”赵匡胤问:“书记有何良策?”赵普神秘地一笑,说:“到时便会有分晓,只要将军配合一下就行了。”

后周显德五年底,地处晋地的后汉出兵南下,后周皇帝周世宗点起十万大军向北进发,想彻底扫除边患。当大军走出汴州(开封)不远时,军中出现了一块神秘的木牌,上面写着三个字“点检做”。点检“做”什么呢?当然是做皇帝。周世宗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就班师回朝。回去后,便一病不起。他担心当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对皇位不利,便将其撤职,改由自己最信任的都指挥使、宋州节度使赵匡胤接任。不久,周世宗病死,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史称周恭帝。

后用显德六年(959年)正月,边境上又传来警报,说后汉入侵。当时的皇帝是个只有七岁的幼童,见大臣一片惊惶,就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征。出征前,京城里谣言四起,都在传闻“都点检”要做皇帝。

当大军到达离汴京五十里的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时,天已傍晚,赵匡胤下令宿营。此间,赵普与赵匡义在下面部队中不断进行串联,赵普还利用天象来蛊惑人心,说西方出现两个太阳,正在斗得很厉害。一会儿工夫,士兵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议论起来:“皇帝年幼,立了功也没人知道,不如先立点检做天子,再上阵杀敌。”很快就在全军上下形成一片要求立点检为天子的呼声。

那天晚上,赵普安排赵匡胤与自己一块儿喝了不少酒。之后,赵普又命人扶赵匡胤去睡觉。第二天早上,赵匡胤醒来一看,全军上下人声鼎沸,荷刀侍立,一片杀气。赵匡胤吃了一惊,喝道:“你们干什么?”这时,赵普上前一步,说:“全军愿立点检为天子。”说完,就把一件黄衣服披在赵匡胤身上,并推他到椅子上坐定,然后率将士齐刷刷地跪下,三呼万岁!这就是史不绝书的“陈桥兵变”。

因兵变有功,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以赵普功劳第一,官拜枢密使、检校太保,成为北宋王朝的第一任宰相。

五代时期具有军阀混战、王朝更换迅速的政治特点,在北宋王朝建立之初,人们都认为这个王朝和它的前任一样,也是短命的,很快就会被别人所取代。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长达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存在时间较长的朝代之一。这固然是由于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雄才大略,同时也要归功于开国宰相赵普的深谋远虑,君臣配合,共固大厦。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寒风凛冽,瑞雪纷飞。时值深夜,家家都已进入梦乡或是一家人围在火炉边取暖,宰相赵普一家也正准备就寝歇息。

突然,门口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赵普打开门一瞧:只见皇帝赵匡胤独自一人站在门外,身上披满了雪花。赵普连忙磕头请进,安排妻子魏氏准备火盆和酒菜。赵匡胤笑道:“嫂子,有何好酒,都拿出来,我要与赵书记痛饮一杯。”赵普道:“陛下深夜至此,必有事故。”赵匡胤道:“我睡不着。”赵普道:“天下已定,陛下有何不安?”赵匡胤道:“当初,你们协助我登上天子之位,但是大宋江山能否长治久安,没把握。前车可鉴,我能睡得着吗?”赵普一听,连忙下跪拜了三拜,贺道:“陛下有此心,天下苍生之福也。”

赵匡胤道:“天下要怎样才能长治久安?”赵普道:“武将不擅权,藩镇不林立,收回兵权,制其钱谷,则天下可安。”然后赵普做了个杀头的手势。赵匡胤摇摇头:“石守信等人都是我的患难兄弟,不会有异心。”赵普一听,大声提醒他道:“他们无此心,一旦他们的部下要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他们身上,也没有办法啊!当初,我们不也是这么做的吗?”赵匡胤听了,不住地点头称是。

见火候已到,赵普向赵匡胤提出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维护长治久安的方针、政策。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回节度使的兵权,委以有职无权的闲职,功劳很大者,就多赐良田、美宅,以养天年。

二、改革军事制度,撤掉殿前都点检一职,把原来的马步军由一人率领的情况改为马、步军各由一人率领,同时把天下健壮之士集于禁军,地方的厢兵都只是一些老弱病残者;其次,兵权属于枢密院,可枢密院只有发兵权,没有带兵打仗之权,打仗之权属于将军,一旦战争结束,将军就要把兵权上交。

三、改革政府机关,实行财政、枢密、行政三权分立,以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同时,宰相下面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以分宰相之权,宰相的任务是上传下达,对问题的最后决定权归于皇帝。

四、在州一级地方政府设立转运史,统管地方的财政收入。除了地方必要的开支外,一律归中央。转运史由中央政府委派。

五、洲、县一级主要的行政长官由中央委派,定期调换或罢迁。

六、实行文官制度,政府的各级官吏和军队主要将领均由文官担任。为了保证文官数量的源源不断,朝廷大规模实行科举取士。

这些确是关系到宋王朝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措施。所以,聪明的宋太祖听后,不住地点头,同时大呼:“好酒!好酒!”赵普的妻子魏氏不断地给赵匡胤斟酒、夹菜。赵匡胤大汗淋漓,对赵普说:“你说的是内政,要平外必先安内,可安内之后,如何?怎样统一天下?”

赵普讲出四个字:先南后北。赵匡胤道:“理由呢?”赵普说:“北有契丹和汉。如我们对汉用兵,取北汉之后,我们就要独挡契丹的兵锋,不如先让北汉替我们挡住契丹兵势,待我们取了南方之后,地广兵强粮多,北汉弹丸之地,可一鼓而下。而且南方富庶,各个政权又不强大,兵弱主昏,正是我们用兵的大好时机,以陛下之雄略,必能克日扫平江南。”赵匡胤一听,连呼:“卿计大妙!”从此着手实施巩固政权的各项工作。

短短几年的时间,天下大治,五代以来那种武将擅权、藩镇林立的局面彻底改变了。赵匡胤在此基础上派大将曹彬下江南,逐一消灭了南方各个割据势力,统一了江南。因功,赵普官拜右仆射、昭阁馆大学士。

从历史上看,宰相与皇帝的关系总是微妙的:皇帝担心宰相权力过大有碍皇权,宰相害怕皇帝怀疑自己而丧失权力,有时甚至连脑袋都保不住,这几乎成了中国历史上之通例。以宋太祖之雄略、赵普之忠智,最终也不能使赵普免于失掉相位而成为老百姓的结局。

赵普作为一代名相,除了智深、谋忠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自己认为对的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底,因此,他与赵匡胤的冲突在所难免,有时两人甚至大吵大闹,赵匡胤心里很不舒服。

有一次,赵普向赵匡胤推荐韩当为朝官,认为此人是个人才,可任侍郎之职。但赵匡胤不用,赵普就坚持己见,赵匡胤大怒:“我偏不让他当,你能奈何我?”赵普寸步不让,说:“刑赏乃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能以自己的喜怒而黜天下之才?”见赵普这么说,赵匡胤怒愈甚,就起而入宫,赵普却紧随其后;赵匡胤关闭宫门,赵普便站在外边等。赵匡胤认为赵普站久了会走,就打开宫门,可赵普仍站立在那里,赵匡胤叹了口气,没办法,只好照赵普的意见办。

在当时北宋初建、一切都还比较混乱的情况下,赵普这种举贤任能的作风有利于北宋王朝的稳定和巩固,然而在皇帝的心目中,赵普太专了。

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春的一天,赵匡胤去赵普家探问。恰好在这时,江南的钱傲致书并送海产于赵普,来不及收藏,被皇帝发现了。赵匡胤问是何物,赵普实话实说,赵匡胤道:“如是海产则是好东西。”命打开来瞧:里面哪有什么海味,全是用黄金制成的瓜子。赵普一看,傻了,连忙磕头顿首不已:“臣实在不知是黄金。”赵匡胤久不做声,最后,酸溜溜地叹道:“既然是送给你的就收下吧!他认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们这些书生决定的。”

从此,赵匡胤对赵普有看法了。见皇帝对自己有了看法,赵普也知趣,就上书辞职,赵匡胤二话不说,大笔一挥:钦准。

可赵普是个官迷,一旦失去权力,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见赵匡胤疏远自己,就把希望寄托在其弟、晋王赵匡义身上,并与之热乎起来。赵普与赵匡义是老熟人,陈桥兵变时,两人又是首谋,因此,两人正常来往,顺理成章。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的一个夜晚,赵匡义在与赵匡胤点着蜡烛喝酒时,用斧头把赵匡胤劈死,这就是典故“烛影斧声”的由来。赵匡胤一死,赵匡义就宣布自己当皇帝,史称宋太宗。

但按周礼,赵匡胤是开国皇帝,江山是他打下的,理应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芳。所以,严格说来,赵匡义继位是不合法的,可算是谋篡。赵匡义于是绞尽脑汁,编造谎言,说自己即位是杜太后的主意,鉴于五代之乱,是因为国无长君,所以,杜太后要赵匡胤在自己百年之后传位给弟弟赵匡义以保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并把它写成遗诏,藏在金匮中,史称“金匮之盟”。

其实,赵匡义的这个杜撰漏洞太多,其中最明显的是:国要立长君,赵匡胤死时,其子赵德芳已有二十六岁了,能不能算成年人?所以赵匡义必须借助于人来证实自己编造的谎言是杜太后的遗嘱,而这个人必须德高望重,为天下瞩目。于是,他想到了赵普,唯有赵普最合适。

这时的赵普正在湖北的房州任州刺史,为了立功重返相位,就出来作证,说杜太后确有此遗嘱,并有板有眼地说杜太后作遗嘱时,自己还在场云云。如此一来,赵匡义的篡位就变成了合理合法的继承。因功,赵普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又迁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赵匡义拜赵普为武胜军节度使兼检校太尉、侍中。人臣之位已极,而他在赵匡胤当皇帝时,从来没有过这么多这么高的职位。

赵普的伪证换来了一顶顶耀眼夺目的桂冠。虽然中间有一段时问因吕蒙正所逼而离相位,但不久又官复原职。一直到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春,赵普才向赵匡义上书要求辞职。此时退出相位,对于赵普来说已是心甘情愿的事,因为他已经七十岁了。

赵匡义先是不准,但见赵普去意恳切,才钦准同意,以太师、魏国公、给宰相料科等归第休养。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死,宋太宗赵匡义闻讯为之恸哭,并罢朝五日以示哀悼,追赠尚书令、真定王,谥号忠献。赵普死后,他的家人在翻阅他的遗物时,发现他除《论语》二十篇外,一无所有。

作为北宋开国宰相的赵普,虽有微瑕,但仍不失为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政治家,一代名相。为保相位作伪证,也是封建社会官场的通例,无需过于苛求。

寇准逸闻

北宋年间,寇准在成安县任知县。一日郊游,途中见到一位年高六旬的塾师坐在路旁铺盖卷上,正垂头啜泣。寇准觉得奇怪,于是向前询问。

原来,这位老塾师应聘在一个刁钻吝啬的员外家教书,契约上写定三年期满,酬银三十两。眼看三年就临近了,员外把他叫到客厅,板着面孔在纸上写了一个字,问他读什么。

老塾师一看傻了眼,纸上写的竟是个“井”字,“井”字中间加了一点。他从来没见过么古怪的字,顿时憋得满脸通红。

“这是投石下井的声音,读‘啪’。连这么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你还有脸教我的子侄吗?”员外又用讽刺的口气对塾师说:“你这样才疏学浅,会误人子弟的,我无法再聘你为老塾师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羞辱,一气之下,卷起铺盖就离开员外家。刚出城门,想到字带回去,好好保存,不得毁失。”寇准又严厉地说,“要给老塾师赔礼道歉,三十两酬银不得拖欠。以后再敢欺侮、戏弄教书先生,本县还要用竹板子伺候!”

员外连声称是,恭敬地把塾师请回家,三十两白银,分毫不差地付给了他。

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侵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大臣力请下,被迫御驾亲征,在澶洲大败辽军。

萧太后派使者到了宋朝行营议和,要宋朝割让土地。宋真宗听到辽朝肯议和,正合他的心意。他找寇准商量说:“让土地是不行的。如果辽人要点金银财帛,我看可以答应他们。”

寇准根本反对议和,说:“他们要和,就要他们归还燕云失地,哪能再给他钱财。”

但是,宋真宗一心要和,不顾寇准的反对,派使者曹利用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曹利用临走的时候,宋真宗叮嘱他说:“如果他们要赔款,迫不得已,就是每年100万也答应算了。”

寇准在旁边听了很痛心,只是当着真宗面不便再争。曹利用离开行营,寇准紧紧跟在后面,一出门,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说:“赔款数目不能超过30万,否则回来的时候,我要你的脑袋!”曹利用知道寇准的厉害,到了辽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由宋朝每年给辽朝银帛30万。

接着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

由于寇准的坚持抗战,到底避免更大的失败。宋真宗也觉得寇准有功劳,挺敬重他。但是原来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却在真宗面前说,寇准劝真宗亲征,是把皇帝当赌注,孤注一掷,简直是国家的一个大耻辱。宋真宗一想在澶州的情景,真有点后怕,就反过来怨恨寇准,把那忠心耿耿的寇准的宰相职位撤了。

奸相秦桧

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岳武穆墓前,跪着两个双手反背的铁像。这两个铁像就是南宋高宗的宰相、杀害岳飞的直接凶手秦桧和他妻子王氏。人们之所以千百年来痛恨秦桧,主要是因为他卖国求和、残害忠良。在中国历史上,生前遭人痛恨、死后一直受人唾弃并且家喻户晓的宰相,秦桧是第一人。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死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甲科,即状元,后补密州教授,随之迁太学学正,是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一般官员,如果没有非常之事变,秦桧是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的。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率兵南下,一举灭亡北宋,把北宋王朝的两位皇帝徽宗、钦宗,皇后,太后以及王公大臣一万多人全部掳到北方。这就是历史巨变“靖康之耻”。在这庞大的俘虏群里,就有当时年轻的状元秦桧。金国不仅灭亡了北宋,还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到金国后的秦桧过着耻辱的俘虏生活。白天干的是只有奴隶下等人干的重活,晚上睡在臭气冲天的窝草棚里,吃的是糠渣霉豆粒。他妻子王氏也由状元夫人成为嗓门粗大、干活麻利的村姑野妇。后来,金宗室挞赖得知秦桧是状元,为朝中管教育的官员,就免除了秦桧的粗活儿,让他去自己家当仆人,专门服侍挞赖及其一家。

秦桧为了讨好挞赖,在挞赖家干活极为卖力,办事较为稳妥,手脚也很灵活,尤其是他的妻子王氏,更是水灵灵的招人喜爱。时间一长,挞赖就觉得这个言语不多的汉人状元是个人才,就免除了秦桧的奴隶身份,作为自己的朋友看待。

金国占领北宋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之后,在如何对待南宋王朝问题上,金国统治集团发生了分岐:以四太子金兀术为首的主张以武力彻底征服宋王朝,占领整个中国,属主战派;以挞赖为首的则主张占领黄河以后,维持现状,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不应急于南进,主张与宋议和。

当时金国国王是金太宗完颜晟,挞赖是完颜晟之弟,完颜晟把政事委于挞赖。挞赖主政后,就开始了与宋议和的国策。但是,在金国占领了宋王朝大片土地之后,突然之间提出议和,维持现状,就等于抢了人家的东西还不许人说话一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南宋政权内部有自己的人,促成议和,使议和合法化。

于是,挞赖想到了秦桧,觉得他是合适的人选。

一天,挞赖把秦桧叫到跟前,说:“我想送给你一个富贵,也不枉你在这里服侍我一场。”秦桧感到莫名其妙。当他听完挞赖的设想后,摇头道:“我不能回去。”挞赖奇怪地问道:“为何?”秦桧道:“我这样回去,一辈子也当不了尚书,而且在北时间长了,别人也会瞧不起。如果这样,狼主交给我的任务也完成不了。”挞赖一听,沉思半晌,猛然,一拍大腿道:“你果然好聪明,我当然不能让你空着手回去。”

于是,挞赖给已在南方建立了政权的赵构写了封信。信的大意是:如承认现有边界,维持现状,同意议和,金兵就不再南下,金国就册封赵构为宋朝皇帝,已在北方的宋钦宗也不再回来。

同时,挞赖还命人让已成为自己奴仆的宋钦宗赵桓给赵构写信。信写好后交给挞赖,挞赖就命秦桧仿照赵桓的笔迹再伪造一封赵桓的假信,大意是:要赵构议和,不要再让江南百姓遭受劫难,维持现状,迎回宋徽宗的灵柩,并接皇太后归国。

当时在南方建立政权的是康王赵构,他是宋太祖的嫡系子孙。自从宋太宗当皇帝后,宋太祖的子孙就一直与皇位无缘。所以,赵构在南方建立政权对于皇位的延续是不合法的;同时,宋钦宗还没有死,谁继承皇位应由他说了算。因此,尽管处于非常时刻,赵构对自己皇位是否稳当却非常忧心。而不管是金国大举南下还是宋钦宗回来,都对自己不利。

秦桧正因为看准了这一点,才揣着两封信及掌握的有关徽宗、钦宗与皇太后的情况,偕妻子王氏从水路坐船到了建康(南京),对人谎称是自己如何冒着性命、杀死金兵逃出来的。

这两封信不仅对秦桧本人,而且对宋高宗赵构本人都非常重要,意义重大:这等于说宋钦宗承认了高宗的皇帝地位,只要金兵不再南下,赵桓就不会回来,赵构的位子就是稳的。这就奠定了秦桧以后力主议和的基础。秦桧一朝见,赵构就封他为礼部尚书。

对于秦桧编造的经历,当时就有许多人怀疑:与秦桧一块被俘的当时还有许多人,为何只有他一人独归?从金国首都黄龙府(今吉林龙安)到建康,一千多里水路,哪儿能一帆风顺?如是杀死金兵而逃出的。安得与其妻同归?因当时的宰相范宗尹与同知枢密院李回曾在汴京与秦桧友好,就极力为他辩护。同时,宋高宗得到了宋钦宗认可自己皇位的手书,心里也踏实了,至于秦桧来历如何,则是小问题了。所以,当有人怀疑秦桧的来历时,赵构就说:“秦桧忠诚过人,又得知二帝、母后消息,朕喜而不能寐,真一佳士耳,余不必问。”最后就不了了之了。秦桧就成了金国安插在南宋内部的高级特务与内奸。

一旦在南宋朝廷中站稳脚跟,秦桧就开始为掌握南宋朝政而用尽心计。首先是独标议和,耸动人主以取相。他掌握了赵构希望议和的心理及致命弱点,所以,他当上礼部尚书不久,就到处扬言,大倡议和以为标新立异,从而加重在赵构心目中的筹码和印象。他对赵构说:“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此言很得赵构的赏识,就命他起草给挞赖的信,要求议和。

绍兴元年(1131年)二月,宰相范宗尹被罢职,朝中相位空缺。秦桧见了眼馋,就到处扬言:“我有两条妙计,可耸动天下。”有人间他何以不言?他说:“今无相,不可行也。”八月,赵构果拜秦桧为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事。秦桧终于当上了宰相。

其次是大树同党、排斥异己以固相权。

秦桧一当上宰相,就对他的同党大肆封官委职,随行人员王安道、冯由仪等人均封侍郎以上高职,就连为他操橹划船的水手孙靖也当上了承信郎。当时与秦桧同掌相权的还有吕颐浩,为了独揽大权,秦桧指使同党上书皇帝,要求与吕颐浩各掌其职,从而把吕颐浩排挤出朝廷,只得去镇江另建一都督府。

因秦桧在朝廷任职时间不长,根基还不稳,行为又过火,太露骨,招致人人侧目,群起而攻之,纷纷指斥秦桧是奸相,要求将其罢免。而宋高宗本人见秦桧任相以来毫无作为,就认为他只会说大话,无行动。他对大臣们说:“秦桧曾说南自南、北自北,朕是北人,怎么能归北?又说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今毫无动静,不可信。”对秦桧失去信心,就罢免了秦桧,使之出任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秦桧之党羽也悉数被逐出朝廷。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金主挞赖派人来南宋,与宋人正式议和。从绍兴五年至七年,南宋是派右相张浚为代表与金人谈判,可效果不大。张浚是武将,属主战派,他的工作使赵构很不满意。张浚只好离开相位去军队指挥打仗。张浚临走时,赵构问他:“谁可代卿?”张浚不答。赵构道:“秦桧如何?”张浚道:“此人心术不正。”但为议和早日成功,赵构拒听张浚的建议,再度起用秦桧为相。

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赵构拜秦桧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秦桧又当上宰相后,吏部侍郎晏敦对人言:“奸臣为相,吾无所措手足矣。”

经过几年的沉浮,秦桧较之以前成熟多了。他为了久居相位,大权独揽,就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使赵构对自己坚信不疑。他对赵构说:“大臣们畏首畏尾,多持两端,此不足断大事。若陛下决欲讲和,就请全权委臣,勿许群臣干预。”赵构道:“朕独委卿。”秦桧担心赵构是一时之言,事后再变卦,就说:“陛下熟思三日再说。”三天后,秦桧问赵构,赵构说和意坚决,全权委托秦桧,可秦桧还不放心,说:“陛下再思三日。”三天后,秦桧奏事,知道赵构和意坚决,就大张旗鼓,独揽大权,与金议和。他委任兵部侍郎张焘和王伦为议和代表,与金国代表谈判。

绍兴九年(1139年),金、宋两国和议达成:金归还宋徽宗的灵柩,送皇太后回国,并册封赵构为大宋皇帝;宋对金执臣子之礼,每年向金纳绢三十万匹,白银数百万两,并割让黄河以北的广大地盘给金以为报答;两国以黄河、大散关(在陕西南部)为界。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条约,赵构却闻之大喜,认为秦桧很能干,赏赐有加,朝廷设宴庆贺三天,大小官员均有封赏。

然而,此消息一传出,天下沸腾。

中书舍人吕本中、礼部侍郎张九成上疏,认为秦桧此举是卖国,秦桧是天下罪人,但他们马上就被秦桧贬出朝廷;枢密院编修胡诠上疏,要斩秦桧以谢天下,被秦桧枷锁贬于昭州;编修官陈刚中、赵雍同日上疏,亦被秦桧械出朝廷。

司勋员外郎朱松,馆职张扩、常明等朝官,联名上疏:“自公卿大夫至六军百姓,莫不扼腕愤怒,天下将仗大义,问相公之罪者。”

是时,张浚、韩世忠、岳飞等将领也纷纷上疏,指斥秦桧的卖国行为。尤以岳飞怒不可遏,金、宋议和后第六天,岳飞就上疏赵构,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国谋国不忠,恐贻祸后世。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应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应论功行赏,贻笑敌人。”

但秦桧后面有赵构的支持,大片国土被合法地割让于敌,秦桧也稳坐相位。绍兴九年七月,金国主战派兀术杀死主和派挞赖,撕毁与南宋签订的和约,于绍兴十年(1140年)四月,兵分四路大举南下,河南诸郡相继沦陷。宋高宗赵构闻讯后,大惊道:“金人无信,奈何?”只好又起用主战派以解眼前之急。

绍兴十年八月,南宋军队与金兵激战。张浚胜于长安,韩世忠胜于洳镇,岳飞在河南六战六捷,并在河南朱仙镇大破金兀术的精锐部队“拐子马”,兵锋所指,中原震动,就连在太行山专与南宋作对的农民起义军也加入了抗金的行列。岳飞更是豪气干云:“攻下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如趁此形势收复失地是完全可能的,连河北的伪政权、金国的贵族都准备卷起细软逃往金国腹地。

面对这种形势,金兀术急了,派人去建康,训斥秦桧:“汝无金助何以有今天?要议和,必杀岳飞,否则,议和不可能。”于是,秦桧就以皇帝的名义一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命岳飞限期班师。碍于君命,岳飞只得含泪将部队撤出河南。中原大片土地再次沦入敌手,二百多年以后,才为朱元璋所收复。

岳飞回建康后,被秦桧以明升暗降的手段夺去兵权,委以一枢密副使的闲职。尽管如此,岳飞仍继续抨击秦桧的议和政策,说:“别人都是战败求和,我们却战胜求和,怪哉!相公乃天下罪人。”

秦桧见岳飞不断地抨击他,心极恨,又无计可施。一天,他回家后仍忧心忡忡,妻子王氏就问:“相公何故不乐?莫非为议和一事?”秦桧点了点头:“岳鹏举屡阻议和,狼主又催逼日紧,奈何?”王氏道:“此又何难?把岳飞抓起来就是。”秦桧道:“岳飞抗金有大名,恐怕不妥吧!”王氏道:“要抓就要抓岳鹏举这种人,才能杀一儆百,相公议和才可成。”秦桧一听,点头称是。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秦桧以谋反罪把岳飞抓起来,严刑拷打,要他供出谋反之罪。岳飞二话不说,脱掉衣服,露出他母亲烙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字让狱卒看。经过两个月的审问,秦桧一无所获,但又不知怎样处置岳飞,这时,他妻子王氏说道:“捉虎容易放虎难。”暗示要秦桧把岳飞杀掉,以绝后患。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及女婿张宪绞死于建康郊外的风波亭上。

岳飞一死,秦桧议和的最大障碍被除去,朝中再也没有人敢与他抗争了。于是,他学唐朝李林甫的手段,为固相位,媚上压下,把朝中各个部门全换上自己的人,反对自己的全部被贬被杀。由此,他得以执掌相权达十九年,一直到他六十六岁时死去。

史书上说他为相“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忠臣良将,斥锄略尽,顽钝无耻,率为桧用”。然天道悠悠,报应不爽。秦桧死后,他儿子被逐,其家被抄。宋孝宗时,为岳飞平反,掘秦桧墓,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后来,人们为岳飞修庙宇,并铸秦桧夫妇铁像跪于岳飞墓前,以示惩罚。

相传,时至今日,有一秦桧之后人去杭州西湖见到秦桧的铁像后,为有这样的祖宗而感到羞耻,遂挥笔写下一对联:李纲逸事。

金人退兵,太上皇还京,朝野内外,上下恬然。钦宗以为万事大吉,太平无事了,于是置边患于度外,享受太平君主的乐趣去了。唯独李纲深谋远虑,感到边患仍有燃眉之忧,于是屡次向钦宗进献备边御敌之策,提醒钦宗千万不要再错过时机,重蹈覆辙。可惜这些宝贵的意见全被奸臣耿南仲所谗阻,钦宗并不放在心上。不久,钦宗即指责李纲用事太专,就依耿南仲所请,于五月十九日派遣李纲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实际上是以巡边为名把他给排挤出朝廷。

九月,金军再次大举南下,宋军顿时土崩瓦解。十一月三日,金兵渡过黄河,二十四日京师开封再陷重围。到这时,钦宗才后悔不该罢免李纲,以至连一个可以率兵御敌的大臣都没有了。于是急忙任命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李纲受命,即率湖南救兵北上,但行至半路,都城开封已被攻破。金人在开封肆意抢掠,并俘掳了徽、钦二帝。直至次年四月一日,金人退兵,又将二帝掳往异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幸免于难的康王赵构举起抗金大旗,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开大元帅府,五月一日在南京即皇帝位,改元建炎,赵构就是宋高宗。

高宗即位后,于六月一日任命李纲为相,志住抗金。高宗对李纲说:“朕早就知道您忠义智勇,如今要使敌国畏服,四万发宁,就必须任您为相,您切勿推辞。”李纲泣谢,同时提出十项要求,也就是他的十项施政方案。

在李纲的苦心规划下,朝野内外,气象一新,局势逐渐稳固,中兴之期指日可待了。

正当李纲辅助高宗重振朝政、中兴可望时,偏偏又遇到黄潜善、汪伯彦等议和派从中作梗。高宗又偏偏在中兴有望时,转而听信汪、黄,疏远李纲。双方首先在皇帝行宫安排在何处这个问题上展开争辩。本来商宗已同意李纲的建议,准备把邓州做行宫,但却经不起汪、黄的劝说,又决定向东南逃跑了。

李纲觉得已无力挽回局面,于是上书辞职,说:“臣本籍贯在东南,似不愿陛下幸东南为便利呢!只是考虑到陛下一离开中原,则后患不堪设想。愿陛下以国家为心,以生灵为意,以二帝来还为念,千万不要改变原议。臣虽离开了陛下,但不敢有一日忘记陛下!”说罢泣涕而退。最终,高宗还是下诏降罢李纲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抗州洞霄宫。总计李纲在相位,从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一日至八月十八日,仪七十七天!

李纲罢官后,他所苦心经营的招抚、经制二司皆废,金人乘机南侵,两河郡县相继沦陷。凡他所规划的军民之政,一律废罢。高宗完全听信汪、黄奸计,逃往东南,并与金人议和。金统治者本无南侵之意,斡离不甚至还想归还徽、钦二帝,与高宗和好,谁知高宗竟罢李纲而用汪、黄,金人知道高宗并非中兴之主,现在不南侵更待何时?于是钦宗时的悲剧再次重演。建炎元年冬,金人再次分道南侵。次年开封再次陷落,金人尽占中原大地,并扶植起一个刘豫的伪齐国。以后金与伪齐军队数次跨过淮河、长江把高宗追赶得漂浮海上,连皇后也半路风寒而死,再次应验了李纲的预言。幸有岳飞、韩世忠等忠良猛将出现,才阻挡住了金兵的南进,勉强保住了半壁河山。

宋高宗经过几年逃难生活以后,似乎明白了汪、黄之计奸而李纲之谋良,于是罢免汪、黄,并于绍兴二年(1132年)任命李纲为湖南宣抚使兼和谭州(今湖南长沙市)。李纲再次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凭其聪明才智,向宋高宗屡献良策。

绍兴四年冬,金人和刘豫伪齐军队又联合南侵。李纲即进献防御三策:“伪齐集中全国兵力南下,其境内必然空虚,如果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其本土,占据颍昌(今河南许昌市),直逼京师,刘豫必然震惧恐慌,班师回救,我军再追而击之,必定获胜,这是上策。如陛下能驻跸江上,号令上游之兵顺流东下以助声势,铁鼓动旌旗千里相望,则敌人望而胆寒,不敢南下,然后派重兵把守要害之地,打击敌人后方,断绝敌人粮道,等其后退时再加以攻讨,这是中策。陛下如果采取南逃之汁,以至兵士溃散,要塞控扼失守,那么敌人必将乘机深入,其后果将不堪没想,这是下策。”高宗览表,即诏:“李纲所陈,为今日之急务,速交付三省、枢密院施行。”史载这次战争金兵兀术粮尽而退,伪齐军也大败而归,无疑是李纲的谋略起了重大作用。

后来金与伪齐军再次南侵,与宋军对峙于淮河、泅水一线,相持不下。李纲又献策说:“两兵相持不下,非出奇计不足以取胜。应速派勇将从淮南与岳飞约好互相应援,夹击敌军,则大功可成。”果然宋军大破敌军,高宗也进住建康。这几次战争的胜利,为南宋偏安江南奠定了基础。

绍兴九年,高宗又任命李纲为荆湖南路安抚大使,但他力辞不赴任。在辞谢书上,他劝高宗用人要久,不能因一人称赞而拔用,也不能因一人诬毁而罢降。次年李纲即不幸病逝,年仅五十八岁。高宗闻哀,悲痛不已,派遣使臣优加赠恤,抚问其家属,以官费厚葬李纲于福州怀安县(今福建闽侯县北)桐口大家山,追赠李纲为少师,并封其亲属十余人为官。

韩世忠夫妇

韩世忠,字良臣,宋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他十八岁从军,至五十三岁解除兵权,做将军二十五年,与张俊、岳飞、刘琦并称为中兴四大名将。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起,他的主要战功有救王渊,黄天荡战金兵,大仪镇败金齐合军,守淮河阻金兵南渡等。

黄天荡一战,使韩世忠名播遐迩。

宋高宗建炎三年开始,金兵渡江南侵,陷建康(今江苏南京)、破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大掠财物子女,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金将宗弼(即兀术)率兵北归时被已任浙西制置使的韩世忠率兵用海船扼阻于今南京附近的黄天荡。当时金兵十万,韩世忠只有兵八千。两军相持四十八天,金兵不得北还。金兵势蹙时,曾卑辞向韩世忠借道,被严词拒绝。宋金整体战争中宋军失败,而这次局部战争韩世忠却一度占了上风。

大仪镇(今江苏杨州西北)之战,更被时人誉为“中兴第一武功”。

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当时金兵和伪齐刘豫分路南侵,任淮东宣抚使的韩世忠在大仪镇设五阵,二十余处埋伏,与金兵交战,大败金兵,将金兵逼进泥沼中,活捉其将挞不也(或译作挞孛也,托卜嘉)。

此后,韩世忠曾主张乘金国废伪齐刘豫之机大举北伐,因为朝廷主和派占上风,没有得到朝廷同意。他带兵三万守淮(驻楚州即今江苏淮安),金兵七八年间不敢再渡南侵。

韩世忠抗金多年,多次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使金人闻名胆战,称他率领的军队为“韩家军”,总是不断探听韩世忠在哪里,在做什么官。

然而,从绍兴七年(1137年)开始,南宋朝廷积极准备议和,第二年高宗便任用秦桧做右相,做向金投降的准备。

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金宗弼再次南侵,被宋军击败。同年四月,秦桧等加紧投降步伐,将三大帅张俊、韩世忠、岳飞召回临安,一举夺了三人兵权,拜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副。这时张俊附和秦桧,韩世忠、岳飞成了秦桧的大敌。

紧接着,秦桧接受金宗弼的授意,加紧迫害岳飞,并再次派出向金求和的使者。

韩世忠因反对议和,秦桧自然排斥贬抑他。当朝廷再次向金求和派投降的使者时,韩世忠上谏章,认为中原士民都延颈以望宋师北伐,如果就此讲和,失去人心,国势就会萎靡不振。又请求即使求和,也应等金人先派使者来。宋高宗都没有答应。

韩世忠又上书奏秦桧求和之策误国,词意剀切,秦桧自然深恨他。秦桧暗使谏官弹劾韩世忠,宋高宗倒是没有降罪韩世忠,将奏章扣下来。

至此,宋高宗赵构和权臣秦桧向金人求和请降之意已决,不可逆转。主战的韩世忠再上奏章也没有作用了,而且秦桧对韩世忠怨恨已深,韩世忠仕途已危机四伏。

于是,韩世忠明哲保身,坚决请求辞职。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十月癸巳(1141年11月28日),宋高宗降旨,同意韩世忠的请求,免去他的一切实权实职,只做“醴泉观使”(宫观官是宋朝特有的神祠官,一般宫观使都以宰相兼任,单独做此官意味着闲居)。奉朝请,进封福国公。

此后,除营救一次岳飞事外,他再也不过问政事,不谈北伐了。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他看见国家积弱,处处受着外族欺侮,十八岁那年,就自动投了军,从一个小兵干起,因为历年杀敌有功。很快就升级了,现在已是一员小小的带兵官了,他的军队,那时正驻在京口。

有一天,他和几个同事一块到城北的后街上闲逛,无意中,看见从那边来了一个武装的年轻女人,一闪就过去了;在那年头,这是很少见的怪事,当时就有人告诉他,这个武装的女人,就是这里的名花梁红玉。

韩世忠听在心里,颇感兴趣,回去以后,在他脑海里总是抹不掉这个不寻常的影子。

第二天,一清早起来,他一个人悄悄地跑到梁家门前,轻轻地叩了两下门,里面出来一个老太婆,问他找什么人。

他就自报姓名,说是久慕梁红玉姑娘的芳名,特地来拜访她的。

那老太婆正是红玉的养母,她看这个人一副楞头楞脑的样子,来这儿问津,竟不懂得规矩。怎么一大清早就来找姑娘呢?正想要设辞拒绝他,忽然里面却娇滴滴地叫了一声:“妈!”接着又问:“外面是谁找我呀?请他进来吧!”

老太婆这回没法推脱,只好假装殷勤地让他进来,世忠走到房门口,红玉已从里面迎了出来,两人一见面,彼此的眼睛,就像磁石一样再也分不开了。

原来梁红玉平常最喜欢舞拳弄棒地锻炼武艺,她觉得在这战乱年头,这样既可以防身,有机会又可以报国,每天清早总要认真操练一些时候,这天早晨韩世忠来的时候,她在里面就已经看见来的是一位雄赳赳的武士,心里就有几分高兴,于是就叫妈妈让他进来;等到走近一看,更觉得他英俊威武,气概不凡。

韩世忠看她虽然是个娇媚的美人,但那眉目之间,也有一股英气流露着,不知不觉地就向她行起注目礼来了,还是梁红玉首先警觉到太不雅观了,连忙请他人内坐下喝茶,陪他谈着,只觉得越谈越起劲,红玉马上就领他到自己的把式场去和他比起武来,她虽然是乐于此道,但究竟不算精湛,只好推诚服输地向世忠讨教,世忠看她不带半点儿女之态,落落大方,自然也乐于指点她。

从此两人就结下了不解不缘,韩世忠便成了梁家每天必到的宾客,两人耳鬓厮磨,天天在一块舞刀比剑,喝酒谈心。

到末了,韩世忠觉得能在风尘中,觅得这么一位红颜知己,真是幸运的事,这是决不能放弃的佳偶,而梁红玉也觉得自己只希望找到一个知心合意的好男儿,作为终身之托,现在既然遇见了这个合乎理想的人,怎么能再轻易的放过呢?

好在她的养父母对她万分宠爱,也不来拂逆她的意思,于是这就成全了这一英雄美人的好事了。

文天祥以身殉国

文天祥(1236-1283年),江西吉水人,字宋瑞,号文山,宝祐四年状元。官江西安抚使,这是管理一方的军事与民政的官员。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六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征宋,二十万蒙古军队由右丞相伯颜率领,大举南侵。

南宋朝廷形势紧急,文天祥率兵入卫,为了防备万一,文天祥建议朝廷命吉王赵啣、信王赵昺出镇闽、广,朝廷乃封赵啣为益王,出镇福州,封赵爵为广王,出镇泉州。文天祥、张世杰联名上疏请太皇太后、太后及恭帝乘船人海,由他们二人率军守临安,以便背水一战。但丞相陈宜中力主投降,竟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携玉玺及降表送与元军,但伯颜要杨应奎传语,一定要丞相亲自出面商议投降事宜,陈宜中听到这个消息,便私自逃跑。朝廷无奈,只得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与左丞相吴坚前往元军伯颜处议降,文天祥知其不可为之,想在谈判桌上为宋室争些权利。文天祥对伯颜说:“北朝若与宋朝为对手,请退兵平江或嘉兴,然后再议每年献金帛数目,这样北朝可以全师北还,这是上策。如果一定要灭宋,现宋室尚有淮、浙、闽、广等地区,结果是难以预料的。”伯颜认为文天祥出言不逊,遂将他扣留,只将吴坚放回。朝廷命贾余庆为右丞相与吴坚作为祈请使到元军会商,伯颜要文天祥参与会谈。贾余庆发言时,多阿谀奉承之词,文天祥当面申斥贾余庆卖国,又责伯颜不守信用。降将吕文焕从中劝解,文天祥说:“你是投降的人,没有资格说话。”伯颜要文天祥随祈请使团北上人元都谈判。此时临安已为元军占领,伯颜劫恭帝北去。

文天祥随元军行至镇江时,乘看守不备,逃出敌营,到了真州(即今仪征)。又辗转经泰州、通州(即今南通)、渡海到温州。在温州时,听到赵嘟已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当即人海赴福州。

赵啣即位后,文天祥任枢密使,奔走汀州、漳州之间计谋组织军队以图进取。降将吴浚到漳州劝文天祥降元,被文天祥杀掉。文天祥引兵自梅州出江西攻下会昌、雩都,进围赣州,自己在兴国掌握调度。此时,南方各地都有捷报传来,一时形势较好。

但好景不长,宋军各路人马不久迭遭失败,文天祥在海丰被俘。

元将张弘范欲招降张世杰,命文天祥写招降书,文天祥却写了一首七律,题为《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至大都见到元相孛罗,孛罗想叫文天祥下跪,文天祥长揖不跪,并说:“文某今日,只求早死。”孛罗说:“你既奉命商谈投降事宜,任务是将宗庙土地献与他人,为什么又中途逃跑?”文天祥说:“将宗庙土地献与他人的人是卖国者,卖国的人只知求荣,怎么会逃跑?”孛罗说:“你放弃德祐别立二王,还算得忠吗?”文天祥说:“社稷为重君为轻。”孛罗说:“你立二王,究竟有什么功劳?”文天祥说:“立君是为了保存国家,怎么能说有功无功?”孛罗说:“既然知道立君也难保住国家,为什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文天祥说:“你也有父母,难道父母有疾,就不去就医,听任死去?”孛罗语塞,便想将文天祥杀掉。元世祖忽必烈乃召见文天祥,表示只要文天祥事元,即可拜为丞相。文天祥表示:只求速死。忽必烈不忍杀文天祥,后经大臣多人进谏,乃下令将文天祥处死于柴市,文天祥时年四十七岁。行刑后,诏命又到,令停止行刑,但为时已晚。执行官员呈上文天祥衣带,忽必烈见上面写有:

惟其义尽,是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忽必烈看后不禁赞叹说:“是个好样的男子汉!”于是决定赠文天祥为卢陵郡公,谥忠武,命孛罗主持祭奠。

谢枋得夫妇双殉国

谢枋得,抗元名将,字君直,信州弋阳人,自幼聪慧,“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为人豪爽直率。取字“君直”,意思便是立誓为人正直。

南宋理宗宝梧四年(公元1256年),他与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在“对策”中,他极力攻击宦官董宋臣,本来可以“擢高第”的,却被“奏名乙科”,授抚州(今江西抚州市)司户参军,他弃官而去。

回到信州家中。当时,元兵已开始进逼已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南宋小朝廷。朝中的官员离职逃走,外面的守臣丢印弃城。皇帝只得下诏各地起义军勤王。这时,回到信州的谢枋得便散发家财,招募义军,不几日得信勇之士一万多人。打退了元兵之后,宋王朝对谢枋得义军的军费已付不出一分一文了。

元兵灭亡了宋朝,建立了元王朝。战乱结束,谢枋得便在闽中定居下来。元王朝因闻知谢枋得有名气,屡次派使臣到闽中请谢枋得到朝中做官,都被他拒绝了。他只愿意同妻子李氏过普通百姓的清贫日子,安安稳稳地度过余年。但他知道,对于自己的一再拒绝入朝做官,元朝廷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和妻子计议,决定由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到建阳贵溪山暂且躲避一时。

元代至兀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见元王朝广求人才,便很想以推荐谢枋得来向元王朝邀功。他派谢枋得的朋友赵孟绣来劝降。结果被谢枋得大骂而回。魏天祐邀功心切,便亲自去见谢枋得,向他诉说元兵如何如何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谢枋得干脆凋过脸去,把脊背对着魏天柘。魏天祐大怒,立刻令人将谢枋得拘捕起来。谢枋得破口大骂魏天_佑是没有节操的无耻小人。魏天祜便强行将谢木枋得送往元京师大都(今北京)。谢枋得坚决不降。

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元京师大都之后,元兵见谢枋得仍不肯投降,又听说谢枋得与他妻子李氏感情深笃,便下令元兵在闽中的将领武万户将谢枋得的妻子李氏送往大都,打算让李氏去劝降她丈夫谢枋得。

武厅户从贵溪山搜出了李氏,先是送至建康(今江苏南京)。还未送往京师大都,便从大都传来消息说·谢枋得已绝食而亡。得知这个噩耗,李氏不胜悲愤。她未曾料到,当初丈夫送自己进贵溪山躲避,竟是永诀。尽管她自己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丈夫性格直率刚劲,重大节,殉难是他唯一的人生终结,但噩耗传来,她还是不免吃惊。令她最为伤心的是丈夫无论死前,还是死后,自己却都不能伴陪在他身边,连看都没能看他一眼,使他孤零零地一人离她而去。

到了建康狱中,李氏才闻知丈夫的同科进士、宋代名臣文天祥早已死节,又听说文天祥的妻子还去收回了文天祥的尸首安葬了文天祥。她觉得文天祥比自己的丈夫要幸福,文天祥的妻子也比自己要幸福多了。因为文天祥还有妻子给他收尸自己却不能。李氏的丈夫谢枋得在信州起兵抗元时,是与文天祥在一起的。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文天祥率抗元的宋朝官兵越过南岭进入江西。在雩都大败元军,进而攻下兴国,收复赣州、吉州的属县。那时,丈夫谢枋得便是与文天祥协同抵抗元军的。她还记得丈夫对她说过,他写下了八个大字:“赤心报国,一死而已”作为誓言书赠文天祥。这之后不久,文天祥的军队和丈夫的军队都连连失利。文天祥转移到闽中汀州,自己和丈夫逃亡闽中建宁。自此以后,彼此便失去了消息。没想到文宰相已殉国五六年,自己在贵溪深山之中,竞一点消息也得不到。她还听说,文天祥就义之前还写了一首悲壮慷慨的诗,很快便传颂开来,同狱中的囚友都还能背诵哩!尤其是那两句正气冲天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她不知道丈夫谢枋得殉国前是否听到过这首“正气歌”,不过,他已经用他的行为谱写了一首同样的正气歌。想到这些,她感到了巨大的欣慰。

于是谢枋得妻李氏也作好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准备。她开始在狱中绝食。狱中一位好心的女囚友开导她说,你丈夫死节殉国,那是因他是男子汉大丈夫,至于你,元兵不会拿你怎么样。他们就是不能放你出狱,至多不过将你没入官府,“虽没入将不失为官人妻”。李氏听了,似有所顿悟。元兵不会轻易让她死节殉国,因为死节殉国的人太多了,元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愿留下太坏的名声。于是,她对狱中这位好心的囚友说:我的丈夫为国而死,我也与元兵誓不共戴天。我决不会背叛我殉国的丈夫,再去嫁人苟活下去。到了晚上,夜深人静,她解下了裙带就在建康狱中自缢而死。

当谢枋得和妻子双双殉国的消息传到了他们的故乡江西饶州时,他们的老母还健在。当初,他们夫妇带着孩子匆匆离家共赴国难时,他们的老母显然再没有人侍奉,而且两个可爱的孙子也离开了她,她是多么难以割舍和想念啊!但她是一个刚强、明大义的老妇人,内心里很难过,面上却“泰然无一怨语”。后来,儿子和媳妇双双死节,她虽悲痛欲绝,但还是强忍着。旁边的人去安慰她时,她很安祥地说道:“义之所当然也。”是的,儿子和媳妇死节殉国,是因为他们明白大义,懂得民族气节乃人生之大义的缘故啊!时人在赞颂谢枋得和他的妻子李氏的同时,也都称赞这位老妇人为贤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