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7823700000023

第23章 贲第二十二

山火贲艮上离下

胡图:这个“贲”我倒认得念“bēn”,当年汉武帝的虎贲校尉多厉害啊。

伊塔:确实,不过这字在这里可不是这个读音,这里读“bì”,是装饰、修饰的意思。

胡图:啊,又是多音字啊。

伊塔:从卦形上看,这一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离为火,其意山下有火。所以“贲”卦和上一卦“噬嗑”卦正好相反,一个是饰善,一个是罚恶。

贲:亨,小利有攸往。

胡图:“小利有攸往”,看来这一卦还是吉利的。

伊塔:到后面你会学到一个叫“既济”的卦,本卦可以看作是“既济”的九五和上六交换的结果,也就是“既济”九五的阳刚上去来文饰上六的阴柔,所以有利于小的行动。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胡图:文饰脚趾,舍弃车子徒步而行。原来那时候老祖宗们就已经会涂脚趾甲油了啊。

伊塔:文饰脚趾可以是画个图案戴个草环,不一定要是指甲油嘛。这是本卦的第一爻,阳爻阳位。因为处于最下方,所以有“贲其趾”的意象。

六二:贲其须。

胡图:好简洁。装饰胡须?

伊塔:嗯。这一爻位于下卦的中央,阴爻阴位。前两爻的爻词都没有判词,没明确地说明是吉是凶。但从爻词的内容看,都是美的表现,所以应该是没有凶兆的。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伊塔:这一爻是第三爻,阳爻阳位。“濡如”是指像沾上水一样有光彩。装饰得如同沾上水一样放光,永远吉祥。

胡图:像沾上水一样有光彩……难道是护肤霜?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伊塔:这一爻是第四爻,阴爻阴位。迎亲的队伍装饰得光洁皎皎,白马也仰首前进,这不是强迫成婚的样子。

胡图:那么就是好的咯。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伊塔:“戋戋”是少的意思。装饰山丘园林,束了很少的绘帛,虽然显得吝啬,但终究是吉祥的。

胡图:朴素点挺好的。

伊塔:这第五爻是阴爻阳位,虽然处于上卦的中央,本是至尊之位,但由于阴柔,因此只有“束帛戋戋”,显得吝啬。但至尊之位终归是吉祥的。

上九:白贲,无咎。

伊塔:这第六爻阳爻阴位,位于全卦的最上方。饰到极点,便会走向不加装饰,不加装饰,也没有什么灾难。

胡图:天然是种美啊。

小故事

文武相辅,二者互相纹饰才能逢凶化吉,取得事业的成功。在春秋战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里,这样的例子尤其为多。

管仲拜相

据说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也就是和周王室是同宗。他的父亲管庄曾经是齐国的大夫,可惜不幸早逝了,然后家道中落,家中仅有一个老母,生活非常困难。幸亏他的好友鲍叔牙经常照顾他,两人合伙做买卖,稍有盈利,管仲总是多取一份。鲍叔牙的从人对此心怀不平,常常有怨言。鲍叔牙却从不计较这些,他对从人说道:“并不是管仲贪那几个钱他才多拿的,而是因为他家里没钱过日子,我故意让给他的。”有时买卖亏了本,鲍叔牙就说是运气机会不好,从来不埋怨管仲。

管仲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几次小官,每次领兵出征到战场上的时候却总是躲在后面,而在撤退回师的时候又跑在前面。三番几次后就被人们嘲笑胆小,再不久后就被撤职了。可鲍叔牙对此完全不在意,还替他解释道:“管仲有老母在家里,他得留着自己的命来奉养,哪里是真的害怕战斗了?”管仲听了十分感激鲍叔牙,两人成了患难与共的挚友。

不久,鲁桓公的夫人文姜私通她哥哥齐襄公,谋杀了鲁桓公。具有政治远见的管、鲍二人都预感到国内将发生大乱,管仲奉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国。果然不出管仲所料,没过多久,公孙无知因齐襄公即位后废除了他原来享有的特殊权利而恼怒,勾结大夫反叛,闯入宫中杀死了齐襄公,并自立为君。

公孙无知在位仅一年多,就因为虐待大臣而被刺杀了。齐国一时间没有了国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纷纷开始动身回国抢夺王位。莒国离齐国较近,形势对公子纠非常不利。于是管仲决定先走一步,带领了三十来个小弟去截击公子小白。一群人一路赶去,正好遇见公子小白的队伍在路边扎营做饭。管仲向前拜见小白,问道:“公子别来无恙,这是去哪?”

小白答道:“我这是要奔父丧去。”

管仲说:“公子纠是长子,理应由他来主持葬礼,公子您最好就在这儿停下来,不用劳苦了。”

小白当然知道这话中的意思,不肯答应。管仲抬头见看到小白带的手下有争斗的意思,怕寡不敌众,只好佯装退走。却又突然弯弓搭箭,回身射向小白。只见小白大喊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鲍叔牙急忙上前抢救,管仲见小白吐血倒下,忙率兵飞驰而走,回去庆贺。于是大家放心地缓缓而行了。

谁知管仲的那一箭只射中了小白衣服上的带钩,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小白也是佯装中箭,自己咬破舌头喷血倒地,连鲍叔牙都瞒过了。小白怕管仲再次率兵追来,连忙起来更换衣服,连夜抄近道赶路,终于抢先到了齐国,登上了君位,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不久,鲁庄公率兵来攻齐。齐、鲁两军交战于乾,结果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败归鲁国。齐桓公为绝后患,写了封信给鲁庄公,声称要带领三军之众,来鲁国杀公子纠。鲁庄公刚吃了败仗,现在被威胁要大军压境灭他,早就吓得心颤胆寒了。于是连忙下令杀了公子纠,并把管仲抓了起来,准备把他交给齐桓公发落。

公子纠死后,齐桓公想杀了有一箭之仇的管仲。鲍叔牙却极力谏阻,说管仲乃是天下奇才,杀了可惜,要桓公为齐国的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齐桓公也是个开明的人,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派使臣把管仲接回了国。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随使臣们回国。他知道万一鲁庄公反悔派兵来追,自己必死无疑。于是他心生一计,即兴编了一首悠扬激昂的歌教给护送的人们唱。那些人一边唱一边赶路,一点也不觉得累,一路奔驰,居然一天时间走了本来需要两天的路程,很快就离开了鲁境。果然鲁庄公马上就后悔了,管仲乃天下奇才,如果被齐国所用,无疑是如虎添翼,不如先除掉此患。然而,待他醒悟过来派兵追赶时,一切都已经晚了。管仲离开鲁境后,仰天长叹道:“这次我真是捡了条命了。”

后来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齐桓公赦免了管仲的射钩之罪,并重用了管仲,以隆重的仪式拜其为相。管仲和鲍叔牙相辅相成辅佐齐桓公治理国家,终于成一代霸业。

将相和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被赵王拜为上卿,位置比军功显赫的大将军廉颇还高,一下子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廉颇当然很不服气,拿出武将作风,不满之情溢于言表:“我身为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这种人就凭着口舌上的功劳,官比我还大。更何况他原来还是个下人,我在他手下干活实在是没面子。”还扬言如果碰到蔺相如,必定要当面污辱他。

在廉颇看来,只有武将的生死拼战才算是功劳,那些文臣的智谋根本算不了什么,不过是在耍嘴皮子。况且他还污辱蔺相如的出身,让人难以忍受。但蔺相如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有几次驾车出门,远远地看见廉颇,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早早地躲开了。这样时间一长,连蔺相如的门客都觉得太窝囊了。一天他们对蔺相如说:“我们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地投奔到您的门下,是因为仰慕您的为人。您的官位比廉颇要高,反而这样惧怕他,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您这样懦弱,连我们都感到耻辱,还是让我们回家算了。”

蔺相如并不正面回答,反而问众门客说:“各位以为廉将军与秦王比较起来,哪个更可怕?”

众人都说:“廉颇当然没有秦王可怕。”

蔺相如说:“这就对了,试想秦王那么强大,各国诸侯都畏之如虎,我却敢在朝堂之上当众责骂他,我蔺相如虽然没有什么本领,还不至于如此惧怕廉将军。只是我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原因就在于这里有我和廉颇两人能够对付他。现在如果我们两人争斗起来,那就必定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我所以这样对待廉将军,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计较个人的私仇啊!”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听后恍然大悟,既感动又惭愧。廉颇是个坦诚正直的人,知错必改。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光着脊梁,背着荆杖,到蔺相如门前来了个“负荆请罪”。他跪在蔺相如的门前说:“我是个没有见识,气量又狭小的粗人,没想到您能如此宽恕我,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也很感动,亲自把他扶起来。从此将相相和,两人互相尊重,结成生死之交,同心协力,辅佐赵王,为赵国的政治稳定、一致抗秦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