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7823700000030

第30章 坎第二十九

坎为水坎上坎下

伊塔:本卦由上下两个坎卦重叠而成,“坎”在八卦里代表的是水,所以叫“坎为水”。

胡图:俗话说,女人是水做的,那这一卦肯定是不错的了。

伊塔:“坎”的卦象是一根阳爻陷在两根阴爻之中,所以本身有险的含义。

胡图:啊,怪不得叫“红颜祸水”……

伊塔:不过“坎”是二阴一阳,阴虚阳实,从形象上看是中间实,有心中诚实之象,所以只要心怀诚意就自然亨通啦。

习坎:有复,维心亨,行有尚。

胡图:咦,这次有点不一样啊。为什么前面多一个“习”呢?

伊塔:“习”是重复的意思,“习坎”就是两个“坎”重叠而成“坎”卦。“坎”有凶险的意思,所以是一次又一次的凶险。

胡图:那不是很不好了?

伊塔:还好九二、九五以阳刚居中,使得“坎”象征的水流动而不溢出,所以行动虽然有危险但不失去诚信,心有诚实就能亨通。

胡图:那就是有惊无险了。

伊塔:有“险”啊。天上有险才不会上升,地上有险才有山流河川,王公设立险隘来保卫国家,险的作用是因时而异的,意义很大。虽然前途有险,但只要行动有目的,就能取得成功。

初六:习坎,入于坎,凶。

伊塔:这第一爻是阴爻阳位,位于全卦的最下方,所以是柔弱而陷入重险,自然非常凶险。

胡图:果然太柔弱是不好的。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胡图:下卦的主心骨来了。

伊塔:这一爻阳爻阴位,位于下卦的中位。虽然阳刚居中,但身陷险境,虽然没有大祸,但也不是大吉,只能算是有小得。

胡图:能在“坎”卦的凶险中争取到成绩,也算是很厉害了。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勿用。

胡图:看来这一爻也是凶多吉少了。

伊塔:这第三爻阴爻阳位,位于下卦的最上方。本身阴柔不中,又被重险所围,所以处境极为艰难。

胡图:是啊,看这一爻的下面是凶险,上面也是凶险,自己有柔弱,在这凶险中还真是不能轻举妄动啊。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伊塔:“樽”读“zūn”,是古时喝酒用的一种器具;“簋”读“guǐ”,是古时用来放食物的竹盒子;“缶”读“fǒu”,是瓦做的碗。“樽酒簋贰,用缶”就相当于一壶酒,两盘菜,用瓦碗来吃饭。

胡图:听起来很寒酸的样子。

伊塔:“牖”是窗户,所以这些东西还都是十分简约地从窗户递进来。

胡图:听起来像是被关起来了……

伊塔:这第四爻阴爻阴位,位于下卦的最下方,位正而且和九五接近,所以是吉的,最终是没有什么灾害的。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胡图:这一爻是上卦的主心骨了。

伊塔:嗯,这一爻阳爻阳位,位于上卦的至尊中位。但因为身处险中,所以也是既不吉利也没有灾咎。

胡图:在险处先求安全。

伊塔:这一爻辞是说,虽然水已经快到杯口了,但还没有溢流出来,所以没有灾祸。

上六: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伊塔:“徽纆”就是粗的绳索。这一爻阴爻阴位,位于全卦的最上方,所以极其凶险。把人用粗绳子捆绑起来扔到荆棘丛里,这真是很难逃掉了。

胡图:怪不得说是三年都逃不脱,不过三年的话不是早就饿死了吗……

小故事

陷入了险境后,只要心胸坦荡,用计得当,就能脱困而出,全身而退。

孔镛只身退峒人

在明孝宗时期,孔镛当上了田州的知府。当时田州的治安很乱,土著的少数民族对明朝的统治很不满。在孔镛刚上任三天的时候,州内的军队全都到别处执行任务去,只留下了一座空城。当地的峒族山民得到消息后,一下子包围了州城。城里众人惊慌失措地关起城门,下定决心要死守几天,等军队回来平定骚乱。

可是新上任的孔知府却说:“把城门打开,让他们进来!”

众人纷纷劝道:“不行啊,大人。您新来的还不了解情况,这些峒族人全是山里野人,他们可不懂什么空城计,您要一开门,他们就全杀进来了!”

孔镛却不以为然道:“没关系,你们把门打开,我出去和他们谈去。我会用皇上的恩威与孔孟的道理来劝导他们的。”

众人一听全都哭笑不得,心想这个迂腐的知府老爷这回怕是死定了。在又劝了几回后,只好把城门打开让孔镛出去。一个峒族首领看到有人骑着马出来,喝问道:“你是什么人?还不快快下马受死!”

孔镛不慌不忙地答道:“我是这里新来的太守,现在我要到你们的寨子里去视察!”

峒族人一听太守要去自己的寨子里视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因为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位朝廷命官到他们的山寨中去过,所以这可是一件大事。那首领就说道:“好吧,我们带你去。”

城里的人看到敌兵都退了,很是高兴,可是一看太守也被带走了,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在城里等消息。孔太守跟着他们走到半路上,见道路两边的树林里捆了好多人在喊救命。他一看就明白了,这些是路过的商人和出城赶考的学子,被峒人在半路上抓走了捆在这里的。可是他不动声色,继续跟着往前走。

到了峒人的山洞后,孔太守大方地一屁股就坐下了。一个首领见了拿着刀就要来杀他。孔太守大喝一声道:“无礼,还不快跪下!”

那个首领吓了一跳,反问道:“你是什么人?”

孔镛答道:“我是你们的父母官孔太守,没有我就没有人来管教你们!”

众人问道:“莫非你就是传说中的孔圣人的后代?”

孔太守答道:“没错,我就是孔子的子孙!”

众人一听,全都跪到了地上。孔太守说:“我知你们原本是良民,因为饥饿没饭吃才进城抢夺。现在我是你们的父母官,我会把粮食和布都发给你们的。但要是你们不听我的话,我可就要派官兵来兴师问罪了!”

众人一听以后不打劫也有饭吃了,连连磕头道:“一定听大人的话,一定听大人的话!”

孔镛喝道:“给我拿饭来,我已经饿了!”

峒人连忙杀牛宰羊,给孔太守做了一顿好饭。吃完饭,孔太守说:“备床,我要休息了。”接着就在山寨里从容地睡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他对峒人的首领说:“你带些人跟我到城里去取粮食和布去吧。”

于是,众人跟着他往城里去了。走到半道上的时候,又看到了那些捆在树上的可怜人。孔太守说:“既然你们现在是良民了,这些人也该放了。以后可不许再乱捉人了!”

峒人连忙七手八脚地放了那些人。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孔太守带着峒人来到了城下。城上的官吏一看吓坏了,心想一定是太守投降了峒人,带着他们来攻城了。赶快把城门关了起来。

孔太守在城下大喊开门,可城中就是不开门。孔太守这时才明白过来,叫峒人退到大路边上,自己一个人走到城门口。这时城门开了,他进了城里,讲明了情况,城中的百姓这才松了口气。众人将粮食和布帛从城头上丢了下去,峒人们得到了粮帛,十分感谢,从此老老实实地过起了日子。

诸葛亮巧设空城计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魏、蜀、吴各据一方。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结束分裂局面,曾经多次率兵亲征北伐魏国。

一次,诸葛亮令魏延率军向东进攻,自己则带了一万军队留守在阳平。就在魏延的部队出征不久后,魏国的大将司马懿指挥着二十万大军直逼阳平。在距阳平只有六十里不到的时候,前往侦察的探子回来报道:阳平城内兵少力弱,正是进攻的好机会。司马懿听了这个情报非常高兴,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好,乘此空虚之机可以一举铲平阳平城,活捉诸葛亮,灭灭蜀国的威风。

诸葛亮得到大军压城的情报后,也吃了一惊。以一万对二十万力量实在是太悬殊了。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蜀军想撤退都来不及了。将士们都大惊失色,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眼巴巴地望着诸葛亮,盼着足智多谋的他能有妙计良策来使局势转危为安。在这紧急关头,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下令军中把所有的旗帜和鼓收藏起来,把四面的城门都打开,派了几个老弱残兵在城门口装清洁员扫地。

一切布置完毕后,诸葛亮就换了一身道袍,带着拂尘和两个童子爬上城楼,点了香炉开始弹琴。那时候的曲子不像现在这么短,一般一首曲子至少都有半小时长。所以诸葛亮没弹完几首,就看见远方烟尘滚滚,司马懿的大军杀到了。

再说司马懿那边,他远远地看到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安然地弹琴,觉得很是怪异,不敢轻举妄动。魏军的小兵们也是议论纷纷,不知道诸葛亮想搞什么鬼。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说道:“说不定他是故弄玄虚呢?不如我们派个敢死队冲去进看看虚实吧。”

司马懿想了一会儿摇头道:“不对,凭我对诸葛亮的了解,他是不会这么冒险的。说不定现在正有好几支蜀军部队在附近要包抄我们呢。我看我们还是赶快撤吧。”

望着渐渐远去的大队人马,城内的军民无不拍手欢呼。诸葛亮有勇有谋、料事如神,他在如此凶险的条件下能随机应变地运用空城计,成为兵家的千古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