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传奇邵逸夫
7829300000020

第20章  奠基之作

在拍自己的奠基之作之前,邵逸夫先分析了邵氏公司自邵醉翁以来,所存在的弊端。他发现,无论是大哥邵醉翁,还是二哥邵村人,对剧本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很多时候为了抢得市场先机,根本等不及剧本成型,仅凭一个提纲,就匆匆开机,由演员临时凑台词。可以想象,这样的影片,必然粗糙。所以邵氏出品的影片,虽然卖座,却难称上品。而邵氏公司终于在香港电影界渐呈败势,不能不说这正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自己来香港发展,将邵氏公司的兴盛大业系于己身,当然不可能还走老路子,用粗制滥造的影片打天下。而精品影片,必要有上乘的剧本做保障。所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对于一部电影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邵逸夫意识到,剧本是电影的灵魂,必须予以重视。

但是,剧本创作历来不是邵氏公司的强项。而“电懋”,则拥有香港最好的编剧姚克、艺术感觉一流的剧本策划宋淇,还有一块金字招牌:著名作家张爱玲。而邵氏公司,不要说张爱玲这样的明星编剧,连能与姚克一争高下的编剧也没有。

邵逸夫不怕。作为生意人,他深信有钱就有一切。没有好编剧,可以花钱买好本子。于是邵氏公司发出公告:高价悬赏好剧本。一时间,众多剧作家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纷纷前来应征。但邵逸夫亲审之后,没有一部被留下。事实上,这其中不乏艺术价值较高的本子,对人性的挖掘、情感的表现,都很有力度。但邵逸夫关注的是影片走向市场之后的效果,所以拒绝拍纯文艺片。

邵逸夫并不讳言,他是把电影当做生意来经营的。虽然他热爱电影,也深知电影是一个艺术门类,但他坚持认为电影还是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只有被大众接受的剧本,才是好剧本,而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对于一家电影公司而言,无异自杀的毒药。只有百姓能理解和欣赏的下里巴人,才能带来经济效益,才算是他的上乘之作。他常常对那些有纯文艺情结的员工说:我们是在开公司,不是在办艺术沙龙,我们拍电影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为了倡导艺术。如果我要拍一部纯艺术影片,我不敢肯定这种戏会有多少人爱看。少人看的戏,就少人得益。所以我宁愿从大家都中意看的娱乐片着手。

他的这一说法令很多追求艺术的剧作家反感,认为他不懂艺术。但凭心而论,作为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邵逸夫的这一思路并无错误。他首先要抓票房,他的投资必须要有回报,否则他的公司不可能维持下去,所谓艺术也就无从谈起。

但什么样的影片,才能既让观众喜欢,又能出奇制胜,让邵氏公司一炮打响呢?

邵逸夫认真考察了香港电影市场,发现香港的国语片市场非常萧条。在讲粤语的香港,国语片市场一直很小,香港诸多的戏院中,只有两家戏院放映国语片。1949年以后,来香港的内地人渐渐多起来,但国语片却仍然没有发展,缺少大戏、重头戏。左派机构的国语片主要发往内地,“电懋”等自由机构的国语片卖到台湾及海外华人市场,这就给国语片在香港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是一个可供开发的大市场。

充分研究之后,邵逸夫和邹文怀等人反复商讨,终于决定迎难而上,拿出一部上乘的国语片,作为香港邵氏兄弟公司的开山之作,并拯救国语片的颓风。

邹文怀深通宣传之道,先行搞起大规模的舆论策划。邵氏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邵逸夫宣称:邵氏公司每年要生产26部国语片、12部粤语片。会上,邵氏公司还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邵氏出品,必属佳作。

邹文怀通过各种渠道将公司“振兴国语片”的宗旨大力宣传出去,这在国语片很不景气的香港,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许多观众都充满热望,非常期待。“邵氏出品”还未上市,就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只待佳作横空出世了。

大思路有了,可具体要拍哪部戏呢?

邵逸夫与邹文怀分析了一下,香港最大的国语片生产公司——“电懋”,当时主要拍摄时尚电影,表现都市上流社会的生活,时代气息浓郁,多富浪漫的小资情调。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着装前卫,各式旗袍、高跟鞋层出不穷,人们根据剧中人物装束,称其为“时装片”。

邵逸夫清楚,在时尚领域,“电懋”已走在前边,自己不具备与之一争高低的实力。他决定避其锋芒,绕其道而行。他想起几十年前,大哥邵醉翁创业之初,上海电影界与当前的香港何其相似乃尔。实力最强的明星公司多拍摄现实题材,于是大哥另辟蹊径,提出“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口号,从稗史、民间文学当中挖掘故事,推出古装片,居然在如林的电影公司当中独树一帜,终于崛起。当时的“天一”带起了上海古装片的热潮,许多片子不仅轰动了上海,也震动了南洋。难怪“天一”一出道,就令明星公司感到了威胁。

邵逸夫决定仍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素材。他认识到,中国人的现实与历史永远是分不开的,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有着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啊。而传统的题材,永远有市场,永远会受到追捧。

他向邹文怀等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邹文怀的支持。当时,新华影业公司正推出新片《天仙配》,在这部影片里,创造性地把国语片和戏曲片糅合到一起,形式很新鲜,上市之后即在香港开创了国语片热映的局面。邹文怀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邵氏公司也可以走这条路子。他邀请邵逸夫等公司高层人员一起去戏院观看《天仙配》。

邵逸夫立即被吸引住了。在这部片子里,国语和黄梅调结合得天衣无缝,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黄梅调的方言色彩不重,且曲调优美,婉转悠扬,唱词完全可以用国语发音。

邵逸夫立即就决定,也拍黄梅调的国语片。

但在具体剧目上,大家仍然争论不休。邹文怀见众人各执己见,迟迟无法定夺,郑重地向邵逸夫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说道:“咱们应该听听这个人的意见。”

邹文怀推荐的这个人,是当时在邵氏公司默默无闻的小导演——李翰祥。

李翰祥本是科班出身,但当时在邵氏公司很不被重视。他1926年出生于辽宁锦州,40年代在北平国立艺术学校读书,专修油画。后又在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修戏剧、舞台表演、电影。因时局动荡,他未及毕业即走出校门,于1948年来到香港,涉足电影业。最初在大中华公司做特约演员,演过一些跑龙套的角色,终无大的发展,更不被人们知道。之后,又分别在长城、永华等影业公司打过工,也无非是利用自己曾经学过的舞美等特长,做布景、场记、服装管理等事情。

1954年,李翰祥同邵村人签了合同,在邵氏父子公司任导演。但邵村人之所以用李翰祥,并不是因为他欣赏李翰祥的导演才华,而是邵村人一贯俭省,奉行“低成本”运作,李翰祥当时寂寂无名,薪水自然也可以压得很低。

李翰祥执导的第一部片子是《雪里红》,由前苏联名著《在底层》改编。这部影片虽然是由著名影星李丽华主演,但上市后并未引起反响。李翰祥自然同这部片子一样,仍旧默默无闻。于是1955年邵村人没有用李翰祥拍片,任他坐了一年冷板凳。1956年也仅拍了一部影片《水仙》。1957年,李翰祥的机会似乎多了一些,连导了三部影片,其中《黄花闺女》、《春光无限好》两部,皆由林黛主演。这些片子上市后反应尚可,票房也还不错,但李翰祥仍然未被重视。邵村人尤其认为,片子之所以成功,是他花大价钱请林黛担纲主角之故,与导演没多大关系。倘若拍砸了,导演却难辞其咎。

正在这时,邵逸夫来到香港,接手邵氏公司。邵逸夫出手不凡,一上来就有营建清水湾大型片场的豪举。在清水湾影城里,邵逸夫一共建了四个影棚,但是,李翰祥拍戏仍然没有影棚。他只是邵氏公司一个三流小导演,邵逸夫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一个大导演应该享受到的待遇,他都享受不到。李翰祥在清水湾影城导的第一部影片是《给我一个吻》,邵逸夫对其中一些老牌演员分外关照,却完全注意不到李翰祥的存在。

所以,邹文怀推荐李翰祥,令邵逸夫十分意外。在他的记忆中,李翰祥并没有什么特别才能,能使其担当拍摄邵氏奠基之作的重任。

但邹文怀对李翰祥是有一定了解的。邹文怀到邵氏公司之后,深感邵逸夫的知遇之恩,工作非常投入。对外宣传策划,对内组织管理,无一不尽心竭力。所以时间不长,对于公司里各路人才,在他心里都有了一本账。他才华出众,眼光也独到,邵氏旗下导演不乏声名响亮者,但他偏偏选中了名不见经传的李翰祥。

邹文怀对公司职员都做过深入了解,以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他和李翰祥有过几次长谈,发现李翰祥文化底蕴深厚。之所以迟迟未能成就事业,并不是因为他缺少才华,恰恰是因为以前的影片都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他施展自己的才华。那种快餐式的肤浅、通俗、娱乐大众的电影,并不适合李翰祥的戏路。李翰祥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汉学功底尤为深厚,对历史人物、历史掌故知之甚深,如果是一部有着深厚内涵、浓郁文化味道的古装戏,他一定能够驾驭自如,拍得很好。

邹文怀推荐李翰祥的另一个原因是,李翰祥当时年龄已过而立,且满腹才华,但一直默默无闻,没能出人头地。这种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人一旦得到机会,必然会分外珍惜,使出全身解数来做好这件事。

邵逸夫虽然对李翰祥知之不深,却对邹文怀的眼光深信不疑。他立即找来李翰祥,细谈之下发现,果然如邹文怀所说,李翰祥对中国历史十分熟悉,对许多历史人物和掌故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这种人才,邵氏旗下的确没有。以他对历史的把握,由他来拍古装戏,定能拍出历史的雄浑感。而公司的奠基之作,正应是这样一部混凝大气、独特深邃的片子。

李翰祥自然更知道自己的长处所在,于是当邵逸夫问他的意见时,李翰祥提议拍国语古装片。这与邵逸夫、邹文怀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邵逸夫对李翰祥更加信服,在剧目的选择上,便交由李翰祥做主。李翰祥仔细分析、反复推敲之后,选出了一个历史人物:貂婵。

貂婵可谓乱世中的绝代佳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美女,英雄,爱情,这样的题材经久不衰,永远被追捧。拿电影当生意的邵逸夫,在李翰祥拿出此方案之后,立即以他商人的眼光准确捕捉到了“貂婵”里蕴藏的商机,这种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题材,本来就广受欢迎,而貂婵闭月羞花之貌,兼传奇的一生,一旦将其搬上银幕,定然会一炮打响。

邵逸夫当即拍板:就拍《貂婵》,并由李翰祥担任该片导演。

邵逸夫当初重金收购剧本,虽没有如愿得到满意的本子,却发现了不少优秀的编剧。其中高立文字讲究,刻画人物、结构故事的功力都很强,邵逸夫于是请来高立,由高立操刀,李翰祥等人共同商议,完成了《貂婵》的剧本。

剧本完成后,邵逸夫非常满意。在这出戏里,董卓、吕布、王允这些朝庭重臣、天下无敌的将军,都不过是配角,一切情节都是围绕着貂婵这个柔弱娇美女子进行的。这很对邵逸夫的心思,他不是要表现大江东去的壮阔,恰是要凸显小桥流水的细腻。他要在大的历史题材里,抓住人性的东西,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所以,接下来关于黄梅调的争论,李翰祥最终被邵逸夫说服。

李翰祥本不愿意在片中使用黄梅调,他认为黄梅调乃地方小调,既不如京剧大气,也不如昆曲古雅。这种小调用以表现普通场景尚可,但表现乱世巾帼貂婵,未免力量不够。况且在此之前长城公司已经拍过一部黄梅调电影《借亲记》,上映后市场效果并不理想。而较早的关于貂婵的影片如《美人计》、《凤仪亭》,使用的都不是黄梅调。

其实李翰祥的考虑不无道理。因为从黄梅戏来看,确实皆是轻歌曼舞的才子佳人戏,很少有大题材、大场面的内容。凡是宏阔庄严的帝王将相戏,几乎都是京剧剧目。

邵逸夫却认为李翰祥之所以偏爱京剧,是因为他是北方人。而香港人对那些京白京韵,听得懂的并不多。反倒是黄梅调地方色彩不浓,与国语相去不远,会在台湾和香港有广阔市场。况且虽然“长城”拍的《借亲记》反响平平,但新华公司拍的黄梅调电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后却轰动一时。故曲目的选择诚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其实是如何运用得当。

几经讨论,最后还是确定用黄梅调。邵逸夫告诉李翰祥,在这出戏里,要着重表现的不是江山大计,不是“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而是儿女情长。无情未必真豪杰,正是铁血柔情,才使得英雄具备了浓郁的人情味。而貂婵本人,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绝不仅仅因为她的美貌,而恰是凭借其这份儿女私情与大义的结合。所以,黄梅调的柔曼、细腻,与吴语相近的轻软,表现貂婵这个人物,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这番话令李翰祥茅塞顿开。邵逸夫和李翰祥,老板和导演,一个从商业角度出发,一个从艺术角度出发,争论之后,终于达到了和谐统一。李翰祥按照邵逸夫的思路,最终接受了黄梅调。他们都预感到,这部电影必将是既有艺术价值,又有票房号召力的上乘之作。

接下来便是饰演貂婵的人选。邵逸夫尊重导演的意见,仍旧征询李翰祥。李翰祥思索再三,慎重地将邵氏旗下的女演员一一想过,最终向邵逸夫与邹文怀推荐了邵氏的当家花旦——林黛。

李翰祥选中林黛,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林黛是当时邵氏旗下最有人气的明星,是香港红极一时的影后,为观众所熟悉和喜爱。邵氏的奠基之作使用林黛,易被观众认可,胜算把握最大。

其次,李翰祥曾与林黛有过几次合作,彼此容易达成默契,可以使人物得到最佳表现。

最后一点,是李翰祥认为林黛年轻貌美,扮相出众,与他心目中的四大美女之一貂婵外形非常接近。而最重要的,是通过与林黛的合作,李翰祥觉得林黛的身世与经历,造成了她性格清高孤傲,气质冷艳凄婉,与他想象中的貂婵十分契合。李翰祥向邵逸夫和邹文怀等人推荐林黛,说了八个字的评语:喜不忘忧,悲不污职。认定由她来演貂婵,定能神形兼备,将人物演活。

主角的人选问题,李翰祥与老板邵逸夫再次不谋而合。邵逸夫不惜工本把林黛挖过来,目的正是要让她担纲邵氏大制作。“喜不忘忧、悲不污职”八个字,说到了邵逸夫心里,他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外柔内刚、有心胸有气度的形象来饰演貂婵。

一切敲定,全班人马各就各位,开始了《貂蝉》一片的拍摄。邵逸夫不惜工本,投入巨资。其他人员见此,更不敢怠慢,全副身心投入到拍摄当中。

果不出邹文怀所料,李翰祥很珍惜这次机会,决意要展现自己,所以事无巨细,都要亲自一一过问。他翻阅了大量典籍,并充分调动自己的美术底子,在对貂婵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大到每一个历史事件,小到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乃至服饰、发型,每一个细节都不漏过,力争做到完美。

而邵逸夫,他起家便从“Run run show”开始,早就习惯了一切亲力亲为。加之他对这部奠基之作非常重视,所以每天处理完公司事务,只要有时间,就会守候在拍摄现场,亲自督阵。邵逸夫此举,令在场工作人员很是感佩。他们也曾在其他电影公司工作过,却很少见到这样敬业、不辞劳苦的老板。比如邵村人,他更关心的是成本。他也经常出现在片场,却并不是关注拍片情况,而是在计算拍摄费用。他的服装、道具许多都是租来的,所以他要关注使用情况和天数,以和服装、道具商交涉。再比如陆运涛,他长年坐镇新加坡,演员们根本就很少见到他。偶尔飞来香港,也基本不在片场露面,只在饭店听一听下属们的工作汇报。

主演林黛第一次见到这样用心的老板和导演,很受鼓舞,自然也不敢懈怠,打点全副精神,非常用心地揣摩,投入地表演,力求准确传神地表现人物。

经过众人的努力,邵氏全体演职人员的全力打造,《貂蝉》一片的拍摄进行得异常顺利,进度很快。不久,李翰祥便宣布杀青封镜,请邵逸夫、邹文怀等人观看样片。他很有信心,自知这是一部优秀作品。果然,邵逸夫等人看罢,异口同声叫好。他们深信不疑,这部影片一经上市,必然大受欢迎。他们都松了一口气,认为这部片子完全当得起邵氏兄弟(香港)公司的奠基之作。

邹文怀对影片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他不仅对外宣称这是邵氏公司的奠基之作,更把《貂蝉》说成是香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语片。这样一造声势,《貂蝉》未映先热,香港观众翘首以待,纷纷等着观看邵氏公司的新作。而《貂蝉》1957年5月28日上映之后,果然不负众望,观众没有白白期待,影片大受欢迎。连续公映了半个月,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反响极佳。邵氏公司在50年代初所保持的票房纪录,被《貂蝉》一片一破再破。

多年以后,李翰祥回忆起《貂蝉》一片时,颇有些尴尬地说:“其实那是最让我脸红的戏,拍得很坏。”此话诚然是因为一个大艺术家对自己不断有新的要求,都说不悔少作,但真正的艺术家,都会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有更高更好的追求,不过,也需承认,那个时候的李翰祥,确实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

但是,就是这部让导演多年后脸红的戏,却为邵逸夫在香港成功地掘得第一桶金,同时给邵逸夫和李翰祥都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多年后李翰祥提起时说:“片子虽然拍得不好,不过得了五个奖,还是有点晕晕乎乎的感觉,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能获那么多奖,出乎我的意料。”

李翰祥提到的五个奖,是指1958年4月26日,在马尼拉举办的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上,《貂蝉》一片五子登科:李翰祥获得最佳导演奖;林黛获得最佳女主角奖;高立获得最佳编剧奖;姜兴降获得最佳剪辑奖;王纯获得最佳音乐奖。

事实上,《貂蝉》一共获了七个奖。还有两个奖因为分量不如前五个重,李翰祥没有提到,那就是1959年的台湾影展上,《貂蝉》获得优等剧情片奖,李翰祥获得导演金鼎奖。

邵氏公司在香港的第一部影片、奠基之作,能广受观众欢迎,并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虽然在邵逸夫意料之中,但仍然令他喜出望外。代表团从马尼拉飞回香港,邵逸夫特意大摆庆功宴,为他们接风。

但是,此次亚洲影展最重要的一个奖——最佳影片奖,花落别家。而且正是被邵氏的最大对手——“电懋”,以《四千金》一片夺走。这让邵逸夫在高兴之余,也感到了遗憾和威胁。他了解到,《四千金》一片的导演和编剧,由陶秦一人担任,女主角则是台湾来的林翠。邵逸夫指示一定要把这两个人挖过来。一年以后,陶秦、林翠离开“电懋”,过档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