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传奇邵逸夫
7829300000021

第21章  《江山美人》再上层楼

《貂蝉》一片,出色地完成了它奠基之作的使命,使邵逸夫名利双收。只此一片,足以让邵氏兄弟(香港)公司在高手林立的香港影坛站稳脚跟,从此打开了局面。邵逸夫首次来港岛独立掌坛,正式制片,就旗开得胜,令邵逸夫信心大增。

但这部影片对于导演李翰祥来说,意义则更为重大。李翰祥从出道,就一直在各个公司担任各种小角色。自来香港,到拍成《貂蝉》,中间过了整整10个年头。这期间他一直默默无闻,不被重视。对于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来说,可想而知此等境遇带给他的痛苦。如今凭借《貂蝉》的走红,李翰祥终于获得了众人的认可。在邵氏,也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导演,一跃成为被邵氏高层倚重的人物。同时随着《貂蝉》的火爆,李翰祥的名字立即被香港影界所熟知,成了香港影坛炙手可热的红人。

一时间各电影公司闻风而动,或明或暗,找到李翰祥,都想邀他加盟自己的公司。他们自然要开出比邵氏优厚的条件,相互攀比着许以重金。还有的以情动人,表示要给李翰祥足够大的空间和充分的信任。但无论对方开出什么条件,李翰祥都不为所动,仍然死心塌地为邵氏效力。

令李翰祥稳如磐石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外在的。他当初来到邵村人的邵氏父子公司时,与老板邵村人签下了一份为期八年的合同。在1958年《貂蝉》上映之后,这份合同还没有到期。

签合同的时候,李翰祥还不到30岁,所以敢于一下子就签八年的合同,他认为八年时间一点都不长。另外,邵氏的合同虽然苛刻,但对于李翰祥来说,他辗转了许多地方才终于获得了做导演的机会,出于对电影的热爱,自然不会过多计较。李翰祥后来回忆说:“别说八年,八十年我都签。当时,只要有人出钱叫我做导演,怎么说怎么行。”

合同一旦签下,于情于理,自不能轻易离开。况且合同都是站在公司立场上说话的,若你迟迟未见成绩,公司从合同里拿出一条,就可以说你违约。而你一朝事成,则合同的每一条都是束缚你的绳索,令你轻易挣脱不得。

但是,一纸合同,并不能真正奈何李翰祥。他当时已经成为香港最被看好的导演,如果有心跳槽,自然有电影公司争着替他赔偿违约损失。李翰祥之所以不为所动,主要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

这第二个原因,就是邵氏公司的知遇之恩。

在李翰祥看来,邵村人是第一个起用他做导演的老板。虽然邵村人用李翰祥,仅仅是出于成本考虑,一个未出道的小导演,片酬自然极低,但对于李翰祥来说,毕竟是在邵氏才获得了导戏的机会。而且许多年来默默无闻,邵氏仍一直给他这个机会。

而这次,更是因为邵逸夫信任有加,敢于将公司的开山之作交给他来导,才使得他一炮走红,这种器重,让他深受感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如何能为金钱所惑、另投他人呢。同时他从邵逸夫突破常规、大胆使用小人物的举动中看出,邵逸夫在当时的香港影坛无人能敌。他的心胸气度,使其必能成大器。良禽择木而栖,李翰祥深信,跟着邵逸夫,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于是马不停蹄,在《貂蝉》之后,李翰祥开始为邵氏执导另一部影片《江山美人》。此乃邵逸夫借《貂蝉》的火爆势头,继续邵氏古装片的热潮。

《江山美人》取材自著名的民间故事“游龙戏凤”。讲述的是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游之际,遇到美貌少女李凤。正德皇帝被李凤的美貌吸引,上前百般示好。李凤也为这位风流潇洒、气宇轩昂的男人所折服,于是半推半就之间,与正德皇帝有了一夜欢情。在枕边,正德信誓旦旦,表示回宫后即来迎娶李凤。但回到宫中,花团锦簇包围之中的正德早就忘了荒村野店里的李凤。李凤与皇上一夜风流之后,怀上了龙种,但孩子降生三年,仍未见正德皇帝来接,最后终于酿成爱情悲剧。

这是邵逸夫来香港后继《貂蝉》之后的第二部古装片,他的重视程度并不逊于奠基之作《貂蝉》。邵逸夫不能让同行和观众们觉得邵氏公司后力不继,从而失去对该公司影片的热情和关注。有《貂蝉》作基础,邵逸夫对李翰祥充分信任,于是这次对《江山美人》一片给予全力支持,破天荒拿出50万港元的投资,让李翰祥放开手脚去干,拍一部精品影片出来。

当时,所谓“大制作”影片标准,也不过耗资30万港元左右,而一般制作只需10多万足矣。邵逸夫的投资,破了当时香港电影“大制作”的纪录。有如此雄厚的资金做后盾,李翰祥的才能在这部片子里得以尽情的施展。李翰祥深感老板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自然也更加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保险起见,《江山美人》的主要人员,仍用《貂蝉》的原班人马。女主角李凤,李翰祥还请老搭档林黛担任,与扮演正德皇帝的男主角赵雷演对手戏。林黛本就是当红影星,更因《貂蝉》的爆红而名噪一时,身价倍增,由她担纲女主角是票房的保证。另外也因为林黛的演技出色,令李翰祥心中有底。

作曲则继续由王纯负责。《貂蝉》由王纯作曲,一举荣获亚洲影展最佳音乐奖,从而引起邵逸夫的重视,被誉为“港台黄梅调第一功臣”。《江山美人》仍使用黄梅调做音乐,在这部电影中,王纯以黄梅戏唱腔为主体,糅合了江南小调和流行歌曲元素,曲调单纯质朴,却能制造出一种醇厚婉转的意境,曾随着影片的风行风靡一时,在香港引发了黄梅戏热潮。

林黛的幕后代唱是当时的歌后:席静婷。她的声音清澈柔美,婉转有致,很适合表现剧情。使得《江山美人》的插曲,如《扮皇帝》、《戏凤》等,一时广为人们传唱,甚至流传至今。

雄厚的资金支持,得力的人员力量,李翰祥有条件对影片精益求精。他对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处细节,都会不厌其烦地认真推敲,反复布置,力求精准。在一场戏中,背景里有几根立在大厅里的木柱子,为求逼真,李翰祥不仅使用原木来做道具,还要求布景人员用喷火器将这些原木烧焦,将表皮烧出黑褐的颜色之后,再用砂纸磨光打亮,使之显现出来的木纹如同陈年朽木一般无二。

拍摄的同时,邹文怀自不肯错过机会。他加大宣传力度,香港的大小报纸,每天都会出现“拍摄花絮”之类的新闻。影片尚在拍摄之中,街头巷尾已经炒得沸沸扬扬。那些“邵氏巨制”之类的字眼,天天都在撩动人心。

1959年6月29日,《江山美人》公映。由于有邹文怀强大的宣传攻势在前,更因为李翰祥的精雕细琢,故在香港一上市,人们就趋之若鹜,纷纷争睹新片。这一次的轰动效果更胜于《貂蝉》,不仅专演国语片的戏院放映此片,粤语片戏院也争相放映,甚至打进了豪华的专放西片的“西方大世界”影院。片商们争着订购拷贝,不仅有中国的片商,许多不可一世的西方片商,也放下身段,向邵逸夫购买拷贝。这不仅让邵逸夫、李翰祥等人感觉脸上有光,就连许多香港同行,也觉得扬眉吐气。

《江山美人》再一次突破了邵氏影片的票房纪录。公映经久不衰,场场爆满,只短短一个星期,票房就达到了40万港元。

更让邵逸夫惊喜的是,在1959年的亚洲电影展上,邵氏公司以《江山美人》一片,夺下了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奖”。除此之外,更囊括了这次影展全部的12个奖项。

林黛此番再获最佳女主角奖,还凭借此片,第三次获得亚洲影展的“影后”称号。1960年的台湾影展上,该片获优等剧情片奖,林黛、赵雷、李翰祥,获个人金鼎奖。

至此,邵氏兄弟(香港)公司成立之初的口号“邵氏出品,必属佳作”,已经不再是一种目标、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有目共睹的事实了。这使得香港各家电影公司对改组后的邵逸夫执掌的邵氏公司,不得不另眼相看。一时间,邵逸夫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于香港的大小报刊上,他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露面,成了香港的风云人物。

与此同时,他和三哥邵山客“每月一院”的庞大计划,仍在继续进行着,且从南洋扩张到了香港。他们在新加坡、香港选择适当的地点,收购影院,短短几年,邵氏影院已增至130余家,遍布香港与南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发行网络。可以说,6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与邵氏兄弟公司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只1958年,邵氏就有23部影片公映,数量与质量均属上乘。

同邵逸夫一道火起来的,是影坛黑马李翰祥。人们对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不得不投以惊讶和佩服的眼光。邵逸夫对李翰祥自然更加倚重,在拍片事宜上,对他是言听计从。邵氏公司服装间、道具间的设立,就始自李翰祥。当时公司里没有自己的服装、道具间,每次拍片,服装道具都是租用别人的。如果剧情需要,要增加新的服装道具,就由邵氏公司出资,按需定做,但完成拍摄之后,这些服装道具却要归租赁公司。李翰祥觉得这很不划算,也不方便,就向邵逸夫建议设立自己的服装间、道具间,邵逸夫二话不说,听从了他。在影棚的使用上,也由李翰祥来分配。公司有四个影棚,李翰祥制了表,给各拍摄组分派使用时间。他熟悉业务,排得很合理:搭的,拆的,拍的,打光的,一组一组,有条不紊。

邵逸夫给李翰祥以充分信任,李翰祥果然也不辜负这种信任,尽心尽力,之后又拍过《王昭君》、《杨贵妃》等古装片,使香港慢慢成为国语片的天下。

在邵氏公司,李翰祥慢慢走进核心权力圈,开始参与有关经营方面的事务。邵氏公司高层形成了一个铁三角:邵逸夫、邹文怀、李翰祥。他们三个是公司的三个支架,牢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