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字长伯,辽宁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扬州高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他的父亲吴襄,字两环,明天启二年(1622年)武进士,崇祯年间先后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重要职务。
吴襄出身于辽东将门望族,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吴襄耳闻目睹了明朝在天启二年(1622年)如何丢失广宁,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被传首九边,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祖大寿是世居辽东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
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20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中,团练总兵吴襄率马步四万余往援大凌河祖大寿,结果吴襄临阵逃脱,被削职。第二年六月,为平息山东登州参将孔有德等兵变,吴襄随副将祖大弼出征山东,最后孔有德从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后金,而吴襄恢复了总兵职务。
随着吴襄官复原职,吴三桂也在当年任游击,时年20岁;崇祯八年(1635年),吴三桂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时年23岁;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吴三桂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时年26岁;崇祯十二年(1639年)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总督关宁两镇御马监太监高起潜,报请朝廷批准,吴三桂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27岁。吴三桂从游击、参将到副将,再到总兵,升迁之快,超乎常规。一来和他懂文习武、能说会道有关,也和他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是总兵有关,还有一个关键是吴三桂拜御马监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自从吴三桂被提升总兵官以后,效力朝廷更倍于前。“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剿杀虏级独多”是朝廷给他的赞语。
吴三桂得到明廷的信任和器重,其父亦身居显官,其亲属无不富贵,这自然使吴氏宗族与大明朝的命运联系到一起。他当然明白,只有忠实于朝廷才能得到他追求的功名富贵。因此,他凭一股青年人的锐气为朝廷效力,在他看来实属天经地义。
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年初,明清在辽西的交战频繁不歇,日趋激烈,终于导致明清兴亡史上又一次大战——松山决战的爆发。
松山决战是明清战争中的一次具有决定性的战役。双方准备的时间都很长,汇集的兵力也十分雄厚,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前途和命运。松山位于锦州之南,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洪承畴之所以在这里安营,是看到这里是宁、锦的咽喉。如清军一破松山,明朝的宁、锦就全线动摇;如果明军能固守松山,清军在宁、锦用兵就较难收效。
这次双方投入的兵力,明军为13万之多,清军大约也相当于明军的数字,或多于明军。总之,对清朝来说,这次战役是动员了全国的兵力,还调来蒙古各部和朝鲜的兵力助战。
四月二十五日,明清双方在乳峰山上山下,东西石门处,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可算是松山大战的一个前奏。
明军七镇在统帅洪承畴的指挥下,各挑选精锐步兵,携弓箭、枪炮,分别从山下东西两翼向山上的清兵发起进攻,山上的清军居高下击。明军毫不畏惧,冒着如雨点般的矢石奋勇登山进击,抢占近台高处,放炮张旗帜,大批明兵勇气倍增,喊声震天,拼命冲锋,被围在锦州城内的明兵听到枪炮与呐喊声,知道援兵已到,祖大寿即挥军出城南门外,摆列营阵,与援兵遥相呼应,形成了内外夹击清兵的态势。当明兵抢上山与清步兵搏战时,山下埋伏的清骑兵先自西石门冲出七八千,居左翼的吴三桂等率部迎战,“鼓锐当先”,直冲十余次,“兵气强劲”,阵斩清骑兵十人,挫败了清骑兵的攻击。清原欲以精锐骑兵将明兵阵势冲垮,不料明“马步官兵拒战甚猛”,因而没有得势。在东石门,有明炮兵营,居东山险要处轰击,有力地配合了步兵的进攻。
清兵攻击不成,便用牛车推运红衣大炮30门,从东西两面向明兵轰击,明兵炮营不甘示弱,奋力与之对射。战斗持续到傍晚,清兵被迫退却。清方承认此次战斗“失利”。
战斗结束后,洪承畴将有功人员向朝廷呈报。他把吴三桂列为首功。
松山东西石门之战,明兵以较大的代价获取小胜,并没有达到解锦州之围的目的。洪承畴意识到恶战还在后头,他向朝廷表示:“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
主帅洪承畴决心如此之大,可他所信赖的吴三桂竟在即将爆发的决战中当了逃兵……
原来,清军不断调兵遣将,将松山团团围困,在城外挖了八尺深壕,彻底截断了松山与外边的联系,连粮饷也运不进去。洪承畴只好召集诸将,商议突围之策。他表达了自己坐守孤城的决心,要求诸将各自率部突围,然后整兵反救重围,内外相应,或可决围而出。
这时,吴三桂站出来,说道:“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桂愿奋勇当前,经略(洪承畴)可率众随后,何为坐以待毙?”洪承畴赞他勇气可嘉。
可是,在至关重要的突围战斗中,吴三桂并没有认真地进行拼战厮杀,当总兵王朴先逃时,他竟随其后,逃之夭夭。
洪承畴与部将曹变蛟、王廷臣等人苦等突围各总兵的回援,但望穿秋水,也没有等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松山失守,洪承畴等将帅寡不敌众,束手就擒。固守锦州的祖大寿得知松山失陷、主帅被擒的消息后,大为惊恐。知外援已绝,守城也无望,于是打开城门示降,锦州终归被清军占领。至此,松锦之战画上了句号。
在这次大战中,吴三桂连曹变蛟、王廷臣都不如。他们坚持与洪承畴同命运,没有逃跑,与之同守孤城松山。吴三桂却置他的主帅洪承畴于不顾,自率所部拣大路先逃至杏山,再逃至宁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由于敌强我弱,吴三桂不想在不能取胜的战斗中消耗自己的实力。在他的将士中,其骨干都是他的亲丁家将充任的,这一部分人可以说是他的私人武装力量。自明初以来,凡辽东将帅无不有自己的家丁任军职。吴三桂自然不能例外。据其父吴襄说,他们父子有家丁将士三千余人。这些家丁都效命于吴家父子,听其指挥。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往往依赖他们出力。不用说,不论哪一位将帅都不会愿意自己的亲丁家将被消灭。事实上,在松山大战中,他的亲丁家将保存独多,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吴三桂“不战而逃”,不会出于别的原因,只能是为保存实力而不惜一逃。从这次战役中,就可看出吴三桂性格中有投机的因子。
吴三桂与王朴等人先行逃遁,罪在当斩。但崇祯皇帝考虑到此时的辽东,除了吴三桂,已经无人可以担任镇守的重任,因而暂且压下怒火,只将王朴处死,给吴三桂以降三级的处分,仍命他镇守宁远。不久,又下诏将吴三桂擢升为辽东提督,总领辽东主、客兵,兵力增至三四万人;又给他以自选领兵官之权。吴三桂对皇帝的恩德感激涕零,决心竭尽忠诚报效朝廷。他召集散兵败卒,扩充军队,征集军粮,积极训练士卒,多次打败清军的进扰,固守孤城。
皇太极多次派人劝降吴三桂,吴三桂一律不答。或许他也曾做过利害的权衡,但在行动上他没有表示出对明王朝忠诚的动摇。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清第五次出兵入关,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长达八个月之久。清兵归途中路经京畿,明大学士周延儒集八镇大军于螺山(今北京怀柔北),不敢阻挡,望风而逃。只有吴三桂和山海关的马科、山东的刘泽清远道赴援京师,合力阻击了清军。虽然没有起上什么大作用,但相形之下,却也还算勤王有功,因此吴三桂威名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