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对清军水师中存在的种种弊病深恶痛绝,决心从自身做起,根除弊端,重振军威。在他的主持下,对平时战舰的海战操练,都用战时的标准严格要求,他自己也刻苦钻研海军业务,训练方法适当,战术灵活,对水师的管理有方,治军严格,在当时腐败的清军水师中颇有名气。
1880年,清政府筹建北洋水师。李鸿章听说邓世昌熟悉水师的管理和舰船的驾驶,治军有方,是水师中难得的将才,特意将他调到北洋水师,担任刚从英国进口的“飞霆”号战舰的管带。后来,北洋水师在英国订购的“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艘炮舰相继交货,邓世昌又被调到“镇南”号上任管带。这一年的八月,邓世昌率“镇南”号同其他三艘炮舰一起,跟随新任北洋海军总教习的外国人葛雷森赴渤海、黄海一带巡逻,当船队到达海洋岛附近时,由于处理不当,“镇南”号不幸触礁,虽然在邓世昌沉着指挥下,战舰很快脱离了险境,但邓世昌还是因此受到了撤职处分。这件事对邓世昌教育很大,后来,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驾船能力,并在训练中注意提高自己的指挥和应付复杂情况的能力。很快,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指挥上,他都成为当时北洋水师中的佼佼者。
同年十一月,邓世昌和林永升一起随提督丁汝昌去英国,接收在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的“超勇”、“扬威”两艘快船。清政府过去在国外买的船,都是雇请外国人给开回来,这是首次派遣本国海军人员驾船归国。邓世昌驾驶“扬威”号经地中海、印度洋,于1881年10月30日,抵达天津大沽,时间长达11个月之久。这是邓世昌第一次出洋,经过这次磨炼,开阔了邓世昌的眼界,他的航海知识、驾驶技术和海战技术等都更加成熟。
1882年冬,日本派兵入侵朝鲜,清政府应朝鲜国王请求,派丁汝昌等率“超勇”、“扬威”、“威远”3艘兵舰和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率领的陆师3000余人赴朝,支援朝鲜抗击日本的入侵。邓世昌驾驶“扬威”号战舰随队前往。一路上,邓世昌指挥得当,驾驶熟练,与其余各舰一起顺利而又迅速地抵达朝鲜的仁川港。一天后,日本兵舰才匆忙赶到,几次想冲入仁川港,但都被中国战舰所阻挡,被迫退去。这次远征行动,由于邓世昌表现优秀,被晋升为游击,清政府赐给他“勃勇巴图鲁勇号”(巴图鲁:满语,勇士的意思),并升任他为“扬威”舰管带。此后,邓世昌指挥“扬威”号战舰长期往来于天津、朝鲜之间,胜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任务。当冬季来临,北方海域封冻后,他便率舰驰骋东海一带,守卫台湾、福建一带的祖国海疆。长期的海上生活,磨炼了邓世昌的意志,造就了他坚强的毅力,他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这为他尔后报效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87年,北洋海军在英德两国订购的“致远”、“靖远”和“经远”、“来远”号巡洋舰完工,李鸿章派北洋海军总监查英国人琅威理前往验收,邓世昌奉命与邱宝仁、叶祖圭、林永生等同往接收。这是邓世昌第二次出洋。在国外,他认真考察了西方的海军情况,学习了外国海军不少的新经验和新的操作方法、训练方法。在归国途中,他虽然得了重病,但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惊涛骇浪,充分利用难得的机会,坚持指挥新舰艇进行海战战术和舰艇技术演练,使这些新舰艇接回不久,就能编队执行任务,对迅速提高北洋海军的战斗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英国归国途中,邓世昌表现出超人的沉着冷静和非凡的勇敢。当舰队航行至西班牙海域时,有一次,当他与官兵一起驾舢板离舰操练时,突然海上刮起了风暴,几米高的海浪迎面扑来,小舢板时而被抛上高高的浪尖,时而被送进深深的浪谷,稍不小心,就会有船翻人亡的危险。邓世昌镇定自若,亲自把舵,巧妙地躲避风浪,终于安全地带领大家返回“致远”号。当舰队航行到地中海时,“致远”号战舰因添煤过多,火焰从烟筒喷出,引着了舰上外面的设备,舰上一片混乱,邓世昌沉着地命令打开火门,压住火源,并指挥官兵利用舰上的灭火器材和装置,迅速扑灭了大火。由于扑救及时,没有造成损失。
印度洋是南北海流交汇之处,这里暗流多,海浪经常是高达十几米,当舰队航行到此时,汹涌的海浪一个接一个而来,巨大而有力的身躯不断地撞上船头,摔碎在甲板上,情况非常惊险。此时,邓世昌正在发烧,但看到情况非常危险,他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坚持指挥航行,最终化险为夷,使舰队安然通过。
在长达数月、行程数万里的远航中,因气候恶劣,航程劳苦,舰队医疗条件有限等原因,有不少水手生病后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病亡,但在“致远”舰上,由于邓世昌对官兵十分爱护,照顾周到,只有一名水手病故。依照航海旧例,凡病故者,近岸处葬于陆地,如距岸远则投入海中。但在其他水手请求下,邓世昌决定自己承担责任,依照中国习惯将这名水手的尸体备棺入殓,带回了祖国。他对士兵们如同兄弟般的爱护照顾,深得官兵的爱戴。
在这次远航中,邓世昌不依赖洋员,亲自指挥,亲自驾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尽艰辛,终于安全顺利地返回祖国,由于北方冰封,舰队便驻扎厦门进行训练。在厦门期间,邓世昌率领“致远”号众官兵坚持训练,在他的精心管理和训练下,“致远”号上的官兵个个都成为操作能手,人人都是战术行家,人们称赞他们是“使船如使马,放炮如鸣笛,对海战战术了解得透,掌握得精”。
在当时的清朝海军中,多数人都受过新式的军事教育,一部分还曾远洋留学西欧诸国,具有新的军事科学知识和民主思想,作战英勇,邓世昌便是杰出代表。他虽然从未留过学,但平日里却刻苦学习和研究西方的文化,特别是西方海军新的作战思想,当时人们称赞他是西学专家。
1888年4月,“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舰同时到达天津大沽,编入北洋水师建制。不久李鸿章检阅北洋舰队操练,邓世昌指挥“致远”号战舰表现出色,队列、射击皆列为优等。李鸿章以训练得力奏准赏给他三代一品封典。这年九月,北洋舰队正式成军,分左、右、中、后四军,邓世昌被任命为中军中营副将,并任“致远”舰管带。从军十几年,邓世昌已成长为当时中国海军中最优秀的指挥员之一,他所指挥的“致远”舰,也成为当时北洋水师中最具战斗力的战舰之一。
“致远”号是装甲巡洋舰,与“靖远”号为姊妹舰,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制造的,舰体为钢板,有装甲防护,排水量2300吨,航速18节,主机功率4103千瓦,装备舰炮23门(其中210毫米主炮2门、150毫米副炮2门、105毫米副炮6门),鱼雷发射管4具。编制官兵202人。1891年6月26日,同“定远”、“镇远”等舰访问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