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台湾不能说的秘密
7833200000001

第1章 国共两党为何爆发内战?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结束,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欢愉的海洋之中,但只有一个人乐呵不起来,他就是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蒋总裁看来,小日本并不可怕,打败这群岛国兵也不过就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可真正让他心存忌惮的却是中国共产党,这些被称为“红色赤匪”的家伙被自己追着围剿了二十多年,不但没有剿灭,反而是越打越多。

当年的残兵败将如今却成了气候,这是让蒋总裁最为窝心的一件事。让蒋总裁更不能接受的是,这些“红色赤匪”居然叫嚣着要组成“联合政府”。“联合政府”是个什么东西?那就意味着要让多党派在国民政府中轮流执政,今天你坐庄,明天我坐庄,反正这一锅肉大家分着来,谁也别想着再吃独食。

可吃惯了独食的蒋总裁自然不愿意搞什么“联合政府”,他觉得自己就是天之骄子,更是真龙天子,除了自己领导的“国民党”,剩下的通通都是“反逆乱党”。至于这些企图跟自己分一杯羹的“反逆乱党”,他既不承认,也不妥协,大不了就开打,反正蒋总裁的拳头硬得很。

蒋总裁的身份未必是正统,但蒋独裁的名声却是货真价实,任何一切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帜,他通通都视为狗屁。谁敢挑战他的权威,那就是赤裸裸的“造反”,必须要将其歼之灭之,甚至连半点骨头渣子都不留。

在对待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蒋总裁在大洋彼岸还有着一个与他惺惺相惜的密友,这家伙名叫杜鲁门,是个不打半点折扣的冷血动物。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突然去世,随即杜鲁门就乐得屁颠屁颠地接任了美国总统。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美国对外的政策,尤其是对华的政策。对于蒋总裁,他既拉拢又怂恿,总之是百分百地支持老蒋打内战,如此一来,他便找到了一个给美国政府卖武器的理由,还能打击社会主义阵营的共产党力量,可谓是一石打了二鸟。

蒋总裁本来就跃跃欲试,一瞧美国佬还给自己撑腰,那自然是无所忌惮了。他似乎都已经把中国共产党当成了自己的盘中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嚼就怎么嚼,完全没有想过这盘餐点是否能够硌掉自己的大牙。

不过,蒋总裁的狂妄还是有资本的,你若看完下面这些纪实的资料,或许你就会理解蒋总裁的狂妄。

从地盘实力对比:在当时,蒋总裁领导的国民党占有中国共计73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区,3.39亿以上人口,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不仅接收了100余万日军和数十万伪军的装备,而且美国佬还为他训练和装备了50万军队。而共产党占有的解放区只有1.36亿人口,总面积不过23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是被分割和包围的,在物质上得不到任何的外援,只能靠自给自足。

从兵力人数对比:在当时,国民党所辖陆军计有86个整编师(军),248个旅(师),约200万人,非正规部队约74万人,特种兵36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3万人,后勤部队、军事机关和院校约101万人,总兵力约为430万人。海军编组为海防(驻青岛)、江防(驻江阴)、运输(驻上海)3个舰队及8个炮艇队,有各型舰艇129艘;空军编组为5个军区(沈阳、北平、西安、汉口、重庆),有4个驱逐大队,2个轰炸大队,2个空运大队,1个侦察中队,各种飞机443架。而共产党部队总数约为127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1万人,地方部队66万人。另有炮兵1个旅,14个团,17个营,38个连。至于海军和空军,压根就没有。

从军队实力对比:国民党不但拥有共产党所欠缺的海、空军,其陆军野战部队数量为共产党的三倍以上,配备亦大大超过共产党部队,其中美械装备的39个师,其装备程度更是前所未有。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部队仅有步马枪44.7万支,短枪4.4万支,冲锋枪2678支,轻机枪4.6万挺,重机枪1699挺,轻迫击炮1559门,92步兵炮124门,山炮58门,重装备数量明显偏少。而国民党所辖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也远远超过中共,其18家兵工厂月产步枪约9000支,机枪1430挺,各种炮875门,而中共65家兵工厂月产步枪1030支,机枪15挺,迫击炮仅2门,基本不能生产重武器。

我们可以来做个最简单的对比,以国民党军头等主力——整编第十一师和中共部队中装备最好的东北第一纵队相比较,前者拥有各种枪11520支(其中冲锋枪2370支),各种炮440门(其中105榴弹炮8门),汽车360辆;后者拥有各种枪13991支(其中冲锋枪92支),各种炮46门(其中75山炮12门),没有汽车。两者相比较,步兵武器大体持平,但前者配备的自动武器占据绝对优势,重火力接近于后者的十倍,机动性更远胜于后者。

从军事将领对比:国民党的高级军事将领大部分出自黄埔军校以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各地的讲武堂,还有一些曾留学过法国、德国、美国。而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将领则很少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指导,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

手里握着这么一副好牌,蒋总裁自然当仁不让的当起了大地主。不过,他也没直接向共产党捅刀子,因为时机还不成熟。尽管他恨不得能把所有党派都收拾得一干二净,但他却不能不隐忍。其实他也很无奈,他手下的国民党政府的精锐军队在抗战期间大多数都退到了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要迅速开赴共产党控制区前线还需要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需要蛰伏。

想要出其不意的毙敌制胜,就必须要麻痹对手。蒋总裁是个老江湖,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干脆对共产党发起了和平攻势。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这一招比较歹毒,存心就是考毛泽东的胆量,因为当时的重庆是蒋总裁的控制范围,毛泽东来了未必能讨到好,没准还会被蒋总裁下令软禁或是枪毙。可若是不来,那蒋总裁就有了向共产党开火的正当理由,还能把“无诚意和谈”、“挑起内战争端”的帽子扣在共产党人的头上。

当时,国民党在延安也潜有特务,在这些特务给蒋总裁的密电中,也都再三肯定毛泽东不会飞来重庆。眼瞧着自己的计策就要成功,蒋总裁提前就开了一瓶红酒庆功,可是这瓶酒还没等喝到底,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不怕死的毛泽东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于8月28日这一天飞往重庆。

蒋总裁气得暴跳如雷,连连骂了一天的“娘希匹”,可是面子工程还得维系,毕竟全中国媒体的聚光灯都对准了重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还真是拿毛泽东没有办法,不杀难以泄心头之愤,杀了又要背负强大的国际舆论。无奈之下蒋总裁只得一边像模像样的与毛泽东展开谈判,一边私下里加快调兵遣将的速度。

重庆谈判期间,蒋总裁秘密发布了一份《剿匪手册》,并调运37个军、73个师将共产党的解放区分割包围,企图夺取华北,打开通往东北的道路,武力争夺东北。另外,美国佬的军舰、飞机也向天津、青岛、北平、秦皇岛等地加紧运送国民党军队,就连蒋经国蒋太子也都没闲着,担任起了与苏联谈判的特派员。

国共两党最终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可随即蒋总裁便把这份《双十协定》当成了茅厕纸,在国民党“六大”会议上,蒋总裁就极为露骨地说:与中共斗争无法妥协,今日之急务在于团结本党,建立与中共斗争之体系。就连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在会后也叫嚣:要用美国的武器对付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对于与共产党的战争,蒋总裁有着充分的自信。他曾说过:“比较敌我的实力,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匪军不如我们,尤其是空军、战车以及后方交通运输工具,如火车、轮船、汽车等,更完全是我们国军所独有,一切军需补给,如粮秣弹药等,我们也比匪军丰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据点,大都市和工矿的资源,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所谓’一切可能之条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

蒋总裁虽然对战争有他的设想,但他并未据此制定出明确的战略方针以及与这个方针相适应的军事部署。为了达成其战争目的,蒋总裁主张打速决战,他认为:一、我以优势之兵力与装备,自然有主动迫敌决战之自由;二、我军装备优良,除国械日械之外,并有美械装备,且有飞机坦克,具备发挥优势装备与素质,实行迅速决战之条件;三、我战争准备完善,足够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实行歼灭速决之条件,亦唯有速决歼灭乃最经济之战争。

蒋总裁手下的高级将领也对速战速决抱有莫大的期望,他们一贯都瞧不起土里土气的共产党。蒋介石在与马歇尔谈话时,自信可以在一年内结束“剿匪”军事。白崇禧认为可以在八到十个月内彻底消灭共产党军队。参谋总长陈诚更是自信,他觉得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完全干掉共产党军队。

1946年6月下旬,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湖北、河南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国民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共产党的军队则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时期属于共产党的战略防御时期。期间,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统治区域(共产党称为解放区),如狼似虎地展开了全面进攻。

共产党方面并没有摆出主力决战的样子,而是采用边打边撤的方针将军队转移到山区以保存实力,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华北重镇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国民党方面占领。其中国民党军队在刘峙、程潜的统率下,以20万优势兵力攻打共产党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宣化店,共产党被迫开始全线撤退,将主力调往延安地区。史称“中原突围”。

同时潜入山区的共产党军队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动战战略,利用国民党军分散搜索的契机,集中2—6倍的兵力展开包围进攻。这种方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首要作战策略。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约71万人,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个旅,下降至85个旅。

接下来便是共产党的战略相持时期。8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共产党方面主力依然存在。蒋总裁气得暴躁如雷,只得做出新的战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共产党根据地。

面对20余万国民党军,共产党方面将中共中央主动从延安撤退,胡宗南趁机率领部队占领了空城,还谎报大胜,厚着脸皮跟蒋总裁邀起了功。随后人民解放军便在陕北高原开展了游击战和运动战,分别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而国民党方面经过3个多月的蘑菇式的游动作战后,军力、士气下降严重,最终放弃了陕北高原的战斗。

同时,山东的解放区遭到了逾60万国民党军队的围攻。这一次国民党学了乖,采用了齐头并进的战术,将军队都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导致解放军的游击战术无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东解放军主力决战的方式粉碎围攻的方式最终被采用。在孟良崮战役中,号称“王牌部队”的国民党军队整编74师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阵亡,国民党军队不得不全线撤退。这样一来,人民解放军军力上升至280万人,还装备了重炮兵与工兵,基本具备了同国民党军队决战的实力。

另外,由于国民党政府集中兵力进攻延安及山东解放区,导致后方兵力空虚,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共产党统治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最后便是共产党的战略决战时期;台湾历史教科书称作“大陆变色”。期间,共产党发起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辽西会战)、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平津会战),击溃、消灭、收编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近150万人。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948年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北平守将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使得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至此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此次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