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辙兄弟学业有成,老苏深感欣慰,同时也深感应该尽快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而不再像自己这样屡试不第,成为“湮沦(埋没)弃置之人”。于是他携其二子出入于成都尹张方平门下,求其向韩琦、欧阳修等人推荐。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轼兄弟第一次随父亲离开眉山,经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县一带),出褒斜(今陕西省勉县北)道,穿越秦岭,跨过关中,从陆路到达汴京。当时的进士考试分为府试、省试(礼部试)和殿试三次。苏轼兄弟顺利通过府试,入京参加省试。嘉祐二年的礼部考试由欧阳修主持,著名诗人梅尧臣也任考官。这次考试,苏轼写的文章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当时文坛风气不好,除骈文流行外,又出现了艰涩怪异的文风,欧阳修对此十分不满,决心通过科举考试改变文风,倡导淳朴自然的风尚。当梅尧臣看到苏轼的文章后,十分惊喜,“以为异人”(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准备将其录取为第一。但当时的考卷都是糊名(考生名字被遮盖)的,考官不知道答卷人姓名。欧阳修唯恐这份答卷是其得意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故意将其取为第二,闹了一场小小的误会。但礼部复试,苏轼中了第一,殿试又中了第一等“进士及第”(宋朝自太宗后,将进士分为三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苏轼金榜高中,赶紧写信对诸位考官表示感谢。欧阳修在《与梅圣俞(尧臣)》一文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轼所言乐,乃某所得深者尔,不意厚生达斯理也。”对苏轼的文章和见识赞赏备至。据宋人朱弁(biàn)《曲洧(wěi,古水名)旧闻》卷八载:“东坡之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一日,与斐(fěi,欧阳修之子)论文及坡公(苏轼),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即是说,再过三十年,人们就只知道苏轼,而不会再说到我欧阳修了。欧阳修既感到后生可畏,更为苏轼的文章出色而高兴,并且也有意无意地感觉到:未来文坛盟主的责任可以交付给苏轼了,对苏轼寄以极高的期望。
苏轼、苏辙同时金榜高中,苏洵的文章也被朝廷上下广为传诵,“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由于欧阳修等人的竭力赞扬,苏轼的文名亦广为人知。苏轼这位北宋文坛光芒四射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