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101

第101章 李达

李达(1890—1966),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岚角山镇(今属冷水滩市)人。1911年入北京京师优级师范学校读书。1913年赴日本留学,后因病回国。1917年再次赴日,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后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理科,并在那里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使他看到了希望,李达以火一样的热情读了《共 产 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和《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学习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成了克思主义的笃信者。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等著作。其中《社会问题总览》一书达21万字。五四运动爆发后,李达就积极地为国内报刊撰文介绍社会主义思想。1919年下半年,他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连续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尤其是前两篇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成为当时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其发起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通告上,把李达译的《马克思经济学说》列为学习文献。

1920年回国后,李达与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共同发起在上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代理小组书记。他主编了《共 产 党》理论月刊,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在“一大”上,李达与陈独秀、张国焘三人被选举为领导成员。李达之所以当选,与他进行会议筹备有关,更由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超过其他代表。会后,他分工负责中 共中央局宣传主任,后又担任上海平民女校业务主任(校长),主编《新时代》杂志,是中 共党内早期的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

早在1920年底,毛 泽 东就读到了李达主编的《共 产 党》月刊,十分赞赏。他在给蔡和森的信中,赞扬这个刊物“旗帜鲜明”,强调了它在中国共 产 党创建中的作用。毛 泽 东还把《共 产 党》中的一些文章,推荐给长沙《大公报》公开发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半年后,这两个湖南青年,相见于中 共“一大”,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22年底,毛 泽 东邀请李达来长沙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校长)。湖南自修大学是毛 泽 东在党的“一大”后亲自创办的,实际上成了中 共湘区委员会的干部学校。

1922年7月,中 共“二大”后,李达与陈独秀的矛盾日益尖锐,并辞去了中央局宣传主任。翌年因在建党和发展党等问题上与陈独秀等人的意见不一致,他脱离党组织,回湖南从事教育启蒙。此间他仍和中 共党内的旧友保持着联系,并配合做些革命的宣传工作。

1927年,长沙发生反 共“马日事变”后,李达又去上海的法政大学和暨南大学、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中国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处任教授、系主任。在此期间,李达虽在党组织之外,在思想上仍坚信共产主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不辍,他的著作成为毛 泽 东和其他许多革命者学习研究哲学的重要书籍。

1949年,李达利用他的声望参加并策动湖南和平起义。同年他应中 共中央电邀北上入京,见到阔别已久的老友兼同乡毛 泽 东,并重新加入中国共 产党。他是党的创始人,脱党后又回到党内,一个画了近30年的圈终于圆满。

此后,李达专心奉献于新中国的教育和理论事业。先后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哲学学会会长等职,并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文革”中,含冤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