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夏,字中季,少号德潜,后更为掇献,又号疑古、逸谷,笔名浑然,五四运动前改名玄同。浙江省吴兴县人。1906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师范科。与章太炎、秋瑾等人交往。次年入同盟会。1908年,始与鲁迅、黄侃等人师从章太炎学国学。1910年回国后曾任中学教员、浙江省教育总署教育司视学、北京高等师范附中教员、高等师范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编辑等。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语文改革、文字、音韵和《说文》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1918年至1919年,钱玄同与李大钊、胡适等人一同担任《新青年》杂志编委。在他的倡议下,《新青年》于1918年第4卷第1号开始用白话文出版。钱玄同是鲁迅《狂人日记》的催生者,其意义远超过了文学革命。1918年,为扩大《新青年》的影响,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要对一些守旧派思想进行全面批判。钱玄同和刘半农经过一番策划,决定以一反一正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写文章,引起争论,批驳那些腐朽落后的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顽固派。3月,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洋洋洒洒数千言,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攻击主张新文化的人是不要祖宗。刘半农撰写了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所提出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把实无其人的王敬轩批驳得体无完肤。鲁迅后来称这场论战是一场“大仗”。钱、刘的“双簧”戏上演后不久,真正的新文化运动反对派确实跳了出来。他们因王敬轩被批驳而坐立不安,为王敬轩鸣不平。
1919年,钱玄同任“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并任常驻干事。1925年,他与黎锦熙一起创办并主持《国语周刊》。1931年,任国音字母讲习所所长。1932年,与黎锦熙共任《中国大辞典》总编纂。曾参与审订由吴稚晖编写的《国音字典》。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写过一篇《关于反抗帝国主义》的文章,他把反帝和反封建两项战斗任务结合起来考虑,主张一面积极反抗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一面用民主、科学思想和现代的文化知识“唤醒国人”,使国人爱护自己的国家。
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自称大元帅,白色恐怖笼罩北京,钱玄同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一些稿子,都是一些幽默的作品。同事为避免引起麻烦,这个专刊并没有刊行。但在与南方交换广告时,这个专刊的要目在南方某刊物上登出来了。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互相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致信函吊唁。
“九·一八”事变后,他痛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1933年,日寇侵入华北,他曾把眷属送到上海去住,自己也想离开华北到南方去。当年他写信给黎锦熙、罗常培说,自己“既无执干戈以卫社稷之能力”,只能以教书“骗钱糊口,无聊极矣!可耻极矣!”可见他精神的痛苦。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北平师范大学西迁陕西。钱玄同因病未能随校赴陕,1938年春,他恢复了旧名“钱夏”,表示“夏”而非“夷”。他常间接寄语随北平师大迁至城固的好友黎锦熙等,说“玄同绝不污伪命”。
1939年1月14日,钱玄同还到孔德学校处理李大钊的遗留图书《九通》,把它卖给当时的北京女师大,帮助解决李大钊的子女生活窘迫问题。1月17日,钱玄同忽然右脑部溢血,在德国医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