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广礼(1891—1919),字立庵。黑龙江巴彦人,原籍山东省登州府。出生在富豪家庭。在家乡读完私塾后,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与李大钊同学。
1905年7月,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在请求早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中,秦广礼意气风发,曾断指写血书。李大钊在《十八年来之回顾》一文中回忆:“同学秦广礼断指写血书,激扬民气。”
辛亥革命时期,秦广礼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闹革命,先后任首届国民政府参议院议员、法制委员会委员和临时大总统府护国监军。1911年,回东北开展工作。在省城齐齐哈尔联合黑龙江革命党人,于12月17日发起组织《黑龙江省国民联合会》,拟定《通告书》和《联合会简章》,响应武昌起义,号召各族人民联合起来,推翻清朝政府,易帝制为共和,商民“皆悬旗庆贺”,喊出“黑龙江独立万岁”的口号。1913年4月—1914年1月为众议院议员。
《宪法公言》于1916年10月创刊,每月逢十(旬刊)出刊。经理为秦广礼(立庵),编辑为田解(克苏)、李大钊、白坚武、郁嶷、黄健评、张润之、李锡瑞、张泽民、高一涵等。该刊宗旨是:“阐明宪法之精微,助长法律之思潮,以荡涤专制之邪秽,而涌现一尽善尽美之民国宪法。”又说:“本杂志朴实说理,称心而出,不骛空谈,不尚偏激,必期诸心安理得。凡中外人士关于宪法之言论著述,无不极力欢迎,故定名《宪法公言》。”这是李大钊和友人共同商定的。
《宪法公言》在政治基本倾向上和国民党一致,反对投靠段祺瑞的以维护中央集权为主旨的进步党人的主张。在宪法制定中,特别强调维护中央集权,适应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需要。该刊经费每月大约需用600元,经费完全由秦广礼捐助及筹集,其中秦广礼个人捐献2000元,孙文捐500元,唐绍仪捐300元……从经费来源看,清楚地说明了《宪法公言》和当时国民党人的关系。
自《宪法公言》创办之日起,李大钊及其同人就为制定理想的中华民国宪法而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宣传工作。
秦广礼身体不太好,患有肺结核。他在家里休养期间,孙中山时常来信或打电报慰问,很是惦念。1919年初冬的一天,秦广礼突然病情加剧,医治无效,不幸病故。在弥留之际,家人把他扶在椅子上,拍张照片,寄给了孙中山。孙中山很是惋惜,特批给一笔抚恤金,并发来唁电,表示关心和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