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山(1902—1978),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萧文彬是一位塾师,略通经史以教读为业。萧一山从小即随父在私塾读书,得益于乃父教导甚多,幼年就对历史发生浓厚兴趣,四书五经多能背诵,尤爱《资治通鉴》。1919年毕业于山东济宁省立第七中学,旋入山西大学预科。此时已开始研究清史。1921年春,萧一山从山西大学预科毕业,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与梁启超并无正式师生名分,却有师生之实,又受教于明清史专家朱希祖、孟森等人。
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清代通史》,全书分上、下两卷共5册,共400多万字,是一部研究清朝发迹、兴盛到覆灭的编年史。该书史料翔实,旁征博引,颇受史家青睐,也深为政界人士的关注。1923年,年仅21岁的萧一山编撰完该书上卷,李大钊为之作序,并通过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延请孙中山先生题写书名。孙中山日理万机,繁冗的政务使他奔南闯北,蔡元培一时无法和孙中山取得联系。当时,《清代通史》的上卷稿子已交印书馆作最后编审,行将付梓。经印书馆的一再催促,最后,李大钊、蔡元培和萧一山商议,决定来一个“先斩后奏”:由李大钊题写书名,并署上孙文的名字。与此同时,印刷正文和联系孙中山的事同步进行。联系上了,就换上孙中山题签的封面,来不及了,就在事后向孙中山说明情况。当李大钊和蔡元培见到孙中山时,由李大钊手书的“清代通史,孙文署”封面的《清代通史》已经出版面世。李大钊握着孙中山的手不无歉意地向孙中山说明原委,孙中山却微笑着说:“这很好嘛,就保持这个样子吧!我就不用再题写了。”从此,封面署名孙文,实为李大钊手迹的《清代通史》一直行世。
1929年,萧一山创办从小学到大学一贯制的文史政治学院。由于经费筹措困难而停办。1932年往欧美各国考察,1934年回国,编辑出版了《太平天国诏谕》、《太平天国书翰》、《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书。嗣后,出任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校文学院院长,讲授清史,朝夕不辍,著《清史大纲》及《曾国藩传》。抗战胜利后,出任北平行辕秘书长。1948年冬,携眷赴台湾。1950年从事修订《清代通史》,全书前后历经40年最终完成。1985年9月,中华书局影印发行《清代通史》,共五册,封面仍保留李大钊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