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1893—1986),原名崧年,号申甫。直隶(河北)沧县人。其父张濂是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在民国时期当过众议院议员,自谓“留心翰墨近四十年”。张申府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
1917年,张申府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数学助教;但他从上大学时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是张申府首次向国人介绍了罗素等许多西方现代进步思想。同年,通过同学郭晓峰认识了李大钊,遂与李大钊、陈独秀相熟。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就让张申府帮助登录室的工作。李大钊离开时,张申府曾担任北大图书馆代主任。他在五四运动期间,参与创办《每周评论》,任《新青年》杂志编委。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张申府开始转向共产主义,翻译介绍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1920年,他参与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筹备活动,在“南陈北李”间奔走串联。同年10月,与李大钊创建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并把张国焘发展进来;年底,又遵照陈独秀的指示与刘清扬一起奔赴巴黎,在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发展党员。1921年2月,张申府介绍刘清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一起介绍周恩来入党,组成中共旅法小组,又与周恩来将朱德发展入党,在留法中国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1924年初,张申府在广州参与黄埔军校的筹建,并任蒋介石的英、德文翻译,正是在他的极力推荐下,周恩来回国不久便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职。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张申府反对与国民党结盟,同蔡和森等发生激烈争执,愤然退场。60年后他回忆说:“后来我到北京,大钊、世炎等劝我不要脱党,我脾气坏,我说,赞成我多的(我)就干,赞成我的是少数(我)就滚蛋。”尽管李大钊、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反复劝说挽留,但他仍执意持“在党外来帮助党工作”的立场。
退党后的张申府并没有埋头书斋,仍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曾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因此而被捕;出狱后,被清华大学解聘,成为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的职业社会活动家。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张申府被推举为民盟中央常务委员兼华北总支部负责人。1948年底,正当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张申府却不合时宜地在《观察》杂志上发表《呼吁和平》的文章,要求国共双方停战。对此,共产党自然要进行强烈批评;民盟因此也开除了他的盟籍。作为职业社会活动家的张申府在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之时,几乎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淡出了社会活动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张申府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1957年,顶风支持章伯钊,替罗隆基说话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受到冲击,1979年获平反,后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顾问。
1980年,张申府写过《忆守常》、《建党初期的一些情况》、《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情况的回忆》等回忆文章,认为李大钊“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完人”,对李大钊充满崇敬与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