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祖籍江西永丰,1896年3月26日生于山东聊城一个举人之家。1909年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由于受到民主与科学新思潮的影响,1918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傅斯年担任游行总指挥,风云一时。后因受胡适思想影响,反对“过急”运动,不久退出学 运,回到书斋。1919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入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习实验心理学、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比较语言学,将语言学等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
李大钊和傅斯年有师生关系,对傅斯年在思想上,特别是在对十月革命的看法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傅斯年等人办《新潮》杂志积极支持。李大钊的论文《物质变动与精神变动》、《青年厌世自杀问题》,均发表在《新潮》第二卷第二号(1919年12月1日),这是当时思想界很有分量的两篇论文。1919年7月,当傅斯年等人受到诬陷时,李大钊和胡适等在《晨报》上发表《启事》为他们“辩个明白”。傅斯年曾写有《〈新潮〉之回顾与前瞻》。他说:“在中国是断不能以政治改政治的,而对于政治关心,有时不免是极无效果、极笨的事。”傅斯年对五四期间学术建树不足深以为虑。1920年致信北大校长蔡元培:“大学之精神虽振作,而科学之成就颇不厚。这样的精神大发作之后,若没有一种学术上的供献接著,则其去文化增进上犹远。”傅斯年走上了脱离变革现实的道路。
1926年冬,傅斯年回国,翌年春出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傅斯年写信给李石曾,表示赞同清党。从1928年11月起,长期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任西南联大教授,主张抗战,抨击贪官污吏。抗战胜利后,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9年1月,傅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台北,并兼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在政治上亲蒋反 共,反对“中国走布尔什维克道路”;在学术上,信奉考证学派传统,主张纯客观科学研究,注重史料的发现与考订,发表过不少研究古代史的论文。并多次去安阳指导殷墟发掘。他主持历史语言研究所期间,延揽一流人才,作出不少成绩。著作编为《傅孟真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