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054

第54章 傅岳棻

傅岳棻(1878—1951),字治芗,号娟净。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清末举人。曾任山西抚署文案。1905年至1906年代理山西大学堂监督。1912年起任北京政府国务院铨叙局佥事、参事,教育部次长,代理部务。

从1919年11月起,北洋政府大量拖欠教育经费和教职员工资,使学校无法维持,教职员的生活也陷入困境。1919年12月,北京教职员代表面见教育部次长傅岳棻(代理部务),质问为何单发教育部员薪金而置教职员于不顾?傅岳棻竟说,所领经费不多,只能先发部员薪水。教职员代表决定再访内阁总理靳云鹏进行交涉。傅岳棻给北大校长复信,大讲坚持职业操守,切勿为利忘义,并对教职员进行人格污辱,索薪遂转化为驱傅运动。1920年1月5日,正在“罢业”的北京各校教职员千余人打着“寡廉鲜耻,恋栈不去”的标语,到教育部请愿,要求撤换傅岳棻。1月9日,内阁总理靳云鹏接见各校代表时也表示接受大家的要求。但在1月15日教潮平息后,傅岳棻仍称政府答应教职员“搭现”的要求,是“特别体恤”,企图使人们“感恩戴德”。

李大钊著文《特别体恤》指出:“教职员的精神上的知识上比你丰富的多,恐怕你老先生配不上开导他们呢!”

傅岳棻也曾经做过对社会有益的事情。1920年1—4月,他代理教育总长期间一连颁布几道命令,改全国国民学校的文言为白话。这标志文学革命在制度上获得成功。胡适于1920年4月说,“这一命令,”“将中国的教育改革至少提前了二十年。”

傅岳棻后任国立北平大学、私立中国学院、河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专门讲授外国史。1920年后参加编修《湖北文征》。1947年重修《湖北文征》,任总纂。著有《遗芸室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