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山(1894—1928),江苏江阴县观音寺人。出身书香世家,17岁随在铁路局工作的父亲迁居天津,就读于南开中学。1917年春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文科。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与于树德、周恩来等组织以南开学校校友及天津法政学校校友为主体的新中学会。后赴美国,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兼系副主任、系主任,同时兼任北平艺文中学校长。
1924年2月23日,与李大钊、顾孟余等60多位大学教授公开反对教育部颁布的《国立大学条例》。据陈翰笙回忆,高仁山说:“听说共 产 党的主张不错,咱俩去加入共 产 党吧!”于是,他俩一道去找李大钊(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大家都知道李大钊是共 产 党员),请他介绍入党。李大钊说:“现在正是国共合作时期,我们许多共 产 党人也都在国民党里工作,你们最好先加入国民党吧!”经李大钊和于树德介绍,陈翰笙和高仁山于1925年一同加入了国民党。高仁山与李大钊之间,有着密切交往。
1925年6月,高仁山联合新中学会会友等创办北京艺文中学,任校长。1926年“三·一八”惨案艺文中学女学生陈时芬当场牺牲。第二天,高仁山与国立九校教职员代表蒋梦麟等向政府当局办理交涉,并写出《这是什么政府》一文,愤然写道:“最不堪的,就是在首都之下,外人经营的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汇文大学等,开学开得有声有色,上课上得兴高采烈,堂堂的中华民国的国立学校,居然逼得奄奄待毙,鸦雀无声,怪矣哉……请问这样的政府是不是摧残国家的最重要、最根本事业——教育的一个政府?!”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处以绞刑。中 共地下党组织建立北方最高统战组织“北方国民党左派大联盟”,高仁山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任该联盟主席。当时有朋友邀请高仁山出任河南中州大学校长,他始终不愿离开北京:“我既许身教育,志在救国,就不能畏惧任何艰险。”9月28日,奉系军阀政府以加入政党、散发传单等多项罪名,将高仁山逮捕。12月9日,高仁山在写给妻子陶曾谷的家书中表示:“自被捕之日起,身处囹圄之中,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生三十四载,以十六年之光阴从事教育研究,以所学所知,未能有裨于社会国家,苟以圄长逝,诚死亦不瞑矣。我之全部教育计划,因此夭折,思之殊可惜也……我如‘坐罪而死’,望你将此信转告教育界诸友,暨予之学生,得知予之心志,或可完成一部分之希望。”1928年1月15日,高仁山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枪杀于北京天桥,年仅34岁。
时任国民党直隶省党部执委的中 共党员李秋生,在《有关高仁山之死》一文真切地回忆高仁山在临刑前所表现出的英雄本色:“对他执行死刑不像李守常诸人之秘密绞杀,而是绑赴天桥刑场枪决。我家一位老家人曾目击那次‘出大差’,他从永定门外到我家来,途中听说要枪决一位北京大学教授,便在路旁观看;据他说高君态度从容,面无惧色,并向路旁观众说:‘给我个好儿吧’,于是众人立即高呼‘好!’‘好!’,有如评剧戏迷喝彩一样。按过去北方盗匪在绑赴刑场途中,每多显示愍不畏死气概,高呼‘再过二十年老子又是一条好汉’,观众即大声喝彩。押送的军警向不干涉,不想仁山先生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到临命时也表现出这种草莽英雄气概。同时也可见他不仅是一位只知教书办学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