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7859200000038

第38章 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今天我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跟大家谈一些看法。我是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政策问题,我不想去批评谁,或者是评论谁对谁错。我是想研究它,也提供给大家来研究思考。

当前的经济形势令大家很困惑,今年(1999 年)1~2 月份经济增长有所加快,但3 月份以后逐步放慢。1~2 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10.6%,3 月份增长9%,4 月份增长9.1%,和3 月份差不多,5 月份又降到8.9%,现在看来还在往下走。好一点的是出口,5 月份增长4.2%,这是今年第一次增长,但是1~5 月份的出口还是下降的。出口下降了7.8%。社会零售商品价格从1997 年11 月份开始连续下降,一直到现在还在下降,已经19 个月了。生产资料的价格已连续下降50 多个月了,所以说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通货紧缩的形势。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没有?我想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看法。因为这些问题有争论,既然有争论我想把它摆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可能会有好处。

当前出现的问题,从宏观上来看,到底是供给的问题还是需求的问题,或者说是供给过剩的问题还是需求不足的问题。

我这儿讲的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给过剩还是总需求不足,看法有很大的分歧,存在很尖锐的分歧。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到底是脚大了还是鞋小了?有的人说,现在是脚太大了,供给太多,因为鞋就那么大,所以要砍脚,要压缩供给。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是鞋小了,就是需求不足,要增加需求,要换一双大的鞋。到底是脚大了还是鞋小了,或者说是供给过剩了还是需求不足,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件事情的两面。这面大了,当然是那面小了;那面小了,当然是这面大了。似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判断不同,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如果是供给过剩,是供给过剩造成的,那么现在应该压缩供给。如果是需求不足造成的,应该是增加需求。在1998 年初以前我们国内是不允许讲有效需求不足的,谁讲有效需求不足要挨批评。1998 年1~2月份发表了某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全国很多报纸都登了,登在非常显著的位置。这篇文字非常尖锐地批评现在是有效需求不足这个观点,认为现在不是有效需求不足,是供给过剩的问题,是结构问题。想通过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是不对的。这种看法到现在还有。我念一段文章是今年3 月26 日某报第5 版登载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断言“中国当前已经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没有根据》。文章说,“近来经济学界和经济界普遍认为,我国当前已经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困境,??出路在于放弃‘适度从紧’的政策,放松银根,刺激需求。这种观点对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判断是不正确的”。文章认为,“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和失业增加并不是由于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紧缩银根所致,而是由于重复建设”造成的。就是说,现在的问题是1993 年7 月份以前的问题,与1993 年7 月份以后实行的紧缩政策没有关系。我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还是供给过剩,这是就宏观的总量来讲的。那么,有没有供给过剩的问题,有的。有一些行业确实是重复建设造成的。比如纺织业就非常明显。有一部分家电生产过剩也是明显的。但是,不能说现在几乎所有商品都是重复建设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目前几乎没有一种商品是供不应求的,几乎100%是供过于求。1997 年电力还是很紧张的,1998 年出现过剩。铁路的运力也是过剩。商店里的东西卖不出去,是老百姓的需求不足,而不是老百姓的需要都饱和了。我自己的判断是总需求的问题,是总需求不足。

那么我们再来进一步研究,当前经济出现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简单说可能有三条:第一是1993 年7 月份加强宏观调控以前大量的重复建设,投资膨胀造成的。第二是由于亚洲金融风暴造成的。第三是1993 年7 月份以后存在有些政策值得检讨的问题造成的。我想无非是这三个原因。前两个原因应该说是局部地存在,但总体来看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长时间实行紧缩政策造成的。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个问题,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长期政策还是一个短期政策。

在我国的一个规划中提出,整个“九五”时期要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那就是说,把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政策,这个意见是不对的。当时我就认为这是不对的。宏观政策是一个短期政策,不能把它作为长期政策。所以1993 年7 月份加强宏观调控后不久,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我说,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该是一直紧,也不应该是一直松。而应该是紧一紧松一松,再紧一紧再松一松。就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一直紧不行,一直松也不行。可是我们把宏观经济政策当做是一个长期的政策,甚至于在1999 年8 月份增加发行1000亿特别国债的时候,还有人在说,我们还在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1999年应该说财政是已经相当的扩张了、相当的松了,还说要实行适度从紧政策,这个说法就不对了。看来,把宏观的政策当做一个长期的政策,妨碍了及时地对宏观调节政策的调整。

第二个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怎么选择。

在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一般有四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保持经济的增长;第二个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稳定;第三个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第四个目标是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说来说去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围绕着这四个目标来选择的。这四个目标不是说在一个时期里面都要选择,因为有些目标相互之间有冲突。比如说要保证就业,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把物价压下来,就有可能增加失业。大家看一看,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非常注意就业的情况。当就业相当充分的时候,他就想到要发生通货膨胀了。为什么?因为就业很充分就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短缺,工资要上涨。工资一上涨,企业成本就会增加,物价就上涨,就业就很充分,还会使需求增加,这也可能引致通货膨胀,因此,一旦出现就业很充分,失业率很低,他就要出台提高利率。所以,这两个目标相互就会有不一致。尽管经济学界有争论,菲利浦斯曲线到底有效无效,但不管怎么说,在日常生活里这两个目标是有冲突的。我们在1993 年7 月份实行加强宏观调控,选定的目标是导致通货膨胀,价格迅猛上涨,平抑特别是建筑材料、钢材价格飞涨。如果那个时候不及时采取紧缩的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经济就会发生严重的混乱。当时把宏观的经济政策定在平抑物价是对的。但是这个目标要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不能一直把它作为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我自己看,到1996 年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个时候价格的增幅已经在迅速下降,并可能惯性下滑,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已经不是物价了,应该逐渐地转向增加就业问题,因为就业问题突出出来了。那个时候就应该转了,增加就业就应该是那个时候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了。但是没有及时转。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不一样的,要分析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然后才能有平抑物价的办法。

1993 年7 月以前由于需求膨胀造成物价的上涨。因为大量的投资,大量的房地产建设的投资,大量的开发区的建设,把上游产品的价格带起来了。所以那个时候是需求方面出现问题,即需求增加太多,要平抑物价就需要从紧缩需求入手,也就是说要实行紧缩的政策。所以说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对的。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房地产投资,提高银行的利率等一些措施是对的。目标就是为了平抑物价,通过紧缩需求来平抑物价。1994 年物价比1993 年还要高,增长得还要快。1994 年增加了21.7%,而1993 年只有17%多一点。1994 年物价为什么涨得更快了,我们不是采取紧缩政策了吗?有两个原因:一是1993 年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转移到下游产品来了。可是到1994 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农产品价格飞涨。1995 年也是农产品价格飞涨。涨的幅度达到40%~50%,甚至更高。1994~1995 年物价上涨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起来的,已经主要不是生产资料价格拉动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价格上涨与当时价格上涨的6~7 成,可是农产品同钢材、水泥等不同,它是一个价格弹性很小的商品,或者说是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价格涨或跌老百姓都要买。价格涨得高一点我可能买得少一点,但我总得买粮食、买菜、买肉。那么农产品价格为什么涨得这么猛?由于农产品减产,供给不够。所以1994~1995 年价格上涨主要是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既然是农产品供给不足,采取压缩需求的办法来平抑价格作用不大,应该从供给入手来解决价格问题,就是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即增加进口,增加产量,挖储备,通过这些办法来把农产品价格平抑下去。可是我们继续采取紧缩需求的办法。紧缩需求紧缩到哪儿去了呢?紧缩到对工业品的需求上去了,紧缩到对非农产业产品的需求上去了,把其他的需求给紧缩下去了。

第四个问题是平抑物价要付出代价。我们在付出代价的时候要看付出的代价划得来划不来。

1995 年物价涨幅开始下降了,1996 年进一步下降,1997 年最后降到了零售物价的价格上涨只有0.8%,几乎降到零了。如果按月来论,1997 年以后期出现了价格的负增长。这就是说1996~1997 年物价下降虽然还有空间,但空间不大。我们需不需要为了下降几个百分点付出很大的代价,为把价格涨幅降到零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值不值得?我说不值得。1995 年我就提了这个意见了。我当时就说过压价格是要付代价的,要看付出的代价划得来划不来。1996~1997 年的继续压物价,是有空间,但是代价太大了。压的结果需求下降了,市场萧条了,企业生产能力放空,亏损增加,产品积压。虽然说我们赢得了把零售物价涨幅降到了0.6%的结果,但是问题严重了。到了1998 年问题就暴露出来了。1996~1997 年企业已经哇哇叫了,但政策没有及时调整。1995 年上半年我提出过意见,要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控制基本建设资金是需要的,但是流动资金不足,企业之间的三角债越来越严重,要增加流动资金了。1993 年以前清理三角债以后好了一些,但是到1995 年又上来了。那个时候企业是有需求的,就是我愿意买你的东西,你也愿意买他的东西,但是我没有钱付你,你也没有钱付他。因此形成了三角债,债务链越来越大。当时有需求,但没有资金,如果能够适当地放松一点流动资金,企业不会那么困难。到了1996 年情况进一步发展,我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提过意见,指出,已经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防止经济惯性下滑。当时在财经委讨论的时候有人当场就批评我,说这是实行罗斯福的“新政”,这样做加强宏观调控就前功尽弃,物价又会重新上涨。我说不要紧,涨不到哪里去,生产资料已经过剩了,就是有点上涨也没有关系,否则经济会一步一步往下滑,再要拉动起来代价就太大了。1997 年我又发表这种意见。去年(1998 年)2月份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我也提了意见。对计划,我说应该增加大投资增长率计划,投资增长率只有10%,保证不了8%的GDP 的增长率,起码应是15%。我提了这个意见,以后在计划的报告加了“以上”两个字,成为国家资金投资增长10%以上。对1998 年的财政预算,我说预算的方向不对,应该是扩张性的预算,应增加财政赤字,而不应该是减少100 亿元财政赤字,方向错了。但还是继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结果经济一步一步往下滑。到了8 月份不得不修改预算,增加财政赤字,全年增加了500 亿元,增加发行1000 亿元的特别国债。对金融政策我也提了意见,我说不要再提适度从紧了,应该实行松的货币政策。所以,这是对经济形势判断上出了问题,因而采取的措施上出了问题。一直到1998 年下半年才意识到有效需求不足,才开始放松。真正的放是下半年,但时间已经耽误了。因为经济已经在惯性下滑,你要再把它拉动起来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损失也很大。这里当然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问题,也有过去重复建设造成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问题是政策上没有及时调整,长期坚持实行紧缩的政策,必定会导致这个结果。紧缩的结果就是需求的减少,有效需求不足了,什么东西都卖不出去,什么东西都过剩,企业的日子怎么过。可是对这一点到现在是不是已经认识清了呢?不是。现在还有人在说,现在发生的问题都是1993 年7 月以前的事,跟1993 年7 月以后没有关系。我觉得这个看法不对。我不是要争一个你是我非,我们要冷静坐下来,研究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然后知道病在什么地方,怎么去治疗。然后总结经验,看今后再怎么加进宏观调控。作为研究人员我是这么考虑的。

下面讲一讲财政政策的问题。

1998 年大家讲得很多的是增加有效需求。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增加出口需求;二是增加投资需求;三是增加消费需求。从三个方面增加需求,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政策到位没到位。增加投资需求,从1998 年的情况看来,主要是政府在那里增加投资需求。1998 年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支出的政策,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想通过投资把经济拉动起来。这个选择我觉得是不错的,如果没有增加投资的话,1998 年的经济增长达不到7.8%。由于增加投资需求,1998 年第4 季度经济增长开始加快,到了1999 年1~2 月份也还在加快,没想到3 月份又往下滑了。投资的增长速度又下降了,1~4 月份国家和其他类的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8.1%,但一季度回落了4.6 个百分点,4 月份又比3 月份回落了7.7 个百分点。什么原因呢?一个就是增加投资需求主要是靠政府在花力气,民间或者说是非国有部门投资增长得慢。民间的投资没有怎么启动,一直到现在这还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什么民间投资不启动?一个原因是民间对经济的信心不足,对经济的前景不看好,难以找到一个能够投资的领域。第二,民间资金不足,光靠他们自身的力量不够,银行又不太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第三个原因是许多领域民间进不去,很多领域现在还是国家垄断的、国家控制的,有些能够获利的领域现在还不开放,民间想投,投资无门。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给民间企业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有些领域应该向民间企业开放。1998 年进出口领域向民间开放,效果很不错,金融现在不向民间企业开放。如果允许民间办银行,就会有很多人投资办银行。如果允许民间办证券公司,很多人都会投资办证券公司。电信也是一样,如果开放电信业,那也有人会投资。很多领域现在不对民间开放,他进不来。银行贷款也是,现在一般不太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怕出毛病。因为银行负责人有顾虑,你给国有企业贷错了会挨批评,如果给民营企业贷错了,那就说不清楚了,说不清你后面有什么名堂了,所以他宁愿不贷。国有银行嘛,不贷款,无非是任务完成得差一点。所以在银行的机制上还有问题。

财政政策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财政的支出,另一方面减少财政税收。减少收入也是一种扩张。现在这两个政策没有配合,反而相互抵消。我们现在用的财政政策是用扩张的支出政策。支出主要是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收入方面没有采取多的措施。除了出口退税税率有提高以外,没有采取什么扩张性的政策,相反收入和支出的财政政策相互抵消了。1998 年增发了1080 亿元的特别国债,同时又要求比预定指标增收1000 亿元。最后到年底增收了1007 亿元的税。一手是把钱放出去1000 亿元,另一手又把这1000 亿元拿回来了。你这两个政策不是抵消了吗?不是说增加税收不好,但是要看是怎么增加的。如果是把偷漏的税收来了,那就应该,1998 年在这方面做得有成绩,但为了完成增加1000 亿元税收,1998 年,各地都下了指标的,也给企业下了指标的。有些企业是交了过头税的。要完成指标没办法,效益好的企业就得再多交点,还有借了银行的钱交税的。这就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没有很好地配合,它们相互抵消了。降税的政策对增加有效要求应该说是很有效的,日本曾经有一度把消费税的税率从5%降到3%,一个政策就把市场调动起来了,消费就增加了,商业情况好转了,经济出现好转了。但是桥本内阁判断错误,以为经济可以一直往上走了,又把消费税从3%提到5%。经济一下子又下去了。我们在降低税收政策上是否还有可做的呢?我觉得有,应该说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做。现在大家都在说消费没有热点,不是没有热点,是我们没有形成这个热点。好像老百姓什么东西都已经满足了,不是的。首先住房就没有满足。住房大家想买,但买不起。什么问题呢?价格高啊!住房价格为什么那么高?税费太重。商品房的价格中55%是税费。其中有些税根本不应该收,或者说应该用别的办法收。举一个例子,有一种税叫做基本建设投资方向调节税,这是1993 年为了压缩房地产过热增的税,这个税现在还在征。现在房地产不是热而是冷,为什么还征呢?还有教师住房建设费,还有这个配套费那个费,都加到住房价格里去了,老百姓怎么买得起呢?如果说住房价格能够通过减免税费降低20%~25%,我想情况就不同了。财政政策方面还有个问题是增加的投资到底怎么投?1998 年是把基础设施作为投资的重点,这个选择我觉得也不错,可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应该说是长期的,短期的拉动就不那么大,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的是钢材、水泥,建筑机械等,它对经济拉动作用较小,产业链很短,有些项目完成后效益低。投资里一般有40%要转化为消费,可是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如何呢?1998 年增加的投资,基本上用于很多的基础设施,用的主要是民工,民工拿了钱,无非是吃、穿,还有寄到家里去。所以说你增加了投资,无非是减少了粮食和服装的库存,对生产的拉动不大。有一个政策我觉得不对,就是提出三年之内不上一个工业项目,不上一个加工工业项目。这样,三年以后,都是一些老企业在那里支撑经济发展了,这行吗?在技术更新这么快的当今,三年都不上加工工业项目,这个政策我觉得不可思议。加工工业企业还需要技术更新,可是今年技术改造的投资已出现负增长,可企业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正是需要技术改造的时候,把老的技术淘汰掉,更新技术,更新产品,到经济开始增长的时候就起来了。技术更新本身就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因为它要求新的设备。而且加工工业项目的产业链长,对经济拉动力强。所以我觉得投资政策方面应该调整。基础设施项目是要做的,但是光靠这个不够,或者说都投到那儿不对。

下面再说一下货币政策问题。

银行方面不认为现在出现了通货紧缩,我认为这一看法不对。如果从货币投放来看似乎货币增长不慢,广义的货币,狭义的货币,流动中的货币的增长,都不算慢,问题不在于货币投入的多少,还得考虑货币流通的速度。1 元钱投下去,如果一年里流通一次就是1 元钱,流通二次这1 元钱就变成2 元钱了,流通三次这1 元钱就变成3 元钱了。现在货币流通速度大大地放慢。银行也采取了很多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但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太好。1996 年以来银行已经连续七次调低利率了,看来最近一次有点作用,但前六次没有什么作用。企业也好,居民也好,对降低利率都不敏感,并没有带来贷款的增加,也没有带来投资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加。这次可能有点作用,因为这次利率的降低是在股市起来以后调的,股市是5 月19 日开始反转的,利率是6 月6 日调的,股市还在往上走,可能是降低利率对股市有刺激。但消费方面从现在看起来好像还没有怎么动。货币政策的效果差,这同银行制度有关系,也同企业制度有关系。中央银行也不是不想放松货币的供给,但是放松不下去,想投入也投不下去,没有渠道。它想通过再贷款的办法使商业银行能够增加贷款。可是现在企业不太愿意向中央银行借,因为商业银行自己的钱也花不出去。所以中央银行想放,放不下去。货币政策效果不好,作用不大,只有靠财政来挑这个重担了。如果今年我们的投资不增加的话,经济可能就要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了。这种经济形势确实是令人担心的。今年上半年GDP 的增长率为7.6%。因为1998 年经济增长是前低后高,今年可能是前高后低,实现今年的7%还是很吃力的。如果今年这个局面不扭转,明年怎么过?所以现在一定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来扭转形势。从财政政策方面来讲,要把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搭配起来,要实行一点减税的政策,要把财力更好地集中,把房地产需求启动起来。另外,财政和货币政策要搭配起来。因为有些政策财政上可以用贴息的办法来支持货币政策,比如说消费信贷的问题。有些地方房地产的消费信贷开始启动起来了,但有的地方不是太好,上海做得好一点。买车的消费信贷作用不是太大,其他的消费信贷作用也不是太大。如果说我们在房地产方面出一点有利的政策,比如说政府减一点税费,房价降下来一点,再比如说银行的按揭的利率再降低一点,财政给一点贴息,就可以启动房地产。房地产如果启动起来了,对整个市场的拉动就会有很大的作用。我看过一些调查,买房子以后,就要装修,装修上花的钱也很多呀,装修好以后还要买家具、买家电,要添置各种各样的东西。对纺织品也可拉动,因为新房子需要安窗帘,所以各个方面的需求都可以拉动起来。我觉得现在不要撒胡椒面,集中起来就攻房地产,让房地产启动起来。那么消费的需求我想就可以起来了。中央的财力多用一点在房地产方面,那么房地产也许就启动起来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搭配起来了。货币的政策,特别是消费信贷方面的货币政策就可能启动起来了。

最后谈一些增加消费需求的问题。

现在比较担心的是消费需求问题。消费需求现在确实没有怎么明显地拉动。人们曾经指望启动农村市场,应该说农村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因为农民这几年的收入增长得很慢,有的省份还出现了负增长。江西省1998 年农民的实际收入是负增长。从今年情况看,农民的收入增长还要继续放慢,农民的粮食、棉花变不了现,销售困难。我今年到了河南一个县,我请粮食系统的负责人来聊。他说,我们这儿的小麦保护价是1 斤0.65 元,必须卖0.75 元,粮食部门才不亏损,可是市场的价格低于0.75 元,所以我们的粮食卖不出去,这是一条。由于不让私商到农民那儿去购粮食,结果90%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垮了。农民怎么办,粮食部门不收购,又不许到市场上去卖,农民苦了。有些胆子大的、去收购了,他按0.67 元收购,比保护价多两分钱,农民当然高兴了,卖给他。他拿出去卖又比你0.75 元卖得低,所以全还能赚钱。我还问他棉花怎么样,他说棉花1 斤都卖不出去。国际上棉花比我们卖得便宜,我们的棉花怎么卖得出去?我问:今年还种不种,他说还种,与粮食一样,他们希望减产,生产得越多越亏损。近来粮食政策做了调整,这是对的。农民变不了现,没有钱怎么启动农村市场?今年农民收入还是困难,消费启动相当难。

消费难以启动,其原因一个是收入预期不好,一个是支出预期也不好,大家都不愿意买东西。为了改变收入预期,今年要增加工资。公务员工资增加后,企业怎么办,增加工资不就成本更增加,亏损更增加了吗?就是增加了工资能消费多少也还是一个问题。日本是发了购货券,购货券跟钞票不一样,发购货券你必须去买东西,不买就没用了。他强迫你去买。我们增加工资,增加的工资我可以用来买东西,也可以不买。不买我又存银行了,不买还是启动不起来。当然总还是有一部分人会买的。现在大家看中了教育,有人说什么都过剩,只有教育是短缺。启动教育也对。现在家长最担心的是子女上学问题,也愿意花钱。我最近在上海看了两个民间办的学校,有一个是双语学校,真漂亮,设施也齐备。一个学生入学4 万元钱赞助费,是给房地产投资商的,然后3600 元的学费,另外还要住、吃饭。双语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外企职工的孩子。另外一个学校的学生中还有司机的子女,这所学校的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为97%,许多家长愿意送子女来这所学校上学,入学竞争激烈。看来,教育消费是有潜力的。1999 年高校扩大招生,这也是一个增加消费的渠道。

我就谈这么多,供大家研究探讨。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编入此书时,作者对记录的文字作了修改

原载《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简讯》,1999 年第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