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7859200000046

第46章 求“稳”的目的是为了“进”(访谈录)

《澳门日报》记者/朱 达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辅 在接受笔者访问时对中国经济如何做到稳中求进,发表了精辟的观点。他说,国家强调稳中求进,要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求“稳”的目的还是要“进”,正像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使步子迈得更扎实。

他说,从中国经济多年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大起大落的情况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大的起伏都造成经济上的很大的损失,1993 年是在上一次治理整顿以后大起的一年。在以后实行调控,经济缓缓地下落,避免了“大落”。

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董辅 说,通过从1993 年7 月到现在,经过三年多的宏观调控和实行紧缩的政策,物价的涨势大幅度降了下来,去年零售价格为上涨指数6.1%,目前的增幅还在往下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逐渐地下降,去年降到了9.7%,实现了“软着陆”,从而使这次宏观调控的目标得以基本实现。据此,有人认为经济的老的周期已经结束,新一轮周期已经开始。从人们的预期来看,预计1997 年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增长势头,适应各方面要求,加快发展,扩大投资,这样一种要求很强。

那么,“稳中求进”方针的提出,主要是与中国经济的波动有很大关系。稳中求进还是要“进”,但要保持相对平稳地向前发展。1997 年经济的增长速度定在8%,比1996 年实际的结果要低,但人们预期1997 年实际可达到10%左右,可能比计划会稍高一点,但还是大体保持平稳发展,可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避免新的经济“过热”,从而避免再来一次调整。人们关心物价涨幅会不会重新抬头,虽然目前物价涨幅不是很高了,但还在继续涨,如果控制不好就会重新出现“反弹”。而稳中求进就会避免物价“反弹”。

对于稳中求进中所讲的“进”如何看?董辅 说,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还看不出来,现在人们提到的是房地产和汽车工业两个方面。汽车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比较遥远,启动房地产业也比较早,受到人们收入水平的限制,现在的房价很高,要用房地产带动市场消费是带动不起来的。从不远的将来看,房地产、住宅建设肯定是一个热点,但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现在居民的生活需求来看,房子问题是一个焦点,房子不够住,购买其他消费品就没有地方放。但从总体来看,众多居民生活水平还没有到买房的程度,人均收入一年才几千元人民币,房子也不降价,一套房子几十万元人民币,一般居民根本买不起。银行的购买住房“按揭”也跟不上,低档的房子,廉价的房子少,像香港那样的“廉租屋”政策,政府是可以借鉴的。

新经济增长点着重农村

他指出,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启动农村市场。近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比较稳定,去年达到9%,有很多消费品在城市已经饱和了,但在农村才刚刚开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不高,还很不富裕;二是从整个工业产品来看,不太适合农民生活需要;三是商业部门、工业部门对农村市场的开发不够,商业维修网点不够。这些都需要政策上加大力度,予以扶持。

经济发展突出结构效益

对于今后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董辅 认为有两个,一个是结构的问题;另一个是效益问题。

中央一再强调要调整结构,有各个方面的结构,集中起来讲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结构:一是产业结构问题;二是企业结构问题;三是产品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目前从各个产业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有薄弱的环节,就是平常讲的“短线”产业;另一方面有过长的环节,就是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产业。这几年经济紧缩以后,有些产业发生严重的困难。一个原因是由于冷战时期转向和平时期以后,军事工业很困难,“军转民”的工作还很不适应。整个军工行业由于和平时期军事订货的缩减,面临结构调整的问题。

另外,是由于盲目、重复的投资所带来的结构问题。如纺织业、家用电器产业,生产能力大量的过剩,使整个行业发生亏损。还有就是传统的产业,长期以来技术改造跟不上,如煤炭出现全行业的亏损;有些产业发展很不足,如信息产业、某些金融产业亟待加强,都需要通过结构的调整来解决。

从企业结构来看,一是企业规模过小,开发能力不够,形成不了规模经济,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不够。特别突出地表现在汽车行业中,全国有一两百家汽车制造厂,而有相当一部分年产汽车只有一百辆左右,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化纤工业来看,乙烯项目一般要求30 万吨,现在中国是十几万吨的小项目很多,使企业规模结构不经济,缺乏竞争力。

还有一批企业技术很落后,长年亏损,长年不进行技术改造,会被淘汰。这类企业还存在着,社会还要养着它,实际上是在消耗社会的财富,亟待调整。

从产品结构来看,有一批企业的产品在品质上和品种上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和需要,没有竞争力。企业的亏损额增加,是与结构有很大关系,结构调整要下大功夫。有些企业要转产,要进行技术改造,要兼并、破产,要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下大的力气。

第二个大问题是效益问题。国有企业近两年来效益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国有企业亏损面达43%;非国有企业的问题也不少,亏损面为20%。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已经紧缩三年多了,已经出现了市场需求的不足,有2/3 的企业存在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况,不能说都是结构上的问题,现在中国很多商场因商品销售不出去,在进行激烈的“降价战”。同时生产资料的积压也很多。这与紧缩带来的影响有关,紧缩以后,物价的涨幅会降下来,需求受到压缩;而需求压缩后,必定会导致生产能力闲置。虽然有些是不紧缩也闲置,但一紧缩就更严重了。从消费来看,有一个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放松银根、放松投资和贷款,这样会重新引起物价的反弹,引起新一轮经济“过热”。但在稳中求进的方针下,还是需要适当地增加投入,增加一些“短线”产业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企业的贷款投入。结构的调整本身也要投入,需要增量的投入,光靠存量的调整不行。如果在道路、航空、通信等等基础设施多增加一些投入,投资品的生产企业的日子就会好过些。

董辅 在这里特别指出,需求不足的现象已经存在,只是人们不大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要与结构调整、稳中求进的方针结合起来解决。

所以,结构调整很重要,如果不调整好,各方面不协调,效益就无法提高,从经济长远增长来看,就不可能有后劲,效益不好,大量的企业亏损,经济要很快地增长也是不可能的。要下大功夫,包括技术改造、企业的管理、建立新的投资体制等等。

董辅 归纳说,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增加需求,结构调整、效益低的问题突出,政府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来。这些都需要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不能单纯地追求增长速度。稳中求进当然要强调“稳”字,但目标还是要“进”。但结构的调整和增加效益就是要使经济的增长建立在更为扎实的基础之上。

原载《澳门日报》,1997 年4 月14 日和15 日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