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保守党相比,工党的党内斗争要激烈得多,党内派系,尤其是左派与右派之间的界限要明确得多。有的专家认为,英国阶级力量对比不是通过保工两党的斗争,而是通过工党内部左右两派之间的斗争体现出来的。工党的党内斗争曾对工党的发展产生过非常深刻的影响,制约工党的革新和壮大,至今这种党内斗争仍影响工党顺利走向执政之路。
一、党内斗争的回顾和概况
工党党内斗争的尖锐激烈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党内的许多矛盾都是先天就有的。
早在二战以前,工党就已发生过三次分裂。
工党成立第二年,社会民主联盟便宣布退党,原因是党的成立大会和第二年的会议拒绝了它提出的工党应以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为指导原则的主张。这是工党的第一次分裂。当时费边社和独立工党也有矛盾。1922年,独立工党领袖麦克唐纳出任工党领袖,并于1924年和1929年两度担任首相职务。1931年,以麦克唐纳为首的工党政府因预算问题发生严重分歧,导致内阁辞职。之后,麦克唐纳在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支持下,竞甩开工党,独自与自由党和保守党组成联合政府,他本人任首相。领袖的背叛激怒了工党的多数党员,于是工党将自己的领袖开除出党。麦克唐纳便和一些因参加联合政府而与他同时被工党开除的人另外组织了一个国民工党,与工党相对抗。这是工党的第二次分裂。麦克唐纳的分裂活动使工党严重受挫,1931年10月大选时,工党在下院的席位由原来的288席下降到52席。麦克唐纳推行右倾保守主义的政策,遭到独立工党的反对,于是成了它脱离工党的理由,1931年它便单独参加竞选,1932年宣布正式退出工党。工党第三次分裂。总的来讲,二战前工党的几次分裂对工党的打击只是暂时的,由于当时英国的经济、政治形势以及工人运动状况对工党的发展很有利,工党的力量还是发展很快,到1935年大选时,工党获得154个席位,这表明它已稳固地取代了自由党的第二大党的地位。
工党内部的派别经过不断重新组合、演变,到战后形成右派和左派以及极左派和中间派等派别和其它一些派别组织,其中右派和左派势力最大,而且它们之间的斗争最为激烈,给党的影响最为严重。战后以来,直到80年代初,贯穿工党党内斗争的一条主要线索就是左派反抗把持领导权的右派的斗争,并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夺取领导权。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和三个高潮。
两派斗争的第一个高潮是1946—1957年,斗争焦点是工党政府的对外政策。
从工党成立到80年代初,工党的领导权基本上都由右派把持。战后第一届工党政府的主要成员都是右派,如首相艾德礼,财政大臣道尔顿,外交大臣贝文,枢密大臣莫里逊等。这届政府也容纳了左派人物,如左派的代表人物比万任卫生兼住房大臣。以外交大臣贝文为首的工党右派制定了一个联美反苏的外交政策。贝文认为,二战结束后,英国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世界头号陆军强国苏联,因此他采取了联美反苏、重整军备的方针,积极推动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促成了西欧各国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发起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致使冷战全面展开。工党左派认为,这种对外政策没有一点社会主义的味道,完全是保守党外交政策的继续。左派活动家纷纷写文章抨击贝文的外交政策。1946年,工党左派议员组织了一个名为“保持向左”的集团,并于次年出版了名为《保持向左》的小册子。他们反对英国加入北约和重整军备,攻击接受马歇尔计划将使英国丧失自由和民主。1946年工党年会上,左派提出动议,要求修改英国的对外政策,对苏联采取较为和解的方针,被右派领导拒绝。以后左派又多次提出类似的提案,均被否决。尤其是发生了1948年的捷克事件和封锁西柏林通道的事件后,更使右派得到了反击左派的武器,左派连遭失败。
1949年,根据北约重振军备的要求,财政大臣盖茨克尔提出了一个增加军事费用的预算案。这时正逢英镑宣告贬值,英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所以在预算案中又提出削减全国疗养费用。比万认为这破坏了他制订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一怒之下辞去了他在内阁中的职务,以示抗议。另两位左派大臣一一贸易大臣哈罗德·威尔逊和供应大臣约翰·弗里曼——因同情比万也一同辞职。左派还反对政府支持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和重新武装西德的政策。以比万为首的70多个工党左翼议员在工党议会党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反对派,即比万派。他们得到一些选区党组织的支持,并利用比万主编的《论坛》周刊作舆论工具。这时,比万派约占工党议员总数的1/4,党内形成了两派公开对立的局面。
1950年的大选,工党虽然获胜执政,但得票率和席位却大大下降,只得到6席多数。这时工党领袖们年老多病、精力衰退,贝文等人去世。艾德礼感到难以继续执政,便于1951年10月提前举行大选。结果工党失败下台。这次大选失败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状况恶化,另一方面是因日趋严重的党内斗争使党的威望下降。
工党下台后,左派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觉得不再需要照顾党的执政地位了。他们在一些左翼工会的支持下对右派领导的外交政策进行更猛烈的批评,并在许多问题上在议会中与之作对。1954年2月,工党议会党团就重新武装西德问题进行讨论表决时,左派坚决反对,右派的提案仅以微弱多数获通过。比万为了表示抗议,退出影子内阁。左派的多次造反激怒了右派领导,1955年,右派领导决定把比万开除出工党议会党团。
内耗使得工党在1955年大选中再次败北。这以后,党内左派势力不断发展,比万担任了党的司库这一重要职务,一些大工会也落入左派之手。但这时,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两派斗争缓和下来。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同年6月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10月又发生了波兰人民反对苏联干涉的十月事件,同一月又发生匈牙利事件,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系列事件对英国国内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工党左派代表人物比万改变了自己的立场,由反对英国拥有核武器变为支持英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同时右派也作出和解的姿态,1958年接替艾德礼任工党领袖的盖茨克尔任命比万为影子内阁的外交大臣。比万与右派合好,比万派失去领袖,进而解体。持续十年多的两派在外交政策上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斗争结果是左派改变立场,双方妥协,但这期间,工党却两度在大选中败北,内部不团结是原因之一,尽管还不是主要原因。
两派斗争的第二个高潮是1959—1964年,斗争焦点是修改党章第四条,同时交织着在工党防务政策上的斗争。
从1951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以来,英国经济出现日益繁荣的局面,保守党的声誉不断上升,麦克米伦抓住有利时机于1959年提前举行大选,又一次击败工党。面对接连三次大选失败,在野十几年的处境,工党领导集团一方面觉得必须改变长期在野的局面,因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政党,如果长期不能执政,势必要衰落下去,更谈不上实现什么民主社会主义了。另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工党失败的原因是党的纲领不能吸引大多数选民。随着英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中间阶级越来越扩大,而工党原有的社会主义目标和国有化方针对这些人没有吸引力,进而把他们推向了保守党一边。为了扭转工党的困难局面,右派领导入主张去掉工党的意识形态色彩.以改善本党在选民中的形象。早在1956年,工党右派理论家克罗斯兰就发表了《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右派的思想,为工党的自身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克罗斯兰认为,要想保持工党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把工党由原来的工人阶级的党改变成面向全体选民的全民党。为此,工党就应该修改含有社会主义内容的党章第四条。而党内左派则与此针锋相对,他们认为工党之所以成其为工党就是因为有了党章第四条,绝对不能触动这一条,工党不能放弃公有制原则和实行国有化的方针。1959年10月大选结束后,工党右派领导人再也忍不住了,决定和左派摊牌。盖茨克尔召开特别会议,总结失败教训,提出删去著名的党章第四条,并代之以“混合经济”的内容,结果遭到党内左派的激烈反对,由于左派得到了多数工会代表的支持,右派领导无法取得多数的支持,特别会议没有作出决定。
1960年10月,在工党年会上,右派又一次提出修改党章的动议,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多数工会代表反对下,右派的提案被否决。不仅如此,年会还通过决议,无条件地肯定了党章第四条原来的写法,并责成工党执委会起草一个决议,以供未来的工党政府作为实施进一步国有化的纲领。执委会起草了一个名为《工党的目标》的声明,并在这个年会上通过。不过这个声明在阐述党章第四条时采用了折中的办法,提出公有制将采取不同的形式,包括国营、地方公营和集体企业,也包括有公方参与的私营。这实际上等于承认“混合经济”也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不一定非要通过国有化来实现工党的目标。以后工党在大选中的政策,就依据这种较含糊的解释所能允许的范围来制定和改变。这次交锋,双方以妥协告终,基本打了个平手,但左派略占上风,因为此后工党政策虽有变化,但并不是根本性的改变。
在党内两派进行修改党章之争的同时,又交叉着在防务政策上的斗争。左派从反对战争,反对核武器的立场出发,提出工党采取单方面核裁军的要求;右派坚决反对这种主张,认为面对苏联的威胁,英国应当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量。就在1960年10月的工党年会上,左派的提案以很少几票的多数获得通过。右派极为气愤,盖茨克尔发表演说,宣称他将“战斗!战斗!再战斗!把决议翻过来,以挽救我们所热爱的党。”右派组织起了名为“争取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组织,同势力不断发展的左派相对抗。双方旗鼓相当,互不相让。在1961年的年会上,两派又一次就英国应否保留核武器问题进行较量,结果右派获胜,右派的赞成核防务政策的提案被通过。
1963年,党的领袖盖茨克尔因病去世,右派失去了领导重心,结果选出了原属左派,后转变成中派的哈罗德·威尔逊出任工党领袖。这时,工党左右派都感到党在野的日子太长了,如果还不上台执政,将要衰落下去,两派必须停止争吵,拥护新领袖的领导,以争取大选的胜利。这样,两派都有合好的愿望,而新领袖威尔逊本人也具备把两派团结在一起的条件和能力。
威尔逊出身于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曾在牛津大学读书并任教,是个经济专家。他29岁时就担任了艾德礼政府的公共工程部政务次官,31岁时被艾德礼任命为内阁大臣,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内阁成员之一。以后,他又担任过工党影子内阁的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一向被誉为“工党的神童”。他精明务实,有学问而不是教条的学者,熟悉工人问题又不重复阶级斗争的词句,他原属比万派,曾和比万一起造艾德礼右派领导人的反。但是后来他又演变成中派,游离于左右派之外,所以有人说他是个机会主义者。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被左右派都接受。他在社会上有“无阶级”的形象,颇受欢迎。尤其是他才华横溢,口若悬河,因此在议会辩论中,保守党领袖霍姆勋爵完全不是他的对手,因为后者即不懂经济,又讷于言辞。威尔逊任领袖不久,便推出了他颇具新意的政策思想,主要内容是提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号召科技、经理人员同工党合作,改造工业,发展经济,有计划地建设和发展新的社会。他的这一政策思想很引人注目。1964年9月,工党在大选中以4席多数险胜,结束了长达13年的在野时期。党内两派也暂时停止内讧,党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两派斗争的第三个高潮是1966—1981年,斗争的焦点是争夺党的领导权。这段时间,左派力量不断发展并最后夺取党的领导权,进而引发党的分裂。
1964年工党执政后,开始比较珍惜好不容易得来的执政地位,两派都十分注意保持团结。再加上威尔逊本人也努力以保持两派平衡的方式来维系党的团结。他组成了一个包纳左右两派代表人物的内阁,同时他也尽量回避谈论象党章第四条这样的敏感问题,而是提出技术革命的口号,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这样工党享受了少有的两年党内和平。
1966年3月,威尔逊利用经济形势好转,工党声望上升的机会提前举行大选,工党以97席的稳定多数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