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7953600000179

第179章 尾声:北江大堤:乐章的休止符(12)

如今,我们沿着大路沿着梅江,过了雁洋,朝东南而行。一行骑自行车自驾游的青年风驰而过。一路青山倒影绿水。不时见到河堤边,有民工在砌石施工,那是180公里江堤建设的一部分,都铁定要在明年底之前完成。

鳄骨潭。远远望见丙村水电站。老程叫开车的助手小罗停车。老程指着高高的水埧告诉我:“这是阿欢很早就修建的水电站,装机容量2万千瓦。靠它的拦水埧,梅城才能长年清水环绕绿波荡漾啊。”

望不尽看不够的是一路长长江堤边的翠竹。它摇曵着弯弯的凤尾一样的腰肢,护卫着江堤和身后的田园。我对老程说,我喜欢这些凤尾竹。我将来一定会为梅州的凤尾竹写一篇散文。它不嫌贫瘠,无须施肥,一身朝气,长年翠绿,高风亮节,是客家人性格的缩影啊!

老程问我,来梅州采访几天,材料收集得如何,“这几年,许多文化人好朋友来梅州,都是助手小罗、永芳带他们参观。我陪你采访了几天,是这几年花时间陪得最多的客人。”

老程说这话,并不是说明笔者有多重要,而是体现出他对梅州治水报告的重视,反映了梅州父老的深情。

我想起此行所到之处,市委、市政府、各县和水利业务部门的重视。市委和水利局,给我送来历年水利建设、特别是2009年最新进展情

况--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建设长治久安的民生水利着眼,坚持把治水列入市的重点工作,按照“一不出现垮埧决堤群死群伤,二能留下长治久安水利工程”的要求,转变治水理念,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2.5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19亿多元】,先后实施城乡防灾减灾工程、整治七大水利隐患、饮水安全和解困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从根本上去治理隐患,走出了低水平治水的被动局面。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一批大中型的如五华县东方红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蕉岭黄竹坪水库、城北干才水库加固扩容工程都进展顺利;五华益圹水库、桂田水库、平远黄田水库、兴宁石壁水库等,除险加固都在加紧推进。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全面加快。5年来,完成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115宗,解困24万多人,受益45万多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96宗,受益50多万人。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00多宗工程,已通过省级验收。

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治理。治理小流域95条,面积1200平方公里。

小水电建设长足发展。装机容量达近8万千瓦,小水电与大电网互补,使全市户通电率近百分之百。

由省防总和省军区在梅州新组建的防汛抢险民兵轻舟五大队,初战告捷。在6月平远洪灾中,解救群众500多人。

全市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水库山圹等蓄水工程的管理大力加强。开发了三防指挥信息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梅江梯级电站监管系统,实现了与市政府信息中心和水文分局光纤联网,提高了水情预报和防灾抗灾指挥能力。

水利局领导还向我透露事关市民饮水安全的一个大信息。目前,清凉山水库只能维持眼下梅州城每天13万立方的供水能力。刘日知书记对事关百姓饮水问题十分重视,市委、市政府已经设想对清凉山水库扩容,增加一千万立方,饮水问题能缓解几年,同时在梅江的梅南段上游,增建几座水库,增大水容量,从目前供应30万人扩大至80万人。解决远期四五十年的用水计划。

--笔者知道,前些时秋旱,清凉山库容下降,供水有点紧张。扩容这个信息,是一个大利好,连同近两年治水新成果新进展,是市委、市政府送给梅州人民的一份“厚礼”。

我们来到离江边不远的丙村镇,徜徉在老街上。今天正好是墟日,街上人来人往。客家各种特产小吃、有名的鱼丸肉丸,还有滴着露珠的无公害蔬菜,摆满了市场。还没有到春节,香喷喷的糯米煎丸都出锅了。以前,丙村镇上年年水淹,现在早已不见灾痕了。

回程的路上,我同老程聊起几天的采访见闻,他眼前发亮,心潮难平。他说,作为一位作家一个客家之子,过去也曾长期在汕头、广州生活,云游四方,但最后仍是归宿梅州。自己同这里的山水有深厚的感情。“我在梅州参加过土改、四清、基本路线教育,当过公社副书记、县委常委。梅州的哪一条河边没有我的足迹?我的长篇小说《胭脂河》,写的是仁居河、仁居镇;《樟田河传》,写的都是石窟河边的事;《长舌巷》中一对恋人谈恋爱的环境,就是长潭水库。一对恋人十分情深,因为当年我在蕉岭参加了一年路线教育,对长潭比较熟悉。”老程说,没有阿欢的灵感启发和他当总后台,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没能想到这本书。“现在在做,就一定去做好。我都78岁了,这也许是自己对梅州和梅州山水的最后一次回报。”

是的。梅州和梅州山水,是联结海内外游子和客家母亲的脐带。“士为知己者死”,游子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记挂母亲,关注梅州山水。故乡送我的《梅州水利志》和《梅州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放在我的枕边,将夜夜伴我入眠。

祝福你啊,梅江!祝福你,梅州山水!期盼你山更绿,水更清。

梅江在我心上流!

【李钟声:曾任《南方日报》副总编辑、《南方日报》出版社总编辑】

《绿水为弦谱新曲--追寻梅县治水源头和归宿》

李钟声

序曲:治水呼唤植被,治水的源头在植被。消灭荒山不易,“全国绿化模范县”的荣誉来之不易。培育绿、创造绿,是梅县民众和上下官员的共同追求

因编辑和写作《中国治水史诗》,水,成了五、六十位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2009年的共同话题。

因《中国治水史诗》编辑部设在梅州,治水和水文化,亦成了2009年梅州见报率很高的一条新闻。这条新闻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从此,梅州文化中,应该添进梅江治水以及梅州文化人与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对中国治水和水文化作出过贡献的一笔。

2009年,冬日。我来往穿梭于广州--梅州,巡视于梅江和她的许多血脉支流的两岸,察看过一条条壮观的堤围,徜徉在一座座绿波泛泛的水库大坝前,还参观过那水轮机欢唱的大小水电站……追寻半个多世纪以来,梅州儿女治水的足迹,企求为家乡父老谱写一曲治水壮歌!

我在粤东北梅州行走半月,记录和思考500万客家儿女和水的亲缘关系。江河水给他们帶来喜怒哀乐,也帶来苦澀甘甜。我把父老们60年与水的搏斗,概括为“壮歌”!自觉感人,震撼心魄。那坚固的花岗岩石筑起的江堤,那蓄积了甘霖和农民憧憬丰收希望的水库,那将古老山村与现代生活牽手相连的电站输电线,还有为此而辛劳奋斗终生的父兄们,他们拦水,斗水,管水……恸天地,泣鬼神。真可谓,壮则壮矣!然停下打稿键盘,总觉得仍缺少了点什么?

我们今天讲水和谐,水文化,水文章--这也许就是人类与水交往渐趋成熟的思维的科学发展。人类祖先的祖先,本来就是从水中来的。亿万年前,大宇宙中的微生物,因水而变化而向高级物种进化。水之于人类,就像母亲孕育期的羊水之于婴儿那般重要呵。

新年以来,塞外飘雪,京城低温,五岭内外寒风阵阵。然而,车过阴雨中的粤东北梅县,冬如春日,处处绿韵。“十里森林围城”、“创建宜居之地”、“坚持绿色崛起发展经济”等红色标语,挂在县城街头、省道国道周边。呵呵,营造绿色环境绿的氛围,是梅县人的习惯、梅县人的追求。

种绿,追求绿,创造绿,成了梅县上下民众的共识和一届一届干部肩上的责任。在这以丘陵为主的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上洪災旱患频仍,60多万梅县儿女在长期与山水打交道中,对森林、绿树以及一草一木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在梅县,绿,不仅仅是营造了环境,而且是融入了他们的骨髓和心灵。杨钦欢先生提出关注植被,将植被放在治水的篇首,并不是偶然的心血来潮。这是他长期关注水、思考水、同水打交道的必然,是他思维的结晶。他从天旱、水患、修堤、管水,溯源而上,看到治水的源头在植被,实在是抓到了问题的要害。梅县林业局局长李源才评价说,杨总提出重视植被是相当内行的,是高瞻远瞩的。早在2000年之前,杨总为支持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蓄积,就在各个镇与山民和农户签约,由公司出资,以20元/亩的补贴,租下几十万亩山地,每年为此多投入数百万元。

在梅县,县委、县政府对植树造林长抓不懈。现任县委书记李远青说,梅县的林木在1958年大跃进时代和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严重,伤了原气。森林蓄积大大減少。感谢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怀,大抓植树造林,特别是林若书记“十年绿化广东”的部署,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折。梅县历届领导,都将治山治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几十年来,梅县将植树造林消灭荒山作为提高植被改善植被的重点,从文革后到90年代初,飞〔机〕播造林即达200多万亩,使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十年绿化广东”中,梅县只用了5年,即全部种上了树。县林业局给笔者两组对照数据:

1985年,梅县总土地面积410万亩;

山地面积共312万亩;

有林面积为177万亩;

活立木蓄积共174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为41.4%。

到2009年,有林面积达299万亩;

活立木蓄积达76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72.8%;

绿化率达98%以上。

这些数字,为我们提供和描画出怎样的图景呢?它告诉我们,20多年,梅县的有林面积提高了70%。林地面积多了,封山了,树长高长粗了,活立木蓄积增加了将近5倍。更难得的是,全县已从1985年的100多万亩荒山,到完全消灭了荒山。1993年,梅县被评为“广东省绿化达标县”,1995年被评为“全国飞播林示范县”,1996年开始,在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主持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18次会议上,梅县被确定为首批10个“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之一,2006年实现了“广东省林业生态县”,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

这些荣誉,来之不易。内中浸满了全县父老的辛劳和汗水。

一、开战荷泗水,治理小流域

从梅城出发,沿着通往汕头的高速公路,沿着碧水盈盈的梅江,越野车向南,再向西。

一路上,梅县水务局刘煌粦局长向笔者介绍梅县的地理地质构成,以及“崩岗”的严重情况。

梅县地处粤东北丘陵山地,区内雨量充沛。亿万年来,在南方温湿气候条件下,频繁暴雨反复冲刷花岗岩地层,岩体风化剧烈,变得结构疏松,风化砂壤土和砾岩风化类堆积土石,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砂砾崩塌,那情景让人想起电视镜头上出现的泥石流。然而,它崩塌的坭砂中,主要是花岗岩风化成的砂砾。植被无法驻扎且年年破坏加重。这种现象,当地人和水利工作者叫“崩岗”,即山冈风化崩塌呵。水土流失,砂石俱下,树草不能扎根,再加上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国人对大自然的疯狂索取,大规模毁林开荒,顺坡直耕,乱砍滥伐,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建国初期的234平方公里,发展到1983年的306平方公里。县域自然生态不断恶化,社会经济生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全县范围内有227公顷良田淤成砂砾滩。常受黄泥水侵浸的农田将近2000公顷。内涝,旱灾,肥份流失,土质变坏,农作物減产;

--全县被淤塞抬高的大小溪河床有80条,淤积塘库100多宗。库容減少,蓄水能力下降;

--水土流失恶性循环,山光、地瘦、人穷。生态失衡,物种消失,威胁人的生存。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前往考察的荷泗水小流域。

荷泗水是梅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这里,以前水土流失严重,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沟状流失,面状流失,面积就达30多平方公里。大大小小的“崩岗”有1500多处。连绵的山体,到处皮开肉绽,袒胸露臂。常常是大雨中黄水滔滔,全镇范围内近百平方公里良田变成沙坝。当地群众称它“晴天张牙舞爪,雨天血流成河”。同行的县水务局水保股股长、工程师巫南祥告诉笔者,1985年,国家水利部专家来调研,看荷泗水一帶水土流失那么严重,向省里反映。当时,省人大主任罗天帶了一个调研组,驻进荷泗,尋求治理办法。此后,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水务部门帶领群众,奋战了10年,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整治,终于取得了成效,改变了面貌。

越野车驰过扶大,进入当年的荷泗镇大和墟。穿过村道,一幅“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区”的蓝色标志牌,醒目地竖立在大路边。车行山道,进入一条长长的狭谷。望不到边的柚园。浓荫如伞的柚树下,群鸡在泥土中觅食。几个年轻的园工,正将一袋袋花生麸和鸡屎肥埋进树下。笔者和巫工程师下车同他们攀谈,问他们在这里做工几年?可知道昔日这里的面貌?此山沟过去的地名?他们连连摇头。不是过来人,谁会去留意当年的情景呢?

是的,要不是巫工程师从包里拿出一本手册《荷泗水小流域水土保持精品工程简介》,谁会相信昔日这里是一片沙渍地,周围是连绵的开膛破肚的崩岗?这里叫曾九塘。小册子上两張对比照片:治理前红岩砂砾,乱石遍地。治理后果林秀美,田园风光。照片旁的文字说明写着,“曾九塘山地面积7870平方米,其中面状流失4330平方米,崩岗流失1530平方米,有崩口86处。十几年来建石谷坊86座,拦沙坝3条,水平沟6千米,砌石溢洪道30宗,完成土方7.87万立方米,种草种树3100多平方米,种果900多平方米。该区去年总收入近20万元。”

对照着小册子,我们进入了叫“餓哥塘”的山谷。当地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因长年山崩土失,哥哥餓死,弟弟远走他乡。如今,经十年治理,早已是柚树成林,果木泛绿。周围当年張牙舞爪的崩岗,被驯服了。一座座当`年崩塌的山体,早被树草固化。山前的拦沙坝、排水沟、拦洪牆,仍留下一点昔日战斗者的影子。不再崩塌的半壁山体上,草青翠,树婆娑。风中的蒼松露出十多米长的根须,深扎在陡峭的风化岩壁上,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治崩岗人的崛強!

小册子中记录的这种经过治理后彻底改变面貌的崩岗山谷精品工程,在荷泗水小流域,还有十多条。柏塘坑、东坑塘、陶塘坑、横坑塘、石塘、罗塘坑,等等。它们外貌相似,性格相似,晴天火焰山般露着赤红双眼,张牙舞爪,雨天洪流夾帶大量泥沙,血流成河。到今日,这大自然的疯婆,经过调教治理,都变成秀美可人、人见人爱的村姑了。

治理荷泗水小流域,是一场经历了同抗战时间一样长的伟大的战役。它的意义在于,不但疏通和疗治好了梅江上游的“微血管”小溪河,使之減轻了对梅江淤积的压力;而且,它用活生生的实证昭示人们,客家人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不管环境多么险恶,都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昔日伤心的荷泗水,成了梅县干群和水务工作者今日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