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就是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看见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他英武魁伟,河伯就喊:“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起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嗖”的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账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张弓搭箭。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蹚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了!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七
大禹治水大功告成,他崇高的威望无人匹敌。他这时就如天子一样,下令并规定天子国都以外500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紧靠王城百里以内的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10里以外到200里以内的要交纳禾穗,200里以外到300里以内的要交纳谷粒,300里以外到400里以内的要交纳粗米,400里以外到500里以内的要交纳精米。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靠近甸服100里以内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200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外300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
侯服以外500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靠近侯服300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200里以内要振兴武威,保卫天子。
绥服以外500里的地区为要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靠近绥服300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200里以内要遵守王法。
要服以外500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最边缘的荒远地区:靠近要服300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200里以内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到南,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
舜帝这时面对大禹会是什么心情?水患解除了,鲧的儿子安全归来,威望达到了顶峰,甚至超过了自己。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治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大禹做到了,并因此而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开会表彰禹治水有功,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做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你发扬了我的圣德,功劳太大了!”于是,舜赐给了大禹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玉圭。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天下从此从水的梦魇中解脱出来,共享太平。
不久,他又封禹为伯,以夏为其封国。
帝舜在位33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17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3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据说,《山海经》就是九鼎上图案的绘本。
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了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地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打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帝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帝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禹为巩固统治,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传说西部有个部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当地百姓对他很尊敬,并给予礼遇。他沿途问人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种五谷,教育部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
古越部落酋长防风氏,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3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禹的神圣,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道:“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巴,低下头就不见了。帝禹到涂山,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帝禹在位15年后逝世,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终年100岁。
禹子启即位后,每年春秋派人祭禹,并在南山上建了宗庙;禹的五世孙少康即位,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禹冢,并建祠定居;秦始皇也曾“上会稽、祭大禹”。
现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户多为姒姓,就是禹的后代,如今已传至144世。绍兴成为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
4000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历代祭禹,古礼攸隆,影响巨大。祭大禹陵已有定例,历代以来,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赍礼来会稽祭禹者更多。到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又亲临绍兴祭禹。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祭。1995年开始,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每5年一祭;地方民祭和后裔家祭则每年一次,绵延不绝。
【熊育群:广东文学院院长】
《淮河的警告》
陈桂棣
序话说淮河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江淮熟,天下足。”
这古老的歌谣不知流传了多少个年代。
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的淮河,起初不过是轻浅如线的一股细流,涓涓湲湲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危岭野谷,它不停息地集聚着,流淌着,来到浩瀚的大平原时,便以博大的胸怀汇流纳川,先后将泉河、颍河、涡河、奎河、沂河、沭河等数百条河流,拥入自己的怀抱。于是,它迅速地变得洪洪泱泱,终于成了匍匐在祖国心腹地带的一条大河。
在中国的版图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像它那样密如蛛网般地纵横交错了。一级支流一百二十多条,二级支流四百六十多条,全流域主要跨省河流就有一百余条,养育着两岸一亿五千多万人口,其人口密度雄踞全国各大流域之首!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大部、安徽和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以及湖北少部。拥有名播海内外的郑州、开封、许昌、平顶山、阜阳、蚌埠、淮南、淮北、徐州、扬州、淮阴、盐城、临沂、济宁、枣庄、连云港等三十六个地市;亳州、宿州、兖州、滕州、项城、淮安、兰考、曲阜、盱眙等一百八十二个县以上城镇,星罗棋布。
淮河古称淮水。它和我们这个民族一样地古老。
相传,伏羲氏和女娲的氏族部落就活动在这流域上游的颍河岸边和今天的河南省淮阳一带。三王之首的夏禹不仅娶了淮河岸边的涂山氏为妻,而且,为疏导淮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使这一片土地变得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就建都于此。而夏、商王朝的兴起,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列强常以淮河相毗邻;其后,但凡历史上出现南北分治,也多以淮水为界,仅南北朝,南方的宋、齐、梁、陈,北方的北魏、北齐、北周诸国对峙一百七十多年之久,就是划淮而治的。到了统一时期,淮河又常是州、郡、府、道的边界。因此,大河两岸,战事纷纭,曾多少次刀光剑影,鼓角齐鸣,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淝水之战、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曹操吕布的彭城交兵……漫卷战火狼烟的风云。
淮河自古多豪杰。许多人的名字,至今仍像耀眼的星辰,闪烁在我们的上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庄子、老子;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刘邦、曹操、诸葛亮、朱元璋;民族英雄关天培,巾帼英雄梁红玉,神医华佗,书圣王羲之和颜真卿,史学家司马光,文学家施耐庵和吴承恩;更有少林名僧,梁山好汉,扬州八怪……文才武略,风靡云蒸,真是人杰地灵。
然而,淮河又是一条极不幸的河流。它的遭遇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
据载,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从汉武帝时代就开始侵入淮河。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元一一九四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决口,占据那里的金统治者,希望以水代兵,借黄河的洪水侵扰南宋,致使暴虐的黄河在无遮无挡的淮北大平原,一泻千里,抢去淮河入海的水道。自此,黄河开始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夺淮历史。
挟带一万多亿吨泥沙的黄水,使鲁南的沂、沭、泗河不能入淮;苏北淮阴以下入海河道被夷为平地,逼淮从洪泽湖南决入江;无数支流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
黄河使淮河环境的变迁,成了世界河道史上罕见的变化最激烈的河道之一。
昔日那美丽的歌谣,被强悍的黄河击碎了;历史上的丰饶富足,也恍惚成了遥远的童话。淮河两岸民不聊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有雨无雨都成灾。
淮河成为举世闻名的害河。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淮河又一次发了大水。受灾的百姓衣食无着。毛泽东看着淮河灾情的电报,特别是读到“人民群众在汪洋大水中挣扎,遭毒蛇噬咬而毙命”时,嘴里不住念道:“解放了,老百姓还受这么大罪?”遂喊来秘书田家英,顿足道:“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
当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而帝国主义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值此内忧外患之际,毛泽东却毅然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把治理淮河和抗美援朝看得同样重要,调百万之众,在数千里的治淮工地上摆开了“人定胜天”的战场。
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进行的第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这工程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四十多年里总投资四百多亿元。先后建成各类水库五千三百多座,大中小型水闸四千三百六十四座,加高加固支流堤防一万五千多公里。尤其是苏北灌溉总渠的竣工,打通了一条新的入海河道;而且,基本理顺了豫、皖、苏、鲁四省的水系,将整个流域置于有效的控制之内。
淮河终于由水害走向了水利,那古老的歌谣也正一天天变成了现实。
然而,有谁会想到,在治理淮河走过了四十多年艰辛历程的今天,水患既隐,污患又出。一九九三年国家环保局发表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淮河流域水污染较重。枯水期水质污染严重,超标河段占百分之八十二。”淮河成为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河流。这种危害,比黄河带给它的更为深重。它直接危害到了两岸人民的生存环境,祸及子孙。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洗衣灌溉,
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身心受害。
一首新的歌谣,唱出了淮河儿女心中的隐痛。
盱眙,是江苏省中部洪泽湖边的一个小县。千里长淮奔涌而来,横穿盱眙,注入洪泽。当然,洪泽湖,这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并非淮河的最终归宿。经过洪泽调蓄的淮河,兵分两路,大部分向东南,由扬州市的三江营进入长江;少部分朝正东,沿着人工挖出的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流入黄海。
盱眙人至今不堪回首一九九四年七月那噩梦般的日子,黑色的日子。
七月二十八日凌晨,被连天干旱和高温折磨得筋疲力尽的盱眙人,一觉醒来,吓呆了:平日黄绿色的淮河,突然变成了酱油色;浑浊不堪的水面像涂抹了一层又厚又怪诞的油漆,浮荡着白花花的泡沫,奇腥恶臭;随处可见的死鱼无不翻瞪着恐怖的眼睛,像在怒问苍天。
这可是盱眙人民维系生命的唯一饮用水源啊!
尽管在这前一天,县政府发布了一个关于淮河遭受严重污染的通告,通知居民抓紧储水,县自来水公司供应的水将不能饮用,但大家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淮河水污染的事故就时有发生,十年间已相继出现过十几起。每次咬咬牙就过去了。但是,这一次,连发布通告的县政府官员们也大出意外:想不到“严重污染”竟“严重”到了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