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理论,它是在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针对资本同质性假设而提出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无论在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许多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人力资本理论从萌芽、诞生到不断发展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而且人力资本理论目前也逐步融入主流经济学之中。
一、人力资本思想的起源
人力资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那时,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在其著作《赋税论》中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的著名论断;法国的布阿吉贝尔也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劳动价值”的论点;魁奈(1758)认为“构成国家强大的因素是人——人本身就成为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性因素”。这些朴素的思想实际上已肯定了人的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之后,“西方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明确将劳动者的才能与生产工具、生产性建筑物、土地改良费用并列视为社会的固定资本,这已经把人的劳动能力归入资本的范畴。在斯密的基础上,萨伊(1803)又作了进一步分析,他特别强调人才,尤其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他还把科学知识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劳动对待,并提出了教育是一种资本,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马克思则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大师的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及其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核心。马克思从哲学高度阐明了人是劳动的主体,自然资源是劳动的客体,资本资源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媒介。而且资本资源实质上是劳动主体的延伸,是人对自然控制的表现。可见,马克思把人和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到了空前的地位上。
此后,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继承了人力资本思想,如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曾观察到“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等原因的束缚,他们始终没能够把人的因素明确看成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急需理论上的支持,于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20世纪50年代对人力资本研究较为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他在195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中,首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建立了个人收入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在另一篇开拓性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体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资上获得的私人收入。然而,明塞尔的研究成果并未能广为人知。一般的,人们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是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和加里·S。贝克尔(G。S。Becker),而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则首推爱德华·丹尼森(E。Denison)。
舒尔茨是从探索经济增长之谜而踏上人力资本的研究之路的。他发现,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因此,舒尔茨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统计数字,分析了一些在战争中受到重创的国家(德国和日本)以及另一些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其国民收入的增长一直比国家投入的资源的增长快得多,从而判断这种现象一定是遗漏了某些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人力资本理论终于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的一门新学派。②统计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现代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的作用。③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与途径:认为和体现于物质产品上的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而具体的投资方式舒尔茨归纳为:医疗和保健、在职人员训练、学校教育、企业以外的组织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等。④对人力资本的关键性投资——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的研究。
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与舒尔茨并列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他的著作《人力资本》(1964)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的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对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分析。他运用成本—效用分析、均衡分析和稳定偏好等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决策做了量化分析,提出了抚养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家庭时间价值和时间配置、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等经济学的新概念,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着重量化分析了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投资与收益;同时,还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贝克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颇具开创性,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丹尼森(Denison,1962)首先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传统分析方法在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不能由劳动和资本投入来解释的“残差”,丹尼森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论证了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5%的份额归功于美国的教育,而非舒尔茨的33%。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与舒尔茨等不同,增长理论的学者则是沿着另一条思路——经济增长模型来论述人力资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P.M.Romer,1986)、卢卡斯(R。Lucas,1988)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经济学家建立的、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
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收益递增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中,知识或技术是私人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产物,像物质资本投资一样,私人厂商进行知识投资也将导致知识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为了说明即使在人口增长率为零时知识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罗默假定:知识生产的私人收益率递减;新知识的社会收益率递增,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性,经济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者是价格接受者。罗默证明:在上述假定下,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从而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呈递增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增长。经济可能存在着竞争性均衡和社会最优。竞争性均衡一般是社会次优的,政府可以采用适当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达到社会最优。罗默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增长模型之中,并且认为知识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把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两种效应的结合不仅可以使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而且也能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对于个别厂商来说,这种递增的收益形成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又成为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来源。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在长期内能够持续增长,以及世界各国或不同的企业在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1988年,罗伯特·卢卡斯(R。Lucas)在美国《货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本增长模型。与罗默的研究稍有不同,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模型”,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着重用人力资本来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卢卡斯模型由两个模式组成:第一个是“两时期模式”(Two Periods Model);第二个是“两商品模式”(Two Goods Model)。“两时期模式”将资本区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将劳动划分为“原始劳动”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由于该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完全是在生产过程以外形成的,这不能代表人力资本获得的全部情况,因此,卢卡斯又提出了建立在“实践中学习”思想上的第二个人力资本模型——“两商品模式”(Two Goods Model)。“两商品模式”认为,产出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某一种商品所需的特殊的或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即专业化的劳动技能)。人力资本的获得有两种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和通过实践中的学习,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干中学”获得的。该模型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区别。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为:其一,把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一般人力资本理论尽管也涉及经济增长问题,但他们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外生变量,也没有建立定量模型,而罗默、卢卡斯等人不仅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增长模型,而且使之内生化。其二,从经济增长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把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某一产品所需要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强调,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具体化、数量化。其三,揭示了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和“外溢效应”,即通过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内部效应”和“边干边学”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外溢效应”。
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提出,知识资本的理论随之兴起,其代表人物有:加尔布雷恩、埃德文森、沙利文等。知识资本是从分析知识资本结构的角度来解释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了人力资本与结构性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通过制度安排和组织安排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价值的实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视结构性资本的建设正是人们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特性的结果。因此,可以说知识资本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目前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