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普京八年
7981500000033

第33章 医疗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

俄罗斯成立以后,鉴于苏联时期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所造成的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单一的、集权式教育制度所带来的诸多弊病,从叶利钦时代开始,就对医疗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相关的制度框架。在此基础上,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普京时代又对上述两项制度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一)叶利钦时期的医疗改革

1991年6月,俄罗斯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公民医疗保险法》。1993年4月和1996年又分别通过了《关于建立联邦和地方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的规定》和《俄罗斯联邦公民强制性医疗保险法》,这些法律文件为1994 年正式推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

根据这些法规的规定,俄罗斯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成立医疗保险公司、设立强制医疗保险基金、建立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等构建起强制医疗保险制度;将强制和自愿医疗保险缴费作为医疗保健的主要资金来源;在职人员的强制医疗保险缴费由企业承担,而非在职人员和预算范围内的就业人员的强制医疗保险费由预算拨款支付;在强制医疗保险范围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数量和条件,各地依据政府批准的强制医疗保险基本纲要和当地权力机关通过的地方性纲要具体执行;医疗保险业务由非国有的保险公司经办。此外,还在企业额外缴费和公民个人缴费的基础上实行自愿医疗保险。

从这些原则来看,俄罗斯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维持国家医疗系统和鼓励创建私人医疗系统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强制医疗保险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

1.设立强制医疗保险基金

强制医疗保险基金分为两类:一是联邦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主要功能是以对地区基金拨付补助的形式,对俄罗斯各地区强制医疗保险纲要拨款的条件进行平衡;二是地区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主要功能是从财力上保证各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强制医疗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企业、组织等投保单位缴纳的强制性医疗保险费,费率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3.6%,其中0.2%上缴联邦基金,3.4%上缴地方基金,这部分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企业和组织在职人员的强制医疗保险费;二是国家预算拨款,主要用于儿童、老残恤金领取者和预算范围内就业人员的医疗费用开支;三是从事个体劳动和私人经济活动的公民缴纳的强制医疗保险费。以上三项缴费所构成的强制医疗保险基金的绝大部分留归地方使用,只有很少部分(约为1%)归联邦支配。

强制性医疗保险金的缴纳办法是:以雇主身份出现的各类缴款人,在领取发放工资时缴纳,每月缴纳一次;从事经营活动的公民,根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期限,并按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基数缴纳;农户、农场、北方少数民族的家族公社,每年缴纳一次;按合同雇用其他公民的自然人,每月5日前缴纳上个月的保险金;地方政府在每月的25日之前,按不少于有关预算中规定用于该项目的季度资金总额的1/3拨付,用于无工作居民的强制医疗保险;残疾人、退休者创建的企业和组织或残疾人、退休者人数超过50%的企业和组织可免缴强制医疗保险金。

2.成立医疗保险公司

医疗保险公司是不受医疗保健管理机关和医疗机构支配的独立经营主体。医疗保险公司履行承保人的职能,负责为被保险人支付医疗费。企业和国家管理机关作为投保人首先同保险公司订立为本单位本部门就业人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合同,之后保险公司有权选择能为被保险人(企业的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和预算范围内的就业人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并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公司可代表被保险人的利益对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必要时对医疗单位提出索赔和罚款制裁。

3.建立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

根据1993 年4月通过的《关于建立联邦和地方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的规定》,成立了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是独立的国有非商业性金融信贷机构,其必须向地方行政机关和相应的权力机关汇报工作情况,但在行政上并不隶属于医疗保健管理机关。它不仅履行给医疗保险公司拨款的职能,而且履行直接给医疗机构拨款的职能。国家医疗拨款模式的具体流程是:首先将资金划入国家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然后由国家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再划拨给能直接与医疗机构签订合同的非国有医疗保险公司。可见,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拥有监督和管理医疗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业务活动的权力。此外,它还执行国家在强制医疗保险方面的社会政策,负责强制医疗保险基金的集中、分配和使用。地方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和其分支机构被授权不仅可以同医疗保险公司签订医疗保险合同,而且自己也可以履行承保人的职能,并同医疗机构直接建立业务关系。而且,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在其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被免征收入税,但保险公司却不能享受这一优惠。

但实际上,1995~1996年俄罗斯推行强制医疗保险的制度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大多数地区的改革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96 年秋天,政府又向国家杜马提交了新的法律草案,试图再次修改和补充现行的强制医疗保险模式。由于法律草案首先反映的是医疗保障机关工作人员的利益,在其他利益集团的阻挠下,该草案只有极个别联邦主体予以采纳。到1998年,强制医疗保险的制度由于资金的问题实际上已经运转不灵。为此,国家杜马通过了在2001年实施的医疗保险改革方案。该方案除了引入病人和保险公司共同支付住院和门诊费用的一般规定外,还对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作出了具体规定,即规定了治疗每种疾病最起码的医疗和药品服务。社会医疗保险将保证每个病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免费服务,但是如果医疗服务超过这一水平,则只对贫困人口免费,而非贫困者对此则须直接付费或通过自愿投保的医疗保险项目支付。这项规定实质上是对贫困人口实行的医疗救助方式。

可以说,俄罗斯法律规定的强制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完全实行,改革具有不完整性和局部性缺陷。具体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

第一,资金不足,预算缺口较大。主要原因首先是雇主们想方设法降低缴费基数,以达到少缴保险费的目的;其次是地方财政往往因为资金不足不缴或少缴医疗保险费;最后是由于管理机制和诸多流程上存在的缺陷,使得承保人、医疗机构和医生缺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动力,浪费现象、基金被挪用问题时有发生。第二,医疗保险多头管理,缺乏整体性和规范性。医疗保险管理机关和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没有隶属关系,职能划分和授权管理上存在很多不明晰的地方;医疗保险基金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保险机构之间缺乏竞争。许多地区没有建立医疗保险公司,而在建立了医疗保险公司的地区,其业务活动也仅局限于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内,彼此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第四,患者的选择权缺失。强制医疗保险的执行首先是由企业和地方权力机构选择医疗保险机构,然后再由保险机构或者地区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及其分支机构选择医疗机构,对患者来说,自由选择医生和医疗机构的权力仍只停留在“纸面上”,在实践中难以实现。第五,改革效果不明显,医疗服务质量和普及程度没有改善。医院的诊断设备和医疗设备不足,医疗保险系统向病人提供的免费药品逐年减少,免费医疗的覆盖范围下降,患者承担的自费部分增加明显。

(二)普京时期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普京第二任期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关注开始加大。具体政策举措如下:一是扩大资金来源。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来实施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拨款,2005~2006年来自社会保险基金中的资金占俄罗斯医疗卫生资金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1.8%和2.6%,此外还尝试在一些地区实行以退休基金来保障向离退休公民提供医疗保障的制度。二是精简医疗机构,扩大门诊部职能。对现行医院和门诊部进行考核,缩减医院床位数量和关闭一些条件相对落后的医院和门诊部,与此同时,保留下来的门诊部职能将相应扩大。三是调整医疗系统人员构成比例,提高工资。针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的状况,扩大基层医护人员的数量,并将其工资提高1~2倍。四是不断增加对卫生医疗事业的拨款。2006年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已经占到GDP的3.2%(2001年为2.8%),其中联邦预算投入增加较为明显,从2001年占医疗投入资金总额的8.7%增加到2006年的27.8%,达2415亿卢布。五是实施“健康”国民项目,制定卫生发展战略。从2006年开始实施“健康”国家规划项目,当年的支出就高达787亿卢布,占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9.1%。“健康”国家项目框架下的高科技医疗救助项目进展状况较好。为推行该计划,2006年,卫生与社会发展部对该项目的拨款达99亿卢布,同年7月普京总统又签署命令,决定成立隶属于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发展部的联邦高科技医疗救护署,目的是提高现代医疗技术与新型诊断和医疗方法研制、应用的效率。俄罗斯政府被委托在3个月内制定高科技医疗救护署的规章。第一批高科技医疗救护中心已于2007年初投入使用。计划在2008年之前,在俄罗斯建造15所高科技医疗救护中心,每一所医疗救护中心的建设成本为10亿美元。此外,为推进卫生事业的长期发展,卫生与社会发展部正在制定2009~2019年卫生发展10年战略。

从普京时期的这些改革举措来看,主要是增加资金的投入,制度性的改革举措并不多。若没有深入的改革举措,即使资金投入再多也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说,俄罗斯医疗制度改革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力量不足。多年来的强制医疗保险改革并没有增加民众和医生的现实利益,因此,他们对改革信心不足,缺乏推进改革的动力。而在改革中业已形成的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三个特殊利益集团之间,即医疗卫生管理机关、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和医疗保险公司,则存在着利益的制衡,未来改革的推进将取决于这些集团之间的斗争和相互作用。

其次是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缺乏社会监督。国家和医疗保险机构不能为公民提供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等信息。公民缺乏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的知情权的结果是公众监督力度不强。最后是医生收入低的问题。尽管从2005年之后,俄罗斯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资水平,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的工资,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依旧有较大的差距:西方国家医生的收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3倍,而俄罗斯目前医生收入仅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5%。收入低必然导致责任心的下降,使患者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教育制度改革

(一)叶利钦时期的教育改革

1992年7月,俄罗斯联邦新版本《教育法》开始实施。俄罗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定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并保证教育拨款,教育经费不少于国家收入的10%,保障教育预算拨款的兑现,制定教育拨款标准。”二是改革教育机构的所有制形式。针对苏联所有的教育机构都由国家开办的情况,《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可以是国立的(由联邦或联邦主体开办)、地方的或非国立的(私立的以及由社会和宗教组织开办)。”三是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法》规定了更为灵活的联邦、地区和地方三级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用以代替过去单一、集权式的管理体制,规定教育机构具有法人地位,其在教学、科研以及资金筹措和使用方面将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四是改革教育投资体制。针对国家对教育财政拨款严重不足,而社会对教育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联邦法律规定,高校除了得到国家的教育拨款外,还可以接受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或通过商业性经济活动以及非商业性的经济活动(指提供有偿教育服务)获得收入。在1996年颁布的《高等和大学后专业教育法》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招生计划后,可以招收自费生。五是改革教育结构和学位制度。苏联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只有一个本科教育层次,大学毕业生不授予学位,只获得所在领域的专家称号。这种状况不利于俄罗斯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国际人才交流。为此,俄罗斯联邦科学院、高等学校和技术政策部高等学校委员会于1992年3月13日通过了《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结构的决议》,之后又颁布了《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根据这些文件,俄罗斯高等教育逐步向不完全高等教育、基础高等教育和专门化高等教育三个层次过渡。完成基础高等教育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完成专门化高等教育后获得硕士学位。六是建立国家高校评估机制。《教育法》规定,所有教育机构必须首先取得办学许可资格,要通过评定委员会的评定。高校综合评估由三部分组成:取得许可、参加评定和进行资格审定。对于希望获得颁发全国认可的、国家样式的《高等教育毕业(学位)证书》权利的高等院校,其还要接受教育管理部门或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通过鉴定的高等院校,可以被纳入国家财政支持范畴,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优惠。1996年5月29日,俄罗斯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还颁布了第961号政令,对高等院校质量评定报告结构作出了具体规定。从2000年1月起,评估开始按照新的更为科学和详尽的指标进行。

(二)普京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

1.提出教育现代化构想

200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2010年前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构想》。它在分析了俄罗斯当前教育发展情况与世界发展趋势和俄罗斯对教育体制新要求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在俄罗斯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强调教育应具有优先发展权,国家应为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保障,并提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于建立稳固的教育发展体制。教育现代化包括基础教育的现代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学和大学后)的现代化。而且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应给予特别的重视,要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加强高校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出台《大学法》,确定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2003年11月,俄罗斯联邦杜马教育与科学委员会制定了俄罗斯第一部针对高等教育活动的联邦法律——《大学法》,标志着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化阶段。2004年12月,俄罗斯政府的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根据大学法和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方向清晰可见:一是强化大学的科研功能。《大学法》规定,大学有进行科学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开展科研的教育机构能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并且贯穿于教育过程。二是确立大学的法人地位,给予大学实际的自治权。《大学法》规定,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可以对本校的教师进行评定,大学可以独立授予学位并颁发本校样式的学位证书,大学的管理通过选举出的代表进行。三是扩大大学的对外交流。《大学法》规定,俄罗斯国内高等教育的封闭状态必须打破,大学应当是开放的,只有大学与科研院所紧密联系,才能够保证社会智力资源的发展,并有助于实现智力的再生产。四是继续改革学位制度,在实行“双轨”学位制度的基础上,推广学士和硕士两级制度。五是逐步取消对高校科研的一般性预算拨款,科研经费按各高校竞争到的课题划拨。六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每个专业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同时制定高等学校综合实力评估指标,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细分为品牌竞争力、财政经济竞争力、物质技术竞争力、人事竞争力和毕业生竞争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重点大学评审制度,在高校中划分出重点大学,并对其加大经费投入。

3.参与“博洛尼亚进程”,与欧洲教育标准接轨

2003年9月,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В,菲利波夫在柏林签署《博洛尼亚宣言》,俄罗斯成为第40个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国家。“博洛尼亚进程”是俄罗斯加强与欧洲合作的一个机会,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平台,并且能使俄罗斯的教育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巩固俄罗斯教育体制在世界上的地位。这样,俄罗斯既能从本国的需要出发,又能结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教育体制。2006年,俄罗斯教育部副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在八国集团会晤期间宣布,俄罗斯计划到2010年之前使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欧洲标准完全接轨。

4.开始教育私有化尝试,发展高等教育专项贷款

2004年7月,普京总统签署了《关于修改教育法的联邦法案》,规定取消对国立高校和技术学校经济、法律、工商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热门专业自费生数量的限制。该法案同时规定,从2005年开始减少对这些专业的财政拨款,扩大预算外收入。这是俄罗斯教育私有化改革的第一步。为了解决年轻人对高校收费的承受能力不足问题,俄联邦科学教育部出台支持教育贷款规范化法令,从2007年开始,新入学的大学生可以申请教育贷款,大学生教育贷款的利率为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目前为11.5%)减去2%。贷款人可以在毕业后十年内偿还。申请贷款既不需要押金,也不需要担保。

5.推行全国统一考试(ЕГЭ)

在《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的基础上,俄罗斯总理于2001年2月16日签署了《关于试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决定》。从2001年开始,俄罗斯开始在4个联邦主体各高校进行国家统一考试试验。2002年,正式成立了国家统一考试的管理机构——俄罗斯联邦主体国家考试委员会,以领导和协调国家统一考试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日常事务。2003年,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联邦主体数量增加到47个,考生人数达63万人,是当年中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一半。2005年有72个联邦主体的120万名考生参加了国家统一考试,参与的高校也由最初的16所增加到464所,中等专业学校的数量也由最初的79所增加到928所。2006年,俄罗斯有80个联邦主体参加了国家统一考试。2009年将在全国内全面实行。

6.实行11年完全普通中等义务教育

2007年5月,俄罗斯国家杜马一读通过《11年制义务教育法修正案》,同年7月该法案经联邦委员会批准。法案规定,从2007年9月1日起,俄罗斯公民应接受三个等级的普通教育:初级教育、基础普通教育(9年级)和完全普通中等教育(11年级)。

7.推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规划

从2006年开始,俄罗斯开始推行国家优先发展项目规划,其中包括优先发展教育规划。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给班主任额外奖励计划。对于带标准班级的普通教育院校的班主任,每月可以得到从联邦预算中拨付到地方预算的1000卢布额外奖励,对于班容量小于标准人数的,则按学生人数折合成的比例发放。二是鼓励优秀教师计划。从2006年开始,每年在各地方通过公开选拔选出1000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每人将获得10万卢布的奖金。三是鼓励普通院校实行教育创新计划。每年在各联邦主体中选拔出3000所进行教育创新的院校,这些院校将获得国家给予的100万卢布的支持。四是教育信息化计划。到2007年年底,俄罗斯所有没有接通互联网的学校,包括农村学校,都将接通互联网,并且流量不小于128KB/秒。五是为学校装备教学设备计划。在该项计划项下,将为各学校的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研究室配备通话设备、新教学设备,有的还配备程控设备。因2007年是俄语年,因此,在该项目下后来又增加了为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室配备设备。六是联邦和地区财政出资为农村地区学校配备校车计划。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路远的问题,由联邦和地区财政出资为农村学校购买校车。七是支持初级和中级职业教育院校培养师资计划。2007年,选拔76所初中级职业教育院校,每所院校将从联邦预算获得2000万~3000万卢布的资金。八是鼓励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发展计划。对于实行教学创新成绩突出的院校,在其购买试验设备、购买或研制程控或教学设备以及提高业务水平时,国家从联邦预算中出资为其提供补贴。2006~2007年,根据评审结果,有57所创新型院校获得了国家资助。九是设立民族大学和商学院计划。2006年,在院校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西伯利亚联邦区大学和南部联邦区大学。为了培养现代型的管理人才,成立了两所商学院:圣彼得堡高等管理学院和莫斯科“斯科科沃”管理学院。十是国家资助天才青年计划。从2006年开始,1250名在国际和全俄奥林匹克比赛和竞赛获胜的年轻人每人获得6万卢布奖金,而4100名在全俄、地区间以及地区级的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获胜者将每人奖励3万卢布。十一是对现役军人进行职业教育计划。2006~2007年,在24支部队组织了教学中心,主要是进行初级职业教育。十二是国家支持联邦主体推行教育现代化计划。2007年,经过评选,21个联邦主体将在2007~2009年获得联邦预算的拨款。这些拨款将用于推行教育员工劳动报酬新体系,目的是增加教师收入、发展地区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地区普通教育机构网、扩大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度。

8.确定未来俄罗斯教育发展的目标,并提供经费保障

《2006~2010年教育发展目标纲要》确定了俄罗斯到2010年教育发展的目标:对60%的学科将制定并实行新的教育标准;将国际承认的职业教育规划数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30%;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比例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50%;将年龄在25~65岁的公民接受再教育的人数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30%;提高俄罗斯在国际教育质量排名中的位次,达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在前20名);将在俄罗斯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外国学生比例从0.9%增加到1.6%,包括自费生;将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进入中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学生比例从40%增加到90%;将转入“学士—硕士”两级教育体制的学校比例从15%增加到70%。该纲要共计拨款619.52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拨款453.35亿卢布,联邦各主体预算拨款125.01亿卢布,预算外资金41.16亿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