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人。
解词:欲:想要。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句虽很简短,却深刻地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准则。即推己及人,把他人放在先,把自己放在后,而不能错位。自己不愿做的事,必定是于己不好或不利的事,如果把这样的事推给别人去做,显然是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也就是说一事当前,首先想到自己,首先要使自己得利无损。至于别人如何,则不在考虑之列。这岂不是私字当头吗?
在日常生活中,在待人接物中,应自觉地去私,养德。
452.道不同,不相与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与自己观念和道路不同的人,不要和他一起谋事。
解析:和自己在信念、观点、追求、做人等方面完全不相同的人,是不能一起谋事、合作的。这是孔子在人际交往方面所坚持的原则。这个原则十分重要。因为,为人、立业的观念根本对立的人,如果共同谋事,必然无法谋划、商定创业大计,步调无法一致,其结果必然会使利于社会、民众的事业受损,最后归于失败。由此,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与谋”,正反向证明了与人共事,必须志同道合。切记,切记!
453.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只要你尊敬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尊敬你。
解析:“敬人者,人恒敬之”讲的是待人之道。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必须常和人接触、相处。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生活当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与人相处,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中含着友爱、真诚、宽厚、修养。只有尊重你所接触的每一个人,才会使相互关系融洽、和谐,才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
454.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译文:君子把仁存于内心,把礼存于内心。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
解析:“仁”和“礼”都是儒家所尊崇的理念。仁爱和礼让体现了最高的道德规范和人性之美。孟子真诚地期望世人都有仁爱、礼让之心,而且,使之存于内心深处,融于血肉之中。如此,就能做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人间就充满了爱和尊重,充满着和谐和友善。孟子的追求和理想,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455.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真心诚意却不能打动别人,是从未有过的事;不真心诚意,就无法感动别人。
解析:孟子的这段话,十分强调待人一定要诚心诚意,而且坚信,凡是以十分的诚意待人,是一定会感动别人的。这是完全正确的。诚心诚意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道德力量。诚,就是至真,如同一泓清泉,纯净清亮,不掺加任何污浊杂质。又如同一缕徐徐的春风,吹拂过来,顿感暖至心田。以诚待人,必可使之感动,必可广泛交友,必能共同激发内心的冲力,朝着光明大道,一起奋进。
做一个至诚、至真的人。
45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凭借着威力服人,人家不是从心里服,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强罢了;以德行使人服气,人家就会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地佩服。
解词:不赡:力不足。
解析:此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以德服人”,而且主要是针对执政者而言。这是至理名言,十分重要。一个当政者,必须以德立身,实行德治,方能政治清明、百姓敬仰、国泰民安。对“以德服人”,我们还可以扩展一步,深入思考,即: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也应体现出此种精神。一个人品行端正、为人正派、诚挚待人,必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和敬重。反之,则必然导致失去信任、失和孤立,甚而遭到指责、唾弃。再者,“以德服人”还是事业成功必备的重要条件。以德立身,对创业者,是一个必须确立的内在精神标准。因为,只有正直、公正、诚信、热忱,才能具有强烈的鼓动力,才能获得众多的同行和员工的支持,从而创造出成功的优越条件。
457.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德经》
译文:邻国相互可以望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也可听到,但百姓之间,到了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解析:老子的这段话,主要是要表现他想象而向往中的理想社会安谧宁静的幸福生活——“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之间互不干扰,各自过着富足日子。而在后世流传运用中,逐渐演变成了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并改变了原意。现多用来形容单位、邻里之间,虽距离很近,但却从不相往来。意为此种情况不正常、不恰当,应予以纠正。
458.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译文:喜欢当面吹捧别人的人,也喜欢背后诋毁别人。
解词:誉:称赞。毁:诋毁。
解析:庄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心术不正、卑劣浅薄之人在待人方面的不良表现。这种人工于心计、巧言善变,为了个人的私利,在不同对象面前,或不同场合之中,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或吹捧、或献媚、或诋毁、或嘲讽……活脱脱的一个变色龙。这种人品格低下,令人不屑。他们的表现,除了赤裸裸地暴露出了自己的丑恶灵魂之外,其他会一无所获。
有修养的人,既不会接受阿谀之词,也不会被诋毁所恼怒。
459.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庄子·人间世》
译文:凡是交往,距离近的必须以诚信相通好,远的必须以言语表示忠实。
解词:相靡:通好。靡:美好。
解析:此句讲的是处世之道。“凡交”概括了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庄子指出,要想有好的交往,“必相靡以信”、“必忠之以言”。其中的“信”和“忠”是内核。“信”就是笃实、守信、诚挚。“忠”就是忠实、忠厚、真心。坚持以这样的品德和态度与人、与群体、与国家交往,必能和睦、融洽、友好。
交往中,言辞的运用也很重要。应当努力做到“言为心声”。
链接: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柬埔寨,在与当地华侨华人交流谈到要为国家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时,温总理说:“‘凡交,近者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这就是告诉我们,国与国相交要讲诚信,要讲忠实,这两点我们都做到了。”温总理引用此话是在于表明我国在外交上始终坚持诚信这个原则不变的原则立场,并为此感到自豪。
460.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荀子·非相》
译文:把善言美语赠给别人,比金石珠玉还要珍贵;把规劝的箴言(写)给他看,比辞藻华丽的文章还要好。
解词:黼黻(fǔfú):花纹。比喻华丽的辞藻。
解析:荀子主张善意待人,此段所言是强调善言要力求体现在美之中。为的是使听取善言的人从中感受到美感,从而以愉悦的心情接受,受益更加深刻。其中,属于规劝之言,以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更为重要。因为一般情况之下,听取批评之言,是不易受听的,若批评者用语简单生硬,则不仅不听,还可能对立、顶撞。如果适当地运用艺术语言表述,能使听者既欣然接受规劝,又能产生美感,从而产生奇妙的效果,岂不是出奇的好?
待人要有善心、爱心,是核心。但注重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也不可忽视。
46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译文:和人说话充满善意和热情,会使人感觉比穿了棉衣还温暖;用恶语伤人,会使人感到比矛戟刺戳还疼痛。
解词:帛:用丝织成的布。矛戟:古代的武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铜或铁制成的枪尖。
解析:荀子用“暖于布帛”和“深于矛戟”比喻待人态度不同会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大力提倡善意待人,决不恶意伤人,这是完全正确而必要的。社会是个大群体,人和人必然会结成不可分割的关系。不论你独立性多么强,成就多么不凡,但你仍然要生活在人群之中,脱离不了群体。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事。“与人善言”就是心怀善意、满腔热忱,充满友爱、关怀。如此待人,别人就等于得到了一个希望、一份温暖、一缕阳光。这是荀子对人们的期望,也是一个富有爱心,境界高尚的人所应具有的美德和品格。至于“伤人之言”,只有那些自私、冷漠、狭隘之人才说得出口。其实,一心企图伤害他人的人,真正被伤害的恰恰是自己。伤人之言,万不可说啊!
46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译文:指出我的缺点和错误而又中肯的人,是我的老师;肯定我的长处而又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敌人。
解析:荀子这段名言道出了对待别人的批评、赞扬和谄媚所应持有的正确的认识态度。意义深刻而现实。如果能真正做到闻过则喜、知过则改,受到赞扬不飘飘然而忘乎所以,坚决抵制奉承献媚,则一方面能反映其人头脑清醒、是非分明、品德优良,必是一个智者。另一方面则表明其必能日日进步,长足发展,事业有成。
这是一种高境界。达到这个高度,必须经过长期磨炼,但只要有决心、信心,不懈努力,必能达到先哲的殷切期望。
463.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荀子·天伦》
译文:最敏慧的人懂得什么是不能做和不该做的,最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不能考虑和不应考虑的事。
解析:荀子在此句所表达的是一种在复杂纷纭的事物中,通过清晰的分辨、确定取舍的高境界的自我认识。这种认识包含着界定是非曲直的能力、悟性和水平。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必然是个智者。达到这种认识水平,需要在生活中注意发现、观察、审视、分析、验证、积累。久而久之,经过长期的磨炼,用已然具备的高度而明晰的自我认识,就必然能在能与不能,该与不该中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464.君子洁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荀子·不苟》
译文:君子修身自洁,同道的人就来会聚;出言诚挚善意,有共识的人就会相互呼应。
解词:焉:代词。相当于“之”。此句中的“焉”,可为“他”解。
解析:此句从君子如能品格端正,待人诚挚、友善就会吸引、聚拢众多的志同道合者的角度,论述要重视自己的德行、情操修炼的重要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良性社会群体的形成,是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此群体只能依靠精神力量的凝聚而形成。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能不断地涌现一批又一批的品德端正、表现优秀的英才,由他们团结、吸引众多的人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在广阔的领域里,去开拓、创新、改革,这样,社会必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
荀子的“洁其身”、“善其言”的意义深远,应牢记于心。
465.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译文:人一定要懂得礼节然后才能恭敬待人,能恭敬待人才能有所尊敬、礼让。
解析: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管子这段名言就鲜明地提出了知礼和尊让的必要性。知礼恭敬、尊让,核心是一个“礼”字。“礼”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文明、一种感情、一种修养、一种美德、一种文化。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教养、有尊严的人,必须讲究礼节。而讲究了礼节,在待人接物之中,必然会自觉地表现出尊敬、友善和礼让,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感情丰富、彬彬有礼的人,谁能不尊重、不喜欢?
466.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霸形》
译文:善意地对待他人,他人也会善意地对待自己。
解析:此句在于扬善。首先要“善人”,如果自身首先善待别人,而回应过来的就是“人亦善之”,即人人都善。如此,社会就处处充满了和谐、善意。管子此言描述出了他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管子期待着善的发扬光大,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为,一颗善心,蕴涵着人类的一切美德——热忱、关怀、诚挚、尊重、宽厚。一个人最有助于社会进步,最有助于他人幸福的,莫过于怀有一颗善心,善待他人。而善待了他人,换来的也是善意。如此,善意在社会上广泛地播撒,就如同种下一粒充满活力的种子。待到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的时候,那将是何等的蔚为壮观!
人人心中都充满善意,社会才会处处充满着和谐!
467.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管子·权修》
译文:看人只要看他交往什么样的朋友,就知道他是贤德还是品行不好了。
解词:不肖:品行不好。
解析:管子此言,提出了观察、评论他人优劣的一种角度和方法,即从其交友情况得出结论。交友之道,在于相投、相知,在于相互之间精神上的默契。一个有远大志向、情操高尚的人,其所交往的人,必然也会胸怀理想、品德高洁。这主要在于两者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追求。这样的朋友,相交下去,就会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从而肝胆相照,成为知己至交。而一个低俗卑劣之人,其所交往的人也必然同样会品行不端。从而,狐朋狗友纠集于一处,胡作非为。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固然是考察人品的试金石,而此外,还可从此言中悟出另一番意味,即:励志奋进,品格端正,广交益友,共创大业。
468.言无阴阳,行无内外。——《晏子春秋·杂下》
译文:不论人前人后,说话都要一样,不论是亲是疏,做事都要公平。
解析:晏子所言,是称赞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好品质,很具现实教育意义。为人处世的基本立足点应是真,是实。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心里要像一泓清泉一样,纯净透亮,不带任何杂质。说也好,做也好,都要求真求实。坚持做下去,所收获的是信赖、尊重、公平、成功。
求真求实是最难的。为了得到它,会舍弃许多看来令人垂涎、难以割舍的东西。求真求实又是最容易的。在这个世界上,唯有它,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立即得到,因为它原本就是身边的一种现实存在。
求真求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道德力量,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千秋永世,都崇尚真实。
469.不苟訾,不苟笑。——《礼记·曲礼》
译文:不随便诋毁别人,不随便讥笑别人。
解词:苟:随便。訾(zī):诋毁。
解析:“苟訾”、“苟笑”是人际交往中,少数人对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居心不善、傲慢放任,任意贬低的一种恶劣态度。“不苟訾”、“不苟笑”,则显示了作者是非、爱憎极为鲜明的可贵态度。确实,人和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宽容、大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交结到肝胆相照、推心置腹,相互鼓励、携手共进的真朋友。拒绝诋毁讥笑,提倡诚恳尊重!
470.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礼记·表记》
译文:君子在别人面前,不要做不慎重的事,不要有不庄重的神态,不要说不恰当的话。
解词:“失足”一词在文中作不慎重解。而不作犯严重错误以致堕落之意解。
解析:此句意在提示君子在待人接物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表现——“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即行为自律检点、神态自若安然、言语得体恰当。言谈举止,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境界的品德修养的试金石。凡品格端庄、修养高深的人,在和他人交往之时,必然处处谦和、自重,从而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而一个毫无修养之人,则必然处处表现低俗、卑琐,令人厌恶。
471.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记·冠义上》
译文:礼仪的产生,在于行为举止得体,仪容端庄,言辞恭顺。
解析:《礼记》是一部阐述礼仪的经书,而此句正是对礼仪的具体说明。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文明、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个有道德、有教养、有尊严的人,不能不讲究礼仪。而礼仪又不是一种空泛、抽象的概念,它十分具体、形象地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体现在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之中。“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正是一个讲礼仪的人,在仪容、举止和言辞等方面的规范表现。
47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
译文:礼仪崇尚的是彼此之间要相互往来,有往而无来,不合乎礼数;有来而无往,也不合乎礼数。
解析:此句所言,在于强调人际交往之中,礼仪的相互性和对等性。一个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一个讲究礼仪的人,尤其在别人已向自己施礼之后,一定应热情回礼,万不可轻视、怠慢对方。这不仅是一种礼貌,同时也是一种尊重。
在待人接物中,一定要注重往而来、来而往的相互性的礼貌。
473.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了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有哪些是法令所不允许做的事。进入一个都城,就要了解那里的风俗习惯。进入一个家门,就要知道这个家庭有什么忌讳。
解词:竟:同境:疆界,代表国家。禁:法令所不允许做的事。国:都城。
解析:此段话的内容似乎十分平常,所言都不是什么重要大事,但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却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人际交往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使自己在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人时,做到行为端正,礼貌周全,不出差错,就要了解所到之处的法令、习俗、忌讳等,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和睦融洽。
行为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素养和精神面貌的展现,是不可忽略的。
474.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译文:对于你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对你不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美德。
解析:此句的要义在于提醒人们,在待人处世上,不要持有偏见,不带浓厚的感情色彩。正视现实,公平、公允。能看到与自己要好的人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予以规劝;能找出自己不喜欢的人身上的长处,及时予以鼓励。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但这却十分必要。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如果能持有这样的态度,必定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人脉兴旺。
475.成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译文:内心有诚意,就会在外表上显露出来。
解词:成:可理解为诚。中:心中。形:显露。
解析:诚是内心的一种纯真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待人接物中,随时都可从面容表情上表露出来。因为人的内在精神特质和外在表现是统一的。一种表情,一个笑容,常常都会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内涵。这就是“成于心,形于外”。
但是,也有一些人,其内外是不统一的。也就是说,面容上的笑,不一定是内心的诚的表露。这是一种矫饰,很不好。
人要诚,要表里一致。
47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水太过于清澈,就没有鱼了;人太过于苛察,就没有朋友了。
解词:至:极、最。察:观察、仔细看。文中可作“苛察”解。徒:同一类的人,朋友。
解析: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这是生活常识。文中以此为喻,主要谈人如何与他人交往。“人至察则无徒”,是指出和别人交往时,不要求全责备、不要吹毛求疵、不要苛求猜忌。人无完人,各有不同的性格和处世方法,更主要的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而自身也同样如此。所以,为人要胸怀宽广,待人要宽厚相容。在人际交往之中,要尽力创造一种和谐、宽松、协调的友好气氛。这种气氛是人人都需要的。
477.不好问询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源也,何以立躯也?——汉·刘向《说苑·建本》
译文:不愿意向他人请教,就是砍断了智慧的根本,堵塞了智慧的源头,怎么能处身立世呢?
解析:此句的要点是提倡不断向他人请教,而且将此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不断向他人请教、学习,是提高、充实自己的必要渠道。自己无论怎样刻苦攻读和实践,都是有局限的。必须常常请教周围的人,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正是因为如此,文中告诫世人,如果“不好问询之道”,其后果“则是伐智本而塞智源也”。智慧的根本和源头都丧失了,还“何以立躯也”?提到了如此高度,告诫之意,都显露在字里行间之中。怎能不予以重视呢?
478.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译文:真诚待人,即使平时看来疏远,但实际上是亲密的;待人虚情假意,虽然表面上接近,但是实际上是疏远的。
解析:此句贵在一个“实”字。实就是真,就是诚。待人就是要“实”,而决不能虚。实,使你坚实真切,使你纯净坦荡,没有任何虚伪造作的负担。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道德力量。以实待人,就能得到人的信任、尊重和亲近。而“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却与之完全相反,我们绝不应有这种“虚”,也不需要这种“戚”。
479.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汉·王符《潜夫论·交际》
译文:不应随着世俗见解而说相同的话;不人云亦云地发表议论。
解析:此句的要点首先是强调人要有自己独立的主见,不随波逐流。这是很值得重视的。因为社会是复杂的,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有对有错。如果自己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独立见解,则很有可能随声附和地呼应错误的观点,从而办了错事,产生恶果。再者,“不随俗而雷同”中的“随俗”,强调的是不要流于世俗偏见。世俗就是低俗、浅薄。自爱的人是不应混迹于世俗人群之中的。
要有独立见解,“不随俗”“不逐声”之中的提示和告诫,要牢记于心。
480.上交不谄,下交不骄。——汉·杨雄《法言·修身》
译文:与地位高的人交结,不阿谀谄媚;与地位低的人交往,不骄傲怠慢。
解析:此名句肯定和赞扬了品德高尚的人在人际交往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其“上交不谄”表现出毫无奴颜媚骨,决无功利观念。“下交不骄”,表现出心地纯净,一片真挚之情。这样品德高尚的人,令人敬佩、堪称楷模。与之完全不同之人,见了上司,笑脸奉迎,唯恐不及;遇到平民,冷面相对,傲慢无理。这种势利、低俗之人,卑劣而为人所不齿。
不谄、不骄,是人人都需具有的美德。
481.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汉·荀悦《申鉴·杂言下》
译文:在品德上,要和比自己高的人相比;在欲望上,要和比自己低的人相比。和品德高的人相比就会知道羞耻;和欲望低的人相比就会知足。
解析:和人相比较,是常有的事。而和谁比,比什么,比后会产生什么结果,则是需要考虑和选择的。此文明确地指出“德比于上”,“欲比于下”。而且还明确地指出相比的不同结果:“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这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和德高望重的人相比,就会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感到羞愧之时,就随之产生了知过改过的决心。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和进步。而和欲望不高的人相比,就会感到自己所拥有的要比别人多,从而就不会再产生过高的欲望,知足常乐了。这种比法是正确的,结果也是好的。于是,人也就常比常新,不断受益了。
482.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汉·仲长统《昌言》
译文:和自己观念和态度相同的人,不一定就可爱;和自己态度和观念不同的人,不一定就憎恨。
解析:一般情况下,人都愿意听与自己所想一致的话,不愿听相悖的话。爱与憎也同样如此。可是,相同与相悖之中,情况复杂。相同中,有确为一致的,但也可能为了投其所好,原本不同,却为了奉迎故作谀辞。不相同中,有确为不同,但属于独立见解又经过验证确为正确者;也有为了攻击、诋毁而故造不同者。这些复杂情况,必须持完全客观、冷静、无私的态度才能准确地分辨出来,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正是这种正确态度的表现。而能这样做的人,十分难得、可贵,必须具有很高的境界和很高的认识水平。
难是难,但也要力争做到。
483.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南朝·范晔《后汉书·爰廷传》
译文:喜欢一个人,就察觉不到他的过错;厌烦一个人,就感觉不出他的优点。
解析: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没有一点长处。评价一个人必须依据其客观表现,全面、求实、冷静地得出正确的结论。万不可感情用事,任凭个人好恶,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就是一种典型的偏见。其感觉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这是十分错误的。以此种态度去处理人际关系,必定人为地使自己陷入孤立。
一定要立足于全面、客观地观察人和事物。
484.记人之善,忘人之过。——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译文:待人要记住他的优点,忘记他的过失。
解析:这是待人接物最好的态度。与人相交,最重要的是怀着一颗诚挚、友善之心。“记人之善”,既能向他人学习,又能使对方从中感受到尊重。“忘人之过”,既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容,又能使对方从中受到鼓励,对己对人,都能受益。
如果能够善于发现并充分肯定别人的优点,那就会处处碰到朋友;如果专挑别人的不足并大肆宣扬,那就会处处碰到对头。
要把“记人之善,忘人之过”的忠告谨记在心!
485.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晋·杨泉《物理论》
译文:以守信待人,全天下的人都会信任;不以守信待人,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会怀疑。
解析:全句的核心和精髓是一个“信”字。诚信待人,是做人的准则,必须遵守。不要轻易开口,只要向别人许下的诺言,就一定要一一兑现,决不食言。这是一份责任,这是一种尊重。如果以自己的诚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这就是对自己的最高褒奖,从而内心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愉快。如果言不守信,待人虚情假意,连自己最亲近的妻子儿女都失去了信任,人混到了这个份上,岂不是太可悲了吗?
一辈子都要诚信待人,一定!
486.不面誉以求亲,不愉悦以苟合。——唐·魏徵《群书治要·体论》
译文:不当面吹捧,以求得别人的欢心;不为了与别人随意交结而故作欢愉。
解析:作者以暴露和批评的态度,描述了两种待人表现。阿谀奉承以讨好上司,和故作亲密而取悦他人,都是伪善、功利、世俗的不良风气所致。如果任其泛滥,则贻害无穷。所以,为人处世,定要求真、求实。人和人之间,要的是自尊、诚挚、纯净。万不可“面誉而求亲”、“愉悦而苟合”!
487.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译文:要想不让人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要想不让人听到,不如自己不要说。
解析:这是对世人起告诫作用的警句。怕人知道和听说有关自己不光彩的言行,最好或者唯一的办法,是自己不去做和说。这个办法,确实有效,但认真体味,提出这一办法并不是作者所言的真正目的。此句的深层次的含义,是规劝那些平时品德不端、行为不轨的人,要谨言慎行,彻底改变自己,做一个品行端正,被人所尊重、信任的人。
488.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宋·宋祁《新唐书·陆象先传》
译文: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是庸人自己扰乱自己。
解析:句中提到的“庸人自扰之”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是一些心胸狭窄、太过敏感的庸人,自寻烦恼,人为地给自己制造出一副精神枷锁,时时背负,苦恼无穷。其实,原本没有什么问题时,不应胡思乱想,即使果真发生了一些矛盾或摩擦,也是正常的,就事论事,通过沟通和交流,也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总之,要保持正常的心态,遇事冷静,不要多疑,不要过于敏感为好。
天下本无事,勿要自扰之。
489.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译文:不要以约束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解词:律己:约束自己。
解析:此句的要点是提示人们要宽以待人。“律己”是应当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从严要求自己,以利于自己在事业、修养、生活等诸多方面能够达到高标准。但“以律己之律律人”就过于苛刻。要宽以待人,对他人宽厚,是一份爱心、一种诚挚、一种豁达。原谅别人的过错,实际上也是一种鼓励和期待,当其对此有所感知之后,就一定会自觉地改正不足,不断进取。
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90.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好防人者,人亦防之。——明·刘基《郁离子·任己者术穷》
译文:常好怀疑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怀疑他;常好防备别人的人,别人也会防备他。
解析:此句一语道破地指出多疑、心生戒备的人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以此告诫世人,万不可陷于无端的多疑、戒备的怪圈之中,万不可对他人失去信任。不如此自己就会人为地背负着精神枷锁,不得解脱,致使自己痛苦不堪。这岂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91.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明·薛瑄《薛子道论·中篇》
译文:不要趁着高兴而多言乱说,不要趁着痛快就随意改变原来要做的事。
解析:此句是警示语。人在过分喜悦、高兴之时,容易情绪失控,进而发生差错。“乘喜多言”是一类。趁着自己醉酒,或兴致极高,就多言多语。言多必失,失在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从而伤人。“乘快易事”是一类。逢到喜事而心花怒放,就随意更改原本商定了的事,从而无意造成损失。这些情况只要稍加注意,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92.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与人食。——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文:道路狭窄处,要留出一步给别人走;有可口的美味,留出三分请别人品尝。
解词:食:品尝,可作“分享”解。
解析:多么感人的行为啊!在只能容得下一个人走过的窄道上,恰巧有几个人同时都想过去时,自己主动后退一步让别人先过去;在品尝美味佳肴时,留三分给别人分享。这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从其中折射出闪光、可贵的美德——心中时时装着别人。在困难时相帮相助,在富足时共享安乐。这种无私、淳朴、善良的心地,是最美好的情操,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493.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文:不责备别人小的过错,不揭别人的隐私,不念念不忘别人过去的不良行为。
解析:此句的中心意思是宽待他人。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有可能犯错。自己犯错,尽快改正;别人有错,就热情相助,并以宽容态度相待。“不责人小过”,更“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这就是宽容,是谅解、忘怀,是大度。
494.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黙觚·治篇七》
译文:不了解别人的缺点,不了解别人的优点,不了解别人优点中的缺点,不了解别人缺点中的优点,就不可以使用人,不可以教人。
解析:此句连用四个“不知”,从四个不同角度,反复表述要对他人全面了解。强调作为一个决策者,或者教育者,必须做到全面、准确而细致地了解和认识人。这是选才或施教的先决条件。对人了解不足或把握不准,必然贻误大事,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要知人善任,要因材施教。
495.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清·王豫《蕉窗日记》
译文:一个字不能轻易地给人,一句话不能轻易地许诺人,一个笑容不能轻易地送给别人。
解词:假:借用。此句中可作“给予”解。
解析:此句意在告诫世人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慎言慎行。“一字”、“一言”、“一笑”,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应认真、负责任地对待。因为,尽管只是一个字,但也表示一种意义。办事要有根有据,不可不假思索,随意开口;尽管只是一句话的许诺,但也要认真兑现,不可说完了事;尽管只是随意一笑,但也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何况,此句的意义还不仅仅只限于三个“一”字。“小”中看“大”,其意深远。
谨言慎行,严于律己。
496.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译文:求得良心能把握好自己,留些余地对待他人。
解析:“求个良心管我”,话虽通俗,而含义却很深刻。这是说,一个人必须要有良心来守护自己,这样才能一生平安。良心是正义、仁爱、美德、真情、善良等内在精神素质的凝结体,是存于内心的是非、善恶的自我认识。有良心的人,必定会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地做人,必定不会做坏事、丑事。谁有悖于良心,谁的精神就会终身备受煎熬,心灵永不得安宁。“留些余地处人”,是指处处留意,尽力给处于困境的人,提供宽松环境,留下退路,以便助其有所转机。以这样的善意和宽容之心待人,必能给人以鼓舞和激励。这样做,自己也能收获一份幸福,何乐而不为呢?良心一定要有,余地必须要留。
497.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译文:一个信字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人人都不可无信;一个恕字是与人交往必备的修养,所以终身都要奉行。
解析:此句的精髓是两个字:“信”和“恕”。“信”就是守信,即说出来的话,句句兑现,使别人相信。这是做人的准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只说不做、不守信用,必然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从而丧失了做人的价值和意义。“恕”就是宽容。宽容是一份诚挚、一种谅解、一个期待。任何人不可能从不有错。别人有了错,甚至伤到自身,也应大度相待,不予计较。由于你的真诚谅解,而使犯错者幡然悔悟,而你得到的也是敬佩和感动,这岂不是好事?
“信”、“恕”二字,应一生坚守。
498.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类》
译文:怎样去平息诽谤?回答说:“不去辩白。”怎样去停止抱怨?回答说:“不去争论。”
解析:在与人交往中,由于误会、猜忌、挑唆等等原因,受人误解、抱怨,乃至诋毁、诽谤,都是可能的。但只要自己做得对、行得端,光明磊落、心中无愧,就无需着急生气;不要担心名誉受损,而是心平气和、充满信心地以“无辩”、“不争”相对待。因为,你要坚信:现实存在是最有力的争辩;现实存在是最有力的证明。
良好形象的树立,靠的是襟怀坦荡、正直无私。这是“谤”不倒的;是“怨”不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