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孝心:父母之爱比海深
7991400000061

第61章 孝德感化,和谐齐家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对待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拨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用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着一件用芦花做絮的衣服。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娇养了,故意称冷。”可是对于继母的所作所为,子骞一点都不感到难过,一点也不抱怨他的后母。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身上芦花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他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又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辔鞍就掉了,马差点儿将车子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向子骞猛打。子骞的衣服被打破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

父亲火冒三丈,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对一个孩子如此狠毒。他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女人休掉。后母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这一份真诚让他的父亲为之动容,遂罢休妻之念,这一份真诚也让他的后母生起惭愧之心,深受感动,痛改前非,后来待子骞如亲生一样。闵子骞这份真减的孝心化解了家庭的恶缘,使家庭从此幸福和乐。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感动,可见一个人的孝心孝行,不但能够感动天地万物,更是可以作为后人最好的典范。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子骞,才使整个家庭环境为之转变,从可能沦落到悲惨境地的家庭转变为幸福温馨之家。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够有闵子骞这样的豁达和孝心呢?“亲憎我,孝方贤”,这个力量只在我们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也就是每一个人心目当中都有的纯孝。我们时时处处想着“德未修”,所以“感未至”,真诚就能永不忘失,能时时提起关照。

从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来看,“孝”是整套社会道德规范的逻辑起点。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孝是维系家庭幸福的主要力量,对社会安定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是至孝之人。孝道观念孕育着亲情,使人们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安定和睦,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道德价值。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想“平天下”,不可或缺的便是良性的思想,而孝文化的影响则能够将“尊老”的道德思想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这在思想上至少是具备了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的基本条件。孝道是引发人的伟大力量的源泉,应予以发扬光大。

孝是一个极为广泛的范畴,不仅表现为对父母的孝行,也体现在对长辈的尊敬,尊老敬贤,忠国爱民,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社会责任心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家庭都没有责任感,又如何相信他会对自己的组织、单位乃至社会大众有责任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