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尴尬场面时,直言直语有时未必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甚至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你不妨另辟蹊径,巧妙暗示,旁敲侧击,用委婉的“行针”,去刺痛他的“穴位”。
在与人说话时,难免会遇到别人的刁难,面对他人的咄咄逼人之势,我们是怒发冲冠把话说绝说死呢?还是点到为止?这就要懂得说话的细节,给对方留有一点余地,又让对方知难而退。
法国著名的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1797年在凡多姆高等法院法庭上受审时辩护说:“当我第一次受审时,我曾隆重地提出保证,我要伟大地、庄严地来维护我们的事业,这样,我才对得起法国的真诚朋友,我才对得起自己。我一定会遵守我的诺言……”
“自由的精神,我是多么感激你!因为你使我处于比所有其他的人更为自由的地位。我之所以是更为自由,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多么美好!我所维护的事业是多么崇高!它只许我说出真理——这也正是我要的。即使我的内心感觉没有对我指点出真理,这项事业会迫使我说纯粹的真理。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在无数被压迫者和受难者之前有发表自由意见的优先权……”
“我们虽然关在人笼里,并忍受着残酷的折磨,但只要我们还能得到那崇高的事业的支持,我们便有责任公开宣布我们所热爱的真理……”
巴贝夫就这样在法庭上宣扬革命理想,他的这种充满战斗激情的语言,人人都懂得他所讲的内容,但也没有明说,却不失其雄辩的力量。说话本应准确、清楚。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许多话是具有模糊性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些话不必要、也不便于说得太实太死。
王元泽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在他刚几岁时,有一个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问王元泽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
王元泽回答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的回答固然没有错,但却是含糊其辞的,因为他没有确切地指明哪头是獐,哪头是鹿。然而妙就妙在这“含糊其辞”上,王元泽如果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那就显示不出他的聪颖和机智,也不可能引起客人对他的才华的赞赏了。
一个财主晚年得子,不胜高兴。孩子满月那天,大家都来祝贺。财主问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会怎么样?”
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能当大官!”财主大喜,给了赏钱。
财主问第二个客人乙,客人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大财!”财主又赏了钱。
财主又问第三个客人丙,客人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死的。”财主气极了,把他打了一顿。
说假话的得钱,说真话的挨打。既不愿说假话,又不愿挨打,怎么办?只好说:“啊呀,哈哈,啊哈,这孩子吗?哈哈……”
言而不尽意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但有时候却又不能尽意,“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最理想的一种效果,它既不得罪人,也不会让人穷追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