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又称虫牙或蛀牙,是一种口腔多发病。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开始时并无什么感觉。等到牙齿上的窟窿逐渐扩大,吃冷、热、酸、甜、硬的东两,就会刺激牙髓,引起疼痛;牙髓发炎时,还能红肿或流脓,引起头痛、咽痛、耳痛、颌骨骨髓炎或颌周蜂窝组织炎等,甚至并发全身疾患。
龋齿并非由虫子引起,而是与饮食有关。牙齿中心是质地很柔软的牙髓,里面有血管和神经,感觉非常灵敏。饮食中的酸性物,可腐蚀和软化牙釉质(牙表那层白色发亮的物质);残存在牙缝中的食物渣,在口腔里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产酸,又进一步腐蚀牙体。时间长了,牙齿就会脱钙、软化和剥落,最后出现窟窿,称为龋洞。龋洞一旦出现,病情就迅速恶化。当龋洞破坏到接近牙髓的时候,上述症状也就出现了。
要想不患或不加重龋齿,饮食宜特别注意。
一是要有规律。应定时进食,食后漱口,不让食物渣存留于牙缝之中。如果随时随地进餐,口腔中经常有残存的食物在发酵,便不断地腐蚀牙质而产生及扩大龋洞。
二是不吃零食。经常吃零食,口腔内酸性强,尤其是糖类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的腐物,更易损蚀牙齿。小孩完全不吃零食难办到,也只宜饭后吃。
三是不吃过冷、过热、过酸、过甜或过硬的食物。过冷过热,可使牙质急剧收缩、舒张而受到损害或刺激牙髓而引起疼痛;过酸可使牙质变松变软;过甜易发酵而损害牙质或直接刺激牙髓产生疼痛。
四是适当补氟和钙。成人每日约需氟0.5~l毫克。资料表明,饮水中的氟含量为每升0.5~1毫克时(这也是我国的国家标准);即能有效地控制龋齿的发生。但饮水中氟含量若大于百万分之一,牙釉质又会受到破坏,出现灰色或黄色斑点,称为氟斑牙。所以,低氟地区和一般地区,宜选用含氟牙膏或多食芋头、茶叶和鱼头等含氟较高的食物。另外,多吃些菌类、海菜、瓜子、排骨和鸡蛋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也有利于牙齿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