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满多指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心理状态。人一旦自满就会变得骄傲自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招损,谦受益”,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名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一再被证明了的真理。有些青少年在获得一点成绩之后就开始骄傲自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这样是非常不对的,这种心态只会让人倒退,没有前进的希望。
“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几乎是人人都耳熟能详的浅显道理,但也是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一个人骄傲自大,自满自足,他就会鼠目寸光、坐井观天、固步自封。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里一定要杜绝这种心态,谦虚地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再接再厉。
心中不自满
毛泽东曾经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我满足。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学习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认真学习一样事物,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只有虚心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了自知之明,才会更加虚心地学习。中国古人早就指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吾生有涯,学无涯。自满而不前进,意味着整个人生的停滞,知识就像海洋,我们所学到的仅仅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怎么可以为了一点的成绩就浅尝辄止呢?
从前有一个人,他背井离乡到处寻找名师,想修得正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遇见了高僧,并恳求收下他。
高僧见来者天资聪慧,略思索了一下,便纳其为弟子。
两年后,此人自以为悟到了禅宗的真谛,得到了大师的真传,便不想随师父再继续参禅拜佛了,于是向师父辞行。
大师明白弟子的心思,他并没有挽留,而是让弟子拿来一个大杯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小石子,直至装满为止。
大师问道:“满了吗?”
弟子答:“满了,再也装不下了。”
大师便抓了一把细沙撒进去,然后晃了晃杯子,细沙就不见了。大师如此反反复复了几遍。
“杯子装满了吗?”大师再次问弟子。
弟子小声说:“满了。”
这时,大师又取来另外一只小杯子,让弟子往里面注水。
弟子看杯子快满了,就想停。
大师却说:“不要停,继续倒。”
结果杯子满后,水都溢了出来。
大师这时才让弟子停止倒水,然后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
弟子面露悔色,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
大师又说:“一个优秀的乐师,找到一根千载难逢的良木,若想把它制成乐器,就必须把它挖空,只有舍弃内在的全部,它才能产生共鸣,发出声音。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乐器,只有中空,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
弟子当下顿悟,惭愧不已。从此他谦逊地向师父请教,潜心研习佛法,最后也成了一名高僧。
这个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当你自满的时候其实你还有很多没有学到的知识,就像装满了小石子的杯子却仍然装得下那么多的细沙与水。现在的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如果自满于现有的知识和成绩,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当你为自己的一点成绩而洋洋自得时,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我们成功的人有很多很多,我们又怎能为了一点成绩自我满足呢?
“满招损,谦受益”。前秦的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征东晋,自以为能够“投鞭断流”,结果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最后遭受了淝水之战的失败。成就固然能够振奋人心,但也很容易使一些人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停滞不前,不思进取,贪图安逸,不愿再艰苦奋斗。一旦自满浮躁占了思想的上风,就可能缺乏理智的思考,盲目冒进。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又可能消极气馁,怨天尤人。青少年要不断克服骄傲自大的缺点,才能培养谦虚的美德。
不自满是向上的车轮
不满是前进的车轮,载着人类不断地向前。如果爱迪生自我满足,今天我们也许还生活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如果贝尔自我满足,今天我们也许还生活在飞鸽传书的时代。正是因为人类有永不知足的精神,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一个人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就能不断增长新的知识。如果安于现状,就连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才华也会慢慢被浪费和荒芜掉。当然,一个人如果克服了自满和懈怠情绪,始终坚持不懈实践、不懈追求、不懈创新,即使在困难的境地,也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
青少年要有进取之心,避免停滞于现有状态。只有时刻对自己进行深刻地反思,才不会让骄傲滋长,才会有忧患意识,把事情做好。
鲁迅说:“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要记住,当你自满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前进,摒弃自满,才能有进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