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荀子原来这样说
7994300000042

第42章 持之有据,论之成理

“原典”

荀子曰:“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古句新解”

荀子说:“建言立论,最重要的是要有根有据,可以验证。”

荀子指出,任何思想、观点、主张的提出,都必须言之有物、持之有据、论之成理,都必须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不能强词夺理或信口开河。

事实上,以事实、经验为依据,以功效为标准,这也是传统认识论的特点。荀子之前的墨子就提出了“三表法”作为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三表”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墨子已初步认识到实际效果是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承继荀子,法家韩非子说得更透彻:“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韩非子·显学》)由此他提出了“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韩非子·奸劫弑臣》)的著名观点。汉代扬雄、王充也都对此有进一步的发挥。扬雄说:“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于明,远必有验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之谓妄。”(《法言·问神》)王充道:“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论衡·薄葬》)据此王充驳斥、批判了泛滥一时的天人感应、鬼神迷信思想。王充自述其作《论衡》的目的就是“疾虚妄”,即以事实为依据,批驳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命题。他说:“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衡·知实》)这种精神确是贯穿于《论衡》全书的。

以事实、经验为依据,也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当中。“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与之相对立的正是“虚饰浮夸”,“修身齐家平天下,凡能实事求是者必兴,而虚饰浮夸者鲜有不败”(《汉书·河间献王传》)。《资治通鉴》也称赞献王“修古好学,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四个字真正引人注目,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了。赵天麟任北洋大学校长时,总结了北洋大学的办学经验,概括“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并绘制在国立北洋大学的校旗上。1914年,宾步程出任湖南公立工业学校校长并将学校迁到岳麓书院,他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陶冶教育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追求真理。至今,“实事求是”的匾额依然高高地悬挂在岳麓书院的讲堂上。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他以最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了解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满足于已知。

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

一位外国人去旁听一位著名教授的示范课。课上他提出自己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此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提出了他的看法,并问这位教授假如用另一种方法来做,实验结果将会怎样?所有的听众全都看着这位教授,等着看他如何回答这个他根本就不可能做过的实验。结果,这位教授不慌不忙、直截了当地说:“我没有做过这个实验,所以我不知道。”

当教授说完“我不知道”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般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弱点的心理,因此很难开口说“不知道”。其实,有时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因为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会给人留下诚实的印象,并且敢于当众说不知道,其勇气更让人佩服。这样,对你所说的其他观点,人们会认为一定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对你也就会更加信任。反之,如果明明不知道却强说知道,自作聪明,欺人自欺,最后只会贻笑大方。

有个美术评论家总是大吹大擂,凡事不懂装懂。

有一天,他受一位知名人士邀请到家中做客。这位名人家里来了许多美术界的权威,他们畅所欲言,谈笑风生。

一会儿,主人拿来一幅画像说:“这是我刚买来的毕加索的画,请各位点评一下。”

于是,那个不懂装懂的评论家马上站起来说:“色彩华丽,线条鲜明,果然是毕加索的画。你刚拿来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主人听完,再仔细看了一下画说:“真抱歉,我刚才介绍错了,这不是毕加索的画,而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什么?米开朗琪罗的?”

顿时,在座的各位名家捧腹大笑。评论家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挖条缝钻进去。

不要不懂装懂,所以孔子才告诉他的弟子子由“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人们时常讽刺那种只会说“Yes”的“假洋鬼子”,这是不懂装懂的典型形象。如果只是读书求知,那不过是学不到真东西,对别人也不至于有什么害处。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亡党亡国。

所以,我们绝不能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贻害无穷。我们必须要坚持持之有据,论之成理这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论。

§§第六章 锲而不舍——荀子这样说坚持

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一种治学的精神,也是一种铁棒磨成针、百折不挠的韧劲。做学问、干事业,贵在目标专一、矢志不移,最忌三心二意、见异思迁;贵在持之以恒、永不懈怠,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否则必然或是半途而废,或是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