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在河北日渐强大,更始帝君臣对此十分不安。他们决定来个调虎离山之计,于是就派侍御史持节到河北立刘秀为萧王,并谋划着将刘秀的有威望的将领调离河北,同时还派来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这样,刘秀的政治发展前途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他又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抉择。
为此,刘秀在邯郸原赵王如意的宫中,忧心忡忡,茶饭不思。耿弇看出刘秀的心思,于是便劝刘秀借口河北未平,而不能听从征召,这番话正中刘秀的心意。于是刘秀拜耿弇为大将军,与吴汉北上调发幽州十群兵马,并着手铲除更始政权安在眼前的几块绊脚石:幽州牧苗曾,上谷太守韦顺、渔阳太守蔡充以及尚书仆射谢躬。
吴汉持节直奔蓟城(幽州治所),苗曾听到这个消息,暗暗调兵遣将,准备抗拒,吴汉也了解到苗曾此番举动,便故意只带20名骑兵先驰至无终(天津蓟县境内)。苗曾以为吴汉毫无准备,放心地到路上迎接这个萧王的使节。一见面,吴汉一声断喝,立斩苗曾于道旁,并收夺了他的全部军队。耿弇到上谷,也一举收斩韦顺、蔡充。然后,他们带着幽州十郡的兵马,浩浩荡荡南下到达清河(河北清河东南)和刘秀会合。刘秀见一举成功,大喜过望。对二将慰抚之后,便拜偏将军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由朱浮北上到蓟城赴任,坐镇北方。
下一个要解决的对象是尚书仆射谢躬了。他先前由更始帝派遣,到河北讨伐王郎,拥有十万军队,势力强大。在共灭王郎的过程中,谢躬“数与萧王违戾,常欲袭萧王,畏其兵强而止。”平定邯郸之后,谢躬手下裨将“虏掠不相承禀,光武深忌之。”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为此,虽然都在邯郸,却是分城而处。
攻拔邯郸之后,刘秀极力争取谢躬手下的将领马武。马武,南阳湖阳人,曾参加绿林军起义,后被更始帝任为振威将军,与谢躬同到河北。他为人洒脱,豁达敢言。昆阳战役中,曾经和刘秀一起攻破王寻的军队,有过一段交情,是个拉拢对象。于是,刘秀借口庆祝胜利,置酒高会,邀请谢躬和马武等一起赴宴。刘秀想在宴会上捕杀谢躬,大概是条件不成熟,没有下手。罢宴之后,刘秀特意单独邀请马武登游故赵王丛台,轻松地对他说:“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如何?”渔阳、上谷突骑,是天下最精锐的部队。马武听后,当然喜出望外。不过,还是谦逊地说:“驽怯无方略”。刘秀有意地说:“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这一番笼络,十分奏效,马武“由是归心”。对此,谢躬还蒙在鼓里。
为了稳住谢躬,让他失去警惕,刘秀经常派人去慰问。刘秀也就每每在众人面前称赞他说:“谢尚书真吏也。”为此,谢躬并不怀疑。谢躬的妻子倒是提醒谢躬说:“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谢躬毫不在意。后来,谢躬率领其手下军队数万,还屯邺城。
当时,刘秀准备南下攻击青犊农民起义军,并谋划乘机灭谢躬的计策。先对谢躬说:我追击青犊到射犬,一定会打败它。那时在山阳(河南焦作市东)的尤来见状一定会惊逃。如果你能追击这批逃兵,一定会成功的。谢躬满口答应。后来,青犊被打败,尤来果然北逃到隆虑山(河南林县)。谢躬就留下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邺城,自己带领主力部队进击尤来。这恰好中了刘秀的计策。结果,尤来奋力抵抗,谢躬大败,死者数千人。刘秀利用谢躬大军在外之机,派吴汉和岑彭驰袭邺城。吴汉先派一辩士混入城内,游说陈康归附,把刘庆和谢躬的妻子统统抓起,开门迎接军队入城。谢躬从隆虑山败归邺城,还不知道城中已发生巨变,与数百名骑兵毫无防备地进入城内,结果,被埋伏在城内岑彭的军队抓住。岑彭马上把消息转告尚未进城的吴汉,吴汉急急赶来,看见谢躬跪伏在岑彭面前说话,干脆地说:“何故与鬼语”,遂杀之。邺城内的军队全部归附刘秀。马武也跑到射犬处归附。
刘秀袭杀苗曾、韦顺、蔡充和谢躬,除掉了后顾之忧。从此,他已经和更始政权处于完全敌对的地位,长期以来心头中的重负已释。独树一帜的局面已经形成,下一步,就是专注于争夺天下了。
这时,全国的形势如何呢?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刘玄从洛阳迁都长安,尔后,更始政权逐渐腐败混乱,造成四方背叛,各地割据势力进一步蜂起:“梁王刘永擅命睢阳,公孙述称王巴蜀,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琅邪,董宪起东海,延岑起汉中,田戎起夷陵,并置将帅,侵略郡县”。又别号“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最大的农民起义军赤眉,已进入颍川,矛头即将西指关中的更始政权。这种情况,刘秀完全可以从中渔利。早在袭杀谢躬之前,他已致力于扫平河北的各支农民起义军,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阵地。
更始二年秋,刘秀亲自率军进攻铜马于郫(河北束鹿东),恰好吴汉带北方十郡突骑来,会于清阳。他们采用坚营自守、以逸待劳的办法,在馆陶(山东馆陶)大破铜马军。高湖、重连农民军又从东南来,与铜马军余部汇合,在蒲阳(河北完县东南)与刘秀军激战;又遭重大挫折,全部投降。刘秀把农民军的首领封为列侯,将其部众悉数收编,数量达数十万,为此关西一带称他为“铜马帝”。接着,他又乘胜进击在射犬的赤眉别部及大肜、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再奏捷音。
在王郎覆灭后短短的一年内,刘秀消灭了刘玄在河北的势力,击败了河北几个主要的武装集团,又借用赤眉军进攻长安的机会染指关中、威慑洛阳,一时间占有了天下2/3的领土。如今刘秀割据一方之势已成,他的部下都劝他登基。
当冯异、寇恂击败朱鲔时,马武就进言道:“现在天下无主,群雄逐鹿。如果以后有别的人做了皇帝,您就是用孔子为相、孙武为将,也不能推倒他。覆水难收,后悔莫及。您现在谦退,以后就有后悔的时候了。而且您声名远播,如果不做皇帝,未免对不起祖先了。如今您应该回到蓟城,先做皇帝,然后再考虑打仗。现在大家打来打去的也没有意思,最好先把名位摆正,然后才能顺理成章地攻打别人。”刘秀听了马武的话后故意作出一副吃惊的样子,然后说:“将军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说这种话足可以被杀头了。”马武答道:“这是所有将军们的想法。”刘秀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告诉马武劝说别人不要再进谏登基的事了。
之后,刘秀的部将们又上书道:“起初汉朝遭王莽之乱,宗庙都被废除了,豪杰愤怒不已,生灵涂炭。后来萧王和伯升起义,刘玄借用绿林军之力而据帝位。但是他不能继承大统,败坏纲纪,造成盗贼日多、民不聊生的情况。萧王以前大战昆阳,杀败王莽;后来攻拔邯郸,平定河北;如今占有天下的2/3,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说到武力,没有人敢与您抗衡;说到文德,没有人比您做得更好。天下不能长时间没有帝王,而天命是不能拒绝的。希望萧王顺从天意,以社稷为计,以百姓为心。”刘秀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可他又一次拒绝了。
后来刘秀北征之军到达了南平棘,诸将又一次请刘秀登基。刘秀对他们说:“如今贼寇还没有平定,我们四面受敌,这个时候做皇帝怎么能名正言顺呢?”耿纯反驳道:“天下的士大夫们带着亲戚,放弃了家乡,跟随您于枪林弹雨之前。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攀龙附凤,跟着您建功立业。如今功业已经建成,大家都劝您登基。如果您不听天命、违逆人心,恐怕士大夫们心灰意冷,心生去意。如果众人散去,再复合起来就难了。时机不能错过,人心不能忽略啊!”刘秀回答道:“我再好好地斟酌一下。”其实,这是刘秀常用的把戏。他轻易不露出自己的想法,等到确定大家都坚定不移地拥护他登基后,他才渐渐地显露出自己做皇帝的想法。
果然,不久后,当刘秀进军到鄗城,他召回冯异问他四方的战况。冯异明白刘秀问话的目的是想看看现在是不是登基的好时机,于是他答道:“更始政权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事全在于您了。您应该听从大家的建议,登基做皇帝,恢复汉室天下,重振大汉雄风。”刘秀听后笑道:“昨夜我梦见自己乘赤龙上天,然后突然醒来,心口动悸。”冯异连忙应道:“这是天命啊。心口动悸正表现了大王慎重的性格。”就在此时,刘秀原来的同学强华从关中赶来为刘秀献上《赤伏符》。《赤伏符》上写着:“刘秀发兵惩奸除恶,四方云集龙斗野,四七二八汉当立。”群臣读完《赤伏符》后,再一次奏请刘秀登基。刘秀见诸将四次进言,又有关中传来的符命,于是答应了群臣的要求。
登基的吉日定在更始三年六月中旬,这天果然真是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天清气爽,全军上下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气。司礼官见一切准备完毕,趋步来到刘秀面前,请刘秀登坛祭拜。刘秀已经盛装在身,冕服穿戴整齐。
按照司礼官安排,刘秀头戴冠冕,冠冕顶部覆盖一块木板,就是所谓的“延”。延的上下用细布蒙住,上为红色,下为黑色,木板为长形,宽八寸,长一尺六寸,前端略圆,后部方正,暗喻着天圆地方的意思。整个冕板后高九寸五分,前边高八寸五分,略微有些前倾。在冕冠的前后两端,垂下数条五彩丝线编成的所谓“藻”,每根藻上穿有12颗玉珠,名叫旒,一串玉珠即为一旒,前后共有12旒,每旒用玉珠12颗,用五彩玉贯穿,共用玉280颗。帽子两策各有小孔,名叫“纽”,在纽内贯穿以发笄,以便把帽子和头发连在一体,即使有风,也不会吹落。在玉笄两端,结着冠缨,冠缨从下颌处绕过,把玉笄两端连接起来。
除了头上戴着冠冕,身上还要穿冕服,由玄衣和纁裳组成。玄衣就是黑色上衣,纁裳则是绛色围裳,上衣的花纹用颜色绘就,下裳的花纹则采用刺绣。各种花纹图案依次排列开来,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一种图案也都有特定的含义。上上下下穿上这身服饰,刘秀恍惚间已经感觉自己和以前截然分开,从此后自己就是一代君王了。这身衣服带来的感觉真是奇妙。正所谓钱是人之胆,衣是人之威,果然不假。
正思绪纷扰地想着,祭坛礼仪已经开始,斧钺仪仗在前边引导,羽林军在后边压阵。刘秀在众将领拥戴下,走到坛场正中央,缓步走上台阶,站在绣着斗大的“汉”字红色大纛旗下,威武雄壮的气氛磅礴奔涌而出。此时黄门吹奏起庄严的乐曲,金钲、大鼓、拊搏、编钟、笳、笛、竽、琴和籁等一起奏响,轰鸣而婉转。燔柴也点燃了,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面对苍茫河山和一望无际的兵将方阵,刘秀努力稳定住自己,面色严峻而肃穆,在司礼官的引领下,焚香叩头,祭告苍天。接着有司礼大声宣读祝文:
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辟,不谋同辞,成日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耶、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于。”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宣读完毕,祭拜仪式终于结束,刘秀从坛上走下,南面就座,接受众将领拜贺。这年改元为建武,大赦天下,改部邑为高邑。这一年是公元25年,刘秀年仅31岁。他成为东汉王朝的开创者,史称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