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多部解放战争、中国抗美援越战争等军事小说的作家黎汝清在谈读书的体会时说:“在书的天国里,我是自己的上帝。对于历代帝王将相我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我可以超越时空在古往今来的书海中任意遨游。我可以去跟老子促膝谈心,也可以跟黑格尔老人争辩是非。我想深沉,可以到历代悲剧中去为古人扼腕叹息;我想欢愉,可以到人间喜剧中去体验人生至福;我想壮烈,可以亲临战场目睹血肉横飞。读书越多,想象越丰富,一闭眼,就可以听见金字塔下的骆驼铃声;一抬头,可以看见世界各地火山喷发,其乐无穷,妙不可言。”
读书使青少年知道学习的路程是艰苦的,美好的希望不是一蹴而就的,读书也使青少年更知道,要想达成自己美好的梦想,就要多读书。《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写鲁滨逊乘坐的商船在海上触礁破碎后飘流到一个荒无人迹的孤岛上,靠他自己一个人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各种艰难生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最后遇到一艘商船把他救回去了。这部小说让人受到很大的鼓舞,懂得人是有力量的,有创造性的,能战胜各种困难,战胜自然。
读书能使人变得更勇敢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法国军事家拿破仑说:“书就是力量,因为书可以帮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力量。”
曾经有个书生,小时候家里穷,居住在一家地主老财家的房屋后的茅屋,中间还隔着一片竹园,既遮了光线,出门又不方便,书生气愤不过,想法子讥讽一下,于是在家的门框上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棵竹,家财万贯书。”地主老财看了发怒,叫人把竹子腰砍成竹桩,书生暗喜,在对联里加了两个字,变成“门对千棵竹短,家财万贯书长。”地主老财又大怒,叫人索性把竹子连根挖了。书生大喜,又在对联里加上两字,变成“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财万贯书长有”。气得地主老财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后来书生中举做了大官。因此,喜欢读书的人是快乐的,而且是无畏的。
书能够给人智慧、勇敢和力量,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要衰竭,人缺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读书可聚古今之议论,以生我之议论,聚天下之聪明,以生我之聪明。人有了智慧方可使自己强大,从容面对世界。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环顾往昔,俯视今朝。我们的社会能够涌现出许许多多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他人利益而奋不顾身,勇敢地牺牲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这不能不说与读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常说:知书达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等于掌握了世界。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所有的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
恩格斯是大家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思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地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历史上的诸如“五四”运动,都是学生首当其冲。
许多科学技术的发现,都是以自己的智慧而创造出来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能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作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一个人如果不善于通过读书以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这样的人肯定是软弱的。一个人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要有所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勤于读书,既增长才干,丰厚学养,又能陶冶性情,提高品格。读书,除了锻造人的不屈灵魂外,还能够改变人的境遇。
读书是对一种信念的坚守
作为一名青少年,读书是对一种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坚守。读书可以把人带入另一种境界,让贫乏者富有,空虚者充实,委琐者高大。
诸葛亮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林语堂也说过,读书能让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读书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
美国作家爱默生也说:“即使到了最文明的时代,读书仍将是最大的乐趣,书能使受益者逢凶化吉。”
郭沫若说:“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废。”
由此可见,读书不仅能增加你的知识,广博你的学问,还能提高你的修养,陶冶你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读书使你进步,使你的精神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