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要世界看中我
7999800000043

第43章 读书可以使人摆脱平庸和俗气

中国现代哲学家、翻译家贺麟将读书当作“划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梁实秋将阅读视为“最简便的修养方法”。这些都非夸张之词。《礼记》上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诺贝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这句对生命的诗意诠释,耐人寻味。

作为自然的生命,经过“雕琢”方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人,而“雕琢之器”,对与青少年来说就是读书。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读书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正如严文井所说,“读书,人才更像人。”在《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有一句:“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理想。浮生为苦而奔忙,终是为有朝一日庭园静好岁月无惊的。”有些人高官厚禄不读书,就恰似一只华丽的猪。吃得比猪好,睡得比猪好,穿得比猪好,用得比猪好,住得比猪好,行得比猪好,仅仅如此而已,却与猪无二致。这真叫人悲伤。有谁愿意活得似猪呢,即使再华丽尊贵,也只是猪。读书是一种文化的修养,气质的纯清。读书,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艺术的沉淀,形象的塑造。

读书可以让人摆脱平庸和俗气

一些青少年在互相交谈时,也常会说起“平庸俗气”之词。平庸俗气到底是什么?平庸俗气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俗气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含义的丰富。梁武帝萧衍谓:“三日不读谢眺,诗便觉口臭”;宋人黄庭坚在《与子飞子均子予书》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人格开始完善的过程。俗话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而有许多名人名家认为,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古读万卷才能不俗,变换气质才能不俗。读书使人聪明,不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懂得许多道理,学会本领,提高水平,逐步使自己趋于完善。近代人林语堂说:“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他认为:“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这三人说的就是平庸的写照,更是将读书之雅尽跃纸面。他们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就是说:一人的落伍、庸俗,就是不喜欢读书所造成的。

作为青少年来说,如果不读书,智慧从何而来?缺了智慧,又如何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一个真正读书人和一个目不识丁的同龄人站在眼前,雅俗便一目了然。由此看来,读书绝不止于“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它还让你“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由此,我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自然面目可憎,何能感出语言有味?

我国画家张大千说:“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人要摆脱平庸俗气,就要读书,“古今浇灌”,陶冶情操,排弃粗鄙,大开茅塞,洗涤俗气。脱离“低级趣味”,改变自己的气质,提高精神境界。

读书改变人的精神品质

书籍可以把漫长的时间和辽阔的空间都浇灌给青少年,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青少年,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青少年,因此能够改变人生的乏味、贫弱、苍白的状态;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