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是目前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集团。从1957年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它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相继建成了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目前它已实现了金融货币的一体化,建立了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实行了单一货币欧元的流通。同时,其成员国的数量也从最初的6国发展的今天的27国,成为拥有近5亿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18万亿美元的超级经济体。欧盟的发展制约了美国经济霸权,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和加拿大于1988成立的,当时成为美加自由贸易区。
1994年1月墨西哥加入后改名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根据协议,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逐步取消了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关税及投资限制。1994年12月,美国在美洲34国领导人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后来由于相继发生了墨西哥和巴西金融危机,这一宏大的计划放慢了脚步,但美洲国家对于建立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的全美洲经济集团的计划并未动摇,一旦实现,将对美洲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相成立于1989年11月,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同时,香港和台湾作为地区经济体分别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的名称同时加入。目前它拥有21个成员,除了中国的三个成员体外,还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文莱、智利、印尼、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相对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来说,亚太经合组织的结构最为松散。起初它只是一个政府间的论坛组织,从1994年开始进入了机制化合作阶段。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从1993年西雅图会议开始,亚太经合组织一年一度在成员国轮流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议,这进一步加强了各成员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贸易自由化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两个努力方向。1994年茂物首脑会议确立该组织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表:发达经济体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经济体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自由化。由于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体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悬殊,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很大,空间距离十分遥远,因此其一体化的道路将会是十分漫长的。
这些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发展壮大,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新特点,它对世界经济的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内部看,它促进了集团成员之间的经济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推进了经济全球化;从外部看,它使得世界经济竞争从国家之间竞争向国家集团之间竞争发展,竞争的规模和层次都有很大的提升。
第二节 世界经济全球化
一般认为,“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提出的。他用这个词形容过去20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扩散。经合组织在1990年也使用了“全球化”这一概念,主要指生产要素以空前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的配置。由此看出“全球化”是指经济全球化,其他领域的全球化或是经济全球化的延伸,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尚无一个普遍接受的权威定义,各国学者都是从不同立场和角度来诠释这一概念的。最简练的定义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具体的说明则有多种:①经济全球化系指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的一体化趋势;②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全球性的自由流动;③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④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流动、相互融合的这样一种过程。
经济全球化既是经济范畴又是历史范畴。作为经济范畴,它是生产、贸易、投资、生产等一系列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各经济体相互融合的这样一种世界经济存在的状态;作为历史范畴,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并为将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打下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推动全球化的动因最重要的有三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
(一)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战后出现的以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能源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
(1)新科技革命的特点
这次科技革命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全面性。战后科技革命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领域和部门。从空间上它涉及到海陆空,从生产要素上它不仅更新了劳动工具,而且革新了劳动对象(新材料);它不但通过自动化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而且通过大型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人的脑力劳动。从部门上深入到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讯、服务等所有部门。而且,各科技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诞生了一系列新兴的边缘学科,创造了许多新的产业部门,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
②世界性。这次科技革命与19世纪不一样,不再仅仅局限于几个发达国家,而是很快传播到整个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融入了科技革命的浪潮。它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通过大规模技术的引进和消化,促进了本国经济技术的突飞猛进,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
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比以往大大加快。据统计,蒸气机从发明到生产运用的时间是80年,电动机为65年,电话为50年,真空管为33年,飞机为20年,核技术为6年,晶体管为3年,激光技术仅为1年,同时技术的生命周期(新技术-成熟技术-过时技术)也大大缩短,这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转让以及加快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
④科技革命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新的科技革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协作,这些都需要政府的组织和协调。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西欧的“尤里卡计划”(高科技共同体)等,都是政府出面组织实施的。发达国家政府用于科学技术开发的经费,占全部科学技术研究经费的一半左右。这也反映了各国政府对于科学技术的意义认识越来越深刻。科学技术不但事关经济发展,而且决定着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2)新科技革命的作用
新科技革命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不是通过增加资本、原材料、人力的投入,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了第二产业工人的数量,使得大量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调整。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科技进步带来了消费品种类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改进,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扩大和深化了商品市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劳动力的素质。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武装了劳动者,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运用到生产过程,产生了新机器、新设备和新工艺;运用到资源开发上,产生了新能源和新材料。而科学技术的继承、积累、传授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成为了智力开发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量,因此教育在许多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不仅革新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使得人们可以省去上下班的奔波,实现家庭办公;它使得人们可以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学习和娱乐;它也使得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国内外的各种节目以消磨时光,使得一些人躲进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暂时忘却熙熙攘攘的现实社会。它使警察可以依靠互联网来追捕罪犯,而本·****则利用互联网来发号施令。
(3)新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新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发达国家物质生产的能力和效率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变得更为尖锐,推动了各国企业走向世界,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加大了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
②新科技革命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涵盖了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一国受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限,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取得领先,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国际分工的发展中,各国之间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都在深化,这推动了国际经济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在跨国公司的组织下,世界各国的生产、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③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它使得交通和通讯设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型喷气飞机、大型高速远洋货轮、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卫星通讯技术、光缆通讯技术、信息的贮存和传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有效利用,物的交换、人的流动以及信息的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捷,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有效的克服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和时间差,天涯若比邻,广袤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二)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大扩展
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严峻对立,对当时的世界经济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世界经济由此形成了两个独立运行且几乎互不往来的“平行市场”。战后美国主导创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这实际上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并未包含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还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的经济,通过“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禁运。而苏联则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构建了社会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并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内部实行国际分工,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战后新独立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有的效法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的则模仿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大体制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世界经济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两种体制的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为下降。剧变后的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先后实行了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转轨,它们抛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摒弃了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改革与调整,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些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还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从内向型的发展战略转向外向型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先后加入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放弃了强调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代之以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新自由主义,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于国际经济交流的限制进一步减少。从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形成成了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涵盖全球的有机整体,各国经济都被世界市场这一无形之手和国际制度这一有形之手编入了全球化的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