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44

第44章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632.必先富民

“原典”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战国《管子·治国》)

“注译”全句译意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一定先要让人民生活富裕,人民生活富裕了就容易治理,人民生活贫苦就难于治理。

“品读”春秋早期的政治家管仲指出:执政治国的根本之道,“必先富民”。人民富裕了,执政的基础才能稳固,人民贫苦不堪,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怎么会听从君主的号令?君主要采取措施保证百姓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农耕,生产粮食。人民过上了衣食温饱,富裕安康的生活,就会安居乐业,既便于国家对人民的管理,又可进一步使生产获得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就听得进仁义道德的教化,不轻易犯罪,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所以说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是国泰民安的有效措施。

63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原典”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春秋《诗经·大雅·民劳》)

“注译”劳:劳苦、疲劳;汔:接近;小康:安养、安康;中国:即国中,此指京城;绥:安、安抚。全句译意为: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得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

“品读”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古籍中的最早出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的阐述,成为与“大同”相对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理想。儒家理想的社会是以原始公有制为根本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但在“大道既隐”、“礼崩乐坏”的春秋后期,“大同”社会不可能实现。于是,退而求其次,在《礼记·礼运》中借孔子之口,要构建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统治时行仁政,人民丰衣足食、安乐宁静的“小康”社会。以后历朝历代的君臣贤哲都不断地描绘、歌颂并向往“小康”。唐朝唐文宗时,宰相牛僧儒向皇上描述的“小康”社会是:外无边患之祸,内无动荡之忧;官吏清正廉洁,人民康乐安宁;民间贫富均衡无豪强,朝中畅所欲言有直臣(《旧唐书·牛僧儒列传》)。杜甫在穷困之时在其《壮游》诗中情不自禁咏唱:“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

634.衣食足则知荣辱

“原典”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战国《管子·牧民》)

“注译”仓廪实:粮仓平满。全句译意为:粮食富裕,人们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光荣与耻辱。

“品读”这两句话是千古传诵的名言,它反映了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管仲重民富民的政治主张。管仲深刻地认识到,生存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把生产搞好了,让人民有衣穿,有饭吃,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才是首要的大事。为政者不要忘记“仓廪实”、“衣食足”是使人民“知礼节”、“知荣辱”的前提。只有人民富裕了,才能遵守各项规则法令,社会才会太平。

635.富有之谓大业

“原典”富有之谓大业。(周《周易·系辞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使天下富有,称作是圣人的弘大功业。

“品读”儒家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治国、平天下,就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传为孔子所作、实为孔门后学记述孔子思想的《易辞》对此多有论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夫易,开物成务……以定天下之业。”所谓“广业”、“天下之业”,指的就是“富有”。这就是说,发展经济,开发利益,使天下富有,这就是“大业”。

636.财屈力竭

“原典”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战国《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译”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全句译意为:财物枯竭,民众没有什么理由爱戴君主;君主骄奢淫逸,对民众不可能亲爱。君主脱离了民众,君主和下臣关系疏远,这就是三代所以由盛而衰的原因。

“品读”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在统治者和民众亲密和谐的关系上。这就要统治者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徭役,让利与民。人民生活富足了,才会拥护和爱戴统治者。如果统治者骄奢淫逸,一味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就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所以,富民和廉政都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637.富之教之

“原典”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春秋《论语·子路》)

“注译”适:往,去;仆:赶车,驾车;庶(shù树):众多,这里指人口;何加:增加什么,即下一步该怎么办;富之:使之富,让他们富裕起来。全句译意为:孔子到卫国去,冉有赶车。孔子说:“这里的人真多啊!”冉有说:“人已经多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品读”在春秋战国时代,占有人口,占有人力资源,即孔子说的“庶”,是君主们梦寐以求的,而对于“富之”、“教之”是少有考虑的。在孔子看来,“富之”、“教之”才是执政治国的大事。

638.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原典”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春秋《论语·颜渊》)

“注译”全句译意为:百姓如果富足了,您怎么会不富足?百姓如果不富足,您怎么会富足?

“品读”春秋时鲁国闹饥荒,国家用度不足,鲁哀公问有若(孔子的弟子)怎么办?有若建议减少税收。鲁哀公说现在的税收还不够用,怎么能再减少呢?有若就说了上面的话。对人民的税收,这不只是一个财政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个执政治国的道德理念问题。“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百姓衣食富足,是国家富强、政权稳定的前提。从有若的话中,可以看到重民思想已深入儒家弟子的心中。

639.上下俱富

“原典”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战国《荀子·富国》)

“注译”斟酌:权衡、调节。全句译意为:百姓贫穷,君主就贫穷;百姓富裕,君主就富裕……所以贤明的君主必定谨慎地保持那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节约开支,发展生产,开拓财源,并时时慎重地对财货收支加以权衡调节,使天下的财货像大水奔流一样普遍地有盈余,君主也就不必担心财货不够充足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君主和百姓都富裕,上下都没有地方收藏财货,这是最懂得治国大计的。

“品读”荀子很强调富民是执政治国的目标,要求君主要“以政裕民”。他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使“下富”,然后“上下俱富”;二是广开财源,节约用度,“使天下必有余”。这是“国计之极”,是“明主”追求的执政治国的最大目标。如果“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640.富民为始

“原典”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治国的方法首先是使百姓富足,使百姓富足的关键在于节俭。

“品读”把“富民为始”作为“治国之道”,这反映了汉王朝统治者对“民为邦本”的深刻认识,是值得借鉴的。“富民之要,在于节俭”,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是“富民”的一种办法,但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641.务富其民

“原典”欲富者,务广其地;欲强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西汉刘向《新序·善谋》)

“注译”全句译意为:要想使国家富庶,必须扩大它的土地;要想使国家强大,必须使它的人民富足;要想建立王业,必须广施恩德。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王业也就随之建立起来。

“品读”在中国古代,“广其地”、“富其民”和“博其德”是一个国家富强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在这三个基本条件中,“富其民”是中心,“广其地”和“博其德”围绕“富其民”开展。用现代的话来说,只有推行德政,大力发展经济,使百姓先富起来,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642.以富民为功

“原典”夫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身为人臣,应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功绩,而以人民贫穷困苦为罪过。

“品读”这实际上是贾谊的政绩观,很值得当代的党政干部借鉴。做官为政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的疾苦,帮助人民脱贫致富。东汉的王符《潜夫论·务本》中说;“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意思是把“富民”作为执政治国的根本大事,非常有见地。

643.以食为本

“原典”王者八政,以食为本。(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

“注译”全句译意为:执政治国有多种方略,但必须以粮食生产为根本。

“品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东汉章帝时,耕牛因瘟疫而大批死亡,粮食连年减产。为了确保粮食生产,章帝于元和元年二月发布诏令,允许百姓迁徙到土地肥沃、人稀地广的地区,并赐之以公田,发给他们粮种与农具,“勿收租五岁,除算三年。其后欲还本乡者,勿禁”。章帝采取这些措施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古之善政者,贵于足食,欲求富国者,必先利人。”(后晋刘昫《旧唐书·列传·韦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