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办法从国内进一箱40尺的货柜,就有机会翻身了。”这是最初很多在非洲的中国人都有的想法。哪怕是那些蹲坐在一旁,吃着方便面、啃着硬面包的中国劳工,很多人也是在等着劳动合同到期,想办法利用手中赚到的钱再和亲友东凑西凑,从中国进一箱货柜,在当地做小买卖或开一家小餐馆。
在非洲各主要城市的批发零售市场内,到处都能看到中国人在卖瓷杯、瓷碗、小塑料制品或鞋袜服饰等小商品,他们英语、法语、葡萄牙语都说不了几句,但一样能生存下来。很多甚至都是偷渡入境,但都在当地拥有了房产或者服饰店面。而那些生意日渐壮大的大陆侨民更是接着将家乡亲友引来,并陆续成立各种“同乡会”等社团组织,在非洲许多国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
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像有些国家的国民那样贪图享受。在非洲的中国人的习惯也都大抵如此,大部分在赚到钱之后,都会想方设法转汇回国内。他们从国内进口了各种各样的廉价小商品,由于非洲大都还比较贫困,因此这些产品在当地都大受欢迎。而聚沙成塔,他们一个个组合起来,也为中国与非洲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额,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是令人吃惊的现象。比如,在非洲市场上有很多五彩缤纷的布料,看起来非常具有非洲特点,但其实往往都是“中国制造”。很多回到国内的中国人都强调,在非洲很多国家的商店里,80%的商品是中国制造。
最早的时候,去非洲的中国人大都是些单独的个体,怀着“淘金”热情抢占先机,闯荡非洲。很快,他们就用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占领了当地的市场,因为中国商品实在太迎合非洲的实际需求了。所以,早期赴非开店的个体华商都遇到了好时候,产品几乎都供不应求,一批中国商人一夜暴富。
实际上,有许多评论说,很多来非洲的个体华商本身的素质并不高。甚至有较极端的评论认为他们大都是“缺少技术、见识不高、目光短浅的平庸之辈”。很多是在国内混不下去了,才到非洲来试试运气。这一点体现在其经商过程中,往往只盲目跟风,看到哪门热就赶紧盯上前去。
比如,假如非洲某市有一家中国的百货商店开张了,生意火爆,日进百金,马上就会引来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一百个中国人,全部都会集中在百货经营上,让这一生意立即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再如,假若某种商品走俏,大家也都会立即群起跟风,很快就将市场做死做烂,商机也消失了。因此,在非洲有个现象就是,只要是中国人卖啥东西,那么那样东西就会立即跌价。
但是,这是在非洲。只要中国人能够略微静下心来,认真考察下市场,往往会发现赚钱的机会实在太多。比如,非洲人大都喜欢用红砖建房,但却很少有人烧砖,因此,一块砖在国内的售价只有约0.15元人民币,而到了非洲就基本差不多要达1.2元人民币以上;国内打一眼供水井要价不足1万元人民币,而到了非洲就需要1万美元以上;国内修高速公路每公里2000万人民币,而在非洲,即使承修的是一条二级公路,每公里的报价也不会低于2000万美元。因此,美国商业部调查称,在非洲进行项目投资效益高达36%以上,而亚洲为16%,全球平均为14%。
实际上,除此之外,造成前述现象的原因还有,由于早期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人大都是个体华商,实力不强,导致进入的行业只能过于集中、产品附加值也不高,从而让中国商人在非洲的经济版图上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这种情况在2000年成立中非合作论坛之后有所好转。这期间,中国一口气减免了非洲40多个国家的数百亿美元债务,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低息贷款,中非经贸活动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有政府贷款的帮助,很多实力雄厚的中资公司进入非洲,开展工程承包活动。许多人戏称,中国的这些政策,既圆了非洲国家兴建基础建设的梦想,又顺带解决了国内就业人口压力,也间接推升了与非洲的贸易并增加了外汇收入。
以前,非洲的工程承包市场大多数被欧洲发达国家垄断,但凭借与非洲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再加上低廉的价格,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中国建筑企业正在逐步成为非洲工程市场的主角,并开始不断拓宽工程领域。由于中国施工人员特别受欢迎,因此也开始广泛活跃于非洲的承包劳务市场。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承包的工程涉及建筑、石化、电力、交通运输、通讯、水利、冶金、铁路等多个领域,在非洲兴建机场、道路、桥梁、旅馆、水电与通讯设施等。
非洲银行喀麦隆项目组协调员刘植荣在《商界评论》杂志上撰写文章《非洲人眼中的中国人》中介绍到:“《中国非洲》(Chinaf rique)一书的作者塞尔日·米歇尔认为,中国企业逐步把欧洲企业挤出非洲市场,这是中国人超低价格投标造成的。塞内加尔有个污水处理项目招标,中国人的报价还不到法国人的1/3,气得法国人拽自己的头发。”
当然,中国公司的报价低绝非只是因为喜欢低价竞争,哪怕是赔钱都喜欢干。而是因为中国公司的建设成本原本就比同类型的其他国家公司低。有低的建造成本,当然报价就低了,因为即使报价低中国的公司依旧可以赚钱,绝非是有意恶性竞争。
华盛顿智囊机构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研究员科兰茨克在他的专著《北京在非洲的探险》一书中也指出,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成本很低,通常只有西方国家的25%左右。以至于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只要是在非洲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欧美国家的企业听说还有中国企业参与,几乎就不愿意再参与投标了。
可能就是这造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而如果谈及这一切的根源,可能还是要归功于中国劳动力的素质。中国的劳工勤奋,能吃苦,劳动效率高。不仅仅是普通劳工,那些工程师也同样比国外的同等水平工程师要求报酬少,而干得比国外工程师又多很多。
因为有了这些投资,大量的中国工人来到非洲。据说在坦桑尼亚估计就有两万名中国人在当地工作。非洲对中国工人特别有吸引力。在这里,一般普通的中国工人就可以做工长,工资高于当地人。而同样的中国工人如果在迪拜等阿拉伯地区,就只能打下手。为什么中资的公司喜欢用中国工人?海信集团营销总经理杨云铎先生曾经对我介绍说,是因为“中国人的手巧,而且工作更加勤奋努力,更加有责任感”。但因为这一点,也有非洲人认为中国企业总是倾向于引入本国员工,没有对非洲当地的就业带来很大帮助。
但是来自中国的雇主却显然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我们不愿用当地人?实际上,从中国国内引进工人好吗?不好,你要承担他们的往来费用,你还必须付至少比他们在中国国内高出3倍的工资。”但为什么许多中国企业哪怕将工厂开到了理论上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还低的非洲,却还是总喜欢使用来自中国的工人?那是因为中国的工人听话,容易安排,工作勤奋——一句话,就是劳动效率更高。
我认识一家在埃及投资服装厂的企业,说是在埃及投资的,但其实大多数工人都是国内带过去的,差不多与国内的工厂一样。而之所以将工厂开在埃及,是因为这样可以享受到当地出口到欧洲以及阿拉伯国家所能享受到的免税或者低税,且不受配额限制的出口待遇。
对此,时任非洲联盟委员会副主席的马兹姆哈卡已经代表一些非洲国家表达了不满。他说:“我们与中国当然也有问题。很多国家提出了中国经营的项目中过于依赖中国工人的问题。这样做有它实际的原因。但是,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例如,如果中国到非洲来修建道路或是体育馆,大多数的工程师和数据统计师都会是中国人。”
另外,中国有很多商人目前留驻在非洲,对于需要这一服务的人来说,中国商人的存在是受欢迎的;但是,对于那里的村民以及那些与中国商人进行竞争的本地人来说,中国人的出现就不那么受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