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老的密码下
8039600000002

第2章 诉说不尽的古埃及金字塔

一个个神秘的谜,吸引着人们的脚步,召示着远古和未来的文明之光。

在浩瀚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的东部边缘,在风光秀美的尼罗河畔,矗立着一个耸入云端的远古建筑,这就是金字塔。悠悠岁月,金字塔历经千年的风雨仍傲立于空旷的沙滩之上,注视着奔腾的尼罗河水,向人们散发着它那神秘莫测的远古幽光。

巍巍的金字塔,背后隐藏着多少让人无法破解的谜,谁也说不清楚,据说大金字塔是法老胡夫所建?胡夫是谁?他生活于什么年代?我们无人知道。仰望金字塔,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大规模的远古建筑,在没有现代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是如何建造的?而且建造技术精湛,石块砌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人知道,也没有古代任何的一个工匠,任何一个祭司、建筑师或者法老就金字塔的建造留下哪怕只言片语的说明,神秘的金字塔,成为一个无人能解开的谜。

庞大的金字塔内部,似乎笼罩着更多的谜团和阴影。神秘的甬道,被巨石紧紧地阻死,古人如何进入墓室,无人知道。当考古者打开甬道,走到最深的墓室时,发现里面却空无一物,是另外有通道,还是另外有墓室?人们难以回答。现代科学探测得知金字塔中空部分为15%,而已被发现的只有1%,剩下的部分在什么地方?里面装的是什么?人们仍在寻找着答案。在金字塔的墓碑上,刻有可怕的咒语,多少年来,灵念咒语的不祥之兆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头上,那些进入塔内扰乱法老的人都染怪症而死,人们不禁要问:咒语的恶念真能起作用?真是让人难以解之。奇特的塔内建筑如迷宫,困惑着所有的人。

神秘的金字塔静静地矗立在远古文明积淀的尼罗河流域的大地上,人们在追循着它远古的谜团,力求寻找金字塔的神秘的真谛。

1.难以寻觅的建塔人

在古代世界有“七大奇迹”,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七大奇迹”之冠,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叫库孚金字塔,它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高约146.5米,塔基每边长232米,绕一周约1公里,塔身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石块之间不用任何粘着物,而由石与石相互叠积而成,人们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片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时近5000年,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它仍傲视长空,巍峨壮观,令人赞叹!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八十座。这些大大小小的雄奇建筑,分布于尼罗河两岸。其中最高大最著名的就是库孚大金字塔,它修筑于4500年以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个人工建筑物。

库孚大金字塔耸立于开罗以西10公里外的吉萨高原。那儿荒沙遍地、碎石裸露,是一片不毛之地。在这种地方修筑这样一座显然并非出于实用目的的建筑,设计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据研究,这座金字塔可以在风沙弥漫中,继续存在10万年而不会损坏,这个时间结束以前人类文明可能已经不复存在。

20世纪20年代以来,大批科学工作者来到埃及。他们以诧异的眼光,望着这座庞然大物。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凿并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墓室的布局宛如迷宫,古代埃及人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设计它的。陵墓的通道倾斜深入多层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华丽的浮雕,令游人叹为观止。但谁也弄不清古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不知他们运用怎样精良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

令专家们更不可思议的是建造这座金字塔,需要多少劳动力?据估计建造金字塔时,埃及当时的居民必须是五千万人,否则难以维持工程所需的粮食和劳力。当专家翻开历史的册页时,便发现问题更难以让人理解了,公元前3000年全世界的人口只有2000万左右。

进一步研究的情况还表明,众多的劳动力必须在农田上耕耘,以保旷日持久的工地上要有足够的粮食。他们都要吃饭。而地势狭长的尼罗河流域所能提供的耕地,似乎不足以维持施工队伍的需求,这支施工队伍少有几十万人,最多时可达百万人之多,他们之中不仅要有工程人员、工人、石匠,还要有一支监护工程施工的军队、大批僧侣,以及法老们的家族。单靠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收成,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求。

令人迷惑之处还在于古埃及人用什么运载神殿所需的巨大石料。传统的看法认为,古埃及人利用滚木运输,这种最原始的办法,固然能将庞大的石料运抵工地,但滚木需要大树的树杆才能做成,尼罗河流域树木稀少。在尼罗河岸分布最广、生长最多的是棕榈树,但因为棕榈树的果实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粮食来源,棕榈树叶又是炎热的沙漠中惟一可以遮阳的材料。大规模砍伐棕榈树,埃及人等于在做自杀的蠢事。所以,古埃及人不可能大片砍伐棕榈树,而且质地松软的棕榈树干是无法充当滚木的。

那么,埃及人很可能从域外进口木材?提这样设想的人并没想到,从外地输入木材就意味着古埃及人拥有一个庞大的船队,渡海将木材运抵亚里山大港后,还得溯尼罗河而上,将木材转运到开罗,从开罗装上马车送到工地。且不说4500年前埃及人是否拥有庞大的船队,光说陆途运输的马车,还是在金字塔建成后的900年,才出现在埃及的土地上。

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历经4500年的风风雨雨,其缝隙迄今仍相当严密,一把锋利的尖刀都难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者奴隶之手,的确叫人难以置信。

其次,认为金字塔仅仅是埃及法老陵墓也同样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单说把它们堆砌起来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每天筑彻10块巨石,那么,完成这个建筑所需的时间为260万天、即700年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加速工程的进程,如果每天筑砌100块巨石,那么,完成这个建筑所需时间为26000天,即7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埃及法老们可以算得出来,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我们无法知晓。

2.空无一物的墓室

有关胡夫王的木乃伊遗失的谜团,早在公元9世纪,开罗伊斯兰教总督卡利夫·阿尔玛门的记录中便已有记载。当时他率领一队石工师傅,从金字塔的北面掘了一条隧道进去挖宝,经过一连串幸运的巧合,找到了这条现代考古学家所称的“玛门穴”的通路。玛门穴可直接衔接金字塔内部几条通路,其中一条为从北面入口进入金字塔以后,便往下行的“下坡道”(入口的位置在古代虽广为人知,但是到玛门时期早已被人遗忘)。更幸运的是,作业时,因石锤、钻岩机等的振动,致使下坡道屋顶上的部分岩石掉落,而暴露出金字塔内部入口处原来便有的“上坡道”。

不过,虽然找到通路,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坡道入口处,也就是坡道中最狭窄的一部分,被几块硕大而坚硬的玄武岩塞住,路被完全堵死。堵塞工程很明显地是在金字塔建造时做的。阿拉伯工人在尝试击碎那块硬石失败以后,便着手从周围硬度比较低的石灰岩上凿起隧道。经过好几个星期,总算清除掉进入金字塔最大的障碍,而为进入金字塔铺好了路。

清除障碍的工作本身的意义非常明显,它代表过去从来没有盗墓者能够成功地打开过入口,金字塔内部应该仍为一片处女地。石工师傅们充满期待地进入金字塔,准备大大地丰收一场金银财宝。而或许动机不同,玛门总督想必也在金字塔大门开放的刹那,迫不及待地进入,以便成为第一个在金字塔内登堂入室的人吧。根据记录,玛门阻止金字塔探险队的目的,并非为增加他原本已经可观的财富,而是为了发掘远古文明中不为人知的智慧与技术。根据古老的传说,金字塔的建造者,在塔内放了很多“坚硬而不会生锈的铁制工具与武器,可以弯曲但不会打破的玻璃器皿,不可思议的符咒……”。

然而,当玛门和他的手下进入房间时,却什么都没有发现:既没有世俗所谓的宝物,更没有高科技的机器、超越时代的塑料材料、不会生锈的铁器,更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符咒。

其中一间被错误命名为“王后殿”,里面更是空无一物,只是一间非常朴素,但充满几何趣味设计的房间而已。

更令人失望的是王殿(玛门等阿拉伯人显然通过壮丽堂皇的大甬道后才到达此房间)内,也没能找到任何能引起一般人兴趣的东西。房间内惟一的家具,便是一具大理石棺材,大小正好容一个人躺下,也只因尺寸凑巧的理由,这个箱状石盒后来便被命名为“石棺”。我们可以想象,当初玛门和他的手下走近这个未经任何修饰的石盒时,内心是何等的失望,因为石盒里,就如同整个金字塔一般,空空如也。

为什么大金字塔里会如此空洞?如果曾经有宝藏的话,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法消失的?古埃及学家宣称的法老驾崩后500年内宝藏便已被窃的说法可信吗?或者,如现在比较多的证据所显示的,其实金字塔从一被封死的那一天开始,从来就没藏有任何宝物?我们已经知道,在玛门和他手下进入金字塔以前,从来没有人知道如何经上坡道到达塔的上部,而且,可以确定的是,从来没有人能够通过大理石封口的障碍,堂堂进入金字塔。

因此,从常理推断,至少在玛门以前,应该不会有任何人曾经侵入金字塔内部——当然如果曾经有人发现过其他入口,并且进入金字塔的话,又另当别论。

的确,在离堵住的通道口下方200多英尺处,还有一个秘密通道,可以绕过坡道障碍。这条被深深地埋在茎沙高地基盘地下的通道便是另外一条下坡道。

其实在更早的时代,早已有人知道,并针对这一条下坡道做过详细的调查。希腊罗马地理学者史特拉保,在进入金字塔内地下大殿堂(从金字塔顶点计算大约有600英尺深)后,曾经留下详细的记录。房间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罗马人占领埃及时的涂鸦,显然当时人进出这房间相当频繁。但是从西面往下的通路,大约2/3的地方,有一个秘密入口机关,因为设计过分的精巧,所以一直到19世纪都没有被人发现,也因此从来没有人通过这个机关,进入到金字塔的另外一边。

打开机关的入口,立刻进入一条如水井一般窄而深的通道,全长160英尺左右,几乎纵向地穿入地基和大金字塔内部20层的石灰岩石块,一直到大甬道的起点,与主要内部走廊系统会合为止。虽然也有学者曾经做过各种大胆的推测,不过我们至今仍看不出来,为什么古埃及人要在大金字塔内建造一条如此奇特的纵坑,惟一可以确定的是,那坑洞的确为古埃及人在建金字塔的同时建造的,而非盗墓者在后来挖掘出来的。果真如此的话,是否有可能盗墓者发现这条隐秘的通路,而将王殿及王后殿内的宝物一扫而空?

这当然是一个可能。但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此种可能性非常小。

例如,井穴上方出口,牛津的天文学者约翰·格理维斯1638年曾进入过,但仅下了60英尺就无法继续了。1765年,另外一个英国人,纳坦尼尔·达魏生往下走了150英尺后,因遭遇到大量的沙石无法前进,只好退出。1830年,意大利冒险家卡维利亚也因同样的问题,到达相同的深度。但是意志坚定的卡维利亚并不就此知难而退,他雇用了阿拉伯工人,开始清理坑洞中的碎石,希望能够看到下面的东西。在几乎要得恐狭室症的环境内猛挖了好几天后,他果然发现了一条往下的纵向通道。

从这样一条被废物塞满的狭小通道,有可能将传说中第四王朝最伟大的法老的全部宝藏都搬运出去吗?

这条如水井一般的纵穴,就算没有被碎石瓦砾掩埋,从下到上都非常通畅,但是以它只有3英尺的宽度,以及在好几个地方几乎完全垂直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它运出去的,顶多只是古代帝王典型坟墓中宝藏的零头罢了。

至少,公元820年,玛门总督和他的手下打开大金字塔时,显然期待里面会有许多厚重、大件的宝物。因为在外观上不如胡夫王金字塔甚多的后期图坦卡门王坟,打开时都找到许多神像、神器等宝物,怎么会想到胡夫王坟墓内却什么也没有?卡夫拉的金字塔内也是一样。如果有盗墓者的话,这两个坟的盗墓者必定是历史上惟一的一个,能把坟墓清得一干二净,连一片碎布、一块陶片、一个人像雕塑、一件遗漏的珠宝首饰,都没有留下。留下的只是光秃秃的墙壁与地板,和一口连盖子都没有阖上的石棺。

3.可以复活的木乃伊

相传古埃及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本领超凡的法老,名叫奥西里斯。

奥西里斯教给人们种地、做面包、打井、酿酒、开矿的技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非常崇敬他。但奥西里斯的弟弟塞特对此十分妒忌,阴谋杀害哥哥,夺取王位。

某日,塞特请奥西里斯吃饭,找了很多人做陪。吃饭时,塞特指着一只漂亮的大箱子对大家说:“谁能躺进箱子,这个箱子就送给谁。”奥西里斯在人们怂恿下躺进箱子一试,他完全没想到,自己刚一倒进箱子,箱子就被塞特关上,并加上大锁,被扔进尼罗河里去了。

奥西里斯遇害之后,他的妻子四处奔波,终于找回他的遗体。塞特知道此事,又偷去奥西里斯的尸体,剁成十四块,分别扔在各处。奥西里斯的妻子又从各地找回了丈夫遗体的碎块,悄悄掩埋。

后来,奥西里斯的孩子长大成人,打败了塞特,为父亲报了仇,又把父亲的碎尸从各地挖出来,拼凑在一起,做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木乃伊。奥西里斯的遭遇感动了神,后来在神灵的帮助下,奥西里斯复活了。不过,他虽复活,但不能重返人世,而是留在阴间,做了阴间的法老,专门审判惩处坏人,保护好人。

这个传说的内容无非是为了表达惩恶扬善的主题,只是个神话而已。但埃及自上古时期就风行“木乃伊”葬俗,这倒是历史的真实。

据研究,受这个神话的启发,每一个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番,首先举行寻尸仪式,随后举行洁身仪式,把死者遗体解剖开,把内脏和脑髓取出,然后将其浸入一种防腐液中,除掉油脂,泡掉表皮。待70天之后,再把尸体取出晾干,将各种香料填入体腔,外面涂上树胶,以防止尸体与空气接触,最后用布将尸体一层层裹扎起来。这样,一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做成了。遗体安放之前,还要举行神秘而隆重的念咒仪式,为木乃伊开眼开鼻,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它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和吃饭了。最后举行安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入他永久的居住地——金字塔里。

如此处理尸体,未免显得过于残酷。如果不是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待神灵降临之际,能够唤回死者灵魂与肉体的复活,古埃及人绝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懂得尸体防腐术,这正是基于他们深信灵魂可以复活。那么,谁来使他们的遗体复苏呢?答案只有一个——神灵。然而,又是谁赋予他们这种超度死亡的转世观念?是古代某位法老突发奇想心血来潮的偶然想象,还是他们之中某位法老亲眼目睹神灵唤醒过某位死者而由此得到启发?

远古的事情的确难以料知。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保存尸体和唤醒生命,不仅显得那么平常,而且可行的手段又是那么的多。低温冷冻可以保持生命的鲜活,并使之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状态,细胞组织不仅可能复制生命,甚至还能源源生产。科技的发展的确令人咋舌,本世纪初低温冷冻仅仅是一种幻想,如今它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精液冷冻、血液保鲜、人体器官移植等许多领域,而细胞组培运用的领域更为宽泛,从植物种苗的栽培一直到畜牧业的品种更新方面。

低温冷冻人体生命正在成为现实。美国、苏联均已成功地冷冻并复苏了狗、鱼等生命。今天,细胞组培技术不仅成功运用在农林业和畜牧业上,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效益,而且在古生物和人体方面的试验,也日益接近突破的边界。

因此,当1963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生物学家郑重宣布,故逝几千年裹于木乃伊之中的埃及公主美妮的皮肤细胞还有活力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惊。这也就是说运用现有的细胞组培技术,我们可以在不久的某天唤醒美妮公主。

由此看来,埃及法老们相信转世再生绝非荒诞不经的想法,只是我们对他们太缺乏了解。

因此,考古学家曾用激动不已、甚至战战兢兢的口吻告诉我们以下事实——

1954年,美国科学家在埃及萨卡拉地区,发现了一座从未被盗的坟墓,墓中的金银财宝依然完好,在黑暗中炽炽有辉。妆科尼姆教授带领考古人员,正式撬开滑动的、但不可拆卸的石棺盖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棺内空无一物。

难道,木乃伊长了翅膀飞起来了吗?

难道,安葬者把大批财宝放进修得富丽堂皇的陵寝时,突然忘了放进死者?

1955年,在距蒙古共和国边界不远的地方,发现库尔干五世的坟墓。人们大为惊叹地发现,整个墓室堆满了长年不化的冰块,墓中所有的随葬物品均保持着完好状态。一对全身赤裸的男女安眠于冰块之中,宛似活人。他们神态安详,并若有所思,仿佛随时都愿意重返人间。

当你听到这些时,千万不要惊慌。因为在美洲安底斯山脉有冰坟,在西伯利亚有冰川坟,在北非和南非均发现过木乃伊。这些冰坟主人的身旁,放着珍宝和供来世所需的一切物品,所有这些坟墓都设计得精美异常,牢固难破,历千年风雨,依然坚如磐石。

不是把转世再生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帮助的民族,是不会如此认真地保存尸体的。

那么,“神灵”又是谁呢?

4.神秘的阴暗甬道

在金字塔上坡通道的顶端,有一个让人无法解释的谜题,也就是被称为“古王国残留最伟大的建筑”的大甬道了。这一条继续以26度角往上延伸,最后几乎消失于上方幽暗的大走廊,屋顶呈承梁式的圆顶结构,令人印象深刻。

进入大甬道中,有一条往南的平行岔路,3英尺宽9英寸高,127英尺长,可通往王后殿。

1993年3月有一位德国的机器人专家鲁道夫·甘登贝林开始在里面狭窄的空间工作。他雇于埃及考古厅,整天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一台价值25万美元的高科技遥控迷你机器人乌普瓦特,在南侧狭窄的通气孔(因古埃及学者相信那是一个让空气进出的洞穴而得名)附近清除瓦砾。3月22日,乌普瓦特赫然发现陡峭的通风孔(斜度达39.5度,但仅8英寸高,9英寸宽)往上行200英尺左右后,斜坡道的表面突然变得非常光滑。经调查发现,乌普瓦特进入的这个段落,表面质材为美丽的土鲁石灰岩,通常只用来装潢教堂、王墓等神圣的场所。仅这一点便已令人感到惊异万分,而当乌普瓦特走到这条斜坡道的尽头时,更意外地发现,在石堆中,竟有一道坚硬的石灰岩大门,上面连金属的附件都一应俱全……

王后殿有两条气孔,一条在南侧,一条在北侧,但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这两条号称为气孔的通道,并没有出口可通往金字塔外。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当时的建造者故意没有将气口的末端凿开,保留下最后5英寸的石头,使得一般的入侵者永远看不见,也无法进入这一条空气的通道中。

为什么?为什么要将通气孔做得让人找不到呢?还是建造者想故布迷阵,有意让后人有一天,在他们设想的正确状况下,找到这两条通路呢?

毕竟,从一开始,人们便发现,王殿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通气孔,贯穿金字塔南北的墙壁。建筑这个金字塔的人一定预想到,总有一天世人会想到王后殿也应该有通气孔,并开始搜寻。从公元820年玛门打开大金字塔之门后,有1000年左右的时间,都没有人能想到这个问题。直至1872年,才有一位英国工程师伟恩曼·狄克森开始怀疑“王殿既有通气孔,那么王后殿也应该有才是”。他敲击王后殿的墙壁后,果真发现了两条通道。首先打开的是南面的通气孔,他要“木匠兼万事通的手下比尔·格伦迪,手持铁锤和锯子跳进洞穴,开始挖掘、前进。意志坚决、认真果断的格伦迪,起初工作尚称顺利,很快便凿开了前面比较软(石灰岩)的石头。但是,糟了!没有敲打几下后,格伦迪连锯子都被卡在石头里,怎么也进不去了”。

把格伦迪的锯子卡住的是一条“长方、平行、筒状的隧道,仅仅9英寸宽、8英寸高。从墙壁往内伸7英尺后,便开始以陡峭的角度向上,进入未知、黑暗的远方……”。

从狄克森探险后的221年,甘登贝森终于用机器人,走进那未知、黑暗的陡坡,利用最新的科技,满足了从1872年以来从未减弱的人类窥视本能。遥控机器人的照相机捕捉到的许多有趣镜头中,有一个尤其令人感到兴趣的是,在这通风口的末端,有一条19世纪制作的长金属棒。这显然是狄克森与他忠心耿耿的部属格伦迪秘密探测通风口的证据。想必,他们当时以为金字塔的建造者既然费了这么大的劲建造起一条通风口,又将它堵死的话,必定会在里面隐藏一些重要的、值得搜寻的东西,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想要凿开那通风口。

如果一开始人们便假设冥冥中有一种预设的力量,促使搜寻者行动,而让搜寻者万般努力后,发现通道其实只是死路一条的话,那么这个假设便毫无意义了。还好,在搜寻活动遭遇到瓶颈时,甘登贝林果然又发现了一扇门,而且还是一扇铁闸吊拉门,不但金属附件俱全,门的下方还有一个令人感到迷惑的沟槽。从乌普瓦特照回来的影像,我们看到一个通向更深、更远、看不到底的黑洞……

通道内部的平均高度为3英尺9英寸,但也因地点而略有出入。顺着通道往正南110英尺,也就是离王后殿入口15英尺的地方,路面陡然朝下,通道因此也就拉高至5英尺8英寸。没有人能够合理解释这个怪异构造的意义。

王后殿显然从建成的那一天开始,里面便空无一物。房间南北长17英尺2英寸,东西长则为18英尺10英寸,屋顶高度达20英尺5英寸,采用东西向山形墙的搭建方式,正与金字塔的东西轴平行,但地板不但说不上优雅,几乎可称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墙壁上灰白、粗糙的石灰岩板之间,仍不时渗出盐分。许多人曾经做过各种猜测,最后都不了了之。

南北面的墙壁上,至今还残留着一块四方形痕迹。据说,1872年狄克森发现从这里有一条通道,直达神秘通风孔的无尽黑暗。西面的墙壁上什么都没有。东面的墙壁中线靠南2英尺的地方,则有一座15英尺4英寸高,底座5英尺2英寸宽,呈内凹的圆钟形神龛。原来神龛的深度为3英尺5英寸,但在中世纪阿拉伯人进来寻宝时,为寻找宝藏间而向里挖掘,但也没有找到任何东西。

古埃及学者对这个墙壁上凹洞的功能,王后殿建造的目的,一直未能提出一个有力的说法。

同样地,大甬道不但是一个大谜团,更是大金字塔内令人不解之处最多的谜团。从6英尺9英寸宽的地板向上测量,墙壁的高度为7英尺6英寸。在墙线之上,为7层石块(每块格子向内伸展3寸),使得天顶逐渐合拢,而至最高的屋顶处,通道宽度只剩3英尺5英寸,而高度则升至28英尺。

前面已经说过,大甬道需要永远地支撑住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石材建筑——上方2/3的重量。被认为“在技术上相当原始”的古埃及人,竟然能够在4500多年前便构想、设计,并成功地建造起这样一个重量以百万吨计算的伟大建筑物,难道不令人感到怪异吗?

假设埃及人选择把大甬道盖在平地上,长度不超过20英尺,以当时的技术而言,就已够困难的。但埃及人还为自己出难题,将甬道以26度斜角,盖了足足153英尺之长,还用巨型的平行四边形的磨光石灰岩板,铺陈在墙壁上,且石板接缝之紧密,非一般肉眼可以分辨出来的。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金字塔建造者在建筑时,使用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对称概念。例如,大甬道的屋顶宽度为3英尺5英寸,地板的宽度则为6英尺9英寸。沿着整个大甬道的地板中线,有一条2英尺深,3英尺5英寸宽的沟槽,而在沟槽两边,则各为一条1英尺8英寸宽的石板斜坡道。这一条沟槽的作用为何?为什么正好与屋顶同宽,使得上下看起来非常对称?从下往上看,屋顶的两旁覆有石块,看起来就像一条沟渠一般。

理论上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还处于刚从狩猎式生活中脱出不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他们能够成就如此复杂的工程,着实令人难以想象。

沿着2英尺宽的中央沟槽中,近代人在地上用木头铺设了一个地板,再加上扶手,使得上行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在古代,石灰岩的地板经打磨后,非常光滑,而向上的坡度又有26度之陡,平常人几乎无法走在上面。

那么他们要上去时是怎么攀爬的?曾有人爬上去过吗?

远方大甬道的尾端,可模糊地看到“王殿”的入口,顶立在昏暗中,对所有前来参谒但心中充满疑问的旅人招手。

5.神奇的密室

在古王国时代,金字塔的入口按照宗教的要求应位于其北面,对着北极星。几乎所有的金字塔都是这样。吉萨的第二大金字塔(车弗仑金字塔)略有不同,其北面有两个入口:一个位于大约10米高处,稍稍偏离中轴线;另一个就在地面上,几乎就在前者的正下方。惟一的例外是达哈苏的布朗特金字塔。它除了北面有一个入口外,西面还有一个。丘比斯金字塔不是例外,它在北面中轴线偏东7.5米,高17米处有一个低门。它上面有四处巨大的石块,分成两组并像金字塔似地垒起来,以减轻上面的石块对它的压力。

现在的入口位于原来入口的右下方。这个入口是由卡里夫·玛门——《一千零一夜》中经常讲到的哈伦·奥里斯德的儿子——按照穆斯林的传统在9世纪的时候打开的。因此它也被称为“玛门洞”。当时,玛门打开这个入口是为了寻找传说中还放在金字塔里面的金银财宝。阿拉伯人传说他找到了一个金制的大公鸡和一块大鹏鸟蛋那么大的绿宝石,但事实上,就我们关于古王国时代帝王陵寝的知识来看,他没有找到任何东西。可能是在第一个中间时期(第7到第10王朝)中央政府崩溃期间,进入金字塔进行劫掠的古埃及盗墓者却对它了如指掌。

仔细看一看大金字塔的剖面图,就会发现在它的建造过程中至少有过三次变化。

它的内部通道和屋子比古王国时代任何一个其他金字塔都要多。最初的设计看来是这样的:从入口到陵寝有一条斜坡通道,陵寝则位于整个金字塔中轴线的地底下。这种设计风格在米达姆就可以看到,而达哈苏的所有金字塔以及车弗仑金字塔后来都加以仿效。但是,这个陵寝最后没有建成。代替它的是位于金字塔顶部正下方,金字塔构架内较高处的另一个陵寝,它通过一条向上的通道(上斜的走廊)与下斜的坡形走廊相连,结果,这个也未建成。现在人们通常将之不准确地称为“王后的陵寝”。第三次修改后的设计图包含了一项更为宏伟的计划。开始是一个新的长廊,从上斜走廊的尾部向上直通金字塔的“心脏”,并与通向“王后陵寝”的通道连接。人们称它为大长廊。事实上从各个方面看它也确实是名符其实的。它长47米,高8.5米。其光滑的石灰石墙先是垂直向上2米,然后分七级,逐级往里错,形成一个翅托拱顶。这在古王国时代的建筑中是真正令人惊讶和空前的。

在大长廊头上,有一个又短又矮的过道,过道顶上有三个狭孔。当时,花岗岩吊门就从其中降下,并挡住通道的入口,使人不能进入里面的陵寝。这个低矮的过道通向法老陵寝的西北角,它由巨大磨光的花岗岩建成,长为10.58米,宽为5.29米,高为5.87米,顶部由9块总重量400吨左右的巨大石块组成。在法老陵寝顶上有5个“缓冲”屋子。除最上面的一个是斜顶外,其他屋子也都是平顶的。这些石块是从采石场直接运来没有磨光的石块,有几块甚至还有刻在红赭石上的采石块的痕迹,包括丘比斯的名字——出现在金字塔中的惟一一例。

在陵寝的西头(地上放着红光,墙上有一条小路),放着一个庞大的花岗岩石棺。现在这个石棺的盖没了,其上部东南角还缺了很大一块。它是由一块花岗岩切割并敲凿成的,现在仍然可以看见它上面的锯齿状痕迹。尽管缺了一个角,但是如果敲它一下,仍然会发出像铃声一样清脆的声音,甚至用手指敲它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1880年2月皮特里测量金字塔时发现石棺比上斜的走廊入口还要宽大约2.5厘米。所以可以断定它不是从走廊中运到陵寝里,而是在金字塔建造过程中法老的陵寝封顶前放进去的。事实上,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里面”的家具。

陵寝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有两个小的“通风孔”。它们分别出现在北面和南面的墙中,从地板上1米左右的地方开始,经金字塔体,直通外表。它们的真正用途无从知晓,有人认为它最初是被北极星——古王国时代宗教的基本方面——调整的,而且这种观点还认为因为现在它们不再有此功用,所以可以断定自金字塔建成后,地轴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不能被天文学所证实,因而其实际作用尚不清楚。

前面已经提到大长廊的功能也是辅助性的。这里存放着用来在埋入尸体后密封上斜走廊的花岗岩塞子。它们太大了以致不能放在别的地方。证据是它们被木横梁架起,而且离地面足够高以使送葬的人在埋葬时从它们下面通过,然后是祭司通过,最后是一伙工人,他们将木梁敲掉使花岗岩塞子落下并往下滑挡住上斜走廊。自然,这样做就会把他们自己关在了金字塔里面,也就是塞子后面,陵寝旁边的位置。但是不用担心,他们还有一条退路。在古王国时代没有将劳动力埋葬的做法。他们的退路要经过一个狭长的通道。这个通道直通大长廊顶部那个过道上半部分的一块石头下面,往下经金字塔体,最后从一个较低的过道下面出来。这条退路在他们出来后要堵死,入口也要封住。尽管如此预防,金字塔在古代,估计在公元前23世纪还是被盗了。人们从经典作家的记述中可以知道,那以后金字塔曾经开放过。但是后来入口再次被碎石片所掩盖,致使玛门不得不在公元9世纪时掘口而入。

当有“历史学之父”之称的哈里卡纳瑟斯的海罗都特斯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参观埃及时,大金字塔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他根据亲眼所见和第二手材料对很多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做了描述。其中《历史》第2册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埃及的情况。关于大金字塔,他写道:

在金字塔上有一块埃及文的碑文。它记载着建造它的工人们所消耗的小红萝卜、洋葱和大蒜的数量;而且我非常清楚地记得翻译边读碑文边对我说:仅这一项就得花去1600坦楞特银子(按现在银子的价值计算折合500万英镑还要多)。如果这个记载是真实的,那么花费在施工中使用的铁制工具上的银两该有多少?再者,考虑一下工程延续的时间,花费在工人衣食上的银两又该是多么大的一个数目?

海罗都特斯叙述道,建造堤道用了10年时间,而建造金字塔用了20年的时间,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是10万。就我们所知而言,丘比斯实际统治时间是23年。显然在某些方面,海罗都特斯有些轻信别人的那些记载了。但是今天许多常常出入于吉萨高原的游客们也同样打算编造相似的故事告诉并不相信这些故事的旅游者。

狄奥都拉斯·西卡勒斯(公元前60~前30年)在他的《历史的图书馆》一书(第1册第63页)中写道:

孟斐斯的第8个法老,车米斯(即丘比斯)在位50年,修建了三个金字塔中最大的一个。它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迹。这些金字塔位于埃及靠近利比亚的那边,距孟斐斯120视距尺(13.5公里),距尼罗河45视距尺(5公里)。其结构之宏伟,建筑工艺之高超,令人们叹为观止。

尽管数千年的时光已经过去,按埃及人或某些作家的说法甚至已过去3400多年,但那些石头至今仍然原封不动,整个建筑也未见破损的迹象。

他认为:整个建造过程所用时间为20年,所用劳动力为36万人。

斯特拉堡(公元前64~21年)在他的《地理学》一书中(第17册第33页)提出了另外一些观点:

法老陵墓中有三个值得引起重视,其中两个甚至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迹,因为它们的高度都达到了一个斯坦第尔(古罗马的一种长度单位)……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小一点。从下往上量,大致在塔面中间有一块可移动的石头。将这块石头搬起来就可以找到一条通往陵寝的通道。

人们对他关于能够升降的吊门说法特别感兴趣。可能当初通过上蓝石灰石外装修的入口被伪装起来了。目的是为了不让人们从整个的外表中辨别出来,因而就有了这样一个门,在古代学者见到金字塔时,它的外表基本上保持完整;只是那以后几个世纪在修建中世纪的开罗时才被移作他用,因此,这种观点可信度较大。

大金字塔和它的两个后来重要的同伴都高出利比亚沙漠边上的地平线。当它们建造时,它们每个都有正式的名字——“来自地平线的丘比斯”、“伟大的车弗仑”、“神圣的米克瑞纳斯”。自从古代人们就认为,第二大金字塔车弗仑金字塔是实心的,里面没有任何设施。到1818年3月2日,意大利埃及学家基奥万尼·巴蒂斯特·拜尔兹尼发现其北面上部有一个入口,从而否定了以前的说法。这个入口直通陵寝。不用说,陵寝在古代被盗了。克劳尼尔·哈佛德·维瑟和约翰·皮尔因在18世纪30年代探索了第三金字塔,即米克瑞纳斯金字塔。他们发现了一个饰有“宫殿门面”的石棺(吉萨三个金字塔中惟一有装饰的石棺)。这个石棺后来随运它的船沉没了,当时这只船刚离开莱格豪,准备驶往英国。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木制的像后来塞易特时代的棺材一样的棺材,它是为了宗教目的而修复的,是与前者分开运送的,现存大英博物馆。

6.奇怪的三维神殿

在金字塔大甬道的尽头,有一座大理石高台。与王后殿一样,这座高台坐落在金字塔东西轴上面,因此正好成为金字塔南北的分际点。外观看起来有一点像祭坛的这一高台,在王殿入口前形成一个四角的平台。回头俯视大甬道,再确认头顶上没有任何的装饰或有宗教意义的肖像。与古埃及信仰系统有关的象征性记号,一样也看不到。放眼看去,只见一条长达153英尺,由几何学创造出来的深远空间,在冷漠的规则性中,显现出一股几乎如机械一般的简要质朴。

向上,人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大甬道上方东面的墙壁上有一个黑洞。没有人知道这个洞是谁、在什么时候凿的,也不知道它有多深,只知道从这里可以进入王殿上五间减压室的第一间。1837年,豪尔·卫斯进来探险时,为扩大洞穴空间,以进入另外四间减压室,故意把洞穴的墙壁打掉。从这里往下眺望,人们可以看到大甬道下西面墙壁的纵向坑洞的入口。这条几乎呈垂直状的坑洞长约160英尺,经过金字塔的中心,连接地下深层通道。

19世纪的学者一致认为,神殿在有文字历史以前便已存在,与埃及王朝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后来这种说法又被全盘推翻,因为后人在神殿的附近发现了好几座卡夫拉的雕像,虽然大部分都被严重破坏,但仍然有一座相当完好,头下脚上地被埋在前堂下深层处。从这座坚硬如宝石般的闪绿石为材料的雕像,人们仿佛看到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坐在王位上,沉稳地凝视无限的未来。

发现新雕像后,古埃及学者又提出了一套理论,发表后立刻锐不可当,令人无言以对。他们声称由于河岸神殿中挖掘出卡夫拉的雕像,因此神殿必为卡夫拉所建。连向来明理的弗林德·培崔斯比也表示:“由于在神殿中惟一能找到显示年代的文物为卡夫拉的石像,使我们不能不认定此建筑物是在卡夫拉王时代建筑而成的,而无法想象它是由更古老时代的人建造完成后被卡夫拉占为己有。”

为何无法想象呢?这是因为,在整个埃及的王朝历史中,有太多法老占用先人的建筑。有的时候,连原始建筑者的记号都被抹去,而换上占用者的记号。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卡夫拉故意想与河岸神殿保持距离,不将自己的名字与神殿相连,尤其如果这座神殿与过去的统治者没有关系,却与将古埃及文明带至尼罗河低地的远古神话,和神话中主管“万物之神”的神明相连的话,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卡夫拉王愿意创造自己与神殿之间的关联性。与古代的神力没有特别关系的卡夫拉王,必定觉得将自己美丽的等身大石像永远地保存在这神殿中,也能为他带来永恒的益处。神殿中,以河岸神殿与复活之神欧西里斯(每个法老都以死后能追随他为目标)的关系最深,因此如果我们将卡夫拉把自己的石像放在神殿中,认为是象征性地加强他与欧西里斯的关系,便更容易让人理解了。

通过古道后,有一条经过玛斯塔巴古坟群的碎石路,通往河岸神殿的方向。玛斯塔巴是一块似板凳的石台,为第四王朝的低位贵族及神职人员专属的墓地(现代阿拉伯语中,玛斯塔巴即“板凳”之意,而这坟墓群也因此而得名)。神殿和大金字塔一样坐北朝南,也许这不仅仅是巧合。

神殿的基座为正方形,每边长均为147英尺,但由于它建筑在一个西高东低的斜坡高台上,所以虽然西南的墙壁高仅20英尺多一点,但东面墙壁的高度却超过40英尺。

从南面望去,神殿呈楔形结构,强而有力地蹲踞在一块高地上,但是走近仔细观察后,它映在现代人眼中的,却是一些奇异、无法解释的特征,想必在古埃及人眼中,它也应该同样地奇异、无法解释。首先,不论内外,神殿中没有任何碑文或装饰。关于这一点,河岸神殿可以和基沙高地上其他几个同样无法辨识年代的重要建筑物,如几个大金字塔(以及阿比多斯地方的神秘建筑物欧希里恩相提并论,但是除此之外,它与所有典型的、知名的古埃及艺术和建筑,都迥然不同。所有古埃及建筑中,都有丰富的装饰以及大量的碑文。

河岸神殿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整个建筑物都是用异常巨大的石灰岩石块堆积而成的。大部分的石块的长、宽、高约为18×10×8英尺,但是有的却大到30×12×10英尺。每个石块的重量都超过200吨,相当于一个现代柴油火车头的重量,而一座建筑物所用的石块何止数百。

这种现象岂非不可思议?

但是古埃及学者似乎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可思议之处。几乎没有人对石块之大,或古埃及人如何将这些巨石堆积起来,提出深入的评论。我们知道,大金字塔王殿所用的石块,每块的重量达70吨,相当于100部家庭用汽车堆在一起。古埃及学者对这一点根本见怪不怪。因此,河岸神殿内的巨石未能引起他们的好奇,或许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那些石块之大,的确非比寻常,反映出不仅是另外一个时代,而且是另外一种价值观,一种生于现代的我们无法理解的审美观、对结构的关切,以及对事物规模的感觉。例如,现代人绝对无法理解,当时的人为什么会坚持用这些重达200吨的巨大石块来建造神殿,而不在堆积前,先将石块切割成10、20、40,甚至80块比较小而且比较容易处理的小石块?为什么在用其他比较简单的方法也可以达到同样视觉效果时,他们却坚持以最困难的方法建造?

而且,古代建筑者是以什么方法将巨石举离地面40英尺之上的?

目前世界上仅有两部地上用大型吊车,可以吊起河岸神殿巨石般的重物。即使在营造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两部巨大产业机械的吊车臂长达220英尺,机身上更需压上160吨的相对重量,以防止吊车将巨石吊起后往前翻倒。而且,启动吊车吊起巨石前,必须先召集20名专业技术工人,并施以6星期的训练,才能上阵操作。

换句话说,即使在所有现代科技与工程知识的辅助下,人类今天仍几乎无法将一个200吨重的物品吊上空中。但是,基沙高地的建造者们,却如家常便饭一般,轻易地将巨石作为建筑材料,盖起一座大神殿来。他们是如何办到的?

如果往河岸神殿下方的南墙走去,就可以发现巨大的石灰岩石块不仅大得不可言喻,而且以各种角度排列在墙壁上,形成一个拼图般的图案,而且图案本身,与秘鲁萨克华曼城堡以及马丘比丘古城的建盖手法十分相似。

河岸神殿外侧的墙壁似乎是经过两阶段完成的。墙壁的壁身是用200吨的石灰岩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块至今仍残存(但腐蚀耗损的情形严重),不过它们的外表,另外以打磨过的花岗岩将石灰岩从里外两面覆盖住。从建筑物的内部,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非常完整的花岗岩石片,但户外的覆面石已被严重腐蚀。不过,有少数残留的花岗岩虽然已与石灰岩石块剥离,但仍然附着在它上面。仔细观察,花岗岩石板块的里侧,似乎有依照石灰岩被腐蚀的凹凸形状而修整的痕迹。也就是说,墙壁中央的石灰岩石块可能单独存在了相当一段时间,经过风雨摧残后,发生腐蚀,然后才被人在它上面以花岗岩的石板覆盖住的。

沿着神殿的外墙,可以通达河岸神殿的入口处。神殿的入口坐落于高达43英尺的东墙北端。这附近的花岗岩覆面石仍保存得很好,大致保持着原来的状态,每块的重量在七八十吨之间,就好像武士的盔甲一般,不分昼夜,忠实地保护着里面的石灰岩柱。从晦暗但堂皇的大门,踏入了一条高挑、狭窄,没有屋顶的回廊,先由东往西行,不多远处经过一个直角转弯,方向转南,你就可以到达一间宽敞的前堂。卡夫拉等身大小的石像就是在这房间中被发现的。以闪绿石雕成的卡夫拉石像显然在某种宗教仪式下,头下脚上地被埋藏在房间内极深的洞穴中。

前堂中惟一的装饰,便是墙壁上以花岗岩石板拼成的图案(整个建筑中到处是这种拼图一般的图案)。图案本身极为复杂,石板在与其他石板相接之处,还削成各种角度,互相拼凑,构成了与印加帝国中一些怪异而巨大的建筑物中非常相似的图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石板在角落与收尾的地方,与其他石板接合得非常紧密。

从前堂经过一条风格优雅的西向回廊,来到一个宽敞的T型大厅。站在T字的顶端往西看去,石柱林立,每根的高度都近15英尺,长、宽则均为41英寸。石柱所支撑的花岗岩横梁,也正好呈41英寸长、宽的正方形状。T型的南北向平面上也有6根大柱,上面同样支撑着一根横梁。整体而言,大厅的造型简洁、庄严而洗练。

为什么要建盖这个大厅?为什么要建盖河岸神殿?按照认定,这是卡夫拉王神殿的古埃及学者的说法,理由很简单:法老身后需要一间便于举行净身、转世等仪式的神殿。但是古埃及的文献中,并没有任何碑文支持这种说法。反而,我们从现有惟一的文字证据中,可以肯定,河岸神殿不可能(至少在一开始时)和卡夫拉有任何关系。理由也很简单:神殿建造于卡夫拉统治埃及前很久。这里所指的惟一文字证据,就是“库存表石碑”。根据这份碑文,不论大人面狮身像,或大金字塔,都是在更古老的年代便已完成。

从“库存表石碑”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岸神殿在卡夫拉王以前的胡夫王时代便已存在。而且当时此神殿便已被视为从太古遗留下的旧建筑。不过再仔细研读碑文的话,其实不难发现河岸神殿并不是太古时代的法老所遗留下来的,而是“最早”前来尼罗河平原居住的“诸神”所建造而成的。碑文将河岸神殿称为“罗斯陶统治者,欧西里斯之家”。

欧西里斯从很多方面而言,与将文明带至中美洲和安第斯山的半人半神的神祗维拉科查和奎扎特尔非常相似,不但是贤明的导师,更是法律的制定者。因此,他在大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所在的基沙地方,建立起“家园”(也可以称为圣地、神殿),似乎并无不可思议之处。

7.灵验的基碑咒语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绝大多数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时期。这些经历了4000多年沧桑的巍峨壮观的建筑物主要分布在埃及首都开罗附近,尼罗河上游西岸吉萨等地,至今仍傲立于天地之间,吸引着来自五洲四海的游人。

埃及金字塔在四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始终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充满了各种各样神奇色彩,而其中最令人震惊且毛骨悚然的是金字塔墓碑上的咒语,“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这些近似神话般的咒语无非是想告诫那些企图窥视墓穴中无价藏宝的后人,以防盗墓。然而,奇怪的是几个世纪来,凡是胆敢进入法老墓穴的,无论是盗墓贼,冒险家,还是科学考察人员,最终都一一应了咒语,不是当场毙命,就是不久后染上奇怪的病症而痛苦地死去。

1922年11月,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帝王谷经过了7年的发掘探索,终于打开了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从中发掘出的珠宝、首饰、工艺品、家具、衣物和兵器多达5000多件。这一成功震惊了世界,而就在次年2月18日,发掘工作胜利在望的时候,以巨资支持卡特工作的卡纳冯勋爵在进入墓室后突然患重病死去。她姐姐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死以前他发着高烧连声叫嚷,‘我听见他呼吸的声音,我要随他而去了!’”时隔不久,另一位考古学家莫瑟先生,在发掘工作中曾帮助推倒墓道里一堵主要石壁,也染上了一种近乎神经错乱的病症而毙命。X射线专家道格拉斯,世界上第一个给法老木乃伊拍X光照的人,不久也成了法老墓的牺牲品,日益虚弱地离开人间。以后两年中此项发掘工程人员中,就有22人莫名其妙地暴死。从此,法老墓杀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墓碑上的咒语更成了众说纷坛的不解之谜。

1924年,英籍埃及生物学家怀特带着好奇心进入一座墓穴,令人惊奇的是,他参观后就上吊自缢。临死前,他咬破手指写了千言遗书,声称他的死是法老墓的咒语造成的,自己将带着忏悔心情去见上帝。更令人惊奇不解的是埃及开罗博物馆馆长盖米尔·梅赫来尔的死,他一向根本不信“墓碑咒语”灵验的说法,他声称:“我一生与埃及古墓以及木乃伊打过多年交道,我不是还健在吗?”然而,就在这番话语出口不及4星期,梅赫来尔突然暴病西归,时年不足52岁。而且人们注意到,就在他去世的同一天,他曾指挥一队工人将一批珍贵文物打包装箱,而这批令人费解的文物恰恰是从那可怕的图坦卡蒙法老墓中出土的。这一切,使法老墓的传奇更蒙上神秘可怖的黑面纱,墓中的财宝使人们望而生畏而又跃跃欲试,也许这也是法老们生前的意图吧!

此时,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与埃及法老金字塔打交道的人,暴卒的原因是什么?法老墓碑上的咒语是否真有灵验呢?

一种观点认为墓道壁上有一层粉红色和灰绿色的东西,可能是一层死光,据说它放射出的物质能使人丧命。

也有一些科学家倾向于另一种看法,即古埃及的文明已达到可能以剧毒的害虫或毒物作为特殊武器,来保护埃及统治者的陵墓免受暴力侵犯。1956年,地理学家怀特斯在挖掘罗卡里比陵墓时,就曾遭到蝙蝠的袭击。

近年来有一些科学家试图从生物学上来解释,开罗大学生物学博士、医学教授伊泽廷豪于1963年声称:根据他对博物馆许多考古学家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的结果,发现所有体检者肌体均存有一种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和使人发高烧的病毒。进入墓穴的人由于感染上这种病毒,将导致呼吸道发炎最终窒息而死。但墓穴中的这一种病毒为何生命力如此顽强,竟能在木乃伊中生存4000年之久,科学家们就不得而知了。

1983年,一位叫菲利普的法国女医生,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这些人死亡原因都是因为发掘者和参观者对墓中霉菌过敏反应造成的。据她研究,死者病状基本相同——肺部感染,窒息而死。她解释道:古埃及法老死后,随葬品除珍宝、工艺品、衣服外,还放置了各种水果、蔬菜和大量食品,后者长久保存经过千百年的腐烂成为一种肉眼难见的霉菌,黏附在墓穴中。不论是谁,只要吸入这种毒菌后,肺部便急性发作,最后呼吸困难而痛苦地死去。斯特拉斯堡的杜米切恩教授就因钻入刚发掘不久的充满霉菌的陵墓中临摹铭文而一命呜呼。至今为止,这种说法成为较令人信服的解释了。

但是法老墓碑咒语究竟如何,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不懈研究,而最近人们又发现这与金字塔本身所具有未知的“塔能”有关,看来真相如何,不可猜测。

另一些科学家却认为,所谓法老的“咒语”,很可能来自金字塔构造的本身,其墓道与墓穴的结构设计,能产生、聚集并释放各种射线、磁振荡和能量波,或形成某种神秘的物理场。

孰是孰非,各执一端,要解开这个咒语之谜,看来并不那么容易,至少目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