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定天下
8043500000002

第2章 读书勤奋,少时聪颖

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1794年出生于湖南邵阳金潭乡(今属隆回县)一个士绅家庭。祖父魏志顺“隐居不仕”。1803年邵阳大水,官吏不顾人民生死,催赋甚急,“合县惊骚,几致变”。魏志顺“慨然赴县,毁产代输,邑众以安,家道中落”。父亲魏邦鲁,历任江苏嘉定、吴江等地巡检,宝山水利主簿等职。

魏源的出生地山清水秀、风景秀丽。那里有龙山、狮山、白马山和望云山等。龙山秀峰林立,狮山和象山横贯金潭乡,把魏家分成为上下两个村落,北曰上魏家,南曰下魏家。魏源的家就在上魏家金水河的沙洲上。龙山顶上有一个龙池,从池中不断冒出清澈的泉水。泉水流下山来后汇成两条河:涟水和邵水。邵水和另一条小河资水则在邵阳县北汇合。就在这两水汇合处,有一双清亭,魏源小时候常到那里游玩。他在46岁曾重游此地,并写了引《旧至资江重游双清亭》诗二首,一句“屿扼双流合,江涵一敦烟”,把邵阳的秀丽景色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村中还有许多古迹名胜,诸如文昌阁、荷叶塘等。

魏源就是在这种秀丽的环境中长大的,美丽的大自然,使他自幼养成了宁静深邃的性格。

魏源的先祖魏万一和其弟魏万二两人原本是江西太和县人。为躲避元末的兵乱,迁居到湖南善代,明朝永乐年间又迁至邵阳金潭村,并定居于此,从魏万一到魏源的曾祖父魏大公就是十二世了。

魏大公字席儒,家中富有,以孝顺母亲和好周济贫困著称。有一年,邵阳闹灾歉收,他于是慷慨解囊,为本乡农民交纳了全部钱粮,县令为此给他赠了一块“邵邑醇良”的匾。魏源的祖父魏志顺继承了其父亲的遗风。他有10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叫魏邦鲁,就是魏源的父亲。由于魏家人口众多,支出渐大,从魏邦鲁这一代起,魏家的家境开始衰落。魏邦鲁为生活所迫,到江苏嘉定、吴江等地做官。这时他的收入虽不多,但仍然好周济困难的人,深受人民的爱戴。

魏邦鲁官俸微薄,不能经常回家,家中只有其妻陈氏独立支撑。她不但要维持家庭生计,还要服侍老母,教育孩子。家中生活虽苦,但仍过得恬静和谐,常常是母织子读,欣然忘忿。魏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勤奋读书、自强不息的精神。

魏邦鲁工作不忘读书,而且喜好游览,并好结交豪杰贤士。他在任期间,政绩显著,后来海州闹灾时,曾开办粥厂救济贫民,并和饥民共同生活了几个月之久。这以后,他便到苏州钱局任管事。这本是个肥缺,但他在任期间毫无所染,因此连任五年,因工作出色而被升迁。

魏邦鲁还擅长医术,他除了办案,还“审理”病情,所到之处都为上司所赏识。道光十一年(1831年)他客死在外,但因家贫而不能归葬湖南。后来当地人民因敬其业绩,自愿捐出大贤山的一块土地为他作墓地。后来他的事迹被载入《荆溪县志》。

魏源族中的兄弟很多,是一“众多才俊,居家旧典型”的家族。他们从小都在魏氏族塾中读书,成绩都很优秀。

魏源从小喜欢读书,因家庭困难及父母的殷切希望,很想通过个人的努力,求得一官半职,使生活好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个人有着报效国家、兼济天下的愿望。他从小就有“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的抱负。他在自己书斋门旁写道:“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而且从他留下来的对联中也可以看出,他从小刻苦读书,有志于做一番有益国民事业的理想。“学以救国”“谋救时方”的经世致用思想,在这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魏氏家族的孩子有很好的学习条件,魏源的二伯父魏辅邦管理着族塾。他自己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深受院长罗典的器重。他聘请了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为侄子们授课,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子弟,魏源就是其中之一。

魏源喜欢读书,且比一般弟子刻苦。他不仅白天读,晚上还常读到深夜。后来母亲劝他不要这样苦干。为了不惊动母亲,他就把油灯藏在被子中看,直到母亲哭着劝阻,他才暂时早睡,但不久又开始熬夜。由于没有钟表,有时他能一直读到第二天黎明。到老年时他曾写道:“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时代,为了读书,常彻夜不眠;到老年则又早睡早起。

早年,他在族塾中读书时,在八位老师的指导下,熟读“四书五经”。他的作文赋诗都得到了老师的褒奖。他的老师欧阳炯明、刘之钢、刘若二等人都是些熟读经书、博闻强记、名望颇高的饱学之士。在他们的指导下,魏源的学识大有长进,真可谓名师出高徒。

九岁时,魏源参加了邵阳县的县学考试。考官知县大人见他年幼,便漫不经心地指着茶碗中的太极图说:“杯中含太极。”他于是脱口道:“腹内孕乾坤。”原来,他的怀中揣着两个麦饼,准备做午饭,这时竟成为对联的材料。一语双关,抱负远大,对仗也很工整,县令大为惊异,再也不敢轻视他了,但因其年龄太小,没有准许他进县学读书。5年后,14岁的魏源开始到邵阳县爱莲书院读书。次年,因成绩优秀被录取为县学生员,享受食饩的待遇,并得到湖南学政李宗瀚的赏识。又过了5年,他便到了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读书。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是一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当时书院院长袁名曜不但重视读书,还重视实践。他的这种实学精神,对魏源有很大影响。也是在这里,他开始对理学发生了兴趣。

理学分宋朝的程朱理学和明朝的王阳明理学。程朱理学是由程颐和朱熹开创。他们认为“理”在“气”先,“理”是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又主张用穷究事物的原理去获取知识,用反问自省的办法去达到实践的目的。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和学习方法。他们的理学从元明以来,就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明代还确定《四书集注》为科场考试的规定范围。明代出现了许多理学家,并有许多人研究朱熹学说,魏源也深受他们的影响。明代理学主要是王守仁开创的阳明学派。他主张“心外无理”,认为人的内心先天地具有一切道德原则,能圆满自足。他强调以“致良知”为宗旨。他还主张通过“存天理,去人欲”,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这同样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论点。

这时在湖南做学政的汤金钊就是一位理学家。他认为选取贡生要先了解考生平日的行为,然后在口试时看他的仪表、听他的议论,最后加上文字的成绩。总之,他要求学生要品德与业务并重。而魏源又是一个对理学极感兴趣的人,故他在所选的贡生中,对魏源的印象极为深刻。与魏源同时入选的还有李克钿、何庆元等人,他们三人对宋朝的理学最感兴趣。

1814年,20岁的魏源被选为贡生后,便到北京读书,但不久后又回到湖南。第二年,他又随父亲到北京继续深造。

魏源在家中一直刻苦学习,很少接触社会,与父北上求师,沿途的见闻使他大开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在北上途中,他曾游览各地名胜古迹,对英雄岳飞抗金时“怒发冲冠”、“还我河山”的激情壮志,表现出深切的敬慕之情。他在诗中说:“恭惟忠孝人,英气寂不回。”当渡过黄河以后,看到一片荒凉,于是游兴大减,转而深入探讨四处野草丛生、兵荒马乱的原因。贫苦农民受害的惨状,在其思想上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另外,他在路上还看到了北方“一旱坐待槁,一雨成泥浆”的情况,深切地感到水利问题的迫切性。因此,他想写一部专讲水利的书,使北方农作物增产,人民免受饥寒之苦。

到了北京后,魏源一方面准备参加下一科的考试,以求功名,另一方面则寻师访友,进一步深造。他首先找到了同乡、翰林院的编修陶澍。陶澍为人正直、勇于任事,因成绩卓著,又和魏源是世交,因此,到北京后,他曾全力照顾魏源。

为了解决学习问题,魏源通过陶澍的介绍,与经学家胡承珙相识,从其学习经学。后又从学刘逢禄,广泛研读经学著作。他还曾向姚学块请教《大学古本》,并受到姚学块关于高尚品德的教育。他还向董桂敷请教古文辞。这些人,当时都是学术上的泰斗,对魏源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些和魏源的年龄相仿的人常与之切磋学业。如龚自珍,他和魏源齐名,被世人并称为“龚魏”。陈沅,他们经常互评诗作,互相提高。同时魏源还和老师汤金钊有来往。他的苦干精神曾吓了汤金钊一跳,真可谓“长安车马地,花落不知春”。

他要想在北京生活,还得找个有收入的工作,于是他便求助于曾在湖南任学政的李宗瀚。李宗瀚邀他在家中教其子弟。在李家,他一面教孩子读书,一面自己读书。孤苦的生活,使他回想起“母织子读”的生活。恰在这时,他收到父亲勉励自己的来信。这些事都引起了魏源的思索。

嘉庆二十一年(1817年)冬,他从北京回到湖南。第二年冬天,他和严翊羲的女儿结婚。一年后,他又到湖南辰州,主修《屯防志》和《凤凰丁志》。不久,他又回到家乡。

1819年,他三进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被录为副贡,但因不能参加会试,他便住在北京等待下一科乡试。

道光三年(1821年),顺天府举行正科乡试,魏源考中第二名,俗称“南元”。由于得到了道光帝对试卷的好评,他的名气因此比之前更大了。第二年的会试中,他又没中,只好又在北京住下来,从事经学研究。他继承了常州学派的理论,探讨了理学家研究学术的方法,开始从理学家的虔诚信徒,逐步进入汉学家的行列。这时,他完成了《公羊古微》《诗古微》和《书古微》等书的写作。前一本在辛亥革命的兵乱中丢失,后两本有刻本传世。他在《诗古微·序》中叙述了自己研究《诗经》的经过。经过几年的研究,他体会到:学问之道浅尝是不可求得较正确的结论的,必须下工夫深入研究才可以达到目的。

《诗古微》在道光年初完成两卷,刻印成书,后来又增补修订,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完成20卷,重新刻印。《书古微》成书较晚,共12卷,序作于咸丰五年(1855年),实际上,它的初稿大约也是在这时完成的,以后继续修补,至咸丰初年才完成定本。

在这段时期,魏源除了著书外,还常和汉学家们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对先辈汉学家进行纪念活动,实际上魏源已步入汉学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