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8052000000155

第155章 155 怎样教比较自私的孩子学会分享

露露是个内向文静的小姑娘。在建构游戏活动区域中,她一把就把桌子上的玩具全搂过来,或用裙子兜着,或放在自己的周围,并大声“警告”那些企图拿她玩具的小朋友:“这些都是我的!你不能拿。”如果有小朋友拿了她的玩具,她就会一直追在后面,把玩具抢回来。很多家长发现,当孩子开始意识到“我”“我的东西”“我要”的时候,你很难从他手中获得东西,他会把食物或者玩具紧紧地攥在自己的小手里,如果你试图与他分享,他会号啕大哭以示抗议,弄得家长不知所措。该怎样让“自私”的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呢?

@@@一、分析孩子自私的原因

(1)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结构简单,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一大堆人围着这个小人转,这样的教育使孩子往往只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将好吃的、好玩的独占了,不会想到别人。(2)孩子缺少与他人交往、分享的机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大量的超前教育占用了孩子与伙伴游戏的时间,使得孩子缺乏同伴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孤独,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同伴相处,不懂分享。(3)孩子的心理特征。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我先看到的就是我的,我先拿到的就是我的,只要从你手里拿过来,这个东西就是我的,这个东西一直就是我的,直到这个东西坏了,我不再喜欢了,那么这个东西才是你的。”这首美国儿歌形象地阐述了孩子对物品归属权的理解。孩子不愿分享,因为他认为把东西分给别人后,自己就没有了。

@@@二、根据情况,对症下药

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教孩子学会分享。(1)鼓励幼儿与他人积极交往,给孩子提供分享的实践机会。如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做小主人用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来招待客人。可以告诉孩子,他可以得到一份好吃的东西,但必须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分享。当孩子表现出与他人分享的行为时,家长就应该及时鼓励和表扬,对孩子每个慷慨举动都要予以肯定,让孩子看到你们的肯定,让孩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心理满足。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自发生成的,需要成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引导。如:饭后吃水果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水果分发给大人,告诉孩子好吃的要和大家分享,还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把好的、大的东西先给别人吃,而大人在欣然接受孩子给你的东西时,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分享,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习了礼貌待人,体会到分享带来的乐趣。(2)以商量的方式达到分享的目的,让孩子明白他的权益是有保障的。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让别人玩时,一定要使他有足够的时间玩自己的玩具。在保证孩子的权益不受损失时,他才会乐于分享,可采用一人一份的方法,保证孩子也有一份,承认孩子的所有权会使他感到分享是在他控制之下的。有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别人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却不乐意。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在客人来之前,和孩子商量,挑选几样他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这样当他无条件地与别人分享东西时,他能感到自己对这些东西仍有控制力,它们还是属于他的。另外,不要强迫孩子去把东西给别人,如果他不愿意的话,强迫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会使他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家长应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情绪稳定了,再跟孩子讲道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支配权。孩子能够学会分享,但分享对孩子来说仍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3)以身作则,用成人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孩子。在家中,父母要时时做好表率,真诚待人,乐于分享。日常生活中家长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自然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做了好吃的点心分给邻居尝尝,毫不吝惜地借给别人需用的物品,这些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应该与人分享。

@@@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要达成共识

分享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爷爷奶奶们的“隔代爱,爱不够”的方式往往会促使孩子形成自私、不顾他人感受的性格;父母的溺爱也会使孩子更加“唯我独尊”、不与人分享。家庭成员间一定要达成共识教育孩子,懂得关爱与分享的人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从小培养孩子学会与人分享,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会分享、会关心、会生活、会学习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