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风雨多,忍是必然的。
忍让也要有一定的法则。有些事能忍,有些事不能忍。忍是一种高级的生存艺术,更是让人生走向成功的路径。
忍的法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忍小谋大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任何人都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做一番大事业,都想成为人们敬佩的“英雄”。但是真正留下一世英名的人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其他人不够努力?当然原因除了主客观条件不同之外,心理素质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忍让。
所谓忍小谋大,就是对于眼前的小是小非不要太在意,而是着眼于全局和未来,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得失就放弃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想实现大的理想和目标,必须经受住各种诱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的成大事。
2.守本克欲
做人,要能自我把持,严守本分,分清事有可为不可为。克制自己之私欲,方是智者之“礼”也。
《周书·苏绰传》中曾说:“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之表,一国的也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言不明,不可责射中,今君身不能自治,而望治百姓,是犹曲表而直影也;君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犹无的而责射中也。”
“正人先正己”是这段话的最好注脚。我们在想要求别人廉洁、公正、无贪欲、无恶行时,应该先自省、检视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达到了要求别人做到的标准。否则,“表”歪何以求“影”正?
孔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此言虽是古代做臣子的道理,而用之今日仍可为处世待人之法。
当我们一心一意执法,一心一意待人,一心一意为公,一心一意处世时,自然能做到“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以浩然之气常驻世间。
如果说我们不能克制自己的贪念,不能把持住自己的德操,不能以公正廉洁之心对人对己,则终会被贪欲所腐蚀,入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唐太宗曾经说过:“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家庭、个人,都应该进行自我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业。通过自我约束,人们可以镇定自若地处理任何事情,也不会对一些小事情在意,这样就能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涵养,为自己的未来铺好道路,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走上成功之路。
3.流水不腐
时光如流水,一去永不返。如果不自警觉,一味纵情取乐、贪图安逸,就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会像秋天的落叶一般凋零,复归尘土,枉来这世上一遭。
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进取的过程,唯有珍惜时光,积极进取,方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做更多的事情。
的确,人们都向往衣食无忧、享受惬意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大家应该明白,如果对于这种安逸的生活无法自拔,必然会导致退步,它极易消磨斗志,甚而可能蜕化为社会的蛀虫,最终被社会淘汰,最终又回到了重新奋斗的原点。
4.急流勇退
一个人在获取成功时,鼓舞斗志,激励勇气并不困难,难的是当他功成名就,显赫一时之时,从意气风发中清醒、自愿地隐退下来,从辉煌趋于平淡的那股勇气。
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不仅是指忍受磨难、忍受诽谤、忍受疲乏,更是指需能忍奢侈,能忍功名、权势的诱惑。
能功成名就者肯定都是聪明人,但能急流勇退者却不仅仅是人聪明就能做到的,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急流勇退,放弃的只是一些名利等身外之物,于人于己皆无损,而得到的却是超然人品,自然之心,于人于己皆有益,何乐而不为。
追求功名也好,功成身退也罢,在别人眼中无非只是一种形式,对自己而言,一切外在的形式皆由心生,正如一个人有了肌饿的念头,才会去吃饭充饥,有了身冷的念头,才会去加衣御寒一样。急流勇退不是要求你在人生的顺境,事业的巅峰之时抛弃一切,退隐山林,它所看重的只是一种心境,一种不为物欲蒙蔽,不为名利诱惑的淡泊心境,它所需要的只是时时警惕,时时自省的清醒头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