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早期雷神的形象却众说纷纭,《山海经·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而响雷。”战国以后,雷与风、雨等神常被称为“师”,这是雷神的人格化。而且雷师还娶妻生子。亲族甚众。《稽神录》中载一女“为雷师所娶,将至一石室中,亲族甚众,婚姻之礼,一同人间”。在民间,对雷神最普遍的称呼是“雷公”,其形象是兽形或半兽形,或谓像猪,或谓像鬼,或谓像猴。
《集说诠真》说雷神“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寸余,状似六畜,头似称猴”。《酋阳杂姐》说雷神“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元史·舆服志》说雷神为“犬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执斧,左手执凿,运连鼓于火中”。有的说是“豕首鱗身”。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发展过程,雷神的性质由单纯的自然属性发展到具有重要的社会职能,其形象也渐趋统一,即“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日,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鹋,两爪更利,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
自顶至膀,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日雷公江天君,名赫冲”。明人徐应秋《玉芝堂谈荟》载:明太祖于某日雷雨时,恍惚见殿角有人,长三尺,青肤,肉翅,状肖猴,两目耿耿有光,向他稽首行礼,然后腾空而去。太祖乃下诏,减膳自省。人们认为雷公代天执行刑罚。替天行道,专门击杀妖孽和忤逆不孝之人,他能辨别善恶,惩罚坏人,是主持正义之神。原始人类创造的雷公原为单一的神,雷神经过人格化后,人们逐渐认为雷公不止一个,或谓有兄弟五人,是谓五雷,即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
随着遣教对民间的雷神信仰加以改造,雷神的社会职能日益增力口,雷神也不止一个,逐渐形成雷部众神体系。雷部中雷神众多,雷部的组织也日益复杂化,而且塑造出一个主管雷部诸神的最高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他所居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雷声普化天尊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
凡行雷之时,天尊亲击本部雷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也。他掌管着众多的雷神,有五雷、有十雷、有三十六雷,名目繁多,雷公便成了雷部诸神的泛称。雷部诸神各书说法不一,或谓三十六神,或谓二十四天君。明代以后形成较固定的雷部众神体系,如律令大神邓元帅、银牙耀目辛天君、飞捷报应张使者、左伐魔使苟元帅、右伐魔使毕元帅、火犀雷府朱天君、纠罚灵官王天君、黑虎大神刘元帅、魁神灵官马元帅、朗灵上将关元帅、雷公江使者、电母秀使者等。
雷电经常是伴随在一起的,既然雷有神,电也必然有神,雷神既然为公,电神则必然为母,这是自然规律,于是雷公电母的称谓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但在较早时期的信仰中,闪电的职能却是由雷神兼司,后来,雷、电二职分由雷公、电父司。
《管辂别传》载:“天昨檄召五星,宣布星符,刺下东井,告命南箕,使召雷公电父、风伯雨师。”随着雷公的男性特征逐渐突出,如前所述,电神便演变成雷公的配偶神,成为电母。电母的称呼,早在唐朝即已出现。唐崔致远《桂苑笔耕集》里有“然后使电母雷公,凿外域朝天之路”的记载。
宋苏东坡《次韵章传道喜雨》诗中有“麾驾雷公呵电母”。元剧《柳毅传书》描述有钱塘君挟电带雷前往泾阳救回龙女的场面,电神的形象即是一娇艳女郎。《常熟私志》说电母叫秀使者,名文英;《北游记》说电母名叫朱佩娘。《集说诠真》载:“今俗又塑电神像,其容如女,貌端雅。两手各执镜,号日电母秀天君,名文英。”
雷公手持槌与楔,电母则手持两面镜子,两镜互照则反射耀眼的电光。雷电产生本是大自然的现象,因光和声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光在前声在后,而民间传说,雷公刚烈,性急如火,代天执法,惩治恶人时,“雷司颁令行至,疾如风火,不可留停”。马上雷厉风行执法,但有时却“欲速则不达”,由于匆匆忙忙,不及细辨。偶尔会有错打死人的事。电母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便在雷公打人时,她“先放电光,照得明白”,让雷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清善恶,再下杀手。
所以发生雷电时。必然是闪电先临,接着才传来轰隆隆的雷声。民间感谢电母不随意草菅人命,是平民百姓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执法者,所以把她的形象塑造得特别姣好、美艳,“其容如女,貌端雅”,身上的服饰打扮是“缫衣朱裳白裤”,并尊称其为“闪电娘娘”、“金光圣母”。
风伯方天君
风与雷电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它与雨雪冰雹不同,它的形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时大时小,时疾时徐,它既能让人感到温馨,又能让人感到恐惧。风有好几种,“岸边摆柳如须动,园内吹花带叶飘”,这是和风,让人心旷神怡;“过岭只闻千树吼,人林但见万竿摇”,这是大风,令胆小者不敢对其恭维;“播土扬尘沙进进,翻江倒海浪涛涛”,这是狂风,无论是谁都会对它感到恐惧。
同样都是风,差异如此之大,其威力非同一般,于是人们也将其归之于神,他们凭借各种想象,想方设法把风神的实体归之于其他有形的实体,有的地方的人见鸟摆翼生风,便把风神归于鸟类。有的地方的人见山谷洞穴起风,便把风神与山谷洞穴联系起来。
《山海经·南次三经)说,令丘山之南有大山谷名“中谷”,里面刮出“条风”(东南风),旄山尾之南有大山谷名“育遗谷”,里面刮出“凯风”(南风)。把这两个山谷神性化。有的地方把风神跟月亮星辰联系起来,如《尚书·洪范》说“星有好风”,这里的星指箕星。春秋战国以来,诸神信仰开始形成体系,风神信仰也逐渐集中。
南方多认为风神为神禽或神兽飞(蜚)廉。“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历代神仙通鉴》述:“飞廉生得鹿形蛇尾,爵头羊角,与蚩尤同师一真道人,并居南祁,见对山之石,每遇风雨则飞起似燕,天晴安伏如故,怪而觇之,夜半见一物大如囊,豹文而无足,向地吸气两口喷出,狂风骤发,石燕纷飞。廉步如飞禽,乃追而擒之,是为风母,能掌八风信息,通五运之气候。”
中原地区的人则把风神归于箕星,箕星是二十八宿东方七宿的最末宿,由人马座的四颗星组成,人们把它们想象成簸箕形,把风与之连接起来,并附会此星“主簸扬,能致风气”,就像簸箕扇动时会生风一样。“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所以人们为报其功而奉箕星为风神,称为风师、风伯或箕伯。
秦汉以来,风神信仰被统一起来,把祀风纳入国家祀典,飞廉箕伯,悉是风神,二说并存。但同样是风,又有男女性之别。当风神狂性大发时,飞沙走石,掀浪扬波。遮天蔽日,这种风充满了阳刚之气,是男性风(风伯)。而那吹绿原野寸草、岸堤垂柳的阳和春风则像温柔和顺的女性,所以人们又把风神称为“风姨”或“风娘娘”。
闽省地处东南沿海,闽江口岸风暴经常发生,故人们对风神的崇拜尤其虔诚,风神庙遍布各处,庙中所塑风神像多为老媪,这说明人们更喜欢“和风细雨”的风娘娘。
唐宋以来,风神进一步人格化,并且出现了姓名。《集说诠真》引《事物异名录》说:风神名巽二,又名风姨,叉名方道彰。清代时所塑的风神像是一个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持燕,若扇轮状,称曰风伯方天君。
雨师陈天君
风雨与雷电一样,也是自然界中相互依赖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早期流行有“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之说,毕星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第五宿毕宿,由金牛座的八颗星组成。“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这是古时民间的气象谚语,是古代人民长期观察毕宿运动变化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月离于毕”是天将下雨的征兆,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月亮与毕宿各星的运行轨道不同,距离十分遥远,不存在相互依附的现象,“月离于毕”只是古人视觉中的一种天体星象。古人根据“月离于毕”天即下雨的经验,认为下雨与毕星有关,毕星是司雨之神,与箕星是风神正好相对,一个称为风伯,一个称为雨师。
《广雅·释天》说:“雨师谓之萍翳。”雨对以农为主的平民百姓来说,是十分宝贵的。雨多成涝,雨少成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时丰歉,倶在于雨,所以民间对司雨之神十分崇拜。但自古以来,除了“毕星好雨”之说以外,由于地域的差异、文化系统的不同以及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司雨之神的看法也因地而异。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认为雨神是神鸟商羊,“一足,能大能小,吸则溟渤可枯,雨师之神也。”汉应劭〈讽俗通义·祀典》认为雨神是共工之子玄冥,晋葛洪《抱朴子·登涉》说:“山中辰日有自称雨师者,龙也。”
晋干宝《搜神记》认为雨神是得道仙人赤松子,说法不一。事实上,先秦以至两汉,官府或民间所祭的雨神都是泛指,没有具体的神或名号。《集说诠真》曰:“雨师名冯修,号曰树德,又名陈华天。今俗又塑雨师像,鸟髯壮汉,左手执盂,内盛一龙,右手若洒水状,称日雨师陈天君。”
佛教传入中国后,风从虎,云从龙,龙能腾云驾雾,兴云布雨,其职能与雨神相同,民间便兴起了龙王司雨之说,雨师在民间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他的地位无形中已被龙王所取代。然而根据民间多次向神祈雨所举办的仪式及奉祀的主神来看,龙王司雨之说也并不尽然,几乎所有的神灵都有司雨的职能。
地界神仙故事
皇帝
自古以来,神州大地被称为“炎黄故土”,中华民族被叫做“炎黄子孙”。这“炎黄”,即指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开创黄河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始祖。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炎黄的后代,春秋时自称“诸夏”或“华夏”,“夏”者,大也;“大国曰夏”。“夏”又指“中国(中原地区)之人”。“华”者,荣也,美也。“华夏”意为繁荣美好的中原地区,那里繁衍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地区称为“中华”,原仅指黄河流域而言,后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中华民族”则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我们民族的始祖神黄帝是神话传说人物。他是传说中的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族首领。黄帝是有熊氏首领少典之子,因长于姬水而姓“姬”。因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一说与其发明造车有关)。祖籍有熊氏,又号“有熊”。
又因崇尚土德,土呈黄色,故称“黄帝”。其部落原定居于西北高原。
黄帝以其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备受世代人民敬仰。远古时,中国境内居住着许多民族,当时诸夏为族,主要分为两支:一为姓姜的炎帝,一为姓姬的黄帝。黄帝族与炎帝族是兄弟族,都是有熊氏首领少典的后代。
传说当时南方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强焊凶猛,经常侵扰其他部族。炎帝族被蚩尤打败,便向黄帝求援。另一种传说是,“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遂合并为一。黄帝率众部族在涿鹿(今属河北)迎击蚩尤。双方战斗异常激烈,蚩尤战败被杀。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合并后,统称华夏族。黄帝被推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从此,就出现了伟大灿烂的华夏文化。
黄帝和几个大臣研究制定了天文历法。黄帝的史臣苍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螺祖教会了人们养蚕制丝。黄帝还发明了造车,他的名字“轩辕”,就与造车有关。黄帝还创造发明了宫室、算数、音律等。其实这些发明创造绝非一人一时之功,我国向有“功归圣人”的传统,黄帝既是华夏之祖神,自然也就把一切远古文明的发明权都归功于黄帝了。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被古人大大地神化了一番。说黄帝的母亲元天大圣后受“大雷电绕北斗枢”的感应而生黄帝,他生下后是“黄龙体”,并长有“四面”,他生而神明,驭百神,制四方,主司风雨云雷,进而又成为创造天地万物之神、中国式的“上帝”。
传说黄帝享年110岁,在位100年,到了晚年,自己选择了一个仙逝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他和臣下辞别而逝,葬于桥山。黄帝的陵墓在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各有一座,但以陕西桥山的黄陵最为著名。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上,桥山形如拱桥,因此得名。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古柏森森,郁郁参天。黄陵位于山顶正中,有砖砌花墙围护,庄严、肃穆。桥山东南山麓有著名的黄帝庙,此庙又称轩辕庙。初建于汉代,历代有重修。大殿宏伟壮观,门额高悬“人文初祖”大匾,殿内正中设有富丽堂皇的巨大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由于传说黄帝有许多重大发明创造,所以后世不少行业奉黄帝为祖师,如度量衡业、弓箭业、蚕丝业、成衣业、帽业、靴鞋业、缏绳业、弹花业、毛织品业、理发业、医药业、农业、梨园业、说书业、造车业、巫医业等。这也显示了民众对黄帝的广泛信仰。
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