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与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编造的谎言相比,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那种心术不正、诈骗、奸佞、诬陷的人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善意的谎言会增添和谐的气氛,使人们之间感到温暖、宽慰。
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说自己从来不说谎,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谎言。任何一个人获悉亲戚病重或朋友遭难,就会或多或少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谎言。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没有不说谎话的人。
因此,要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面对什么人、讲述什么事情。俗话说:“适当的谎言是权宜之计。”由此可知,在某些场合还是有说谎的必要的。有时,谎言不一定全是坏话,人与人相处是没有绝对诚实的,有时谎言和假象更能促进友情的发展。
人生的道路不平坦,逆境常多于顺境。身处逆境,面对不幸,当事者不仅需要坚强,也迫切需要别人的劝慰。而此时如若能及时送上真诚的安慰,必要时说上几句谎言,如雪中送炭,能给不幸者以温暖、光明和力量。例如,对于身患绝症的病人,只能把病情如实告诉其家属,而对其本人,则应重病轻说。如果谎言唤起了病人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病人与病魔斗争的意志,就有可能使其生命延续得更长久,甚至战胜死神。
善良的谎言,其用心当然也是善良的,即为了减轻不幸者的精神痛苦,帮助其重振生活的勇气。即使此人以后明白了真相,也只会感激你,不会埋怨你。即使当时半信半疑,甚至明知是谎话,通情达理者仍会感到温暖、宽慰。而明知会加重对方的精神痛苦,却仍要实言相告,如果不算坏话,也该算是蠢话。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小说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一个女病人房间外有一棵树,树叶被秋风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随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病人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此情后,被这种悲泣深深打动了,他用自己的画笔对准女病人的视线、在病房外的玻璃窗上画了片叶子,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善良的谎言应符合以下三条规则:
其一,真实。谎言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当人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例如一位女孩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朋友是否漂亮,但朋友觉得实在难看时,就可以模糊作假,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谎言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其二,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是谎言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谎言明显是与事实不符,因而也同样能体现人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离开人世,丈夫为之极感颓废。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免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可能快乐。当一位丈夫忍受着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实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因为在这里,谎言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
其三,必须。指许多谎言非说不可。这种必须有时是出于礼仪。例如,当一个人应邀去参加活动前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盖起来,带着笑意投入到欢乐的场合去。
这种掩饰是为了礼仪的需要,怎能加以指责?有时候说谎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
生活中离不开谎言,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谎;在一些非常的时刻,甚至只有说谎,事情的结果才会更加圆满。谎言终究是谎言,不值得我们去推崇。但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以维护他人利益和目的为出发点的。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处世的方式,是一种替人着想的品质。谎言就像生活的润滑剂,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的谎言,饱含真诚和甜蜜,能让说谎者与被骗者共享欢快。
自古以来,喜欢说谎的人一直被人们鄙视,谎言也被人们认为是最不受欢迎的语言,但是,谎言中也有一种特例,叫做善意的谎言。英国人文主义者阿谢姆说:“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里那个主人公冉·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但他穷困潦倒、一贫如洗。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奈,他偷了一个面包,被人当场抓获,冉·阿让被判定为“贼”,并因此而锒铛入狱。
出狱后,他到处找不到工作,饱受世俗的冷落与耻笑。从此,对世界失去希望的他真的成了一个贼,顺手牵羊、偷鸡摸狗。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方设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证据,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幸运地逃脱了。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饥寒交迫,昏倒在路边,被一个好心的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但他却乘神父睡着后,把神父房间里所有的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心安理得地干着坏事。不料,在逃跑途中,冉·阿让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赃俱获。
当警察押着冉·阿让回到教堂,让神父辨认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哦,尊敬的警察先生,我想一定是有什么误会,他是我的朋友,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得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
神父的话让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后,神父对冉·阿让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新开始你的人生吧!”
从此,冉·阿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当他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后,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救济穷人、奉献社会上。
故事中神父一句善意的谎言如雪中送炭,给冉·阿让以温暖、光明和力量,并拯救了这个险些堕入地狱的灵魂。可见,善意的谎言会让人生充满美好的希望,也会让善良的说谎者增添其人性的魅力。
善意的谎言具有神奇的力量,或是出于信任、或是出于宽容、或是出于鼓励,或是出于理解,它总能带给人以希望和感激。所以说,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尚不足60岁的作家住进了医院,经过确诊为晚期肺癌。已无法做手术,也没必要了。家属却坚决要求医生给开一刀,意在安慰病人。原来,家属告诉他是肺里只是长了个良性小瘤子,如果不手术,那良性肿瘤的谎言岂不就得戳穿?家属还请求作家协会出面,以组织的名义要求医院给实施手术,于是一些知名的作家也加入“撒谎”行列。医生虽然明知手术对病人有害无益,也只能答应病人家属和所在单位的请求。所以他们也成了“撒谎”者,从一开始就和家属一起向病人隐瞒了真实病情。
从谎言变成了行动,病人的身体被切开了,跟医生预料的一样,绝无手术的可能了,原样又缝合起来。绝症在身的病人又白挨了一刀,损伤了元气。得到的只是一句新谎言:手术很成功,很快就会好的。
所有到医院看望他的人不仅重复着家属提示的谎言,还即兴创造出一些新的谎言,没有一个人为此感到有什么不安,相反大家都有一种神圣感,一种悲壮感,都在扮演保护他的角色。大家心安理得地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是为了他好,怎么说谎没有关系。
他的生活虽然被谎言包围着,但精神居然真的好了起来,要求看文件;给医生写了感谢信;提出了病好后挂职深入生活的计划;也许有一天他会死去,但是至少他现在活着,而且活得很快乐。
我们生活中常会碰到一些善意而美丽的谎言,这些谎言构成了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它们丰富了人的生活情趣,和谐了人际关系,调节了人的内心世界,能使人生活愉快、家庭和谐。父母一句善意的谎言,能让哭泣的孩子破涕为笑;老师一句善意的谎言,能让彷徨失落的学生重塑自信;医生一句善意的谎言,能让恐惧的病人重拾战胜病魔的斗志……善意的谎言都是出于美好的愿望,因此,它不会玷污文明,更不会扭曲人性。甚至可以说,它是心灵的滋养品,是信念的原动力。善意的谎言能让人找到更多笑对生活的理由,促使人坚强执著,最后战胜脆弱,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