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出生于京兆长安颜氏祖宅。父亲颜惟贞,时年四十岁,任太子文学。母殷氏,陈郡长平人。惟贞夫妇有子七人,女三人,真卿为第六子,其余六子为: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允臧。
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七月,父亲染疾身亡,颜真卿兄妹十人随母亲投靠舅父殷践猷。
颜真卿出生时,唐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政权稳固,国力强盛,边境平静。京城长安拥有人口近百万,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而且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是当时世界著名的都市。自唐太宗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旧唐书》),弘文馆有图书二十余万卷。国子监设六学二馆,至贞观十三年添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增收中外生员多至八千余人。九品中正制的废止,科举制的推行,大大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学子研经习儒的积极性。“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唐摭言》卷九),京城长安的里坊街巷更是笼罩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
颜氏所在的敦化坊位于长安东南隅,是京城著名的里坊之一,东界郭墙,南临风景胜地曲江池、芙蓉苑、杏园、慈恩寺。曲江流水蜿蜒,夹岸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依映可爱,是文人雅集之所。每逢辑日,皇帝赐宴于曲江山亭——紫云楼,权贵贤达、文人雅士,游宴吟咏,佳句美卷,流布远近。慈恩寺素称长安寺观之冠,寺内大雁塔上历代进士的题名“锋藏笔劲,气格高玄”(《宝刻丛编》卷七),为京都一大胜景。舅父殷践猷居住的长安县通化坊位于京城中心,东临朱雀大街,西邻通义坊,北面隔善和坊即是皇城。西门之北,有唐初秘书监颜师古旧居。从先天元年到开元九年,颜真卿和他的兄弟姊妹们主要在此处和敦化坊度过,并在优越的时代氛围中,接受了来自颜、殷两氏严格的家庭教育。母亲殷氏是颜真卿的第一位老师,她出身于陈郡名门望族,是西汉北地太守殷续之后。五代祖不害,以孝见《梁书》。高祖英童,后周时任御正中大夫、麟趾学士。从伯曾祖开山,为初唐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祖闻礼,唐太子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伯祖令名,金部郎中、国子司业。祖令言,校书郎、淄川令。从伯父仲容,冬官郎中,“以能书为天下所宗”。父子敬,太常博士、吴县令。
殷氏一族有着与琅邪颜氏家族相似的门风和家学渊源,“累叶皆以德行、名义、儒学、翰墨闻于前朝”。
自南北朝起,殷、颜两家结为朱陈之好,世代联姻。至真卿母殷氏时,两家已有五世六人结为姻亲。殷氏幼承家学,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得伯祖殷令名传授,熟谙楷书笔法。鞠养之外,她秉承颜、殷两家的家教传统,严格督学,劳作之余,还认真演示执笔方法,为子女纠正习字姿势,对颜真卿高尚品格的形成及书法艺术的启蒙,均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舅父殷践猷,以博学著称,先后任秘书省、丽正殿学士,被同时代的著名文人贺知类誉为“五总龟”。他“性方正,志业淳深,识理清远”。博览群言,尤精《史记》、《汉书》、百家、氏族之说,至于阴阳、数术、医方、刑法之流,无不谙熟。践猷之妻萧氏,出身于兰陵名门望族,“贤和齐肃,秉修礼度,能读《论语》、《周易》,泛观史传”。他们对颜真卿兄弟的成长十分关心,除生活上全力支持、悉心照顾外,还非常注重他们的学业,“悉心训奖,皆究恩意”。颜真卿的经学根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舅父的传授。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颜真卿八岁,伯父元孙在沂州刺史任上,因儿女婚事得罪按察史王志,被王诬奏,罢黜归田。在家闲居期间,除与陈郡殷践猷、上谷寇、武功苏晋、吴郡陆象先等文华之士交游外,便以著述和教诲子弟为乐。颜元孙是正字学的始祖,他十分重视对子侄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使颜真卿终生受益。颜真卿在《颜元孙神道碑铭》中说:“真卿越自婴孩,特蒙奖异,且兼师父之训,岂独犹子之恩。”特别阐明了这种伯父兼恩师的关系。
颜真卿孩提时,姑母颜真定已过花甲之年,丈夫殷履直过世后,子女均已成人,于是她经常留居敦化坊和通化坊。像年轻时教育元孙和惟贞那样,她又挑起了教育真卿兄弟的担子。她经常给真卿等讲述颜见远、颜协、颜之仪等先祖的事迹和自己割耳诉冤的故事,还注意词汇、音韵学知识的讲授,指导侄儿们学习李延寿《王孙赋》、崔氏《飞龙卷》、江淹《造化卷》及《五都赋》等,为颜真卿刚正品格的形成和深厚的文学艺术造诣奠定了基础。
从童蒙时起,颜真卿就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诸位兄长及从兄弟、姑表兄弟相互提携、切磋,使颜真卿受益匪浅。如长兄阙疑,精通《诗》、《传》;三兄乔卿,仁和有吏才,通晋史;五兄幼舆精详礼法。在从兄弟中,春卿以明经入仕,擅词赋;杲卿文理清峻,见称于时;曜卿工草隶书,十五岁即以文学直崇文馆;旭卿善草书;茂曾长于训诂。在姑表兄弟中,姑母真定三子,殷嘉绍“尤工小篆,为寸字飞白,劲利绝伦”(《颜真定神道碑铭》,下同);殷齐望“有成人之姿”;殷成己“雅善填书,兼综才艺”。舅父践猷三子殷摄、殷寅、殷克齐也以文学擅名。
在众多兄弟中,次兄颜允南给予颜真卿的帮助和影响最大。允南长颜真卿十五岁,“少以词藻擅名,兼工草隶书,尤善五言诗”。他的学识和宽厚亲和的品行,给颜真卿较大影响。颜真卿家中曾养有一鹤,小腿折断,真卿年少不懂事,习字时用毛笔在鹤背上乱涂乱画。允南看到后,严肃地告诫真卿说:“此虽不能奋飞,竟不惜其毛羽,奚不仁之甚欤!”这虽是一件小事,却使颜真卿终生难忘。在他五十四岁时,颜允南去世。在《颜允南神道碑铭》中,颜真卿充满感情地写道:“真卿孩而不夭,太夫人兰陵郡太夫人殷氏亲自鞠育。实赖慈训,粗兹有成。至若发虑学文之亲,立身复礼之道,非仁兄之规诲,曷暨所蒙!且有师训之资,岂惟孔怀之戚?”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颜真卿十三岁,舅父殷践猷不幸去世,殷氏又不得不率子女南下苏州,投靠时任吴县县令的父亲殷子敬。吴县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殷子敬素有文名,与之交往的多是江南饱学之士,这又给颜真卿兄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教益。
少年颜真卿学习特别勤奋。父亲死后,家道中落,一家十几口人全靠亲友接济度日。清贫的生活使颜真卿过早地成熟,读书入仕是他唯一的抉择。“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他的自况诗,也是他勤奋求学的写照。令狐在为颜真卿撰写的《神道碑铭》中说:“公奉承慈颜,幼有老成之量。家贫屡空,布衣粝食不改其乐。余力务学,甘味道艺,五经微言及百氏精理,无所不究。既闻之,必行之。”家学的传承和本人的勤奋与挚爱,使少年颜真卿积累了坚实的经学与诗赋功底,在书法艺术方面显露了出众的才华。《旧唐书》中记载,颜真卿博学,有词藻,尤工书法。就是说,他不仅擅书法,学问、诗文也是可圈可点的。
开元十五年(727年)前后,颜真卿的兄长相继出仕,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使颜真卿得以完成学业。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颜真卿顺利地通过了国子监帖经、讲经等考试,并寓居长安福山寺,潜心读书,准备应举。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颜真卿参加了进士科考试。初试:帖一大经及《尔雅》,每经帖十条,通四条以上者为及格。二试:杂文,试题为《梓材赋》和《武库诗》。《梓材赋》以“理器为材,如政之术”为韵。三试:时务策五道。除内容之外,书法也是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当年的典士主试人是以清鉴著称的考功员外郎孙逖。颜真卿以“经策全通”的优异成绩被选为甲第。
当时科试项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名臣多从这两科出身。两科相比,进士科尤其重要,也最难考取。琅邪颜氏家族自朝廷实行科举以来,多以明经入仕,考中进士的只有颜元孙、颜真卿伯侄二人。所以颜真卿中进士后,家族引以为荣,其从兄春卿临死之际握着他的手说:“你将来要光大我们的家族,只是我见不到那一天了,我的孩子都托付给你了。”
进士及第后,经孙逖作媒,颜真卿娶中书舍人韦迪的女儿为妻。韦家也是长安巨族,韦迪之父景骏曾任房州刺史,兄韦述为著名史学家。家有藏书两万卷,还藏有大量的古董、名画以及魏晋以来的书法真迹。颜真卿藉此观摩、鉴赏书法名迹,大获裨益。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颜真卿参加了吏部的铨选考试。当时考试依据四个标准: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而且要先观其“书”、“判”,通过考试,再察其“身”、“言”。书和判是入选的两个先决条件。颜真卿于楷书的研习已具相当深的功底,完全合乎“楷法遒美”的要求。文章考题是“乙仕登三命,举以特牲,祀以少牢,人告其僭,加于举礼也”,这是个假设命题,尽管冷僻深奥,颜真卿仍能依据《周礼》和《诗经》,给予恰如其分的评判,深得知贡举李昂赏识,终以“三判优”擢拔萃科,被授予朝散郎(文散官,从七品上)和掌管官方文件的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正九品),从此踏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