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藏魂
8109300000063

第63章 俊巴村纪实

到了拉萨,无论如何也要见识见识这个西藏的另类村庄——西藏唯一的渔村。

俊巴村公告

7月30日 晴

离31号还有一天了,也就是说我们即将告别拉萨了。而“俊巴村”这个名字却不断在我的脑海出现。我决定再去找一趟,一定要见识见识这个西藏的另类村庄——西藏唯一的渔村。

昨天我和小庄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乘车、步行,换了七八次的车,问了十多位路人,最后还是没找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有一个中年藏族大叔,一听我们是去找一个叫俊巴的打鱼的藏族村子,信誓旦旦地说他知道,跟他走绝对没错。“不就是那个打鱼吃的村子嘛!走,我保证把你们领到,不冤枉你们多走一步。”结果,下了车之后跟着这位老兄走了将近十华里,来到一个叫“俊巴渔村”的农家乐面前。

“看,这不就是俊巴渔村嘛!你们不用问别人,问我就行了,整个拉萨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我和小庄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又不能不连声谢谢人家大叔的一番好意。因为我们要找的不是供游人钓鱼的农家乐,而是西藏唯一一个以打鱼为生的藏族村落。一天时间在这个不是玩笑的玩笑中荒废过去,当我和小庄返回拉萨的招待所时,天已完全黑透了。

不行,今天再去找!

这次我们吸取经验教训,不慌着赶路,先四处打听。我们询问了出租车司机、拖拉机司机、三轮车司机、公交车司机、远郊车司机……为什么只向司机打听呢?因为各位司机四处奔波,腿长,见识广,知道的地方多。果然,在远郊汽车站,一位开长途大巴的司机刘师傅门儿清,告诉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上车,坐到什么地方下车;下车之后再换乘什么车,便可一直到达那个以打鱼为生的渔村——俊巴村。

我们从东郊汽车站乘的士到路布汽车站,换乘开往曲水县的大巴行驶40多公里后到拉贡桥下,再换乘路边的私家微面,穿越拉贡大桥,下桥沿河开三四公里的土路,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俊巴村。

俊巴村依山傍水,宁静古朴,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村落。

下车一问,村里打鱼的是早上出工,撒网捕鱼,10点多钟就收工了,收工之后歇一个下午。有个年龄大点的村民告诉我,有两个办法可以看到捕鱼的场景,一个办法是住下来,等到第二天早上,跟打鱼的人一块去。但要看天气情况,运气不佳的话遇到天阴下雨,仍然是看不上。第二个办法,出点钱,少则三百,多则五百,马上就可以招呼几个渔民抬上羊皮筏子去打鱼。

第一个办法显然不行,因为我们已经拿到明天早上的火车票,要离开拉萨了。这个季节的火车票多难买呀!第二个办法挺好,花钱看稀奇。可是,我们俩凑了又凑,现钱不够,银行卡人家不认。

在俊巴村,我们徘徊良久,终因船价太高而决定放弃随船去看打鱼的念头,只在村子里转悠了一下。在这里,却产生了触发人间真情的感受。

居住在海拔3600多米的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俊巴村民,许多人显然已经接受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很多元素,村子里有很多房子已远离了传统的藏式平顶房的结构,一改而为内地平原两坡山脊结构,外墙也饰以瓷砖装饰。一些小院也改造成近乎四合院结构,院内栽有树木花草,屋顶立有太阳能热水器和卫星电视接收天线。这一类大约是经济比较宽绰的人家的作品。这一点改变,已经和内地农村富裕了的农家有钱盖房的观念和做法完全相似。另外一些房子还沿袭或保留着藏式平顶房的风格,土墙斑驳、形式萎缩。不用说,这类房子的主人家境局促、捉襟见肘、经济状况困窘。靠打鱼为生的人家也不是个个都可以马上富起来,关键在于家中男丁多少、是否健壮到可以操船张网的程度以及壮劳力是否勤快并乐于此道。

在俊巴村溜达,还可以感受到一种非常松散、闲适的气氛。打鱼的工作只在早上9点钟之前进行,工作结束了,人们就歇下来了。无所事事的人们或躲在家里或晒晒太阳,好不惬意。即使是在村外有青稞田的人家,也不急于放下渔具就去耧草。只有一些孩子急急火火地,追随着我们的脚步前蹿后跳,让我们给他们照相。孩子们的确是真正拥有幸福的人,和我们这些大人不同,把赚钱的营生视为最重要的事。西藏的孩子亦如此,他们的欢乐是真实的。村里的孩子们跑呀、乐呀,享受着无穷无尽的童年时光,那种情感上的美妙,足以弥补物质生活上的匮乏。

而成年人不同,生活的压力在肩,他们的欢乐在于多赚一些钱。

这时,送我们进村的微面司机不耐烦了,催促我们结账,他好返回拉贡大桥拉别的生意。其实我们下车没跟他结账就是考虑到万一看不上打鱼返回去的问题。三四公里土路怎么也要走一个多小时!无奈,我们只好在村边随便拍了些照片,居然成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它们的效果非常好!

我喜欢这个简朴贫寒的村子,只有一些藏式平房的小渔村。

藏族同胞打鱼的另类场面,虽没看到,但留下一点遗憾为下次入藏找一个理由,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