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之意,“顿”是吃的意思。因此,雪顿节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
展佛,不仅是雪顿节的中心活动,也是雪顿节开始的序幕。藏地许多寺庙在雪顿节举行展佛仪式,而最有影响的展佛仪式是在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哲蚌寺举行的。
雪顿节是西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按照藏传佛教的戒律,在夏季蚊虫生长的六七月间,怕践踏地上的生灵,需闭门修行一个多月,等修行期满后,山下的世俗百姓拿出酸奶等美味佳肴,宴请下山的僧尼,僧俗同庆,在林卡里尽情地歌舞、野炊,呈现一片欢乐的节日景象。这就是雪顿节最初的由来。
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融入了藏戏表演、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活动,所以也叫“藏戏节”。届时,来自拉萨、日喀则等地的各种剧团和戏班子都要在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那些身穿“氆麦”(盛夏藏族妇女穿的无袖长袍)的妇女,脚蹬高统皮靴的男子,以及那些活蹦乱跳的儿童,近的徒步翻山、远的骑马涉河,像潮水般涌进罗布林卡内。一个大型传统剧目,可以连续看三五个昼夜。如果还嫌不过瘾不尽兴的话,那么一群人拉成一个圈子,点旺篝火,以雪山、森林、峡谷或急流为天然布景,演上一段自己最喜欢的、也是最拿手的藏戏。歌起舞落、恣意狂欢、通宵达旦,连续很多个日夜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卫藏人的特点很明显,他们不论什么年龄、不分什么场合,张口就唱、抬腿就舞。歌是欢歌,高亢亮丽;舞为群舞,通宵达旦。他们喜欢户外过林卡,往往乐而忘返;喜欢广场剧,一看好几天。传统藏戏总是以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呈大团圆的结局。听说有一位藏族音乐家几十年搜集了数以千百计的卫藏民歌,竟不见一首悲歌!
一个没有悲歌的民族!
事实上,藏民族是一个具有坚忍不拔意志、宽宏乐观性情的优秀民族,他们不是无悲无苦,而是不以为悲、不以为苦,不把忧患当回事。过去,连遭受雹灾、颗粒无收的状况下,村民外出乞讨求助时,也以歌舞为形式,其中颇多诙谐角色和说唱词。
藏族兄弟姐妹、老少爷们忘我的舞蹈和欢唱,是一种真的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雪顿节又融入了招商引资、物资交流、旅游观光等新的元素,使得雪顿节更为宏大、气氛更为热闹。
展佛,俗语叫晒大佛。它不仅是雪顿节的中心活动,同时也是雪顿节开始的序幕。
展佛仪式很多寺庙都有举行,色拉寺、甘丹寺以及好多寺庙都举行。但是,最隆重最盛大最有影响的展佛仪式要数位于拉萨西郊哲蚌寺的展佛仪式。每逢雪顿节那一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藏传佛教信徒和国内外的观光旅游者前往哲蚌寺观看展佛并顶礼膜拜。
展佛这一天,当晨曦初露、夜褪日出之前,身穿节日盛装的人们,披挂着五颜六色的珠串、玉佩、项链和敬佛的物品,手持各式各样的嘛呢轮从拉萨、从四面八方专程赶来参加、观瞻哲蚌寺的雪顿节展佛仪式。这些善男信女们、旅游观光客们会起一个大早,争先恐后,涌上通往拉萨西郊的所有道路。人们在凌晨的街道上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观瞻大军。
天在、地在、岁月在;人动、云动、山川动。
你来、我来、大家来;你走、我走、人人走。
在如此浩荡、热烈的队伍中,你一定会有诸多感受。你会去想,也许只有在拉萨、也许只有在这一天、也许只有在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节日里,才会出现这样人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为了同一个心愿,奔向同一个地方的盛况。看到这种场面,我们这几个异乡别客也不禁为之感动,心跳不由得加速,加快步伐跟上队伍,生怕落在人后。这样的节日若不参加,你还会参加怎样更好的节日?人们急切地赶往展佛地,就是为了占据一个有利观瞻的位置,以便全景式地直面大佛、献上虔诚的心愿,与同道而来的人们一起欢呼节日的到来,一起为佛陀的宽宏大量祝祈。
毋庸置疑,当仰望慈悲宽厚大佛形象的光辉时,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灵魂的净化和信仰的高尚。
渐渐地,人们已经汇合到一条通往山顶的土路上。行进当中,依稀听见了脚踏山路的声音,震颤人心。路边不时有悄然燃烧的桑柏枝叶,烟雾缭绕。有藏民在路边兜售松、柏、桑枝叶和哈达,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松柏桑枝叶的味道。煨桑祭祀也是藏传佛教信徒敬佛的方式之一。
哲蚌寺所处的这座山很奇特,龇牙咧嘴、山势险峻。传说是哲蚌寺7000位喇嘛用一口特大的锅煮茶喝,突然,天上蹿下来一只大鹏鸟,用双爪抓住大锅就往西天飞去。于是,7000喇嘛齐声呐喊,大鹏鸟被喊声震惊,一哆嗦,大锅里沸腾着的水泼洒出来,那座山就被烫坏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虽说是晨曦浓浓,但仔细一看,还真是那样,山顶上那些沟沟槽槽果真像是被热茶烫伤的。
在展佛仪式中,还有一部分外地来学习藏传佛教的僧人。据说,在哲蚌寺学习的僧人大约有上百。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还是从海外来的,一般僧人要学习七年,生活费自理。生活费由僧人的父母或亲友提供。僧人的住处十分简陋,生活也十分的简单,酥油茶、糌粑是家常便饭。但僧人们并不把这样的艰苦当回事,他们认为这是修炼,没有修炼怎能得道成仙?他们的质朴和对佛法的虔诚、执着令人肃然起敬。雪顿节这一天,这些来哲蚌寺学习的外地僧人也会和本寺僧人一道,为展佛忙前忙后,带着对佛陀的敬仰之情,加入到展佛仪式的队列中。
一时间,人们争抢着最佳位置,而后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等待着大佛祥宁端庄的尊颜出现。仿佛在进行着一种悠长而美丽的酝酿。
这时,哲蚌寺内法号响起,如雷贯耳,匆匆漫过心灵的河床。法号声渐行渐近,在一幅橘黄色的长幡引领下,一队身穿绛红色袈裟的喇嘛抬着卷成一个大卷儿的大佛唐卡,从哲蚌寺出来,沿着院墙向展佛的山坡上走去。哲蚌寺前方的山坡上,早已支起一个大铁架子,大佛唐卡就要搭在铁架子上展开。
大佛为丝织的释迦牟尼佛像唐卡,长30米,宽20米,是藏地迄今为止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唐卡。
这时,煨桑生成的缕缕轻烟在山间缭绕,松柏桑枝叶的香气四散,营造出凝重的气氛。在低沉浑厚、悠长庄严的法号中,喇嘛们突然齐声呐喊,只见那大佛唐卡迅即从铁架子上翻卷着滚落下来,完全展开。但是,此时人们还不能瞻仰到大佛的尊容。因为出于保护起见,唐卡表面还覆盖着一层白布。当东方第一缕阳光出现的同时,数根拴住白布下端的绳子徐徐向上拉,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才逐渐展露出庄严祥和的尊颜。
高音喇叭里传出的诵经声在耳畔响起,如深泓的龙鸣之声。霎时间,佛法的宽宏大量贯穿于每个人心中。
僧俗人们把一条条祈福的哈达抛向大佛,人们无不双手合十,口中诵经,向大佛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