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称,西藏历史中早期金属时期目前是个空缺,这个时期大都是以岩画为主要文化特征。
岩画
西藏早期的石刻是以岩画的形式出现的,它所选择的题材和表现的内容主要有狩猎、畜牧、战争及演武、神灵学拜、舞蹈、动物以及其他诸如建筑物、符号类图像等。晚期则出现了表现佛教内容的岩画,在岩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多部落并存的文化风貌。
西藏早期的石刻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从选择的题材和表现内容看,是以先民的生产、生活为主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日月崇拜、生殖器崇拜、自然物崇拜、动物崇拜等原始信仰方面的内容。二是其载体为岩石,故名岩画。三是以敲琢法、线刻法、磨刻法、磨砺法为主要制作方法,但也出现了凿刻的“以线造型”和涂绘的“以面造型”相结合的造型方法,这种结合成为后来藏族石刻的一个重要流向。四是早期石刻从造型总体特征上看表现为简练、古朴,是一种“传达和交流人类文化的‘原始语言’”。
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建立后,随着吐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吐蕃与周边邻国的经济文化等频繁交往,随着佛教的传入,藏族的石刻得到了较大的拓展,除凿刻岩画继续得到发展外,出现了摩崖石刻、石窟石刻、石碑镌刻,以及三维石刻等艺术手法。摩崖石刻的杰出范例,是当今拉萨药王山摩崖造像。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处摩崖石刻造像在吐蕃王朝初期(公元7世纪初)已开始雕刻。据《拉萨市文化志》记载:“药王山摩崖造像数量甚多,大片大片密密麻麻的造像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造像总数不下8000尊,堪称西藏摩崖造像之冠;摩崖造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时代有早有晚,风格多种多样。”其文字符号一般采用单线阴刻手法,造像人则多取高、浅浮雕的形式。
石窟石刻最具代表性的是拉萨查拉路甫石窟石刻。查拉路甫石窟石刻开凿于唐初。据《拉萨市文物志》第97页《贤者喜宴》记载:“茹雍妃在查拉路甫雕刻大梵天等佛像……历十三年圆满完成。”即指此。查拉路甫石窟石刻位于药王山东麓,依山开凿,为支提式石窟,窟内共有造像71尊。除两尊泥塑外,其余69尊皆为石刻造像,这些石刻造像分布于窟内中心柱四面和南、西、北壁上。造像手法全为高浮雕,是西藏石刻史上新出现的石刻技法。
石碑镌刻,仅拉萨就存有多处,如著名的唐蕃会盟碑、达扎路恭记功碑、江浦建寺碑、大昭寺前无字碑、布达拉无字碑等。
在三维雕刻中,石碑镌刻从造型手法上来认识,是属于三维石雕中的一种类型。此外就是那种被称之为圆雕的石刻,如琼结县藏王赤德祖赞墓石狮、扎囊县松嘎石塔、桑耶寺门前的石像等。
吐蕃王朝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可移动的小型板(块)石刻,这种形式的石刻随着宗教的传播和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藏族石刻的一大主流,成为在广大藏族地区随处可见的被称为“嘛呢石刻”的刻石文化。“嘛呢石刻”是一个泛称,是藏族石刻中属于精神文化范畴的可移动小型板(块)石刻的代名词。
当刻字艺人用独特的书法刻下这些“嘛呢石”的时候,石板便被庄严地打上了这个时代的印记,如“雅鲁藏布江之水造富万民”或“珠穆朗玛峰是万水之源”等。也正是附着于这些石板上的藏族文字,给予了我们认识和了解藏文化概貌的基本资料,让我们在探寻藏文化时,会发现许多与藏族历史、传统遥相呼应的因子。这些色彩斑斓、字形古朴的嘛呢石刻,显得更具有藏文化特有的艺术魅力。
在藏族民间,还存在一种叫做泥片佛的文化。它是藏地的一种祭物,表达着下层藏胞对佛的敬意。泥片佛随处可见,寺庙民宅墙头檐下山坡草地河边、垭口路边山洞里,张结着经幡的地方。泥片佛上雕刻的有佛的头像、有经文片断、六字真经等等。